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853048228161

    升堂的時候,皂隸們的確要一齊喊,具體喊的是什麼,待會兒再說。這是堂威的一種,目的是為了震懾堂下之人。與驚堂木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現在的驚堂木是這樣的:

    法官是在審案,下頭總有亂插嘴的。“當”一下,胡逼咧咧的就住嘴了,它起到的是這麼一個效果,等於老師的黑板擦。

    古代百姓告官,多數人的確是一點兒流程都不懂的,到了堂上就大呼小叫,摁都摁不住。因此就需要皂隸配合施威,當然也有故意嚇唬老實人的意思。在驚堂木之前,雲板響,堂威震,官員現。

    喊什麼呢?

    這邊喊的是“無惡”,那邊喊的是“惡無”,實際上就是一班唱“威(無惡)”,一班唱“武(惡無)”。彼此接應,面無表情。因為讀音相近,所以聽起來很像“威武”。多數人也不知道他們喊的是啥,聽著像“嗷嗚”,“嗷”要短,“嗚”要長。還要“嗚嗷”,“嗚”要短,“嗷”要長。

    有的小說中將升堂的堂威寫作“噢”,其實裡面也是有腔調的。這是升堂時候的堂威,震懾彪民、屁民以及刁民。但你要理解,你再嗷嗚,人家不知道你的規矩,也就無從遵守。因此光喊堂威也是沒用的,要把話說明白。驚堂後,犯人開始嗶嗶叨叨大呼冤枉或者要卷別人,官員就要告知:“我問你,你再說,我不問你,你不許說!聽到了麼?”此時是個關口,有個堂威,一齊喊“嘎”。(《老殘遊記》)

    不懂的,嚇一跳。哈哈,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當然還有其他堂威,比方說在公共場合爆粗也是不行的。清代小說《案中冤案》裡,十來歲的小吉祥當堂指認嫌犯,他大聲地對法官說:“當初我爸爸,是叫這個屌日(囚攮)的給害了!”當然這是他正常的,發自內心的控訴。但堂上不允許這麼說話,所以皂隸們立即給了個堂威,搞得小吉祥“兩隻眼睛,瞪得像銅鈴一般,話也說不下去了”。欽差很無奈地對那群皂隸說:“你們不要嚇唬他。”然而他並不是嚇得,而是鬧不明白這群人怎麼又在亂叫。

    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手機功能越來越全面的現在,手機是否會取代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