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w如果有來生y

    我家小孩以前也愛撒謊,我的做法就是如果你說實話,犯再大的錯我都不會使用武力,只和你講道理,但如果發現撒謊,不管大小,一律重處!慢慢的孩子有什麼事情就會和我們說,我也會和她一起討論這個事情的利弊輕重!我們現在相處起來就像閨蜜,她的什麼小秘密都會和我分享的!

  • 2 # 寒石冷月

    孩子撒謊不誠實,並不是表面看的那麼簡單,有很多大人看不到,想不到的因素隱藏在表象的背後,有經驗理性的家長會針對不同的事區別對待,絕不會一律斥責甚至打罵,否則,你果真都那樣做,很容易讓孩子更加愛撒謊。

    從五週歲開始,幼兒的抽象和邏輯思維已經開始快速發展,從此以後,孩子對某些行為已經有認知和分辨力,對於大人不允許做的事,或者告知不能做的事,孩子如果做後是知道後果的。從自我保護心理來考慮,孩子往往會說假話,撒謊,僅為避免被批評或懲罰。這種現象在兒童(7-10週歲),青春期(12-16歲),這兩個成長階段表現的最為明顯。

    家長應對孩子因怕被批評或懲罰而不誠實的現象,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耐心聽孩子說。你的態度很重要,撒謊的孩子最怕父母認真聽,你一認真聽他(她)就心虛,如眼睛不敢和你直視,總是總別處看。如在說的過程中有遲疑現象,這主要是在現場編故事,大腦需要思考。如前後邏輯不通順,仔細一聽就能發現孩子話中的漏洞。

    2、不要當場揭穿。有些家長只要發現孩子在撒謊,就會當場揭穿,並且會斥責孩子,你這樣做很愚蠢,不僅會讓孩子惱羞成怒,甚至還會養成下意識對付你的習慣。有些孩子特別聰明,一次被拆穿,下次再撒謊前會想好理由,把故事編的完整,並且說時臉不紅心不跳。因此,不揭穿孩子是為避免強化孩子撒謊不誠實的勇氣。

    3、講別人的故事來啟發和教育孩子。孩子個個聰明,比大人想像的要厲害的多呢。當你不當場揭穿孩子,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時,孩子會對你有小小的感激哩。如果再趁勢編一個類似的故事去啟發和教育孩子,則更容易讓孩子聽懂你講的內容。如果你只針對故事的孩子進行分析,引導孩子參與判斷對與錯,孩子很願意參與,故事講完了,孩子也知道錯在哪了。有的可能當場會認錯,有的雖當場沒有認錯,但已經有了改正撒謊的壞毛病的意識了。

    4、鼓勵孩子把內心真實想法說出來。只要家長養成實事求是的風格,孩子看到你不是那種秋後算帳之人,也就信任你了。當孩子對父母有了充分的信任感,再鼓勵孩子以後不管什麼事,都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孩子自然就不會對大人心裡設防了。這樣一來,你和孩子就真正做到了真誠相待,面對真實的彼此了。

    5、家長有教孩子區別善意和惡意的謊言。在成人的世界裡,有時我們會很擅長用善意或惡意的謊言,我們怎麼會的?在小時候和大人學的啊。因此,為了避免孩子總是經常撒惡意的謊言,導致人格與品質敗壞,不妨教孩子區別善意和惡意的謊言。當孩子真正能區分後,反而會杜絕撒惡意的謊。家長要給孩子一句原則的話:好孩子絕不會撒謊,因為撒謊是非常惡劣的行為。這樣的話對孩子有警告的意味,慢慢就成了孩子做事的準則了。

  • 3 # echo小茵茵

    借用電影《無問西東》裡黃曉明的一句話:“你希望她對你真實,但是你給她對你真實的力量了嗎?”

    對孩子來說,撒謊,不誠實,並不是因為孩子本性壞,而是出於恐懼,以及對後果的無知。撒謊在最開始絕對不是品行問題。有兒童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在小的時候撒謊,並不是真的在說謊話,而是一種不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

    比如小孩子把心愛的玩具弄壞了,他很難過,於是就說不是自己弄壞的,他並不是像撒謊,而是為了讓自己不那麼難過。對於這一類的謊言,大人大可不必拆穿,更不必覺得孩子品行有問題,因為孩子並沒有傷害到任何人。

    大一點的孩子習慣性的撒謊的話,往往是因為孩子心裡的安全感是不足夠的,他不相信自己的錯誤行為會被理解和包容,孩子的預期是如果自己承認了,一定會換來打罵,所以,撒謊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也同樣不是品行問題。

    面對撒謊的孩子,家長需要反思自己平時是否足夠關心孩子,和孩子的交流溝通是否順暢,是否和孩子建立起了安全的有足夠信任感的親子關係,如果這些都沒有,一味地要求孩子誠實是不現實的。

  • 4 # 大美妞vlog

    多鼓勵孩子說實話,瞭解他撒謊的這是目的,去開導他,並對她的誠實給予認可,不要因為說了你不願意聽的實話而吼他,讓他覺得不應該說實話。

     不要隨便職責孩子,委婉的讓他自己承認錯誤,而不是一味的抵賴讓他自己去改正,比如,地上散落了水筆,你可以問他誰能幫我撿起來。

     不要因為撒了謊而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他可能覺得自己或許撒個慌你就不會太失望。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要以身作責,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謊,更不能隨便許諾孩子又不兌現。

  • 5 # 聽從內心召喚

    “不誠實、撒謊”的另外一種表述是“言行不一”。

    兒童學習語言的時候,是絕對言行合一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迅速掌握語言。例如,“痛”這個詞,當孩子跌倒大哭的時候,媽媽會問他:“這痛嗎?”,當媽媽正好碰到孩子跌傷的部位,孩子的哭聲會提高。於是媽媽說:“哦,是這痛”。兒童經歷了無數次這樣的場景後,慢慢就會學會用“痛”這個詞來代替“哭”。當再跌倒在地的時候,會說“好痛啊!”,不用非得大哭來吸引家長注意了。

    那麼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言行不一”的呢?

    這要看孩子的語言掌握的程度。一般來講,到了小學三年級都會有過言行不一的經歷。這主要是由於孩子掌握了更多的詞彙後,就同時開始不斷地進行連詞造句練習。慢慢就會碰到自己造出的句子(即做出的判斷。人類都是按照自己的判斷採取行動的),與家長、老師、大人們給出的句子(即家長的要求)一致、或不一致的情況。一致時,孩子的行為會得到家長的表揚。反之,會受到批評。但是孩子天生的好奇其心,一定會驅使他們去嘗試按照自己的判斷去做事兒。所以,這個階段孩子表現出來的“言行不一”,是孩子掌握了語言、有了自我判斷能力之後,對外在世界所進行的自覺的探索行動,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家長對待這個期間孩子的態度,將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起決定性作用。具體講:家長是繼續相信孩子本性的力量。即上天賜予的無限的、但不被我們所知的創造力。還是相信自己的說服、教育的力量。現拿我女兒的例項來說明:

    女兒好像是上小學三年的時候,每天給她4元錢在學校吃中午飯。有一天媽媽洗衣服的時候,突然發現她的衣服兜裡有小玩具(忘記是什麼東西了)。問了女兒後知道:她每天吃3元錢的飯,省下1元錢積攢起來買的。問女兒:你回家心裡緊張嗎?她說:“有點小緊張。這種感覺很不好”。於是告訴女兒:今後想要什麼可以告訴爸媽,爸媽給買,這樣就不緊張了。這個事兒從此就不再提了。

    孩子的本性要求孩子絕對的誠實,即言行合一。當她逐漸掌握了語言後,會受到誘惑做出違反規則的事兒。但本性會要求孩子言行合一,違反了,內心就會受到煎熬。而一旦女兒有過這段經歷,我們又把說開了之後,女兒此後的生活體驗告訴她,言行合一的狀態要遠遠好於撒謊的狀態。所以她會把自己的創造力更多地投放到家長鼓勵的事情上,不會再犯這類錯誤。這種情況,只會發生在小學三年級以下。

    總之、小學,是孩子首次面對人的言、行,脫離了赤子般的內心本性的指引(不是語言的指引)後,到底應該符合誰認可的規則(自己的,家長的,社會的)這個問題。我女兒經歷了一次違反言行如一的規則(誠實)後,弄得自己內心不舒服。在此事件得到我們的教導後,就會努力做到心口如一。要什麼東西會跟父母說,我們覺得可以就給買,認為不可以,就告訴她不買的理由。女兒都接受。

    這個時期的大忌,是把學習成績當成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扭曲了孩子的本性。我主張這個階段要逼迫孩子練習童子功,把天性中好吃懶做的惰性克服掉。

    到了初中、高中、大學,“一個人的言、行,到底應該符合誰認可的規則?的問題都會不斷地出現。女兒中考考上哈三中尖刀班後,一次跟我說要把頭髮燙直了,要我陪她去。於是我送她到理髮店,我在外邊等她,結果燙完頭後,感覺女兒非常感謝我。上高三時候同學們晚上要一起去卡拉OK唱歌,也是我開車送去的。所有這些都是高中生早晚都要經歷、嘗試的,孩子經歷後,從來都沒有被這些事兒所吸引的原因,我認為就是自小學到高中不斷堅守聽從內心本性召喚的緣故。

    我覺得女兒是在幼兒、小學和初中,在聽從自己本性召喚,與服從外在規則的約束之間,找到了很好的平衡點,能夠相得益彰。其表現就是從不把學習成績作為衡量自己的唯一標準。所以不補課,晚上11點就睡覺。雖然也燙頭、歌廳卡拉OK,在復旦大學為學法語,能去了幾次法國酒吧喝酒與老外聊天,但都不會被誘惑。玩的時候有聲有色,做事的時候專心致志。言行一致。這點非常重要!

    所以說,如果孩子到了中學階段還是“偷錢,撒謊”,那麼我覺得您教育的唯一辦法是:使用各種手段——正面激勵、負面懲罰——要求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儘量做到言行一致!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喚醒孩子被長期扭曲已經深睡了的本性!

  • 6 # 健康管理師報考諮詢

    反省是不是自身做的不好。家長的言行是孩子模仿學習的第一榜樣,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很可能就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比如因為爸爸不想接某人的電話,就讓媽媽告訴對方說自己不在家。爸爸的問題是順利解決了,但孩子看在眼裡,也許以後不想上學了就會騙大人說是生病了。因此父母親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質,這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比較有說服力。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如果單純說一些大道理,別說是小孩子,就算大人也未必能夠聽得進去。所以父母要學會利用合適的機會和方法,把正確的是非觀灌輸個孩子。比如可以多給孩子念《木偶奇遇記》、《狼來了》這樣很有寓意的故事,然後問一問孩子對於匹諾曹、放羊娃的說謊行為有什麼看法,然後再更加孩子的回答進行引導。要讓孩子明白,不誠實的人是無法得到大家的信任和喜愛的。要重視孩子的錯誤行為。有一個孩子在看做糖人的時候,前面付錢的人走開了一會兒,賣糖的以為這孩子是那個人的小孩,就把糖人給了他。這孩子發現沒人注意,便轉身就跑回了家。爸爸看到以後就問他是從哪裡來的,他把實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爸爸聽後,居然哈哈一笑,誇獎孩子真能幹,不花一分錢就能弄到東西吃。原本還擔心會挨批的孩子沒想到居然還受到了“表揚”,從此膽子越來越大,最後走上了歪路。試想一下,如果當初父親能夠重視這件事,教育孩子要做個誠實的人,把東西還回去或是把錢付了,那麼孩子就不會行差踏錯,以致偏移了正確的人生軌道。

  • 7 # 柚子愛游泳

    誠實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培根也說過:“沒有一個罪惡比虛偽和背義更可恥了!”事實上,許多國家的誠信教育是從孩子、從孩子時代抓起。德國的教育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孩子在四五歲時是培養價值觀和辨別是非能力的最重要時期,97%的孩子的品性是在這個時期養成的。因此德國家庭裡家長也都非常注重為孩子營造一個真誠的氛圍。家長們普遍遵守這樣一個原則:教育孩子誠實守信,家長必須做出榜樣。日本很多學校的校訓有“誠實”二字,中小孩子每人都有一本道德手冊,名為“心的筆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記載著各種道德規範,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接受啟迪。一般來說處理孩子說謊有以下幾條原則:1、父母以身作則2、先不急著責備孩子3、理清不誠實的原因先了解孩子說謊的原因是為自我保護、贏得大人注意,還是孩子分不清故事與現實生活有段距離,所以白雪公主故事中的魔鏡,會讓他們時而有遊戲的效果,時而又令他們害怕,通常要到五歲左右,現實與幻想之間才有一定的認知區別。4、就事論事家長必須持一個態度,針對問題點來解決,而不一味批評孩子或事情,讓孩子失去了自尊心。您可以這樣與孩子討論:“如果你說出當時發生的事,媽媽會更高興,可是你剛才說的話,好像不是真正發生的事,你願意再想一想,想得更清楚一點好嗎?”使用開放式的問題,預留一些空間給孩子,將可以給他更多的幫助。5、增強誠實行為若誠實之後帶來的都是怒罵、指責,說謊行為將屢次出現;說出真情後,常可獲得解決辦法,或獲得父母諒解一起跟著想辦法,誠實才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父母應該練習對情緒的控制,當預期有負向情緒時,可暫時離開現場或十分鐘後再談。6、真心話的魔力不但是孩子,父母將實情說出後,會發現事情沒有那麼複雜與困難,隱瞞後的不安與吐露實情後的釋放快樂,全靠自己的選擇。7、適時給予鼓勵可以告訴孩子,即使他這一次犯錯,但是媽媽很高興他能有勇氣承認,而且相信他下一次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也可以將自己小時候類似的經驗與他分享,讓孩子知道這不是最糟糕的情況。此外,當孩子願意承認錯誤時,要給予適時的鼓勵,讓他能繼續朝著正向行為發展。適時關心與協助除此外,專家表示,孩子說謊常常是令父母最頭痛的問題,一般傳統的教育大部分是以處罰的方式矯正孩子的行為,但是常常引起負面的效果,破壞親子之間的感情,使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有正向的溝通。因此奉勸父母,不要以大人的生氣與自責,投射到孩子身上而打罵他們,這樣將造成惡性迴圈,反而失去教育孩子的機會。每個人都有過類似說謊的經驗,因此不必太責備孩子的行為,給他們一些空間,且適宜地給予關心和協助,相信孩子明天會更好。

  • 8 # 笨點點

    造成孩子不誠實的可能性原因有:

    一、孩子語言表達不明確。孩子還不會用語言來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加上孩子本身記憶力就不精確,於是表達的事情就和事實不相符。例如:別人問玩具是誰送的,明明是奶奶送的,孩子可能會說是爺爺送的。這個孩子本身的思想無關,並且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情況也會逐漸減少。

    二、孩子為逃避懲罰而進行自我保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橫加指責,甚至打罵,孩子就會因為懼怕懲罰而編造謊言。例如:孩子把花瓶打破了,如果說是自己弄破的,家長就會加以指責;但如果撒謊說是小貓碰到的,父母便有可能不加追問。孩子矇混過關之後,知道說謊可以使自己不受責難,就會在每次犯錯誤後編謊。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不誠實的行為習慣。

    三、環境影響。孩子不誠實也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父母和朋友喜歡說謊,孩子也會染上說謊的習慣。比如:父母常常跟孩子說“某某找我就說我不在”之類的話。有的時候孩子為父母打了圓場,家長就會表揚孩子懂得隨機應變。得到這種鼓勵之後,孩子的不誠實行為就會得到強化,難意識到不誠實的行為是錯誤的。再如有的老師要求孩子在領導視察時配合。教育者對孩子的這種錯誤引導行為,會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不誠實。

    四、虛榮心作祟。有時候孩子的不誠實行為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比如:和同學攀比時就很容易誇大其詞。或者想透過弄虛作假來得到表揚,比如:把自己的筆交給老師說是撿到的,以期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

    家長想要孩子學會誠實,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加強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能夠準確描述生活,表達思想和感受。

    二、改善環境,消除影響。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對孩子言傳身教。孩子說謊的時候父母會很生氣,殊不知可能就是自己的不誠實教壞了孩子。所以家長和老師想要孩子誠實,首先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弄虛作假,其次,也不要讓孩子幫著自己圓謊。

    三、懲罰得當。孩子犯錯誤後,家長不要動輒橫加指責,應認真分析原因,批評得當。對於孩子的不誠實行為一定要幫助改正,讓孩子意識到知錯能改,仍然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老師心中的好學生。

    四、幫助孩子克服虛榮心。家長首先要以榜樣示範,自己不落俗套。其次要克服孩子的攀比心理。還要讓孩子意識到不能從不誠實中獲得他人的贊同和認可,一旦被揭穿,只會讓大家厭惡。

    分享一個適合學齡前兒童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 9 # 劉有餘地666

    恕我直言,在我準備寫答案之前,我是先把友友們的答案讀完了的。共同點是:孩子不誠實,父母要從自身找找原因。

    我贊同,因為有其父必有其子,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小小年紀一切都看到眼裡,然後再模仿。比如,爸爸不願意出去應酬,就讓家人說沒有在家,等等。儘管都是小事兒,孩子卻學會了說謊。

    教育孩子,真是一件細緻活兒。爸媽不僅以身作則,自覺自律,而且還要和孩子建立朋友式關係。要把孩子當成一個有獨立思考的人,切忌漠視藐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即便發現孩子不誠實,也要顧及孩子的自尊心,不要馬上就火冒三丈地斥責他,更不能用惡毒或是諷刺的語言去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比如,“小小年紀就會騙人”,這樣的話是絕對不能說的。要注意措辭,既要讓孩子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不會感覺傷了“面子”。可以這樣說:“媽媽相信你是一個好孩子,能夠知錯就改。勇於承認錯誤才是男子漢。”要防止“物極必反”,不要讓孩子萌生“反正爸媽都說我是個騙子,那以後就這麼混下去吧”的類似“破罐子破摔”的念頭。

    當然,我也要為孩子說句話,我們做家長的要允許孩子犯錯。他們是小樹,一邊茁壯成長一邊冒出些枝枝丫丫很正常。不要讓孩子感覺孤獨無助,多給孩子理解和愛。

    (關注歲月靜好,探尋潤心無聲)

  • 10 # 樹原張雪燕

    孩子不誠實怎麼辦?

    這個問題的提出者首先認為孩子不誠實問題在孩子身上,其實這是一個前提假設的錯誤。事實是,如果家長可以做到無條件接納孩子一定會實話實說。

    世界上最大的規律叫做因果規律,孩子不誠實只是一個果因,一定在家長的身上。

    每當家長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往往會問孩子的父母當中至少有一個人脾氣不太好,請問是一位還是兩位?

    試想:如果家長可以做到接納,允許孩子犯錯,不透過想象給孩子建立標準,孩子一旦不能達標,家長就會情緒失控,就會講道理甚至打罵。

    明白了這個原理,接下來的答案是:孩子不誠實,家長要做到:無條件接納,有能量啟用。

    孩子犯錯或者不達標,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多半是他的能力問題。同時,任何的事情既然發生了,已經既成事實都是一個客觀存在,存在的一定是合理的,也是有原因的,不接納就等於跟事實對抗。

    其實接納不等同於接受,更不是認了,只不是過,是接納已經發生的事實,只有在這個時間點上靜下來不著急,才能夠有方法讓事件得到轉機,讓孩子提升智慧和能力。

    在無條件接納的基礎上,有能量啟用就是可以讓它能夠客觀地看問題, 定能生會在內心寧靜的感覺中引導孩子想辦法去解決所謂的問題。

    在說謊的背後有不接納的父母,在犯錯的背後有著巨大的潛力,看到了錯,才有可能知道什麼是對的。

    真實的面對生活是極大的智慧,培養一個誠實的孩子從接納開始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tomcat7.0需要配置環境變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