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閒人樂活

    不否認喜歡看戲曲的大有人在,但相對其他樂種來說,喜歡看音樂會聽歌曲的人還是略勝一籌。有一些經典的深刻在腦海裡的,比如黃梅戲《天仙配》、京劇《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再比如流行版的《貴妃醉酒》等等吧,過目經久不忘。至於戲曲種類除了豫劇其他的就一概不熟悉了。常在公園一隅看到8、9個50、60以上歲的戲曲愛好者拉胡打板唱京劇,但是更多的人都集中在廣場舞、交誼舞區域。戲曲作為國粹的傳統戲曲,似乎它一直以落寞的形式存在著,尤其是現在,一說去聽戲好像基本上都是老年人的事,也難怪戲曲又有多少年輕人在聽了。所以,究竟有多少人愛看戲曲,答案不言而喻。

    就目前戲曲的現狀,是不是該思考一下了呢。

  • 2 # 路過蜻蜓116896171

    我不但喜歡聽,還會唱,我喜歡唱粵劇,喜歡聽和唱粵劇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全民K歌號,名字叫陳樂韻Melodychan(粵韻飛掦)。

  • 3 # 百善孝為先傳統正能量

    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經過一千多年的創新和發展,劇種劇目多、分佈範圍廣,具有極高的美學和藝術價值,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表現體系,有相對比較固定的觀眾群體。但和現在一些新興的藝術形式相比,表演過於高度的程式化、劇情發展和劇目推陳出新速度慢,時代感不強,表現形式缺乏科學性等問題極大地制約了戲曲的發展,同時也逐步的流失了部分觀眾,市場逐步被壓縮,對戲曲的發展提出了極大的考驗。

    儘管如此,戲曲還是有他獨特的存在價值,業內也早已認識到戲曲的傳承和發展形勢不容樂觀,改革和創新勢在必行,已經透過文化下鄉、戲曲進校園等活動,不斷推廣戲曲的影響,培養戲曲觀眾,收到了不錯的效果。相信透過社會各界的努力,中國戲曲一定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和傳承。

  • 4 # 戲曲小白的自我理想

    戲曲是我們華人自己的音樂形式,它種類繁多,裡面有大量的傳統文化的涔透,大多的指令碼都是從傳說、歷史事實、人們的口口相傳、評書或者快板甚至歌舞中得到啟示,最後編成的劇本,經過角兒們演繹,形成了膾炙人口的戲曲。

    戲曲的魅力太大,不懂的人如果仔細燻聽,也能感受到那別樣的美麗。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自己有太多讓人歎為觀止的文化,其中戲曲算是一項,發展到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戲曲依然存在,依然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張醒目的名片。

    過去的歲月裡,古老的勤勞的百姓,在茶於,在飯後,在空曠的場地裡,簡單的戲臺一搭,簡單的油彩在臉上不一會兒就勾勒成一個人物,或剛強或溫柔或勇敢或奸詐,生旦淨末醜,在舞臺上那麼一舉手一抬頭一個亮相一句定場詩,都引得人們叫好連連,演員們唱著戲裡人物的故事,故事外是老人的滿足閉目欣賞的滿足,中年男人連連叫好的聲音,揮舞著雙臂,女子安靜的看戲為劇中人物或落淚或者莞爾一笑或掩嘴大笑,孩子們吃著零食瓜果,在人群中跑來跑去,或被臉譜嚇的愣愣然,或歡喜的隨著演員們的表演手舞足蹈。過去的歲月裡,這是一幅多麼恬淡自然的農忙後的聽戲圖啊。

    後來舞臺變的更加精緻,戲曲在大師的推動影響下,成了全國的音樂,人們愛聽戲,喜歡那聲音之中的妙處,戲曲成了離鄉遊子們的鄉愁。

    到了現代,由於社會發展的加快,人們的娛樂方式迅速的多元化,現在娛樂方式的種類繁多,讓一些人覺得喜歡戲曲的人少了,誠然這個的確是不可爭辯的事實,因為戲曲這個人們曾經的娛樂方式迅速被現在的娛樂方式引流分流。但是喜歡戲曲的還是大有人在,還是有很多工作在此行業的大家們在專業上不斷的打磨技藝、完整唱詞、宣傳普及、傳播傳承,因為這是我們華人的鄉愁與思念。我們唱了一千多年,我們骨子裡是愛這樣的聲音,不管我們在世界上哪個地方,只要有戲的地方就是華人的地方就是家的感覺。

    現在戲曲不斷的出現的大眾視野裡,從電影、電視、選秀節目、音樂節目、綜藝節目中都有戲曲的身影,它一直在我們身邊從未離開。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一度讓很多人興起去學習戲曲的熱情,電影裡的十三燕最後對宛華說的話讓人淚目,唱了一輩子戲的爺爺只是讓梅蘭芳在戲曲上為演員的地位提高到一定的高度。這就是老一輩伶人的氣節和傲骨。周杰倫歌曲裡的中國風,李玟唱的刀馬旦,李玉剛讓人熟悉的京歌貴妃醉酒,霍尊的歌曲裡有很多都參雜了戲曲元素,這些都是我們平時生活中經常聽到的聲音,每每聽此我都感動異常。

    所以,現在還是太多人喜歡戲曲了,我們愛那濃墨重彩的臉後的性格,我們在期盼著那華麗的戲服裡藏著怎麼樣故事,演繹著什麼樣的悲歡離合,那一抹水袖揚起的悲與喜,那一簇含情默默的吊巧眉,眼波流轉處的傳情,在歷史的塵埃中給我們留下了如何驚豔的篇章。

    每位角兒在成長的過程中都由新人到挑大樑,付出了多少淚水與汗水,在那一方窄窄的舞臺,揮灑了多少的年月與悵惘,臺上有多完美,臺下就有多功累,這樣才成就了一個個改變時代驚豔歲月裡角兒,在那樣技驚四座的回眸裡,餘音繞樑的感動中,角兒帶給我們戲曲的魅力,甚至在胡琴婉轉的年代,有多少金戈鐵馬在唱詞中走來又回去,讓我們感動於百年前千年前的歷史畫卷。

    所以,不要問我們是否愛,還有多少人愛,因為只有是華人,骨子的東西,我們隱藏不去,我們自己的聲音,我們很愛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自己的傳奇。

  • 5 # 魏青衣

    比如安徽泗州戲,是我的家鄉戲,不過可惜發展的不太好,每次想到這裡我都會特別的惋惜。

    還有很多我喜歡的劇種,比如京劇、黃梅戲、評劇、越劇、崑曲、粵劇、滬劇等等,限於篇幅,就不一一去說了。

    儘管現在戲曲行業受到歌壇、影壇等行業的巨大沖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確實還是有人喜歡看戲曲的,因為我在把戲曲當成自己的愛好之後,發現了生活中有很多喜歡戲曲的人,而這些人中,也有不少是年輕人。

    戲曲是中國文化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具有濃郁的文化及藝術氣息,在能夠娛樂群眾的同時,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歷史價值等。

    我相信,只要是喜歡傳統文化的人們,一定會對戲曲感興趣的!

  • 6 # 青萌公益

    評劇是中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地方戲,流行於北京、天津、內蒙古自治區和華北、東北各省。它原名為“平腔梆子戲”,俗稱“唐山落子”,“蹦蹦戲”,1910年左右形成於河北唐山一帶。

    評劇的前身是河北東部灤縣一帶的“對口蓮花落”。蓮花落是一種化妝坐唱的形式,劇目有《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等。當東北的蹦蹦(常說的二人轉)傳入關內後,以成兆才為首的蓮花落藝人吸收它的特點,創造出了評劇的最初模樣。後來,經變種的“蓮花落”進入唐山受到歡迎,被稱為“唐山落子”,在這期間,又融合接納了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改名為“平腔梆子戲”,簡稱評劇。評劇在發展過程中,匯聚了京劇、皮影、大鼓等音樂和表演藝術,使評劇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評劇《向陽商店》

    評劇《紅龍泉》

    評劇的音樂曲調流暢自然,屬於板腔體,即全部的唱腔由各種板式如原板、慢板、快板組成,這些板式均源於同一腔調。評劇分為慢板(節奏約比原板放慢一倍,長於表現比較複雜的內心感情,可以抒情,也可以敘事)、二六(節奏稍快,字多腔少,上下句中間一般只有一兩拍小過門、輕重拍子對比很明顯,長於表現說理或是抒情的對話)、樓上樓(唱詞的一種押韻方式,幾句押同韻、同聲的唱句疊垛在一起)、散板(節奏伸縮自由,胡琴慢拉,唱腔慢唱,可以根據唱詞的情緒自由發揮)等不同板式。該劇的伴奏樂器以板胡為主,語言通俗易懂,富於表現力,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1923年前後,評劇活動的中心轉移到了東北各地,出現了花蓮舫、李金順等一批女演員,在評劇史上被稱為是“奉天落子”時期。“九一八”事變後,大批演員流入天津、北京,藝術上進一步接受京劇、話劇的影響,編演了許多新戲。當時著名的演員有白玉霜、喜彩蓮等,都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流派。1935年至1936年,白玉霜等曾先後到上海、南京等地演出,把評劇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到江南一帶。

    在評劇的發展中,有著兩個關鍵的人物,就是前面提到過的被譽為“評劇之父”的成兆才和梨園絕唱新鳳霞。

    成兆才是中國評劇的主要創始人。他在繼承並全面改革蓮花落的基礎上,移植和吸收其他曲藝的某些成分,從而孕育出評劇這一新戲種。他還是評劇第一劇作家,他改編和創作的百部劇本對評劇的形成與發展具有奠基作用。他傾畢生精力為培育評劇這枝戲曲新花,並使之從地方走向全國、從民間曲藝走向正劇作出了最突出的貢獻。

    成兆才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出生在直隸灤州(今河北省灤南縣)一個農民家中。他拜著名藝人金開福為師學唱蓮花落,並參與了蓮花落班社的演出。但他所在的蓮花落班社並不順利,在其他大劇種班社的排斥、官府的限制下一度被迫解體。面對嚴酷的現實,成兆才決定對蓮花落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以適應時代的需要。蓮花落在經徹底改造後就脫胎為一個新的劇種——評劇。

    對評劇的形成,成兆才最大的貢獻是編創劇本。到1929年成兆才去世前,他至少改編和創作了102個劇本,是近代中國最多產的劇作家。他的代表作《杜十娘》、《花為媒》、《楊三姐告狀》已成為中國戲劇寶庫中的經典傳世之作,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成兆才也因此成為中國傑出的劇作家。他的創作內容主要是愛情、婚姻、家庭瑣事、娼妓命運、婆媳關係、鄰里之間等各種矛盾糾葛,反映了樸素的倫理道德、美醜善惡,具有通俗化、大眾化、生活化的特點,符合廣大底層勞動群眾的審美標準和思想願望。

    新鳳霞扮演的劉巧兒

    新鳳霞,1928年生,原名楊淑敏,小名楊小鳳,亦叫小鳳子。新鳳霞6歲登臺,14歲主演,她憑著自己掙來的錢養家活口。從新鳳霞的經歷看,我們可以說:“她絕對是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一個奇女子”。她“奇”就奇在以平凡而偉大的人格力量,歷經千辛萬苦,在逆境中頑強拼搏,終於在人生與藝術道路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她的唱腔優美動聽,嗓音甜潤清脆、婉轉傳神,創造了獨具一格的演唱風格,尤其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稱。她擅長演出的劇目有《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金沙江畔》、《志願軍的未婚妻》、《會計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劉巧兒》、《花為媒》被拍成電影。她所塑造的劉巧兒、祥林嫂、趙淑華、李秀英、春香、銀屏公主、珠瑪、無雙、小白菜、燕燕、劉金定、張五可、楊三娥等一系列的藝術形象為評劇畫廊增添了絢麗多彩的篇章。

    值得指出的是,晚年以小品表演著稱於世的老藝術家趙麗蓉,就是一名出色的評劇演員,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她曾在電影《花為媒》中飾演阮媽。

    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越來越多的優秀評劇演員層出不窮,如谷文月等,他們正努力將這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傳播下去,發揚光大。

    《花為媒》是評劇經典喜劇劇目,劇名的意思為“以花為媒”。此劇根據成兆才原著改編,風格幽默,唱詞優美。曾被錄製為電影作品,由新鳳霞、趙麗蓉等主演,是中國戲曲電影的精品之作。

    《花為媒》主要講述的是兩對青年男女的婚戀故事。李月娥與表弟王俊卿相愛,但卻遭到父親的反對,王家於是請阮媽到張家向張五可求婚,俊卿執意不允,於是阮媽設計讓俊卿的表兄賈俊英代替相親。五可一見俊英,頓生愛慕之心,贈與香羅帕定情。大婚之日,月娥之母得到二大媽的幫助,搶先將女兒送進王府,月娥提前一步,入了洞房拜了天地,惹惱了張五可,找王俊卿辯理。才知道險鬧一個假鳳求凰,其後還是阮媽做媒雙拜花堂,兩對情人終成眷屬。

  • 7 # 青萌公益

    黃梅戲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也是中國的五大劇種之一。它距今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漢劇、楚劇、高腔、採茶戲、京劇等眾多地方戲的精華,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點。

    黃梅戲別稱為“黃梅調”或“採茶戲”,它起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清道光前後在湖北、安徽、江西毗鄰地區,形成了以演唱“兩小戲”(小生、小旦)、“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為主的民間小戲。後吸收徽調和流行在安慶地區的青陽腔(形成於青陽縣而名,拙樸、高昂、剛健,原始唱腔靈活多樣,曲調清秀婉轉,戲曲語言、唱詞通俗易懂)的音樂和表演藝術,有了大戲的演出。這種表演形式在以懷寧為中心的安慶地區長期地流行開來,並且有了一些改進,它使用當地語音的講唱,逐步形成了獨特風格,故被稱為“懷腔”,這“懷腔”就是黃梅戲的前身。

    1926年,黃梅戲一路從鄉間唱進了安慶古城,並從此在安慶發展壯大:出現了固定的演出場所,出現了長年不散的班社,出現了職業藝人,劇目、表演、音樂等也有了較大發展,取消了幫腔,開始了京胡伴奏。雖然規模相比之前已經有了變化,但在很長的一個時期,戲班都是以“三打七唱”為主,即打擊樂三人,演員七人,人少,裝置少,行李少,一個班的服裝、道具、鑼鼓,一擔籮筐就可以挑起。在1949年後,黃梅戲得到迅速發展,從流行於安慶一隅的民間小戲,一躍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今天,黃梅戲廣泛流行於安徽省沿長江兩岸,安徽和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吉林等省市,其影響和聲譽還遠及港澳和東南亞一帶。

    黃梅戲《春香鬧學》

    牛郎織女

    不同於高亢激越的河北梆子,黃梅戲以抒情見長,它的韻味豐富、優美、動聽,其唱腔也如行雲流水,委婉清新、細膩動人,聽在耳中,彷彿濃郁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這樣通俗易懂也使它能夠易於普及,受到各地人民群眾的喜愛。

    黃梅戲唱腔有花腔、彩腔、正腔三大體系。花腔以演小戲為主,其曲調健康、樸素、明快、優美,形式活潑歡快,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小調色彩。彩腔就是“打彩調”,黃梅戲班社職業化後,演員常用此向觀眾“討彩”,因此得名,其曲調歡快、流暢,在花腔小戲中曾廣泛使用。正腔又稱主調,是黃梅戲中傳統正本大戲裡常用的唱腔,有平詞、火攻、二行、三行等,其中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調嚴肅莊重、優美大方,常用於大段敘述、抒情,聽起來委婉悠揚。

    黃梅戲的主要行當同大多數劇種一樣,但也有些微的區別。黃梅戲角色行當的體制是在“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在發展的過程中,黃梅戲班多為半職業性質,所以行當搭配基本上是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臉七行。由於班社人員是“三打七唱”,因此演整本大戲時,常常是一個演員要兼扮幾個角色。久而久之,在黃梅戲中,戲內角色雖有行當規範,但演員卻沒有嚴格分行。

    黃梅戲的經典劇目很多,有一些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如《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紅羅帕》、《夫妻觀燈》、《玉堂春》等,其中《紅羅帕》和《天仙配》、《女駙馬》一起被稱為“黃梅戲三大看家戲”。黃梅戲在劇目方面有“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的說法,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如《天仙配》、《金釵記》(《春香鬧學》是其中一折)、《羅帕記》(此劇分上下本:上本《羅帕寶》,下本《三鼎甲》)等。小戲大都表現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有七十二出,如《打花魁》、《張三請菩薩》等。

    一個劇種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與其息息相關的演員,在黃梅戲的發展中,湧現了許多優秀的演員,嚴鳳英就是人們最為熟知的一位。她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唱腔亮麗沙甜,委婉動聽,演唱明快真摯,吐字清晰,韻味醇厚。她吸收京劇、越劇、評劇、評彈、民歌等唱腔之長,將它們融會貫通,自成一家,譽為“嚴派”,並被後人作為“精品”唱。她是公認的黃梅戲的一代宗師,演出時向來注重從人物感情出發,力求達到聲情並茂具有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表演質樸細膩、塑造過許多具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打豬草》中的陶金花、《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女駙馬》中的馮素貞、《牛郎織女》中的織女,以及現代戲《豐收之後》中的趙五嬸等。《女駙馬》、《天仙配》和《牛郎織女》均被拍成了電影,廣為流傳。

    黃梅戲代表作《女駙馬》是一部極富傳奇色彩的古裝戲,說的是才華橫溢的民女馮素貞為救未婚夫,女扮男裝進京趕考,經歷了種種曲折,終於如願以償,成就了美滿姻緣。該劇透過女扮男裝冒名趕考、偶中狀元誤招東床駙馬、洞房獻智化險為夷等一系列近乎離奇卻又在情理之中的戲劇情節,塑造了一個善良、勇敢、聰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此劇系安慶市著名劇作家王兆乾根據民間藝人口述的傳統戲《雙救舉》重新創作而成,並在1958年首演,獲得巨大成功。1959年由著名藝術家嚴鳳英主演的彩色戲曲片《女駙馬》再次引起轟動。

    精選唱詞: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

    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宮花好(哇)好新鮮(哪)。

    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御街前,

    人人誇我潘安貌,誰知紗帽罩(哇)罩嬋娟(哪)。

    我考狀元不為把名顯,我考狀元不為做高官,

    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愛花好月兒圓(哪)。

    在新時期,馬蘭、吳瓊、韓再芬、黃新德等演員成為黃梅戲的新一代的領軍人物,韓再芬主演的《孟麗君》被搬上了電視熒屏。同時,黃梅戲的電視劇質、量俱佳,引人注目。

    現在,黃梅戲已成為深受全國觀眾喜愛的著名劇種,這種“自唱自樂”的民間藝術也在發揚光大。

    牛郎織女

  • 8 # 老李170465213

    由於國家電視電臺很少播放戲曲節目,人聽的少了,戲曲以變成了陽春白雪。廣告以成電臺主播節目影響民族的普及。戲曲、曲藝都很少有人看了。青年人大多數人看不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暑假帶著孩子去哪旅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