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三一

    你的問題本身有邏輯錯誤,誰告訴你全世界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分配資源和財富,就會天下太平了。

    這樣的問題雖然天馬行空,但是不接地氣,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 2 # 使用者51332056514

    目前,全世界還沒有普遍號召合併一個國家的聲音。其實從廣義上的說,從90年代後的全球化以來,目前的全世界的經濟合作和資源共享,就像一個高度自治性的邦聯制的大國家了。

    狹義的說,為什麼沒有合併成一個具有普通統一性和一致性的國家?因為每個國家的民族語言,文化習俗,宗教歷史,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經濟發展,資源分佈等等,差異性、排斥性極大。

    舉一個例子,就拿歐盟來說,類似於多個國家合併的而成“大國家”,這些歐洲的國家,在全世界有著相對最平衡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最接近的政治經濟制度,相對最一致的宗教信仰,人種民族和文化交流也最密切,在等等的這些條件下,組建了一個使用統一貨幣,統一經濟政策,類似於一個合併而成的大國家的歐盟。

    從某種意義上說歐盟,就是一個合併地球國家的雛形範本。儘管歐盟裡眾多國家有著在全世界範圍最大的相似性和統一性,但成立後卻面臨著不斷的麻煩。最主要的就是各國經濟發展水平。除了現實實力和發展水平差異大之外,還有就是每個國家民族的風俗習慣極為不同。

    如歐盟內的幾個國家,希臘人民愛浪漫,喜歡休閒,就用選票逼著政府到處借債不幹活拿高工資。而同樣瑞士德國,這些國家人民喜歡工作,儘管政府擁有發放高福利的條件,但人民卻透過公投拒絕過高的富利。

    再放遠一些,南美那些國家的人都喜歡跳跳舞、踢踢球。非洲那些國家的人就喜歡曬著太陽不勞動,吃吃喝喝生孩子。而最勤奮的東亞國家,中日韓越等中華文化圈,這些國家的人民的天性就是勤奮節儉,認真勞作。

    還有更為尖銳的敏感對立,比如宗教和政治。充滿了排斥性和對抗性,矛盾不可調和,所以合併不成一個國家。

    當然,按照現在全球化發展的速度,再把時間軸拉長200年,也許這個世界的國家會合併成一個全新意義上的地球國組織。比現在的聯合國組織更有集權統一性,比現在的美國更有獨立自治性。

  • 3 # 一號風手

    這是窮人的想法,也是懶人的想法,都巴望著和別人合拼,然後統一分配資源和財富,其實這樣做人類文明會倒退的。

    當你很有錢時你會別人一起平分你的財富嗎?顯然肯定不會。

    世界上有窮國家,有懶國家,有勤奮的國家,也有富裕的國家,這就決定了世界不能合拼。

    不說國家民族也是如此分類的,又懶又窮的民族同樣會被厭棄的。

    有送上門的領土被拒收的嗎?

    有的,美國就拒絕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成為美國的一個州,因為波多黎各成為美國一個州的話,就可以享受一個州的待遇,就可以獲得更多美國中央財政的撥款,可惜美華人拒絕了。因為波多黎各在美國眼裡就是一個窮島,懶島,要來除了倒貼錢之外有個毛用。

    大家不是一直想問,為什麼美國一直軍事入侵別的國家,卻不佔領其領土,對美國資本家來說,那簡直是一種負擔,是讓他們掏出更多錢來養這個地區的人口,你以為人家傻啊,他們出兵只是為了利益,而不是為了幫別人“養娃”的。

    太窮的,太懶,缺乏經濟價值的人口和國家會遭人厭棄的。

    世界太願意合拼成為一個國家自然有原因的,有的民族的確是太懶了,會把別人拖窮的,誰願意去增加自己的負擔,放低自己的生活質量去照顧別人?

    其實這種想法個一些女人總想嫁個有錢人,然後過上物質生活是一樣的,其實嫁是沒錯的,但是起碼你不要嫁過去就是為了享受的,這種女人總有一天會被厭棄的。

    其實世界國家和國家之間有差距,才會相互競爭,你追我趕,文明才能發展,人與人之間懂的有差距才會勤奮,改變懶惰和貧窮。

    大家天天過一樣的生活,分不清差距在哪裡,勤奮的人過的壓抑,懶惰的人過的灑脫,遲早也會爆發衝突,沒有所謂的天下太平。

    題主這個想法太過幼稚,太過理想化,對人性的瞭解還在幼兒園階段。

  • 4 # 比活的長

    你告訴我怎麼分配?

    平均分配,按人頭?這樣美華人肯定不幹,美華人的人均資源消耗量非常高,是窮國的很多倍。

    如果按國家為單位分配,有的國家人多啊,實力強大啊,實力強大的肯定不願意少分,最好都是自己的。

    要知道分配資源和財富是本質就是生物對資源佔有多寡,分的多的後代多,能找漂亮媳婦,分的少的就會餓肚子,慘的直接餓死。面對這樣的生存空間的佔有,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民族和個人會放棄,少分的。

    自古以來的戰爭都是政治的延續,政治的本質就是分蛋糕,所以戰爭是分蛋糕的行為。

    在國家內部也有分蛋糕的行為。

    有各種分蛋糕的方式。比如:

    按照血統分蛋糕,貴族佔8層財富,平民佔2層財富。

    按照權利分蛋糕,高職位的多分,低職位的少分,沒職位的平民不分。

    按照武裝力量的強弱分配,兵強馬壯的佔8層,沒武器的不分。

    按照金錢的多寡分配,出錢多的多分,出錢少的少分,不出錢的不給分。

    現代社會基本的資源分配方式就是按照金錢分配,錢多的你可以買光市場上所有的糧食,買了分配權就在你手裡了,不管是自己吃,威脅別人,還是一把火燒了都可以。

    還有比較典型的,比如有錢的人可以每天找不同的漂亮女人暖床,之所以他們可以做到,就是因為掌握了錢就掌握了女性資源,你就可以影響到性資源的分配,如果美女不為五斗米折腰怎麼辦?好辦,首先用物質去誘惑,人是有缺點的,在然後用媒體去影響美女對你的感官,改變他們的價值觀,一般來說都可以成。如果還不成怎麼辦?直接啪啪啪了,用錢讓社會制度法律對他不發揮作用。所以,自由這個東西就是看錢,錢的本質是分配資源的額度度量,錢越多越自由,社會對你的束縛就越少,如果夠多還可以改變社會制度對自己更加有利,比如間接的弄一個專門為你預留的法律漏洞。

    權利要發揮作用,過去經常用武力來背書,現在多用金錢來背書,你要指揮的動官僚機構,就得有錢,有分配資源的權利,不然別人為什麼聽你的,長的帥也不能當飯吃,也做不到王霸之氣側漏就讓別人聽你的。

    分配資源有兩隻手,一隻叫金錢,另一隻叫武力。他們兩個可以直接分配資源。權利要發揮作用,會借用這兩隻手的力量。用武力分配資源優點是速度快。用金錢分配資源可以調動積極性,提高效率。

    回到題目,就是一個國家內部也做不到統一分配資源達到天下太平的目標。內亂,農民起義,分裂,也是時常有的事情。

    為了多多分配到資源,對國家來說,就要把手伸到別人的盤子裡拿東西,用經濟手段拿到手,用武力手段防止別人來搶。過去用武力直接去搶的時代過去好久了,代價很大,現在同樣的拿別人資源就文明多了不是,最好還能配合媒體宣傳給別人洗腦,搶了別人的東西還要讓別人感謝你。

  • 5 # 此刻正黎明

    這個話題本質就是世界主義的一個話題,世界主義是將整個世界視為一個共同體。世界主義源頭可追溯到古希臘的哲學思想和中國古代的大同思想時期。德國哲學家康德的理論建構為“世界主義”概念的成型做出了奠基性貢獻。共產主義創始人馬克思也為後人探討世界主義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資源。

    林哥對這個問題有深刻認識,世界不能形成統一的原因有大致這麼四點。

    一,民主國家沒有世界主義認同感

    民主國家的主力一般都是比較老牌的所謂資本主義國家,這些國家都是比較富裕的經濟強國。他們倡導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政治制度是自由民主,這也是世界主義的障礙之一,雖然民主國家中有世界主義傾向的人,但不是主流。如果世界統一,富裕國家必然要拿出大量資金為貧窮國家買單,民主即主權在民,而大多數人很難同意世界主義觀點。儘管林哥經常讚揚西方民主自由,但是他們同樣不可能是聖人,而只是一群有平等思想的自由人。

    二、專制國家沒有世界主義思想傾向

    世界上除了民主就是專制國家,專制國家不可能嚮往世界主義,因為世界主義他們的權利可能化為烏有。事實上共產主義是世界主義的一種,而共產主義的弊病除了理論問題,還有就是離不開專制,共產主義的理論如果不變革,雖然他的目標是天下一家,但是實踐中往往與其理論背道而馳。

    三、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世界主義的兩大障礙

    不論是共產主義還是世界主義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消滅個體國家,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國家體制。不論是民主國家還是專制國家要消滅愛國主義思潮任重道遠。前蘇聯領導人列寧說過:每當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出現重大危機的時候,愛國主義的破旗就又散發出臭味來。這是列寧對愛國主義的痛恨,但是,列寧的這句話何嘗不是人們對他領導的這場革命的嘲諷哪?

    四、政教合一是世界主義的發展障礙

    政教合一的國家往往是極端宗教的國家,這些宗教排斥其他宗教和國家,唯我獨尊的思想嚴重,不但給世界帶來不穩定因素,也給世界帶來無數災難,比如,美國911災難事件,中東民主化以後的動盪等等,都是極端宗教惹的禍。

    林哥是一個世界主義者,林哥認為世界主義雖然遙不可及,但是,林哥不認為世界主義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一切都事在人為。實現世界主義的鑰匙在於尋找一個能夠被世界認同的真理!

    真理不是被創造,而是在於發現真理。

  • 6 # 大嘴黑鍋

    現實中一個幾戶人家的小村子都眾口難調,時有村民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嘔氣,甚至大打出手,還指望世界大同。童話裡都是騙人的,醒醒吧!

  • 7 # bingshanxuelian

    這個問題想必除了不懂事的孩子以外,任何人能都講出一定的道理,且知道是不可能的,因為人世上,每時每刻都充斥著慾望、貪婪、自私,乃至權利地位的爭鬥,所以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夢而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黃粱美夢。

  • 8 # 科學幻想號

    在人類社會制度還沒有完善,生產力還沒有達到超級發達程度,生產條件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的情況下,一刀切和平均主義並不利於社會的發展。

    平均主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已經嘗試過了,教訓是慘痛的,原地踏步20年。

    物種的多樣性使得這個世界豐富多彩而非單一,而物種間的竟爭與依附是各物種生存進步進化的動力,而人這個物種其個體的差異更大。而由此構成的社會民族國家則會由種族地域生存環境等各種因素形成文化習俗觀念的差異化,而這種差異化導至的各種衝突與交流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消滅這種差異就如消滅自然物種的多樣式一樣可怕!

  • 9 # 布穀公社

    別說一個國家,就是一家人兄弟多的,也會因為財產分配而反目成仇。這種“理想國”在原始部落時代就曾經出現過了,結果怎麼樣?歷史的車輪把它碾的粉碎。為什麼?因為這種制度違反了人性。首先,人性是自私的。

    人之所自私,是因為在碰到厲害關係時,往往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如果平均分配社會資源和財富,那活誰來幹?又以什麼方式進行管理?

    實際上,從原始部落的瓦解,到現在充分競爭社會,其實質就是人性自私的表現。因為幹多幹少都分一樣的肉,有人不幹了,然後部落解散了;現在,各種國際貿易規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設定,無一不是體現了人性的自私性,這些規則設定的前提,難道不是為了防止有人自私自利而失去遊戲的公正性嗎?

    一旦平均分配,規則就失效了,人性的自私就暴露無遺。

    再次,人性是充滿競爭性的。

    中國的詩經中就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從古至今,男人都知道透過展現自己的魅力,去追求自己所喜愛的女性。

    即便是在一群猴子中,要想做配種的那個猴王,也要打上幾架,贏者為王,才有資格配種,這樣才能保證優秀基因的延續,物種的進化。

    如果平均分配,男女資源怎麼分配?不喜歡分給你的你要不要?

    還有,人是有個性的,不可能因為資源和財富的均勻而幸福快樂。

    這一點,在十九世紀的歐洲進行的烏托邦試驗中,得到了印證。一些烏托邦的失敗,不是因為參與試驗的人素質覺悟不高,而是他們在實驗中發現,因為沒有了個性化的生活方式,而對這種生活失去耐心。

    綜上所述,如果我們將所有國家進行合併,我們面對的,將是比現在更加複雜的局面和更加混亂不堪的社會。

  • 10 # 老狼48440790

    這真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很有點世界大同“×產主義"的味道。就與近幾年流行的“鄰居擁有一千萬,隔壁是個窮光蛋,兩個要是平均分,豈不都成五百萬。"的想法一致。如此這等好事為何行不通,人家富翁不同意!如果僅僅按數字分一下,隔壁的窮人又不同意,隔壁窮人說我沒得到實惠,別賴我,你是洗錢嗎?

    為什麼現在世界不願意合併為一個國家,統一分配資源和財富,讓天下太平?

    這牽扯的東西太多。

    一個國家佔有的資源、財富多,國民的生活待遇就高,生活就優越。那都是透過不斷努力和奮鬥的結果。人家勞苦奮鬥,你卻要坐享其成,誰都不會當怨大頭。三分靠命運,七分靠打拼。說的就是對財富的理解。

    對於“扶貧"人們更願意看到的是“救急不救窮,扶貧不扶懶"。

    對於一個正在奮鬥的窮人,暫時遇到困難需要幫助,大多數人都願意幫一把。扶上馬送一程是美德;對於一個不勞而獲的人大多數心生鄙睨,好吃懶做與懶為伍,那是自身的墮落。

    天下熙熙,都為利來;天下攘攘,都為利往。為利益的事你爭我奪,搞得你死我活是事實也是現實。當下的戰爭哪一場不與利益相關?要天下均貧富,中國有一古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意思是人不好好的修身養德,天地都不容。這裡的“為”,指“修養"。這是針對所有人而言,是號召,並非硬性強求。

    要天下均貧富,大致上要人們的思想統一,信仰丶文化認知等等觀念基本相同,這是人類努力的方向。

    世界大同,運重而道遠。

  • 11 # 漁耕樵讀

    暫且不論統一成一個國家的可能性,但是一個國家真的好嗎?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發展模式,人們可以互相學習。在唐的時候唐帝國的模式對東亞國家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很多國家爭相模仿。

    但是一種模式總有其過時的時候,在18世紀,東亞國家亦步亦趨的跟隨著中國,而此時的西方經過文藝復興的洗禮迅速的強大起來。

    若是世界各國都統一了,走進一個死衚衕怎麼辦?就像當時的中國,總是一個朝代替代另一個朝代,如此迴圈往復下去。此時就需要一種外力促使它進行改變。

    多樣性以為著有無數種可能,為我們提供另外一種思考方式,這很重要。

  • 12 # 隨依隨緣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說說自己的看法吧,世界,世界有多大,人有多少這根本就是個無法實數統計的問題,就一個小小的國家都會有貧富差距,有無窮無盡的問題,無窮無盡的矛盾,一個小小的回家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統一資源和財富,完全太平。那麼大的一個世界又怎麼可能做的到!

  • 13 # 瓶瓶愛看劇

    社會主義會實現嗎?不是不可的可能,只是現在我們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天生就是自私的,有野心,需要動力,所以世界才會不太平,你想的或許會實現,但絕不會是我們這一個世紀。

  • 14 # 愛芹海

    這個是人類的一個高階目標,是個離現實還比較遠的目標。

    現在還沒到時候,現在一個國家,哪怕一個很小的國家內部能完全和平共處,能統一分配財富和資源就不錯了。

    你想一想,一家有幾個男孩子,成家立業後都要分家過。否則,在一起過,矛盾重重,不太安寧。

    何況全世界都在一個家呢?那不得把地球打碎了呀......

  • 15 # 村夫6358

    不要有這個想法,除非世人而且所有的人有一個統一的想法,是什麼想法呢,那就是,寧願我自己什麼都沒有,但願世上的人都比我過得好,可惜世上能達到這境界的人有幾多,所以這個世界永遠是你爭我奪,更不用說統一分配資源和財富了,更不用說合併為一個國家了,不是你死我活已很不錯了,當一個世界最聰明的高階動物,超過一定的限數和負何時,這個世界就變得不安靜了,都為自已的生存爭奪。

  • 16 # Wantanabe

    我們都合併成一個世界了。。還不夠?那你可以把世界這個名詞換成國家,這樣咱們就是一個國家了。

    馬克思告訴我們所有的東西都是矛盾與統一的。

    就算名義上統一了,還是存在著區域的糾紛與競爭,聯合國安理會秘書長是這個世界名義的元首,但是有用麼?

    咱們國內還有貧富差距呢,各個省之間也沒有平均分配財富,物價也不一樣。所以就算世界統一了,也和現在一樣,只是名義上的。

  • 17 # 對付鬧吧123

    國與家是一個道理,家如果太大,會矛盾重重,也不利於發展,因此,現在都是分成小家,各過個的日子,生活越來越好。國也是一樣,世界上最富的國家如:丹麥、瑞士等都是小國,人少,小還是好發展。太大容易養懶漢,出現坑蒙拐騙等劣人。

  • 18 # 影評聊齋

    合併,誰來當老大啊、從一些人角度來說好好地一方之王不做,非要當個臣子對別人帖耳俯首?你願意?

    再有十里不同鄉 百里不同俗,更何況國家與國家這麼大的鴻溝?怎麼合併啊?文化怎麼相容啊、制度怎麼相容啊、弄不好就是世界大戰,天下太平?你開玩笑呢?

  • 19 # 飛鳥留痕2O16

    在同一個國家裡,同一個地區,同一行政區劃裡,尚且做不到統一分配資源和財富,還奢望什麼全世界?與生俱來的人性弱點,註定了這個世界的不完美,就是一些極具理想化的人類構想,甚至一些人打著公平公正旗號的所謂暢想,藍圖,終極目標,也是想方設法,用一些虛幻華麗誘人的字眼虛構一些烏託幫式的人類未來,只不過是想讓自己成為臆想中的受益者。

  • 20 # 孤獨D時代

    情況總是,有本事想分家甩包袱,沒本事的想過集體生活抱大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長歲,心情不一,你面對年長一歲,最大的感受,尤其是對人生有否深感生命的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