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鈺古事簿
-
2 # 杜永堂的子墨課堂
謝謝,邀請!我是高考提分以及高考志願填報輔導老師!孩子在學習上有啥問題可以關係私信我……對於你所提出的問題,以我多年在教育行業所見所聞!我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去給你分析說明……從客觀來講老師和家長是屬於平等的,但是由於社會上另外一些因素影響。這就存在不同的地位……第一,民辦私立學校而言。
一般,對於私立學校而言老師,會更多偏重服務行的……尤其是小學這塊比較明顯。小學生基數比較龐大,也是一個利潤空間很大的市場!所以各個有錢投資人,都擠進教育投資行業!所以就出出現,教育+服務,離開那個也不行!這樣就對老師這塊,服務意識特別的強了。尤其,一些比較差的私立學校!就只會以學生為導向!因為生源就是一個學校存活下去的根本!
第二,公立學校!尤其比較好的學校,也會以老師為導向!說到這,就讓我聯想起,我認識一個小學家長!他抱怨說,孩子在自己市一所有名公立學校讀書!結果一個禮拜,他就被老師天天叫過去處理孩子的問題!不是,作業未完成就是上課愛說,愛動等事情!又不敢反駁,老師們態度很不友善。最後,他思考再三把自己孩子送進一傢俬立學校去了……
-
3 # 山村老師看教育
不請自來,多有打擾!對於題主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家長和教師誰是弱勢群體這得從所處角度所處的地區來具體分析。
一、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城裡好學校家長們都削尖腦袋的想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去,好讓自家的孩子有優質的教學條件。那麼問題來了,好學校裡的老師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傲。在這樣的環境下,家長肯定處於弱勢群體!畢竟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有求於人嘛。當然這種情況多數存在於在大城市中。
二、地域不同角色所處的地位也不同
在農村或山區的教師就處於弱勢群體,農村很多家長不注重孩子的教育,把孩子送來學校裡面就認為是老師的事情!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打電話讓家長來學校時都很多家長都是身處外地打工,基本沒辦法來學校的。當孩子一旦出現問題,家長就會到學校鬧,這樣就會造成社會輿論,這樣的例子在教育界是有先例的。
其實,家長與教師之間不應該有弱勢和強勢之分,因為大多數家長和老師都有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教好每一個孩子。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和教師能夠進行良好的溝通,一起解決孩子的問題,而不是誰比誰強勢,誰比誰高人一等!
-
4 # 孖無悔觀教育
[沒圖,我不說話!]
理論上人人平等,理論很豐滿,現實跟骨感。如果人分十等,我很清楚,我排第九按理說,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應該是平等的。國家也經常提倡說“職業無貴賤,地位無高低”,可是這可能嗎?你試著不穿鞋子,走進某大院去看看,看看是不是保安被轟出來。
還有,如果你是貧困戶,是一名農民工,你會覺得你的地位很高嗎?你會覺得別人都跟你一樣平等待人嗎?想得太美了!
任何時候,虎落平陽被犬欺的事實不會改變即使是英雄,也會有被一塊錢難倒的時候。古話說“虎落平陽被犬欺”。按照自然界“叢林法則”來說,老虎是森林之王,狗就狗。可是,老虎一旦脫離了森林,來到了平原,狗仗人勢,這時候老虎也要讓狗幾分了。
題主,提出的問題是“老師和家長到底是誰比較弱勢群體”,這個問題要好好分析。
老師比家長弱勢,這是實話在這裡不能籠統的說誰比較弱勢,誰比較強勢。應該是人人都平等的,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是為了學生的教育,都是為了祖國的發展。
家長可以打老師,老師連自己教的學生都不能碰,還能打誰?我簡單說一下我的觀點:就整個社會來說,現在的老師比家長還要弱勢,老師是當之無愧的弱勢群體,地位還是排在第九位。
證據就是我截的那張圖,老師沒收學生個手機都被家長暴打,誰是弱勢誰是強勢不是已經清清楚楚了嗎?
-
5 # 教育專車
家長和教師如果相處不好,互為弱勢群體。
一有風吹草動芝麻事,家長就想找老師麻煩,老師迫於各種規定忍氣吞聲,老師很弱勢,家長逞了一時之能,很強勢。
看似弱勢的老師從此轉入消極防禦,惹不起還躲得起吧,那孩子反正和我沒關係,不罵不批也不表揚,只當空氣。強勢的家長沒轍了吧,你強勢在哪裡?誰笑到了最後?
呵呵
-
6 # 小海教育視點
我想換一個角度,從被教育的孩子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以及談談各種教育參與者(教育部門(含學校)、家長、教師、媒體、輿論等)的強弱關聯,也許這樣更有價值,更有助於看清教育亂象。
幼兒園、小學的孩子很有可能是最大的弱勢群體。
從踏進幼兒園的第一天起,父母就敦敦教誨他們要聽老師的話。幼稚的小朋友清純可愛,一方面腦海中形成了聽父母說的,老師是對的,要聽老師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人格,無法辨析老師行為的正確與否。
初高中,教師很有可能是弱勢群體。
筆者皖南農村人,小時候沒少挨老師打。80-90年代,家庭及整體社會經濟條件差,教師還屬於相對高收入、地位高群體。在父母的眼中,教師是吃“商品糧”的,老師打你,肯定是為了你好,肯定是你不好好讀書。而近20多年來,整體社會在進步,教師群體還是那個群體,沒有太大變化。倒是此時有幾個顯著性變化:
整體社會與家庭經濟狀況大大提升,財大氣粗話語強,此刻的父母不再像70-80年代的父母那樣認為,“打是疼、罵是愛”。他們開始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家庭結構變化,大部分家庭是1-2-4結構,即孩子-父母-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大部分90後是集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寵愛於一身;國家教育大環境改變了,對教師的監管力度加大,嚴厲禁止體罰提高到了政策規定,尤其是九年義烏教育階段、青少年保護法加大了對學生的保護;資訊傳播越來越容易、快速。手機新媒體隨時讓老師曝光。整體社會對教師群體的要求提高了。由於以上原因,使得教師群體在教育環境中處於劣勢群體、被監控群體。甚至出現新聞報道中,在教師課堂,學生抽菸喝酒而老師不敢管的局面。這是整體社會太過度寵溺青少年。大學階段,教師又相對處於強勢群體。
首先大學行政地位高,相對家長群體,大學一般廳級、部級的地位,使其處於絕對強勢地位;教師與學生不再有太多的交集,上完課走人,是很多大學老師常態,教師不受學生成績等影響考核,學生不聽,教師卻有讓學生掛科重修等的權力;大學教師本身擁有的資源、能力、關係網路,使其強於學生群體與家長群體;大學不是義務教育階段,大學生基本滿了18歲,不再像初高中那樣,可以變相欺負老師了。所以說沒有絕對的弱勢,只是相對的弱勢。
-
7 # 耳邊de安靜
這個問題,不同的一方站在不同的角度想法不同。作為家長,會覺得一旦把孩子交給學校,自己就不能全方位掌控,因而有點沒安全感,這種感覺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弱勢群體。當然不止這一個原因,因為從選擇學校老師等等,家長也是經常處於被動的一方。不過作為教師,可能也會覺得自己是弱勢群體。因為現在的孩子是完全不能體罰,連呵斥都要小心,沒有合適的辦法,反而會傷害到自己。學生傷害老師的現象也很多。所以老師有時候也很無奈。
-
8 # 問心809
這又是一個挑逗性的提問!老師和家長誰是弱勢群體?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自找各自的理由,各有各的委屈。
什麼是弱勢群體?弱勢群體指的是貧困人口、殘疾人群、老齡人群、下崗失業人群等。
而問題中的兩邊都不是弱勢群體,只是誰強勢,誰弱勢罷了。
家長和老師問題根源就在於孩子。並不是老師都不好,家長都好。老師中也有惡意侮辱、打罵孩子,不負責任,惡意找家長麻煩的老師。家長裡也有蠻不講理,過度保護孩子,野蠻暴力的家長。
先說家長。有的家長認為我交了學費,就應該學校負責!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教育是老師的事,把孩子當成扔在洗衣店的衣服。更有些"護犢子"心切的家長,動不動就破口大罵,甚至動粗,完全忘記了身為父母的"言傳身教"。對於孩子在校的問題,不分青紅皂白,上去就質問老師,投訴老師。前階段的四名學生課堂上喝酒聚會,言論不都是自己說自己的裡嗎?沒有一個站出來說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的!
再說老師,其實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個好老師。對老師的期望值都很高,可教師隊伍裡也有惡語刺激家長,打罵體罰學生的。再加上近幾年學校發生的"校長門"、性侵案等事件,更是激發了家長對老師的看法。有的老師說話不注意語氣,言辭采用"命令"語氣等等。都會激化矛盾。
對於家長,由於從事什麼工作的都有,文化層次也參差不齊,素質也有高有低。老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孩子。也可能因為家庭瑣事對家長態度不好,對孩子有些過激行為。
不管怎麼樣,教育始終是家長和老師的共同責任,必須相互配合,更多的是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援,而不是各說各的理,相互諷刺。
誰強誰弱又能怎麼樣呢?關鍵是如何解決教師和家長間的矛盾,一天不解決,影響的只會是孩子。
-
9 # 牛刀小試713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的看待。
老師在學校承擔著學生的教育教學任務,家長同樣也在家庭承擔著教育教學任務(主要是教育任務)
在教育上,老師是弱勢群體。但凡學生有不好的品行,人們會很自然的說:“學校的老師沒教好呢!”不但是家長這樣,社會上的群眾也會這麼理解,認為學生的一切不良行為都是老師沒教好,很少有人會說他沒家教。基於這種原因,老師承擔了太多壓力。現在學生在家裡出事情都會倒查到學校。特別是安全教育,其實老師從古至今一直都在做,但一旦學生出了事情,就要看你有沒有相關教育。有沒有相關教育就要看你有沒有證據材料。這樣好了,本來老師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都是自然而然、順勢而為,現在逼得老師沒做一件事都要“拍照留念”,每吩咐一件事都要請家長回執簽名。大量老師因此高壓力產生失眠症。你想想,你現在睡得好好的,說不定你班裡的學生晚上出事了,你這位老師也當到頭了。在這方面老師絕對是弱勢群體。
在教學上,老師和家長互為弱勢群體和強勢群體。老師承擔了大部分的教學任務,家長把孩子交到學校,就一切全憑老師做主了,自己毫無辦法。老師吩咐的事,家長再忙也必須配合。為了討好老師,有些家長不惜厚著臉皮送禮。在這方面,老師強勢家長弱勢。但也有相反的一面。正因為老師是學生教學的承擔者,許多家長就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當作老闆,把老師當作僱員。我把孩子交給你,你就必須給我教好帶好。只要有一點不滿意,家長就會對老師橫加指責。自己沒有辦法關好孩子,就對老師說:“你把我狠狠地打去,我孩子最聽老師話。”只要孩子學習不好,就指責老師不會教。有過分的家長甚至一點點事就嚷著換班,嚷著投訴。這樣看來,老師在這方面也可以是弱勢群體。
家長老師兩個群體,共同呵護著祖國的未來,為什麼就不能互相尊重互相支援呢?懷著同樣的目標何必分個誰強誰弱!
-
10 # 愛分享的小兔兔
《困在廁所裡的老師》詼諧幽默,發人深省。
一日正在講課,忽然一個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覺得影響課堂,沒有迴應,結果學生尿褲子。家長狀告教育相關主管部門:“該教師違反人權,剝奪了學生上廁所的權利,應嚴懲。”
第二日上課,又一個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批准了,誰知該生在廁所裡不小心滑倒受傷了。家長去教育局狀告教師:“課堂期間該教師擅自讓學生在課堂上離開教室,導致學生受到傷害,教師未盡到監督義務,應嚴懲。”
第三日上課,又一個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害怕學生在廁所滑倒,陪護學生上廁所,老師離開課堂期間,學生在教室大鬧天宮,導致多人受傷。全班家長聯名狀告學校:“該老師上課期間擅離工作崗位,致使多名學生打鬧受傷,應嚴懲。”
第四日上課,又一個學生要求上廁所,於是該老師帶領全班的學生一起去廁所。家長狀告教育局:“該老師上課期間不傳授學業,工作態度有嚴重問題,翫忽職守,不務正業,應嚴懲。”
從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家長和教師到底誰是弱勢群體呢?根本原因是現在的小學生的家長是80後很多80後家長都是獨生子女,由於家族的疼愛,自己都還沒有完全獨立,就升為人母了。碰到一點不順心的事情,就去學校、教育局鬧,以個人為中心。但是父母只管一個孩子,而老師要管全班同學,實際上孩子的教育家庭是最重要的,而現在社會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給學校。兩個家長一個孩子都管不好,老師要管幾十號學生,又怎麼能面面俱到照顧好呢?
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從小要讓孩子養成集體主義觀點。不能太自私,父母要言傳身教。因為孩子跟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是最多的,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有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孩子。
孩子課堂上廁所,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要反思自己的孩子了。為什麼全班就你一個孩子要上廁所。當然不能偏聽小孩子的話。因為“人性本惡”,曹操還小時撒過謊,向父親誣告叔父呢!
國家要加大教育投入,實行小班化教育。一個班基本上40到50個人,現在的班級人數太多了,一個老師要管這麼多學生,但是現在的家長對教育的關心程度又在不斷的加強。每個孩子在父母的心目中都是全天下最優秀的,因為父母兩個人管一個孩子,很容易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但是老師的精力有限,管這麼多學生,忙不過來,就造成老師、家長的矛盾。因此要實行小班化教學,對每個孩子進行因材施教。
回覆列表
家長和教師,本沒有強弱之分,協調的好的話,它應該是種雙贏的關係。
因為家長和教師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讓孩子學習好,出成績。
但是,兩者的身份不同,教育方法肯定也有差異。教師負責的不是一個孩子,所以,很多時候可能需要家長的配合,才能將教學任務做好。
家長和老師不同的是,只負責自己家的一個孩子,但是,多數家長都有恨鐵不成鋼之心,教育方法上難免失之偏薄。但是,家長有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近距離的瞭解孩子。
所以,如果想創造這種雙贏的關係,家長最好一發現孩子的問題,就及時反饋給教師,尋求教師的幫助,一起協商出對孩子最好的辦法。
而教師需要家長配合時,也要理性對待。千萬不要因為老師說了幾句孩子的缺點,就對孩子大發雷霆。如果自己找不到解決的辦法,也可以諮詢老師,請教師指出需要配合的細節問題。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就不要介意誰強誰弱,最好的關係就是雙方積極溝通,營造出對孩子最好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