回覆列表
  • 1 # 1129129620

    雙拳難敵四手這是其一 另外譚嗣同一心求死 根本不會讓別人救他 比王五有能力 有勢力的人多了 為什麼沒有救譚嗣同 這裡面肯定有原因的

  • 2 # 譚彬大哥

    一個不想逃,一個是王五那點家底哪裡可能在慈禧手裡救走譚嗣同。再能打,也打不過幾百士兵啊何況士兵何止幾百幾千

  • 3 # 壯哉中華民族

    大刀王五是清末武林十大高手之一,武藝高超,愛國憂民,思想比較先進。變法失敗後,不同於康有為、梁啟超出走國外,不,應該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譚嗣同沒有考慮個人安危,一心想解救被慈溪軟禁的光緒。王五曾勸譚嗣同出國避禍,譚嗣同拒絕,後被捕入獄。

    王五數次買通獄卒準備營救,都被譚嗣同拒絕了,處斬那日王五還廣邀武林豪傑愛國志士準備劫法場,後因清廷改換法場而失敗。所以,未救出譚嗣同,不是王五沒出力,而是譚嗣同不配合啊。

    一、譚嗣同死意已決、想以死明志。他表示,變法沒有不流血的,為了表示他變法之決心堅定,他決定以死,來與腐朽的清廷抗爭。

    且看譚嗣同就義前題在獄中壁上的絕命詩: 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這種情況下,王五本領再高超,也沒用!

    二、武藝高強,不代表能跟軍隊對抗。畢竟,雙拳難敵四手,一人成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萬人敵 那些僅僅是傳說,一個人能打過1個、幹倒2個、對抗4個,擊退10人,難道你還能打到100、成千上萬?說句不好聽的,累也累死你!所以,即使是王五成功地到了法場,最終也不會成功,再腐朽的清政府也不會讓譚嗣同這樣的重犯輕易逃脫。

    大家認為呢?

  • 4 # 古梁鏞

    大刀王五是何許人也?

    他是和霍元甲齊名的愛國英雄,並且霍元甲尊其為兄。

    大刀王五本民王正誼,河北滄州人士,一生熱血愛國,時值清政府懦弱無能,洋人橫行京城,欺我同胞,辱我民眾,大刀王五熱血沸騰,帶領其弟子多次懲強扶弱,救我鄉親父老,因斬殺洋人頗多,終被清政府派兵圍剿,最終力盡被捕,由洋人執行了槍決。

    西人以為義和團之餘黨也,槍殺之,棄其屍。明年正月,沈愚溪收五屍而葬之,且樹碣志其地,今無人知其處矣。愚溪嘗語人曰:“五死累月,天寒屍未腐,嚼齒怒視,目光炯炯如生,猶可想見當時憤鬥之狀”雲。

    下面是腦洞作品,不喜勿噴!

    瀏陽會館謀大事,大刀王五保安危

    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9月23日,夜,北京,瀏陽會館!

    自從洋人來到北京城後,肆意妄為,橫行霸道,無能的清政府為了少生事端,不得罪洋人,從而頒佈了宵禁令,禁止百姓晚間出行,所以在此時此刻,諾大的北京城,除了偶爾傳來洋人野獸般嚎叫外,再無其他聲音,整個古城如蒼老的野獸,匍匐在霧濛濛的黑夜中。

    瀏陽會館,這座位於北半截衚衕深處的一座四合院,此時此刻,門口正站著一位威風凜凜的大漢,他揹著雙手,看似慢無經心的在那裡透氣,實則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因為在院子裡面的一間房子裡,匯聚了名聞天下的六個大人物,他們都是被清政府嚴令緝拿的革命分子。

    這位守門的漢子,正是大刀王五,而屋內的六個革命分子,正是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和康廣仁,他們六個並稱為“戊戌六君子”,同時還有其他幾位革命分子。

    9月的北京,夜晚有點冷,伴隨著絲絲清風吹過,遠處大教堂的鐘聲也飄了過來。

    都十二點了,復生還不出來上路,多耽擱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唉!大刀王五心中忍不住嘆道,原來袁世凱背叛了譚嗣同,將譚嗣同密謀變法維新的事高密給了榮祿,榮祿稟明慈禧太后,老女人大怒,發動了政變,軟禁了光緒帝,同時下諭旨,嚴拿維新派。一時間北京城震盪,官兵挨家挨戶嚴查革命分子,全稱下發通緝令,畫譚嗣同等人頭像於上,捉拿舉報者,重重有賞。

    譚嗣同得知光緒帝被軟禁後,多方遊走,想要營救光緒,但是慈禧太后那裡會容他人接近光緒,眼看著營救無門,況風聲日緊,眾人唯有商議,先離北京,保留性命,再圖大事。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所以他們今晚齊聚瀏陽會館,做最後的部署,也做最後的告別。

    捨身成仁,殺生取義

    吱呀,伴隨著輕輕的開門聲,院子裡面走出來一個人,王五一看,是楊銳。

    “五哥,大哥讓你進去”,楊銳輕聲說到。

    “兄弟,他怎麼還沒出來?”王五壓低嗓們說到,語氣中透露著焦急。

    “好的,”王五回了一禮,匆匆走進院子,進入了裡面的房子。

    屋子裡的八仙桌兩旁坐滿了人,這些人王五都認識,是維新會的兄弟,譚嗣同看見王五進來,站起了身。

    “五哥,外面沒什麼情況吧”。

    “沒有,都是官府的狗腿子,不過今晚人比昨晚多,已經跑來跑去好幾趟了!”王五低聲說到。

    “五哥,你隨我出來一下”,譚嗣同率先走了出來,王五也跟了出來。

    譚嗣同走到四合院角落的一間房子,他開啟門,走了進去,點燃了桌上的蠟燭,坐了下來。

    “五哥,坐”,譚嗣同平靜的說道。

    王五此刻心急如焚,那裡能坐下來,他急切的對譚嗣同說到:“復生,怎麼回事?你要幹什麼?不是說好的今晚走嗎?你怎麼還不走?兄弟們我都安排好了,路明著呢!”路明著呢是黑話,意思是譚嗣同出走的路線他都安排好了,萬無一失。

    “五哥,我不走了。”譚嗣同看著王五,靜靜的說道。

    “什麼?”王五瞪大了眼睛,緊緊盯著譚嗣同,聽到譚嗣同這樣說,王五有點生氣,他和譚嗣同情同兄弟,此刻走還來得及,再耽擱,只怕是真的就走不了了,到時候落到官府手裡,慈禧老女人會放過他?

    “五哥,我決定不走了,真的不走了。”譚嗣同決絕的說道。

    “五哥,你知道我為什麼不走嗎?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譚嗣同站了起來,眼裡泛著淚花,縱有不捨,但是大義凜然的風姿,也讓王五心神不由一蕩。

    自鴉片流入大清後,蠶食了民眾的體魄,吞噬了民眾的血性,環眼四顧,大街之上行人多骨瘦如柴,病怏怏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讓人心中忍不住怒火中燒,恨鐵不成鋼,華夏子孫如此模樣,如何才能強國強民,如何才能驅逐洋人?

    “可是,如今的世道,像復生你這樣的開明人實在是太少,救國之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應該留下有用之軀,喚醒更多沉睡的華人啊!”王五一時間情難自禁,喉頭蠕動,聲音發顫。

    兩人情同手足,自幾年前在南方第一次相遇後,譚嗣同被王五的古道心腸、大仁大義所折服,而王五,也被譚嗣同淵博的知識,憂國憂民,革新強國的抱負所吸引,他主動提出保護譚嗣同等維新人士的安危,譚嗣同大為感慨。

    “五哥,我意已決,雖然我會死去,但是革命人的信念不會死,只會如草原烈火一般,熊熊燃燒整個世間,燒光華人所有的舊面貌,大火過去,我華夏子孫當如雨後春筍一般,屹立於全世界,終將有那麼一天,吾國當站在高臺,接受他國的敬拜!”譚嗣同熱情洋溢,情緒激動,彷彿這樣的新時代就在眼前。

    “五哥,小弟還有一件事情求你,五哥務必答應!”譚嗣同握著王五的手,堅定的說道。

    “但說無妨”,王五斬釘截鐵的說到,短短的四個字,已經說明了一切,不管譚嗣同託付他任何事情,只要他王五有一口氣在,定然會不負重託。

    “五哥,煩勞你護衛楊雄等兄弟的安危,我之信念,需由這幾位兄弟傳承。”原來譚嗣同放棄自己逃走,他安排了其他幾位革命兄弟逃生。

    “嗯”王五沒再說什麼,他後退一步,深深朝譚嗣同拜了一拜。

    “五哥,你這是?”譚嗣同跨前一步,急忙拖住了王五的雙臂。

    “我這是為千千萬萬華夏兒女拜你一拜”,王五眼中淚光閃爍,說完大踏步轉身離去。

    六君子慷慨赴義,英雄王五仗義收屍

    1898年9月24日,官兵層層包圍了瀏陽會館,譚嗣同等六君子被捕。

    1898年9月28日,北京宣武門,菜市口刑場。

    今天是六君子行刑的日子,全北京城震動,慈禧太后要殺雞儆猴,於午時,在菜市口斬首。

    天還沒亮,王五的徒弟興國就來到了菜市口,他要送譚嗣同最後一程。那麼,王五為什麼沒來呢?原來那晚他和譚嗣同分開後,他負責護送楊雄等幾個人去河北,找道上的朋友照應一下,還沒有回來。

    巳時,菜市口人口晃動,街道被圍的水洩不通,這些麻木的民眾只是來看熱鬧的,因為清政府很久沒有在菜市口處決過犯人了。

    興國混在擁擠的人群中,他奮力推開了很多人,來到了刑臺柵欄的外面,遠遠的看著囚車裡的譚嗣同,心如刀絞。

    譚嗣同和其他幾人被綁在囚車裡面,幾個人渾身血肉模糊,顯然是經歷了殘酷刑法的折磨。

    身邊是愚昧無知的百姓,他們對囚車裡面的陌生人評頭論足,有的更是滿口亂言,為了博取他人的關注,肆意侮辱囚車裡面的六人,說這六人是江湖大盜,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風很冷,興國的頭腦也非常清醒,要是在平常,他早就過去大嘴巴子抽別人了,但是今天他沒有,因為師傅王五交待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哐哐哐,伴隨著一陣銅鑼的聲音,刑場瞬間安靜了下來。

    “主謀譚嗣同,斬!”監斬官扔出一支籤子,擲在地上。

    “譚某在!”譚嗣同全然不懼,不等身後人替他說,他自己先答應。有人從他身後一把扯爛上衣,丟在旁邊,有人將他捆好,用大杆的毛筆蘸了硃紅色的砂,重重地印在他的名字上,用力一勾。

    “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問斬!”監斬官一一念出名字,劊子手又端來酒肉,從每個人面前蹭了一遍。六個君子各個毫無懼色,用眼看著這世界,一切都要離他們而去,

    “請大將軍!”劊子手自己大喝,從皮囊中掏出一口大刀,刀長四尺,刀背寬厚,刀口不是利刃,而是鋸齒。   

    “此刀名為大將軍!慈禧太后親賜,鋸殺亂黨,以懾天下!”劊子手飲了酒壯膽,操起大刀,照著譚嗣同的頸處便剁。

    興國的心隨著這大刀沉了下去。

    但是,大刀觸及譚嗣同的脖子,大家沒有看到血液飛濺,腦袋掉地,譚嗣同“啊”大叫一聲。

    劊子手有抬起刀,使足了力氣,照著譚嗣同的脖子砍去。

    隨著大刀落下,譚嗣同“哇”吐出一口鮮血,脖子有血濺出,但他仍然沒有死。

    不過這一次,儈子手沒有把刀抬起來,他一手按住刀柄,一手按住寬厚的刀背,來回鋸了起來。

    看到此情此景,刑場下面驚呼聲一片,原來這形如大刀的物件,是一把鋸。

    儈子手鋸了幾下,又抬手吆喝一聲,剁了下去,又鋸幾下,又剁幾下。

    興國畢竟年齡小,沒見過如此世面,何況譚嗣同和師傅王五交好,興國便如待長輩一般敬重譚嗣同,此情此景,再也無法忍受,兩眼一黑,便望著柵欄栽了下去,旁邊的百姓一時間也被刑場的事嚇傻了眼,很多人嘔吐著離開了,所以興國雖然摔倒了,但是並沒有被人踩傷。

    他這次來,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為譚嗣同等六君子收屍,因為菜市口刑場不同於其他地方,說的好聽點,公正嚴明,說的難聽點,血饅頭誰搶到算誰的,屍骨收到一塊是一塊。不說興國暈倒了,即便他沒暈倒,今天也收不到屍,因為譚嗣同等人被行刑後,頭顱被掛在了城門外,用來警示他人,屍體則被放在城牆下面,有官兵專門看管!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王五趕回順源鏢局已經是10月18日了,距離六君子被行刑,已經過去了二十天。

    這次和他一起來的,還有一位大俠,就是名震天津衛的霍元甲。

    霍元甲比王五要小,因此也稱王五為“五哥”!

    王五在回來的路上已經知道了譚嗣同被處斬的事,但是他回來聽了行刑的詳細經過,心中一團無明業火直衝雲霄,原來那天儈子手行刑,用的是鋸刀,光是砍就砍了30刀,鋸了八八六十四刀,但是譚嗣同沒有吭一聲,他吐血無數,行刑完之後,譚嗣同的身體整個被泡在了自己的血液中,而其他六君子,也是坦然赴死,不過為他們行刑的刀是正常的鬼頭大刀,所以走的倒是利索一些。

    王五回來之前,六君子的屍身就被官兵秘密處理了,沒有人知道去了那裡,但是他們的頭顱依然掛在城牆上面,王五是又急又氣又無助,急的是如何拿回六君子的頭顱,氣的是慈禧老妖婆太過殘忍,無助是因為譚嗣同的頭顱被嚴密看守。

  • 5 # 天香雲外飄

    (一)“戊戌變法”簡介。

    (1)時間:1898年6月21~9月23日,前後僅僅103天。因為1898年是舊曆“戊戌”年,故歷史上把此次變法稱為“戊戌變法”。又因為變法只經歷了103天,所以戊戌變法又可以稱為“百日維新”!

    (2)主要領導者:康有為,梁啟超和譚嗣同等人。其中,譚嗣同,楊銳,楊深秀,林旭,劉光第和康廣仁六個人為變法而死難了,六個人又合稱為“戊戌六君子”!

    (3)意義:傳播了資產階級的維新思想,在思想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二)筆者個人觀點認為,大刀王五沒有能夠把譚嗣同救出來的原因主要有:

    (1)譚嗣同抱著必死之心,根本就不願意逃跑。一則是譚嗣同是一介書生,書呆子氣息比較嚴重。像康有為和梁啟超等人,一得到變法失敗的訊息,立馬就逃之夭夭了;二則是譚嗣同表示“甘願作為變法而犧牲”的第一人-----事實上,譚嗣同也夠不上“第一人”的,至少商鞅之死就比譚嗣同要早得多了!

    (2)大刀王五等人的力量有限,遠遠不足以救得出譚嗣同等人。大家別給武俠小說給迷惑了吧,把小說完全當作歷史的話糗事就大了。比如說有的人看了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小說,就天真地問道:“王重陽和洪七公等人武功那麼厲害,幹嘛不去救出岳飛來呀!”等等。

    (3)譚嗣同臨死之前,曾經寫下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詩句。據說詩句當中的“兩崑崙”之一指的就是大刀王五了。這也就是說,譚嗣同認為自己的“身後”已經有所託付了,可以死而無憾了!

    綜上所述,大刀王五也就沒有能夠把譚嗣同救出來了!

  • 6 # 溺於心海2019
    “願以頸血刷汙政”,“我以我血薦軒轅”,不是大刀王五武功不夠強,而是譚嗣同自己拒絕了。

    譚嗣同受四品軍機章京,並且為光緒帝參謀變法,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變法。變法失敗後,光緒帝被軟禁於大內。但是深重的民族危機焦灼著譚嗣同的內心,他願意用任何一種形式,去實現他的變法的願望。所以他選擇了以死殉道,想以自己的死來喚醒麻木的民眾。如果民眾的覺悟被喚醒,那麼也是一種以下自上的變法。

    1865年,譚嗣同出生於官宦之家,因為骨子裡濃郁的浪漫主義,譚嗣同特別仰慕那些鋤強扶弱的草莽英雄,而他與大刀王五結交的事情更為人們津津樂道。王五本名王正誼,1844年出生於河北滄州的一個貧寒家庭,成年後拜李雙崗為師,藝成之後,武功蓋過他的師傅。因為在師兄弟中,排名第五,又因刀法精湛,江湖人稱“大刀王五”。相傳王五這把“青龍偃月大刀”有一百多斤重,一直儲存到了1958年,在“大躍進”時期才被扔進了鍊鋼爐。

    這兩位一文一武,一個出身貧民,一個出身於官宦之家,按理來說,很難有交集。但他們還是在今朝一見如故,並結為生死之交。王五行俠仗義,他也支援維新,靖赴國難。甲午戰爭失敗後,御史安維峻上疏,強烈反對議和,使國家受辱,並要求嚴懲誤國者,卻遭到清庭的貶斥,被革職戍邊。王五害怕安維峻半路被小人所報復,並親自護送。譚嗣同參與變法期間,王五擔負了譚嗣同的衣食信行和保安工作。變法失敗後,譚嗣同被捕。王五得知後,心急如焚,多方打聽,買通獄吏,廣泛聯絡武林人士,密謀救譚,但被譚嗣同堅決的拒絕了。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王五無奈再請譚嗣同之妻李閏探監,勸說譚回心轉意。譚妻探監看到滿身累累傷痕的丈夫,頓時淚如雨下。譚嗣同知道李閏來意,就說道,“告訴後來的人們我為什麼而死?”譚說, “可是我們還沒有孩子”, 譚知道妻子的哀求之意,一向強硬的譚嗣同一下子就哽咽了,說出最絕望的一句話,“這樣的中國,多一個孩子不就是多一個奴隸嗎?”夫妻情深,卻從此陰陽陌路,世間又多一可憐人。

    “盱衡禹貢盡荊榛,國難家仇鬼哭新。飲恨長號哀賤妾,高歌短嘆譜忠臣。已無壯志酬明主,剩有臾生泣後塵。慘淡深閨悲夜永,燈前愁煞未亡人!”——李閏《悼亡》

    慈禧深恨譚嗣同,所以下令用鈍刀執刑,每砍一刀,再鋸,再砍,再鋸,譚嗣同都留著最後一口氣,大喊死得其所。相傳老人說的,當時行刑的場面,圍觀的民眾山呼海嘯,讓譚公失望了。

    譚嗣同一心赴死,大刀王五苦勸無果。譚嗣同死後,大刀王五極為悲痛。他深恨清庭,策劃了多起“刺殺”案,為譚報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連桿式獨立懸架和雙叉臂式獨立懸架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