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撐美食
-
2 # 優小百
生活中往往有些人企圖將他們自己的夢想、願望、人生規劃、“三觀”強行安在我們身上。
生活的真相是,沒有人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是,追隨自己的內心,什麼都不要怕,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不後悔,就夠了。
現在的人很難再因為熱愛去做一件事情,過一種生活了。 一件事情,不論你是喜歡還是不喜歡,都會是你每天的工作。 一件事情,不論你是擅長還是不擅長,都需要你去堅持才能做好。 那為什麼不選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十年如一日得堅持,把它做好呢? 我們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非常不容易。 每向前邁一步,都有他人想象不到的巨大阻礙。
有人給我們洗腦,把我們的腦子當內褲一樣洗,讓我們變成別人,過別人的生活。 有人在身後對我們指指點點,失敗時他們看笑話,成功時他們說風涼話。 也有人用社會習俗來圈住我們,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在“安全”的範圍內小心試探。 從
學校走出來這麼久,我也感悟到了一句話: 相比於自己的學習成績,勇敢、有魄力、無畏這些詞和成功的相關度更高。 希望你我都能有勇氣,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去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
3 # 新新生活記
人的一生,怎樣才算有意義呢?
出生、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求學,畢業,在家人的幫助下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戀愛,家裡幫著買房子,結婚,現在,兩邊的大人看似有意無意地等待升級了,說趁他們還年輕,可以幫著帶孩子等等;好了,現在你有好工作、有房子車子老婆孩子,最近還升了職加了薪;但為什麼你覺得在你的人生中,你只是個演員,按照習俗和大人期望表演著。那麼你推倒一切重新開始?不,那些絲網已經編織了舒適的繭,外面或許有風和日麗的日子,可是更多是暴風暴雨啊,你已沒有了破繭的勇氣。
這是大多數“幸福人生“的模板吧。身為父母,安排子女的未來,竭盡所能提供物質保障,不知不覺中,幾乎變成了孩奴,一代又一代輪迴著。
這是否是正確的生活方式?我始終懷疑著。
我認識一位少年,酷愛觀鳥和攝影,名校畢業後不要家人的幫助,自己到一家戶外俱樂部做領隊,在工作途中觀察和拍攝各種鳥類,工作幾年後在圈內已經小有名氣,卻辭去工作,把家搬到雲南,和國外的一個學者,幾年來鑽進深山老林,對鳥類的聲音做記錄,去年,考上某一大學的研究生,研究鳥類,接下去還準備讀博。這種徹底追隨自己內心的人在國外大概不少,但在國內,似乎不多見,我認識的人中是第一個。
我跟先生討論,這種選擇怎麼樣的環境和教育可以做到?先生的回答比較悲觀,他覺得在一個普通家庭長大的孩子很難。不可否認,這個男孩的家境非常優越,而且也沒有家族企業需要他繼承,父母是高階知識分子,長期在國外工作,使他們對孩子的要求不像國內的父母那樣一直有明確的目標,希望孩子按部就班地執行。所以我有次好奇地問這個男孩,父母是怎麼培養你的?他笑著說“放養”。一個十四歲就開始揹包旅行的男孩子,你真的可以說是放養長大的。我跟先生開玩笑,以後女兒長大了,我們能否做到像那個少年的父母那樣,鼓勵女兒追隨自己的內心,比如她酷愛畫畫,就做個沒有穩定工作和收入來源的畫家?先生說,大概很難。
在這個剩女時代,一份好工作意味著好婚姻的機率大很多。可是一旦結婚,妻子和母親的責任,加上工作的壓力,想要創作出好作品時間就會大大減少,現實與內心的衝突就無法避免。
看樣子,痛苦總是絕對的。不管是怎樣的生活方式,都會有壓力存在。我不知道那個研究鳥類的少年,如果沒有家族的支援,如果需要自己養家餬口,養活妻兒,內心的夢想是否還能堅
-
4 # 百果之園三哥
有人說人生最高點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其實人生並沒有什麼可言,只是我們在追求的同時不要走歪。
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處此山中。你富有,我羨慕但不妒忌,你胸有溝壑詩書,才華滿腹,固然讓人讚歎敬佩,但你還是你,我還是我。你有你追求,我也有我的路要自己走。但有一點應該是一致的,有追求的人都是在追尋自己的內心。
-
5 # 股海沉浮要低調
追隨自己的內心真的需要很大勇氣,看看我們現在公認的馬雲老師,看看這些成功人物,哪個不是經歷了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委屈,甚至自己的崩潰,更有甚者,為了內心的理想,傾家蕩產,妻離子散也不在少數,然而,追隨自己的內心還是那麼有魔力,潛意識裡的不屈服,迸發出無比強大的力量,讓我們脫開桎梏的枷鎖,尊重內心,泣血前行。
追隨內心不應該是向現實妥協,不是懦弱者的縮頭藉口。
追隨內心應該是崇高的心底夢想,可以是隱居逃脫鬧市,可以是披荊斬棘做個大英雄,有了這個想法就是對現實的不滿,就像皇帝想當木匠,皇帝是個好畫家,皇帝是個好詞人,但是他不是好皇帝,現實的境遇摻雜太多無奈,心底的小夢想一直在炙烤自己,那麼就是追隨吧。
人生苦短,拿出生當人傑,死亦鬼雄的氣魄,怕的都是沒什麼大不了的,經歷,才是人生。
人人都稱讚菊的高芳,又有多少人知道它層傲雪迎霜。
過自己,活自己,只管前行,莫問前程!
-
6 # 睿心文化
人的一生,都是在無限的超越中尋覓著自己,戰勝一切的不是肉體的軀殼,而是一種堅定意志的恆心。無論是環境的窘迫還是條件的惡劣,意志堅定的人都能找到它的希望的突破口,忍耐力與生命的頑強力才是它的,它戰敗一切的最強動力。以下是我的心得分享。
一、追隨自己的內心需要多大的勇氣
貓為什麼總是可以抓住老鼠,就是因為它的耐心與忍耐力,老鼠屢屢被抓就是因為它的貪婪的性格,現實告訴我們,做事有足夠的耐心,耐性與堅定的信念,才是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收穫自己的價值;現實還告訴我們,貪心永遠有噩夢來陪伴;風再大隻能颳走不牢固的東西,風再大隻能颳走塵土與雜物,真正有價值的才是真正的沉甸。人生,有無數條路,只要有智慧與堅強的信念,只要有超越自我的行動,你才真正擁有了自己的含金量。
二、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
1、專注和簡單一直是我的秘訣之一。簡單可能比複雜更難做到:你必須努力理清思路,從而使其變得簡單。但最終這是值得的,因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創造奇蹟。
2、有時生活會給你當頭一棒,但不要灰心。我堅信讓我不斷前行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熱愛我所做的一切。所以,你們一定得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選擇愛人時如此,選擇工作時同樣如此。
3、“你得相信某些東西——你的勇氣、命運、生活、宿緣,諸如此類。這種方法從未令我失望,它使我的人生大不一樣。”
4、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如此。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
5、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你是否已經厭倦了為別人而活?不要猶豫,這是你的生活,你擁有絕對的自主權來決定如何生活,不要被其他人的所作所為所束縛。給自己一個培養自己創造力的機會,不要害怕,不要擔心。過自己選擇的生活,做自己的老闆!
回覆列表
不要讓他人喧譁紛亂的見解淹沒了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有勇氣去追逐自己的心,跟隨自己的直覺。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簡而言之,就是能讓你快樂的,你覺得有意義的,就是你想要的
跟隨自己的內心,說到底就是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去實現自己想要的,為自己而活,為自己而努力,衝破束縛內心的一切外在因素。但是,追隨內心並非是追隨慾望,這個內心其實並不受慾望的束縛,中國的儒家思想謂之中庸、良知,佛法上稱之自性、真心、本來面目、如來。因此,追隨內心也是認知自我、肯定自我、實現自我。多數人追隨內心,其實是追隨了慾望,所以明明是追隨慾望,卻藉口成了追隨自己的內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真實的追隨內心,應該是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追隨自我價值的實現。很多人,輕易就否定自己,煩惱根深,壓抑自己,缺乏對自我的認知、判斷,被社會上一些價值觀所束縛。真正追隨自己內心的人,內心自然有一種價值觀,不會受周圍人左右,知道自己在做正確的事;真正追隨自己內心的人,是懂得尊重自己的人,內心知道什麼是適合的什麼是不適合自己的,因此需要傾聽內心所發出的聲音,提問者問的很好,他說決定裡缺少責任,這是內心在告訴你,那麼責任是什麼,首先要為自己負責,明白自己的責任是什麼,能否承擔這份責任,後果是什麼,思索清楚,那麼我想你就不該不知道怎樣選擇了。
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講話2010-01-06 08:42 今天,很榮幸參加一個世界上最好的學校的畢業典禮。我大學沒畢業,也不知道畢業典禮是什麼 樣的,直到現在,站在大家面前的這一刻。 今天,不談大道理,我只說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人生中的點點滴滴是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裡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為什麼休學? 這得從我出生講起。 我的生母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想找對大學文憑的夫婦。我出生 時,她打算讓一對律師夫婦來收養;但是到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等待收養名單上 的第二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半夜裡接到電話,問他們:“有一名男孩,你們要他嗎?”“當 然”。我的生母發現,我的養母不是大學畢業,養父連高中文憑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檔案上籤 字,直託了幾個月,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上大學了,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工薪階級的父母將所 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看不出念這個書有何價值。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 什麼,也不知道念大學有什麼用,只知道我上這個大學,花光了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 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 當我休學之後,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 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我睡在朋友家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 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去印度教的Hare Krishna 神廟吃頓好飯,我喜歡Hare Krishna 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所投入過的大部分事務,後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舉個例來說:當時裡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 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我學了serif 與sanserif 字型,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技術。書法的美好、歷 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企及的,這很迷人。 我沒想過學這些東西會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在設計第一臺麥金塔時,我 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臺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計算 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型跟等比例間距字型了。又因為Windows 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笑),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 門書寫課,大概所有的個人計算機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當 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 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 串在一起的。應當相信,眼前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 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從業能力。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 第二個故事,是得與失。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 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 始了蘋果計算機的事業。我們拼命工作,蘋果計算機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和兩個小夥子擴充套件成 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 金塔計算機(Macintosh),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解僱了。 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僱了? 當蘋果計算機成長後,我請了一個能經營公司、很有才幹的傢伙,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 可是我們對遠景看法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這樣在我30 歲的時候,被解 僱了。失去了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了。 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只覺得我讓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 弄丟了。見了創辦HP 的David Packard 跟創辦 Intel 的Bob Noyce,w 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 給搞砸了。我成了公眾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但是漸漸的發現,還是喜愛那些 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計算機中經歷的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雖然被否定了,可還是 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計算機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 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NeXT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Pixar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Laurene) 談起了戀愛。Pixar 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計算機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Toy Story),現 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然後,蘋果計算機買下了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 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計算機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如果當年蘋果計算機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帖藥很苦口,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 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援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 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 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 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 這對我影響深遠,在此後的33 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 我今天要做些什麼?”每當我連續多天都覺得‘沒事做’,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在死亡面 前,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 才會留下。提醒自己快死了,是避免掉入畏懼陷阱的最好方法。人生赤身裸體而來、死了什麼也 不帶去,沒理由不遂心而欲。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 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醫 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也就是說你得試著在幾 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盡量輕鬆;你得跟人 說再見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又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進到腸子, 將探針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 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 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經歷此事後,我可以 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象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 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 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 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臺。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教條所侷限:盲從教條就是活 在別人思考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是,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 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任何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Whole Earth Catalog》,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一位 住在離這不遠的Menlo Park StewartBrand 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那是1960 年代 末期,個人計算機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雜 志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Google,在Google 出現之前35 年就有了:這本雜誌很理想主義, 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Whole Earth Catalog》出版了好幾期、然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1970 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 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 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 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勉。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