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瓜報告
-
2 # Prussia
堪稱老戲骨的倪大宏老師無疑是演技派中的佼佼者。他的一副貌似不苟言笑的表情,其實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情感……。
倪大宏老師在影視表演的一生中,飾演過很多個莊中帶諧、諧中有莊的角色。尤其是在不少表現家庭生活的電視劇中,倪大宏老師每每出演要麼沉默不語,要麼語出驚人的父親角色。在電視劇《戀愛先生》中,倪大宏老師出演了一位獨居老人,同時也是一位能夠獨立生活且心疼兒子的好父親。他的兒子為一名高階牙科醫生(靳東飾演),由於忙於工作,兒子很少過來看望父親。陰差陽錯陰錯陽差,兒子的漂亮女友(江疏影飾演)誤打誤撞,居然租住在了這位不苟言笑的老爺子對面。於是在這一老一少之間,因這樣那樣的原因而難以避免的語言互懟,透過倪大宏老師那莊諧並存且老道嫻熟的演繹,一幕幕令人捧腹而忍俊不禁的情節深深吸引了觀眾。
然而,倪大宏老師的不苟言笑居然還成就了他向反面角色的嘗試性的開拓:在電視劇《林海雪原》中飾演陰險狡詐的座山雕。在《林海雪原》這部家喻戶曉的精彩小說中,座山雕可謂一個生性多疑,且兇狠殘忍的反面角色。由於這個反面角色的性格特徵也基本屬於不苟言笑的型別,故而同名電視劇導演的慧眼便相中了倪大宏老師。或許是早已經習慣於倪大宏老師的平民父親型別的角色,咋一目擊倪大宏老師的座山雕形象還真有些不習慣。然而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居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倪大宏老師的座山雕形象,而且再加上又有機敏睿智的核心人物楊子榮(李光潔飾演)的同臺演繹,倪大宏老師成功塑造的座山雕就更接近於真實。
-
3 # 何殊我
看到樓下不少回答都搬用百度百科的內容,忍不住從文化跨到娛樂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倪大紅是好演員,足以當得起“表演藝術家”幾個字,雖然被人調侃為“面癱也有演技”,但他的演技是到了出神入化境界的。不同的角色,從他的眼神、表情管理都能區分出來,甚至於吃飯的動作都帶著角色性質。
從《高山下的花環》出道
倪大紅的演藝生涯絕對不是從1991年的電視劇《我是鄉巴佬》開始的,我能看到的資料最早是1984年上映的謝晉導演的《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反映的是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根據李存葆的同名小說改編,表現了我軍指戰員一心為國,以保家衛國和人民的安全為己任的高尚品質。電影還大膽探討了許多問題,比如愛發牢騷講怪話的靳開來的烈士問題。引起巨大轟動。
這部電影大牌雲集,“奶油小生”唐國強飾演的趙蒙生是一個非常經典的角色,呂曉禾飾演的梁三喜是無私無畏的解放軍戰士的代表,此外還有童超飾演的雷震、王玉梅飾演的梁大娘、何偉飾演的靳開來等等角色都個個鮮明。
倪大紅在片中飾演“問題”士兵段雨國,這個角色辦事拖拖拉拉,一心想做作家,或者在部隊做文職,但是夢想之路並不平坦,在部隊的表現不好,訓練、拉練都不行,經常被靳開來罵。拍這個角色的時候,倪大紅剛剛入學中央戲劇學院不久,在山裡拍了五個月,得到了700塊錢報酬。從此開始了近三十五年的演藝生涯。
經典角色有三個代表
他影視兩棲,塑造了不少經典角色,在我看來有幾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是《喬家大院》中的孫茂才,這個角色算是喬致庸的軍師,胸有大志但行為放浪,蹲門口吃麵條的動作惟妙惟肖,後在新《三國》中的司馬懿,可以看做孫茂才的放大版。
一個是《大明王朝一五六六》中的嚴嵩,出演這部戲他也不過四十五六歲,駕馭年逾八旬的角色,既要有老態龍鍾也要胸有溝壑,大奸似忠。2015年《抗倭英雄戚繼光》中曾二度出演嚴嵩。一個是《大清鹽商》中的乾隆帝,從大臣到皇帝,同樣是老態龍鍾的角色,還有有一股放眼天下的帝王氣,是非常有挑戰的,劇中他檢視天下地圖勞累致睡嘴裡垂涎的情節,讓人感嘆。
最近他在兩個熱播劇中出現,《天盛長歌》的皇帝、《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中的劉連柱,看得出不過是輕輕鬆就能應付的角色,兩部劇的質量也一般。《天盛長歌》中規中矩,《琅琊榜》的學徒。《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是標準的歷史虛無主義,把殘酷歷史改造成了校園言情劇。
現在流行的都是這類劇,只要好看,不要所謂的藝術質量,對演員的要求都是能演就行,不要演技也不用演技。長此以往,就是劣幣驅逐良幣,倪大紅、趙立新、王勁松這些演員們只能一次次出演這種劇了,這是行業和時代的悲哀吧。
-
4 # 不止看戲
倪大紅,一個沒有拿過影帝的影帝級人物。 很多人還對不上號,但是隻要見照片就會恍然大悟,“原來他就是倪大紅”。對,倪大紅的標誌性特點就是一張面癱臉、大眼袋、耷拉嘴角。《大明王朝1566》中的嚴嵩,新《三國演義》當中的司馬懿,《戰狼1》當中的黑幫老大,《北平無戰事》中的謝培東等等,熒屏銀幕上倪大紅飾演過的人物太多了! 連倪大紅自己也說自己長得醜,考中戲也是考了幾年才考上,但是對於表演的熱愛和執著,讓他突破了自己的長相,憑著對演戲的執著精神,靠演技一路堅持下來,成為現在很多明星演員的教科書級的前輩。 倪大紅一張不苟言笑的“面癱臉”,但是當你看到他一個個角色的時候,你會認定這就是這個覺得應該有的樣子。倪大紅不但在表演上建立了自信,並且將這份信任也透過角色傳遞給了觀眾。我想,這就是倪大紅在“看臉”的演藝圈,一路“殺伐決斷”從來沒有被淘汰的最主要的原因。 但是說起對倪大紅的認識,我是從田沁鑫導演的話劇《生死場》開始的。這是一部改編自蕭紅小說的話劇,首演是在1999年,倪大紅在其中飾演的角色叫“二里半”。這個角色是個農民,腿不直,但是走起路來還要往前探著走。2015年,這個戲復排再演,倪大紅回憶自己初排的狀態是,只要覺得心裡空,就走不出去,“只要覺得哪裡有一點兒不舒服,或者心裡還沒有感受到,我就跟那兒傻站著,不知道怎麼往前走。” “二里半”是一個很難拿捏的角色,不能過火也不能沒有,每次演出前倪大紅都要自己靜靜的呆半天兒,演完一場也要歇一會兒,主要是“心裡累”。
跟角色較勁,跟自己較勁,這是倪大紅作為一個演員一直堅持糾纏的東西。倪大紅的演技好,絕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因為拍戲拍的多,關鍵就在於他對自己的歷練。 多放點兒他的劇照吧,更直觀,感受更深。
-
5 # 皮皮電影
如果讓皮哥評選中國內地演技頂級的男演員,倪大紅絕對在榜單中,演員演技的最高級別無非就是他這樣的,俗稱整容般的演技。
倪大紅從業多年,出演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深入人心。
而真正讓倪大紅知名的角色還是電視劇《喬家大院》中孫茂才一角,倪大紅的表演堪稱渾然天成。
還有《北平無戰事》中那個隱匿的地下英雄,隱忍又堅強的眼神,讓觀眾不得不讚嘆倪大紅真是黃金配角。
尤其結尾處他站在街道邊的人群中,看著進城的解放軍又不能暴露自己時,只有繼續守候,可就在這時他的眼前浮現了死去的女兒,就是這個眼神,淒涼中又帶著幾絲溫暖。
不過比起這些角色,最讓皮哥感覺驚歎的是在《大明王朝1566》中飾演的嚴嵩,儘管陳寶國在這部劇中風采奪目,但是倪大紅的嚴嵩可以說是形神具備,爐火純青的演技絲毫不輸給陳寶國。
而且當年四十多的倪大紅出演80歲的嚴嵩,可謂是挑戰難度極大,但是你看得出這是個中年演員麼?
舉手投足間,光是緩緩帶帽這一動作,足可以見證演員的專業演技了,他還給嚴嵩設計了手抖和耳背的特質,足見演員的用心,而該角色也成為倪大紅最經典的角色之一。
再後來就是《新三國》中的司馬懿了,可謂是形神兼備,演出了除魏宗萬老師版本外的另一種不同味道。
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
多年過來,無論是小人物還是大boss,“老戲骨”倪大紅的精彩演繹都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好評和尊敬,而他精湛的演技也是當下影視界演員們需要學習的。
-
6 # 影視口碑榜
和正當紅的流量小鮮肉相對,年紀略長的男演員流行混“叔圈”,隨著越來越多有演技的男演員跟隨作品走紅,混進“叔圈”的人也越來越多,倪大紅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不能算叔圈的代表,按他的年齡算,說他是混大爺圈的也不過分。
從去年開始,倪大紅無意間又開闢了新戲路,在各種劇中當爹,《正陽門下小女人》裡那個貼心又有文化的老爸是他;《天盛長歌》裡那個充滿猜忌和疑心的父皇是他;《逆流而上的你》中那個因親家出言不遜險些大打出手卻又給閨女寫了溫暖得讓人落淚的婚禮祝詞的人還是他;馬上開播的《都挺好》裡那個有點作的父親依然是他。
《正陽門下小女人》裡倪大紅飾演的父親是個話不多、有文化卻又不張揚,甘願把自己埋在瑣碎的家務和照顧孩子上還自得其樂。其中,倪大紅飾演的蔡全無對非親生的徐靜理視如己出,甚至還比自己親生的兩個閨女更親,也正因此在徐靜理接受不了自己的身世離家後又迴歸的理解才顯得更彌足珍貴。
目前正在熱播的《逆流而上的你》中倪大紅飾演的高紅兵是個計程車司機,雖然生活不富裕但對獨生女高蜜卻是千依百順,所以當得知閨女閃婚時氣得暴跳如雷,可當明確這是女兒自己的內心所想之後又傷感地接受且隨時準備為閨女提供最可靠的港灣。這其中倪大紅飾演的父親角色戲份雖然不多,但因為婚禮祝詞的深情和暖心也吸粉無數。很多網友感動落淚,連演員黃夢瑩也深受觸動,想到自己和父親的點滴,更懂得珍惜父愛的意義。
《天盛長歌》中倪大紅飾演的父親形象很難清晰界定,因為在父之外他還是君,所以摻和了權謀的父愛表露得不明晰,更多時候他都在充當平衡各個兒子之間關係的人物。如果僅從對寧弈的父愛來看,不能算慈父甚至連嚴父也算不上,更多時候父皇對寧弈是利用和博弈,當然最後對鳳知微的安排上看可能還是有為之計深遠的意味,只是難以打動人。可拋開這個角度,作為一個君父,他對寧弈的成長還是有助益的。
父親不單單是個符號,倪大紅用自己的方式為這些爸爸注入了很多元素。蔡全無那個遇事習慣性掰手指的動作就是倪大紅自己發明的。《逆流而上的你》高紅兵那場斜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的鏡頭看似很隨意,但也因為很生活化而讓人印象深刻。
能將這形形色色的父親形象演繹的如此傳神,估計和倪大紅已經做了父親的經歷有關,網上流傳他的妻子是倪萍的妹妹,不過低調的他卻從不肯透露孩子的資訊,就連微博也只有兩條,算是低調中的高手了。不知道演過這麼多父親角色的倪大紅在生活中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的。看來我們想獲知倪大紅當爹合不合格,還是得靠作品說話,作品說了算!
眼下,倪大紅和郭京飛、姚晨等主演的《都挺好》開播,這其中倪大紅飾演的是個有點作的父親,至於他和姚晨飾演的女兒能否和解,還有待劇情進一步的發展,不過還是很期待倪大紅的不同演繹。
-
7 # 小楊西遊
《都挺好》裡的蘇大強何許人也
蘇大強的扮演者叫倪大紅,可能好多人看著面熟,但不知道叫啥。今天說說他。
影視圈有兩種人,一種叫演員,他們的職業是表演,工作是踏踏實實鑽研自己業務能力,也就是演技。名利對他們來說只是副產品。還有一種叫明星,他們的職業是圈粉,工作是踏踏實實鑽研自己的業務能力,也就是流量。名利對他們來說是目的。當然真實世界裡絕大多數都是兩者兼而有之,只是各有側重罷了。而倪大紅應該算是大部分側重於前者,他是個真正的演員。
都說倪大紅是面癱似的演技,不管演什麼大部分時間都是面無表情,可是新三國裡的司馬懿,喬家大院裡的孫茂才,活著裡的龍二,大明王朝裡的嚴嵩,三槍裡的麻子都讓人印象深刻,讓人覺得那個角色就應該是那樣。這才是演戲的高境界。當然好的演技有很多種,不止他這樣的,也沒有高低之分。陳道明,孫紅雷,王志文也都是演技了得呀!只不過像倪大紅這種方式的不多,他代表了一種不同的演戲方式的存在。在業務能力上肯定算是藝術家了。
當然這種方式不是一天練成的,這可能跟他的性格,經歷什麼的有關係,說不好。肯定也是不容易的,據說早年間演話劇的時候身邊大部分人都質疑他,說你怎麼演戲跟別人不一樣呢,你這樣能行嗎。久而久之,倪大紅自己也懷疑了。這時候有個貴人出現了,就是北京人藝的導演林兆華。他找倪大紅演了幾部話劇,他很理解倪,讓倪不要丟掉自己創作的個性。當從林兆華那幾部戲下來之後,倪堅定地覺得自己這樣堅持是對的。所以人有時候需要點運氣的東西,可能沒有林兆華,倪真的就不堅持了也說不準。
關於他的演戲方式多說一點,可能看法不是很成熟。比如說演一個父親,天下有多少個父親,就有多少種父親,哪個跟哪個也不完全一樣,只要情緒反應符合人物邏輯就ok。倪大紅說過,我這樣演有什麼不對,我覺得人物當時就應該是那樣的反應。他鑽的更多是人物內心世界。其實有時候寥寥幾筆也能勾勒出傳世畫作,不見得就比濃抹重彩的差,比如齊白石的蝦。當然這肯定需要深厚的功力。所以面癱不代表演技差,真正的絕招不就是沒有招嗎?關鍵看內力。當然天下不止一種武功,大開大合的降龍十八掌也是絕招,就像梵高五彩斑斕的向日葵也並不比齊白石的蝦水平低。
都說他演戲一直都很好,可是為什麼這幾年才火呢?說一點可能不成熟的想法。首先有一點倪大紅是太醜了,可能算是個障礙。可有人說了帥哥都能火嗎,肯定不是。可是演技好,父母又是演員(倪大紅的父母都是話劇演員)的帥哥火的機率就大多了吧。其實吧你看那些頂級大腕絕大部分長相都還是不錯的,陳道明,陳寶國,唐國強,孫紅雷等等。可以說倪大紅的長相肯定讓他失去了很多機會。
還有一點演技好不等於出名。我覺得演員能火有幾種情況。一種就是這個角色本來就是能火的角色,要麼很傳奇,要麼很感人,要麼壞到極點,總之得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大宅門裡的白景琦,人民裡的李達康,潛伏裡的李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安嘉和,激情燃燒的歲月裡的石光榮……再加上他們的好演技自然就火了。有時候角色好到甚至都不用好演技,誰演都能火,比如說那些能很好的點中觀眾感情穴道的偶像劇宮鬥劇。而這樣的角色是可遇不可求的,要不怎麼陳道明說明星本來就是個偶然存在。再怎麼說倪大紅還是大器晚成了,可一輩子都默默無聞演技比倪好的演員大有人在。還有一種情況根本就不是因戲而火,那就更不好說了,也沒什麼意思,比如那個元芳你怎麼看。說白了演員火不火得看機會,大部分是一輩子都火不了的。
其實是想重點說說倪大紅但行好戲不問前程的精神。他的經歷是很不順的,考了三次才考上戲劇學院,就是因為醜。畢業後分到國家話劇院,剛開始肯定是龍套。在這期間一點點磨鍊演技。可以肯定他是很喜歡演戲的,就像郭德綱喜歡說相聲一樣,否則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一路走來不管給自己什麼角色,他都全心全意的琢磨。拍完三槍拍案驚奇之後,倪大紅還跟張藝謀說,導演這個麻子我演的不好,導演蒙了說挺好的,哪不好。“你看導演你把麻子的外表弄的本來就夠兇的了,我其實再收著一點演效果會更好。”我相信就算倪大紅一輩子默默無聞,他還是會好好對待每個角色。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家,比那些火了的大腕更難得。而影視圈裡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沒火但仍舊認認真真演戲,他們才是脊樑。而這才是人生的正常狀態,哪那麼多功成名就。
-
8 # 愚記談娛樂
倪大紅的演技很一般,不過卻總是能入木三分。
“姑蘇城外蘇大強,一天不作心裡慌”,倪大紅飾演的蘇大強這個角色在今年一炮走紅,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網友紛紛請願拍攝《都挺好》續集,只為再看那蘇大強一面。
倪大紅是一個很有資質的老戲骨,出演過很多部影視劇,但是絕大多數都是出演配角,沒想到老來了居然還碰上了演藝事業的夕陽紅,很多老戲骨都是老來了戲越來越少,然後自然而然的走上息影之路。而倪大紅卻完全是與主流背道而馳,老來了居然還在網路上爆紅起來,直接從老戲骨跳躍到了當紅一線流量明星的陣營。
蘇大強為什麼突然爆紅,其實道理永遠都逃不過一句:“物以稀為貴”。蘇大強的出現戳破了傳統的中國式“父慈子孝”的這層糖衣,“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關愛型別在國內已經是屢見不鮮,而突然出現的這個“不講道理,不顧及子女,一天到晚找麻煩,還是一個錢窟窿”的蘇大強,讓很多人為之眼前一亮,所以蘇大強這個角色在網路上爆紅應該是必然現象。
蘇大強這個角色成就了倪大紅,而不是倪大紅成就了蘇大強。一位倪大紅的粉絲6年前發過一條微博,讚揚倪大紅的演技,無論飾演哪個角色都是面無表情,總是一副心如死灰的樣子,卻依然能將內心戲刻畫的入木三分。
這大概是倪大紅幾十年養成的一個習慣,也許是他太擅長心裡對話,而忽略了表情描寫。在倪大紅出演《都挺好》的前一部電視劇《將夜》中,他飾演光明大神官這一角色,而整部劇中表情十分單一,被形容為面如死灰,這也非常符合他以往的風格。
倪大紅拿到蘇大強這個角色,如果還是按照自己以往的戲路,那顯得尤為不妥,因為蘇大強這個角色過於張揚,有太多死皮賴臉的鏡頭,如果倪大紅還是面無表情的拍,不僅角色無法入戲,而且觀眾也受不了。
所以倪大紅拿到蘇大強這個角色後,開始嘗試改變自己以往的戲路,內心的小宇宙被點燃,塵封了幾十年的演技一下子在蘇大強身上爆發了出來。而上面的那位倪大紅的粉絲在看了蘇大強這個角色後,直接收回了6年前的那條微博,看來倪大紅老師的演技並不侷限在面無表情,真的爆發出來,還是挺可愛的。
《都挺好》已經播完有一段時間了,而蘇大強這個因該劇爆紅的角色還一直在網上活躍著,蘇大強的周邊也逐步形成了生態鏈,希望國內的影視劇能夠經常給到我們像蘇大強這樣的驚喜。
回覆列表
如果倪大紅演戲真的總是一個表情,我想他可能就無戲可拍了,那麼多投資人和導演應該不是倪大紅的親戚吧?所以說,倪大紅當然有演技,至於“總是一個表情”的印象,那可能是你對他還不夠了解。
剛入行的時候,倪大紅是以“半個諧星”的身份出道,出演了陳佩斯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我是鄉巴佬》,合作的演員是潘長江、劉金山這樣的喜劇演員。後來在著名室內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中,倪大紅又演了智商不高的胡阿大。
倪大紅真正展露自己演技的電視劇,是與陳建斌合作的《喬家大院》。倪大紅在劇中詮釋的孫茂才簡直比陳建斌飾演的喬致庸還要“有戲”。打那之後,倪大紅的片約越來越多,他慢慢地開始遵從內心,選擇適合自己的劇本和角色。
最近幾年,倪大紅最牛的角色當屬《新三國》中“司馬懿”一角,對這一角色他的確表現出了豐富紮實的表演功力,而且打造出了個人特色。除了優質“司馬懿”,《北平無戰事》中倪大紅飾演的“謝培東”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絕對是公認的演技派。
而對於倪大紅“總是一個表情”的印象,我想可能跟電影《邊境風雲》有關。在這部電影裡,倪大紅詮釋了一個酷到極致、內心豐富的毒梟,面無表情就是這個角色的特色之一,所以給了大家“一個表情”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