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思維技術

    你是如何理解人性的弱點的?

    一、人性弱點的主要表現

    上世紀末一本全球暢銷書美國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從人們日常生活的一些事例來解剖人性的弱點,我認為這沒有抓住要害。我們應該從人的權欲、物慾、情慾三者中表現出的惡去說明人性的弱點,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東

    西。

    1、權欲

    霍布斯指出:人對權力的追求,只有等到死的時候,才會停止。的確,權欲調動人的每一根神經。在人類社會里,似乎有了權力就有名利、榮譽、地位等一切。縱觀人類歷史簡直就是一部爭奪權力鬥爭的歷史。人為爭奪權力(無論是大權力,還是小權力)可以不擇手段,機關算盡。

    這方面在中國歷史上的事例,俯拾皆是。中國封建王朝至尊至貴的皇權,對於任何人都有著難以置信的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對於皇權皇位的貪戀,使得人間的親情、真情,何止變得蒼白無力,簡直是蕩然元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為赤裸裸的權勢關係。為了爭奪皇權,父子、母子、兄弟、叔侄之間,勢不兩立,互相廝殺,演出一幕又一幕的人間悲劇。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按傳統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但論能力和功績,長子遠遜於次子秦王李世民,而且由於李世民戰績卓著聲望日盛。太子看到這種形勢,便與四弟齊王李元吉合謀,想除掉李世民。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夏,突厥進犯中原,建成向李淵建議,讓元吉代替李世民帶兵北征。李淵任命元吉做主帥後,元吉又請求把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三員大將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劃歸他指揮。他們打算把這些將士調開以後,就可以放手殺害李世民。李世民得知他們的陰謀後,叫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帶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宮北面的玄武門。當太子、齊王入朝行至臨湖殿,秦王一箭射死太子,尉遲敬德殺死齊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兩個月後李世民登上皇帝寶座。他為了免除後患,一不做,二不休,一鼓作氣,將太子、齊王家人、子女殺得精光。

    清朝成豐十一年,咸豐皇帝駕崩,6歲太子載淳即位,年號為同治,慈禧為皇太后。同治十一年,同治皇帝18歲,染上天花,慈禧太后為了獨攬大權,下令斷絕給親生兒子同治皇帝治療。同治皇帝死後,慈禧立其妹與醇親王之子載恬為帝,年號為光緒。這樣,慈禧在同治、光緒兩個朝代“垂簾聽政”,達數十年之久。

    歷史上一幕又一幕的殘酷事實,充分證明尼采的一句話:人類是“殘忍的動物。”

    2、物慾

    追求越多越好的物質享受,是人們不可遏制的慾望,這既出於人們生活的需要,也是由於社會發展的要求所決定的。事實上,物慾成為人類社會前進的內驅力,它有力地推動了人們去認識與改造世界,與天鬥與地鬥。人們為了實現物質生產像“噴泉般湧現出來”的理想社會,多少有識之士,拋頭顱灑熱血,為之奮鬥終生。但是當物慾變成自己私利的追求時,當物慾膨脹為自己生活唯一目標時,它又變成緊緊纏在人們身上的毒蛇,使你致死。所以“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成為人盡皆知的警世格言。

    在階級社會中,統治者為了攫取更多財富,過奢侈和糜爛的生活,以各種手段榨取勞動人民血汗,多少人被迫流離失所,餓死街頭。“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吃人”的舊社會的生動寫照。即使我們今天的社會,在一部分人中,物慾還像魔鬼般死死地把他們纏住。在金錢萬能的思想支配下,有的人投機取巧,不擇手段,不講道德。有的人出賣自己良心販賣假藥、假酒、毒米等,致使許多善良的人慘死在“錢眼”底下。更有甚者,為了錢,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謀財害命,殺人放火。⋯⋯物慾膨脹釀成惡果,罄竹難書。所以有人說“錢是萬惡之源”,並不無道理。這裡使我們想起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援引的一位作者的話,這番話深刻而形象地揭露了隱藏在資本中的貪婪本性:“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3、情慾

    人不是機器,都有七情六慾。人與性、愛總是密切聯絡在一起的。性與愛成為人世間聯絡的“紐帶”。“食色,性也。”愛色、情慾,人之常情,也是人的本能所致。所以古今中外名人賢士流傳多少風流韻事。名垂千古的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也免不了有桃色新聞。被譽為美國年青有為的肯尼迪總統與夢露的暖昧關係已是人盡皆知。克林頓總統與實習生萊溫斯基的“褲子”已成為人們的笑談。老人齊自石風流韻事廣為流傳更不用說了。“英雄難過美人關”,這是人們經過自身反思得出的一條不可抗拒的規律。象關公那樣在色情面前“鐵面無私”,畢竟只是小說中理想化的人物,在現實中是很難找到的。但是當人完全被情慾所俘虜,成為“色迷”的時候,情慾又可變成魔鬼,把你推向萬丈深淵,變成惡的東西。多少人由於沉醉在燈紅酒綠下,把大好河山葬送在“美色”之中;多少人由於經不住“美色”的誘惑,搞得身敗名裂。又有多少人“色膽包天”,什麼壞事都於得出來,法律上所說“情殺”就此而產生。

    二、克服人性弱點的途徑

    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所以能結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信任的群體,人類社會這個複雜機器所以能維持正常運轉,並朝著正確軌道前進,是由於人類自身有一種抑惡揚善的“機制”,建立起一套調整入與人之間的行為規範,這就是法律、道德和宗教。它是克服人性弱點的有效途徑。

    1、法律主要職能是懲惡

    法律是外在的、強制性的社會行為規範。法律的核心內容在於規定人的權利和義務。權利是指法律賦予人們的某種利益或行為自由。義務是指法律規定人們必須履行某種責任或行為界限,人的行為超出這個界限,就要遭到法律制裁;並且靠國家強制手段,約束人們的“越軌”行為,懲罰各種惡行。法律這種強制性的社會行為規範,是社會得以正常運轉,社會前進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法律制度是否健全是衡量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進步與否的主要標誌。

    2、道德主要職能是揚善

    道德是內在的非強制性的社會行為規範。道德或道德行為所涉及的“善惡正邪”的內容,主要是透過內在良知、社會輿論起作用。所以有人說:法律是一種“硬約束”;道德是一種“軟約束”。法律的約束是直接的、剛硬的、立竿見影的;道德的約束是間接的、溫和的、長久的。可以說,道德的內容涉及範圍比法律更為廣泛。由於道德主要透過內心的良知發生作用,所以衡量人們行為的普惡,往往是以人的行為動機為準繩。這樣,道德中“善惡正邪”的標準主要是透過一種價值判斷來決定。而道德行為中的良知、動機、價值又同人的教化緊密相聯,故在道德規範問題上特別強調對人的教化作用。中國古代荀子就提出“教扶善,法抑惡”的思想。即用教化發展人的善性,用法律抑制人的惡行。在他看來,如果能把教化和法律在廣大群眾中真正實行,那麼就有一半人願意接受教化,有四分之三的畏懼刑法不敢作惡。教與法結合起來幾乎可以使所有民眾變好;反之,如果放棄教化與法律,讓民眾縱情自由,多數人就會變壞。

    3、宗教主要職能是懲惡揚善的結合

    在這種意義上說,宗教是克服人性弱點的有效途徑的最高形式。宗教與法律、道德一樣都是調整人們的社會行為規範,但它的內容更為廣泛。宗教的規範不僅像法律那樣規範人的外部行為,而更側重於規範人的內心世界,即透過說教與內心感情來調整人的行為;宗教規範的實現,雖然也靠一定的教會強制,但主要靠教徒自願與自我控制。宗教與道德雖然都強調以內心良知來調整人的行為規範,但宗教有一個超越現實存在的上帝或真主,作為人們信仰的物件。以及包含天堂地獄、因果報應等內容。它不僅指向人的行為,也指向人的內心;不僅管現世,也管來世;不僅管地下,也管天上。這種超越的力量是法律道德所不能及的。宗教對於“抑惡揚善”的作用,也是法律與道德所不能及的。據我所知,具有宗教信仰的國家、民族,民眾犯罪率比元宗教信仰的國家、民族要低得多。我們想也許原因就在此。

  • 2 # 順流逆流198508461

    人如果沒有弱點的話,那就是完美了,那就不是人了,記得有一個科學家說過,只有一種人才能被做得完美,那就是機器人

  • 3 # 啞者或已成翁

    《例舉人性的幾個弱點》

    一、好作推測而確信

    洪承疇被俘,在野史筆記中寫到,清太后親身去向絕食的洪承疇送開水,實際上卻是人參湯;洪承疇喝了、死不掉。

    太后窺探回來,就斷定洪承疇並無必死之心,招降有望。

    依據是什麼呢?就是窺見了洪坐在獄室中,屋頂的灰塵落在衣上,他鄭重拂拭乾淨而後已;所以,這不是真的絕食:

    “一衣之惜如此,寧不惜命乎?”

    這是一個即小見大的推測,似乎很合理的;卻偏偏有位老先生舒蕪,在《書與現實》(三聯書店1986年)這本書裡,從巴爾扎克的小說《驢皮記》中,找出了一段描寫,以說明“合理推測”未必符合事實:

    青年賭徒拉法埃爾·瓦侖丹,輸光了最後一枚金幣,決心跳河自殺;在橋上,被迎面而過的搬運夫把衣袖弄髒了一點兒,他便不由自主地把灰塵輕輕抖掉。

    巴爾扎克是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他似乎也怕讀者,對他這樣的細節描寫存有疑問,便運用淵博的知識,在小說中還提到兩個類似例子——都是歷史事實,來證明他的描寫,在實際生活中是有依據的:

    英國的卡斯特列拉爵士,在割斷咽喉之前,先要滿足了一些最平凡的需要;

    法國的歐舍院士,在投塞納河自殺之時,還先要找到他自己的鼻菸壺。

    這些行為細節,與洪承疇那個拭塵的動作,也是相類似的;雖然洪承疇後來還是降清了,卻並不能證明,原先對他的推測就一定是對的,因為:

    人在決心連生命都不要的時候,事實上還是會保持一些生活習慣的,比如愛整潔之類;有的人還要沐浴、整衣呢,也有的人,先要喝上幾瓶啤酒。

    二、抗拒誘惑不容易

    章太炎何許人也?

    先生早年作為革命家,可謂“天地英雄氣,千秋亦凜然”;魯迅先生這樣評價他:

    “考其生平,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之門,大詬袁世凱的包藏禍心者,並世無第二人;七度被捕,三次入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者,舉世亦無第二人。這才是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模。”

    就是這樣一位名滿天下的大英雄,晚年卻為杜月笙這個黑社會頭子所籠絡,不能不令後人想到:

    即便是個仁人志士,在不同於從前的不利處境之下,有時候要想抗拒誘惑,也是不容易的。

    太炎先生晚年住在蘇州講學,雖然名滿中華,其實也只能算是空名垂世;在只認權勢與金錢的社會里,想辦妥一件事,他也多會有一籌莫展的時候。

    他的侄兒,居住在上海法租界;一次,與一個頗有身份、背景的人,發生了房屋糾紛;相持不下,請大炎先生幫忙。

    杜月笙當時在上海,聲勢浩大、炙手可熱;無奈之下,先生就想到了他,於是只能放下名流學者的架子,給他親筆寫去一信。

    杜見信後, 心中大喜;大流氓自有大流氓的遠見;他很明白,結識章太炎這樣的名流學者、“價值”如何。

    他不僅即刻竭盡全力為章太炎侄兒排難解紛,使得這場房屋糾紛,獲得滿意的解決;而且在問題解決以後,杜還藉此由頭,專程到蘇州拜訪了章太炎。

    杜月笙臨告辭時,悄悄將兩千銀元的一張銀票,壓於茶几上、一隻茶杯的底下——贈銀而不說破,給太炎先生留足了面子;而太炎先生當時的經濟、正處於窘境,於是感激之心頓起。

    大炎先生於晚年,不僅與杜月笙過從甚密,甚至還以國學大師之名望,為杜修訂家譜。

    經過太炎先生考證:

    “杜之先出於帝堯。夏時有劉累,及周封於社伯……其八祖皆御史大夫。”

    杜月笙在上海發跡以後,為出身的低賤,而耿耿於懷;經了太炎先生為其修訂家譜,他的祖先既然上溯到帝堯,還有“其八祖皆為御史大夫”,是個名門之後,誰還可以嘰嘰咕咕地詆譭,他的門第出身呢?

    太炎先生晚年與杜月笙交好,也有另一種說法,說是就從這次修訂家譜開始的。

    當初,杜月笙在家祠落成之時,想要遍求當代名人,寫一篇“高橋杜氏祠堂記”。

    章士釗為他開出個名單,第一名就是章太炎,但宣告不負聯絡之責。

    杜月笙想到了徐福生,他的外號叫作“鬧天宮福生”;太炎先生曾因蘇報案而被捕人獄,與此人同獄甚久。

    太炎先生見了“鬧天宮福生”,敬菸敬菜,很客氣;可是要做一篇 “杜氏祠堂記”,卻是斷然拒絕。

    後來,又有章太炎一位學生,到他家裡去,乘機進言;說是太史公在《史記》上,做過一篇《遊俠列傳》,老師應該為杜先生的祠堂落成,也做一篇名文。

    太炎先生不免好奇,問了些杜月笙的故事,來人就一件一件講;他老人家越聽越高興,以為杜這人很講義氣,又重禮節,有古豪俠之風。

    來人就乘機拿出幾張宣紙:

    “老師的文字, 應當作為杜氏家祠的鎮宅之寶。”

    章太炎不出一言,一邊抽菸,一邊寫字,不久就已寫成;章士釗後來在杜宅裡,邊看邊贊:

    “真是傳世之作!”

    這筆錢,維持了章家幾個月的生活;其後,他又每月派人,準定給太炎先生送上茶水錢。

    三、彼此理解之難能

    瞿秋白幾次被指斥為叛徒,然而他又“叛”在何處?

    他出賣過同志嗎?他做過出賣革命的事嗎?

    由於他的身份顯赫,陳立夫曾經派遣王傑夫等策反專家,從南京趕來勸誘他叛變,逼他交出組織機密,但瞿秋白不為所動;就憑著他在囚中所寫的一篇隱晦消沉、類似自白的《多餘的話》,就可以定他叛徒之罪嗎?

    即便是受到不少非議的這篇文,內中也沒有一句批評主義和組織;只是從強烈的“自我譴責”裡,透露出他對於內部鬥爭厭倦的情緒。

    他冷靜地思索了自己的性情、半生遭遇,自認為並非領袖之材,僅只是能搞文學之具;於是他說,如果能夠活著出獄,願意埋頭於文學研究及譯述,以此度過殘生。

    這些話,也都是實話實說的。

    二十年代,當他投身於社會運動以後,便用“犬耕”的筆名,來說明他是不適合於活躍在政治領域的;後來,他身不由己地被推到了歷史的潮頭,在回顧之時,他也就坦率地說,這是“歷史的誤會”。

    《多餘的話》裡,他這樣寫道:

    “十五年來勉強做著政治工作。――正因為勉強,所以也永遠做不好,手裡做著這個,心裡想著那個。在當時是形格勢禁,沒有餘暇和可能說一說我自己的心思,而且時刻得扮演一定的角色。現在我已經完全被解除了武裝,被拉出了隊伍,只剩得我自己了,心上有不能自已的衝動和需要。說一說內心的話,徹底暴露內心的真相。布林什維克所討厭的小資產階級知識者的自我分析的脾氣,不能夠不發作了。”

    只有同為文人、也如同他那樣具有詩人的敏感與直覺,才能夠比較明白瞿秋白這人的真實性情。

    當《多餘的話》流傳出來之初,有很多人懷疑過它的真偽,因為從該文中,看不到作為一個革命者的堅強意志;然而,作家丁玲在1980年發表的《我對〈多餘的話〉的理解》一文中,卻是這樣說的:

    “我第一次讀到《多餘的話》是在延安……我讀著文章彷彿看見了秋白本人,我完全相信這篇文章是他自己寫的(自然,不能完全排除敵人有篡改的可能),那些語言,那種心情,我是多麼熟悉呵!我一下就聯想到他寫給我的一束信。在那些信裡他也傾吐過這種矛盾的心情。”

    郭沫若也寫道:

    “我最初是在《逸經》上看到的。原稿沒有見。那毫無疑問是真的。我看,《多餘的話》不會假,不會有大的篡改……”

    少年之時,瞿秋白在繪畫、治印、音樂方面,就頗有藝術造詣;他文質彬彬,才華橫溢,而又多愁善感。

    有記載說,他時而會在月夜裡吹起洞簫;婉轉悽楚的音調,總是會使得友人們,產生一種惆悵而又奇妙的感覺。

    僅就瞿秋白的天性而言,他更適合於在文學領域裡揮灑;正如他在《多餘的話》中所言:

    “我本是一個半吊子的‘文人’而已,直到最後還是‘文人積習未除’的。”

    他的性情很軟弱,從他翻譯的一個文句裡,似乎也可以看出;高爾基《海燕》的最後一句,他是這麼翻譯的:

    “讓暴風雨來得更厲害些吧!”

    試與戈寶權的譯文,作一個比較: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這個骨子裡本就性情軟弱的文人,因為種種緣由,卻做了領袖人物,這就註定了他的革命生涯,只能是一個悲劇;因為,“軟心腸”的人,如非經受一番脫胎換骨,是不適宜於從事那種血流如水、積屍為山的革命鬥爭的。

    南懷瑾先生說過,很多革命前輩,都是學佛的;瞿秋白也是這樣說:

    “無常的世界觀,菩薩行的人生觀,引領我走上革命道路。”

    從他在福建長汀的監獄裡、寫給獄醫陳炎冰的一首詞裡,也可以看到瞿秋白受佛學影響之深;《浣溪紗•贈呈炎冰先生雅正》:

    “廿載浮沉萬事空,

    年華似水水流東,

    枉拋心力做英雄。

    湖海棲遲芳草夢,

    江城辜負落花風,

    黃昏已近夕陽紅。”

    他在即將走向刑場之時,還作了一首集句詩;令人讀後,心情也是很複雜、很感慨的。

    “1935年6月17日,夢行小徑中,夕陽明滅,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瞿日讀唐人書,忽見‘夕陽明滅亂流中’,因集句得《偶成》一首:

    夕陽明滅亂山中(韋應物)

    落葉寒泉聽不窮(郎士元)

    已忍俜伶十年事(杜甫)

    心持半偈萬緣空(郎士元)

    方欲錄出,而斃命之令已下,甚可念也。秋白曾有句:眼底煙雲過盡時,正我逍遙處。此非詞讖,乃獄中言志耳。秋白絕筆。”

    瞿秋白引用唐人韋應物的詩句、“夕陽明滅亂山中”,將陰沉的感情與鬼火的明滅相映照;他的生命即將終結了,於此之時,必有無盡的感慨,但他再說什麼,也都是“多餘的話”了——他無奈而說“正我逍遙處”,其實也只是、即將與鬼為鄰的悽然獨語了。

    至於“心持半偈萬緣空”,可用《多餘的話》的結尾語,來作一個註釋:

    “永別了,美麗的世界。”

    這首集句詩中所描述的,落葉的沙沙聲,與寒泉的幽咽聲,交織一起,顯得是那樣的淒涼,也給人以深沉的孤獨之感;然而,落葉聲、寒泉聲,其延綿無盡之態,他作為一個即將離世之人,還是多麼想聽下去啊!

    歷史上許多的仁人志士,他們在生前很孤獨,而在死後,也仍難以得到中肯的理解和評價;然而,當“眼底煙雲過盡時”,他們其實還是很留戀這個美麗的世界,以及很熱愛仍在勞苦地生活著的人群。

    咱們為什麼就不能比較客觀地理解、瞿秋白烈士這一篇《多餘的話》呢?

    (2019.7.27,寫畢於寧波、翠柏西巷)

  • 4 # 思維技術

    你是如何理解人性的弱點的?

    一、人性弱點的主要表現

    上世紀末一本全球暢銷書美國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從人們日常生活的一些事例來解剖人性的弱點,我認為這沒有抓住要害。我們應該從人的權欲、物慾、情慾三者中表現出的惡去說明人性的弱點,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東

    西。

    1、權欲

    霍布斯指出:人對權力的追求,只有等到死的時候,才會停止。的確,權欲調動人的每一根神經。在人類社會里,似乎有了權力就有名利、榮譽、地位等一切。縱觀人類歷史簡直就是一部爭奪權力鬥爭的歷史。人為爭奪權力(無論是大權力,還是小權力)可以不擇手段,機關算盡。

    這方面在中國歷史上的事例,俯拾皆是。中國封建王朝至尊至貴的皇權,對於任何人都有著難以置信的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對於皇權皇位的貪戀,使得人間的親情、真情,何止變得蒼白無力,簡直是蕩然元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為赤裸裸的權勢關係。為了爭奪皇權,父子、母子、兄弟、叔侄之間,勢不兩立,互相廝殺,演出一幕又一幕的人間悲劇。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按傳統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但論能力和功績,長子遠遜於次子秦王李世民,而且由於李世民戰績卓著聲望日盛。太子看到這種形勢,便與四弟齊王李元吉合謀,想除掉李世民。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夏,突厥進犯中原,建成向李淵建議,讓元吉代替李世民帶兵北征。李淵任命元吉做主帥後,元吉又請求把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三員大將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劃歸他指揮。他們打算把這些將士調開以後,就可以放手殺害李世民。李世民得知他們的陰謀後,叫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帶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宮北面的玄武門。當太子、齊王入朝行至臨湖殿,秦王一箭射死太子,尉遲敬德殺死齊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兩個月後李世民登上皇帝寶座。他為了免除後患,一不做,二不休,一鼓作氣,將太子、齊王家人、子女殺得精光。

    清朝成豐十一年,咸豐皇帝駕崩,6歲太子載淳即位,年號為同治,慈禧為皇太后。同治十一年,同治皇帝18歲,染上天花,慈禧太后為了獨攬大權,下令斷絕給親生兒子同治皇帝治療。同治皇帝死後,慈禧立其妹與醇親王之子載恬為帝,年號為光緒。這樣,慈禧在同治、光緒兩個朝代“垂簾聽政”,達數十年之久。

    歷史上一幕又一幕的殘酷事實,充分證明尼采的一句話:人類是“殘忍的動物。”

    2、物慾

    追求越多越好的物質享受,是人們不可遏制的慾望,這既出於人們生活的需要,也是由於社會發展的要求所決定的。事實上,物慾成為人類社會前進的內驅力,它有力地推動了人們去認識與改造世界,與天鬥與地鬥。人們為了實現物質生產像“噴泉般湧現出來”的理想社會,多少有識之士,拋頭顱灑熱血,為之奮鬥終生。但是當物慾變成自己私利的追求時,當物慾膨脹為自己生活唯一目標時,它又變成緊緊纏在人們身上的毒蛇,使你致死。所以“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成為人盡皆知的警世格言。

    在階級社會中,統治者為了攫取更多財富,過奢侈和糜爛的生活,以各種手段榨取勞動人民血汗,多少人被迫流離失所,餓死街頭。“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吃人”的舊社會的生動寫照。即使我們今天的社會,在一部分人中,物慾還像魔鬼般死死地把他們纏住。在金錢萬能的思想支配下,有的人投機取巧,不擇手段,不講道德。有的人出賣自己良心販賣假藥、假酒、毒米等,致使許多善良的人慘死在“錢眼”底下。更有甚者,為了錢,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謀財害命,殺人放火。⋯⋯物慾膨脹釀成惡果,罄竹難書。所以有人說“錢是萬惡之源”,並不無道理。這裡使我們想起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援引的一位作者的話,這番話深刻而形象地揭露了隱藏在資本中的貪婪本性:“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3、情慾

    人不是機器,都有七情六慾。人與性、愛總是密切聯絡在一起的。性與愛成為人世間聯絡的“紐帶”。“食色,性也。”愛色、情慾,人之常情,也是人的本能所致。所以古今中外名人賢士流傳多少風流韻事。名垂千古的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也免不了有桃色新聞。被譽為美國年青有為的肯尼迪總統與夢露的暖昧關係已是人盡皆知。克林頓總統與實習生萊溫斯基的“褲子”已成為人們的笑談。老人齊自石風流韻事廣為流傳更不用說了。“英雄難過美人關”,這是人們經過自身反思得出的一條不可抗拒的規律。象關公那樣在色情面前“鐵面無私”,畢竟只是小說中理想化的人物,在現實中是很難找到的。但是當人完全被情慾所俘虜,成為“色迷”的時候,情慾又可變成魔鬼,把你推向萬丈深淵,變成惡的東西。多少人由於沉醉在燈紅酒綠下,把大好河山葬送在“美色”之中;多少人由於經不住“美色”的誘惑,搞得身敗名裂。又有多少人“色膽包天”,什麼壞事都於得出來,法律上所說“情殺”就此而產生。

    二、克服人性弱點的途徑

    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所以能結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信任的群體,人類社會這個複雜機器所以能維持正常運轉,並朝著正確軌道前進,是由於人類自身有一種抑惡揚善的“機制”,建立起一套調整入與人之間的行為規範,這就是法律、道德和宗教。它是克服人性弱點的有效途徑。

    1、法律主要職能是懲惡

    法律是外在的、強制性的社會行為規範。法律的核心內容在於規定人的權利和義務。權利是指法律賦予人們的某種利益或行為自由。義務是指法律規定人們必須履行某種責任或行為界限,人的行為超出這個界限,就要遭到法律制裁;並且靠國家強制手段,約束人們的“越軌”行為,懲罰各種惡行。法律這種強制性的社會行為規範,是社會得以正常運轉,社會前進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法律制度是否健全是衡量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進步與否的主要標誌。

    2、道德主要職能是揚善

    道德是內在的非強制性的社會行為規範。道德或道德行為所涉及的“善惡正邪”的內容,主要是透過內在良知、社會輿論起作用。所以有人說:法律是一種“硬約束”;道德是一種“軟約束”。法律的約束是直接的、剛硬的、立竿見影的;道德的約束是間接的、溫和的、長久的。可以說,道德的內容涉及範圍比法律更為廣泛。由於道德主要透過內心的良知發生作用,所以衡量人們行為的普惡,往往是以人的行為動機為準繩。這樣,道德中“善惡正邪”的標準主要是透過一種價值判斷來決定。而道德行為中的良知、動機、價值又同人的教化緊密相聯,故在道德規範問題上特別強調對人的教化作用。中國古代荀子就提出“教扶善,法抑惡”的思想。即用教化發展人的善性,用法律抑制人的惡行。在他看來,如果能把教化和法律在廣大群眾中真正實行,那麼就有一半人願意接受教化,有四分之三的畏懼刑法不敢作惡。教與法結合起來幾乎可以使所有民眾變好;反之,如果放棄教化與法律,讓民眾縱情自由,多數人就會變壞。

    3、宗教主要職能是懲惡揚善的結合

    在這種意義上說,宗教是克服人性弱點的有效途徑的最高形式。宗教與法律、道德一樣都是調整人們的社會行為規範,但它的內容更為廣泛。宗教的規範不僅像法律那樣規範人的外部行為,而更側重於規範人的內心世界,即透過說教與內心感情來調整人的行為;宗教規範的實現,雖然也靠一定的教會強制,但主要靠教徒自願與自我控制。宗教與道德雖然都強調以內心良知來調整人的行為規範,但宗教有一個超越現實存在的上帝或真主,作為人們信仰的物件。以及包含天堂地獄、因果報應等內容。它不僅指向人的行為,也指向人的內心;不僅管現世,也管來世;不僅管地下,也管天上。這種超越的力量是法律道德所不能及的。宗教對於“抑惡揚善”的作用,也是法律與道德所不能及的。據我所知,具有宗教信仰的國家、民族,民眾犯罪率比元宗教信仰的國家、民族要低得多。我們想也許原因就在此。

  • 5 # 順流逆流198508461

    人如果沒有弱點的話,那就是完美了,那就不是人了,記得有一個科學家說過,只有一種人才能被做得完美,那就是機器人

  • 6 # 啞者或已成翁

    《例舉人性的幾個弱點》

    一、好作推測而確信

    洪承疇被俘,在野史筆記中寫到,清太后親身去向絕食的洪承疇送開水,實際上卻是人參湯;洪承疇喝了、死不掉。

    太后窺探回來,就斷定洪承疇並無必死之心,招降有望。

    依據是什麼呢?就是窺見了洪坐在獄室中,屋頂的灰塵落在衣上,他鄭重拂拭乾淨而後已;所以,這不是真的絕食:

    “一衣之惜如此,寧不惜命乎?”

    這是一個即小見大的推測,似乎很合理的;卻偏偏有位老先生舒蕪,在《書與現實》(三聯書店1986年)這本書裡,從巴爾扎克的小說《驢皮記》中,找出了一段描寫,以說明“合理推測”未必符合事實:

    青年賭徒拉法埃爾·瓦侖丹,輸光了最後一枚金幣,決心跳河自殺;在橋上,被迎面而過的搬運夫把衣袖弄髒了一點兒,他便不由自主地把灰塵輕輕抖掉。

    巴爾扎克是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他似乎也怕讀者,對他這樣的細節描寫存有疑問,便運用淵博的知識,在小說中還提到兩個類似例子——都是歷史事實,來證明他的描寫,在實際生活中是有依據的:

    英國的卡斯特列拉爵士,在割斷咽喉之前,先要滿足了一些最平凡的需要;

    法國的歐舍院士,在投塞納河自殺之時,還先要找到他自己的鼻菸壺。

    這些行為細節,與洪承疇那個拭塵的動作,也是相類似的;雖然洪承疇後來還是降清了,卻並不能證明,原先對他的推測就一定是對的,因為:

    人在決心連生命都不要的時候,事實上還是會保持一些生活習慣的,比如愛整潔之類;有的人還要沐浴、整衣呢,也有的人,先要喝上幾瓶啤酒。

    二、抗拒誘惑不容易

    章太炎何許人也?

    先生早年作為革命家,可謂“天地英雄氣,千秋亦凜然”;魯迅先生這樣評價他:

    “考其生平,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之門,大詬袁世凱的包藏禍心者,並世無第二人;七度被捕,三次入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者,舉世亦無第二人。這才是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模。”

    就是這樣一位名滿天下的大英雄,晚年卻為杜月笙這個黑社會頭子所籠絡,不能不令後人想到:

    即便是個仁人志士,在不同於從前的不利處境之下,有時候要想抗拒誘惑,也是不容易的。

    太炎先生晚年住在蘇州講學,雖然名滿中華,其實也只能算是空名垂世;在只認權勢與金錢的社會里,想辦妥一件事,他也多會有一籌莫展的時候。

    他的侄兒,居住在上海法租界;一次,與一個頗有身份、背景的人,發生了房屋糾紛;相持不下,請大炎先生幫忙。

    杜月笙當時在上海,聲勢浩大、炙手可熱;無奈之下,先生就想到了他,於是只能放下名流學者的架子,給他親筆寫去一信。

    杜見信後, 心中大喜;大流氓自有大流氓的遠見;他很明白,結識章太炎這樣的名流學者、“價值”如何。

    他不僅即刻竭盡全力為章太炎侄兒排難解紛,使得這場房屋糾紛,獲得滿意的解決;而且在問題解決以後,杜還藉此由頭,專程到蘇州拜訪了章太炎。

    杜月笙臨告辭時,悄悄將兩千銀元的一張銀票,壓於茶几上、一隻茶杯的底下——贈銀而不說破,給太炎先生留足了面子;而太炎先生當時的經濟、正處於窘境,於是感激之心頓起。

    大炎先生於晚年,不僅與杜月笙過從甚密,甚至還以國學大師之名望,為杜修訂家譜。

    經過太炎先生考證:

    “杜之先出於帝堯。夏時有劉累,及周封於社伯……其八祖皆御史大夫。”

    杜月笙在上海發跡以後,為出身的低賤,而耿耿於懷;經了太炎先生為其修訂家譜,他的祖先既然上溯到帝堯,還有“其八祖皆為御史大夫”,是個名門之後,誰還可以嘰嘰咕咕地詆譭,他的門第出身呢?

    太炎先生晚年與杜月笙交好,也有另一種說法,說是就從這次修訂家譜開始的。

    當初,杜月笙在家祠落成之時,想要遍求當代名人,寫一篇“高橋杜氏祠堂記”。

    章士釗為他開出個名單,第一名就是章太炎,但宣告不負聯絡之責。

    杜月笙想到了徐福生,他的外號叫作“鬧天宮福生”;太炎先生曾因蘇報案而被捕人獄,與此人同獄甚久。

    太炎先生見了“鬧天宮福生”,敬菸敬菜,很客氣;可是要做一篇 “杜氏祠堂記”,卻是斷然拒絕。

    後來,又有章太炎一位學生,到他家裡去,乘機進言;說是太史公在《史記》上,做過一篇《遊俠列傳》,老師應該為杜先生的祠堂落成,也做一篇名文。

    太炎先生不免好奇,問了些杜月笙的故事,來人就一件一件講;他老人家越聽越高興,以為杜這人很講義氣,又重禮節,有古豪俠之風。

    來人就乘機拿出幾張宣紙:

    “老師的文字, 應當作為杜氏家祠的鎮宅之寶。”

    章太炎不出一言,一邊抽菸,一邊寫字,不久就已寫成;章士釗後來在杜宅裡,邊看邊贊:

    “真是傳世之作!”

    這筆錢,維持了章家幾個月的生活;其後,他又每月派人,準定給太炎先生送上茶水錢。

    三、彼此理解之難能

    瞿秋白幾次被指斥為叛徒,然而他又“叛”在何處?

    他出賣過同志嗎?他做過出賣革命的事嗎?

    由於他的身份顯赫,陳立夫曾經派遣王傑夫等策反專家,從南京趕來勸誘他叛變,逼他交出組織機密,但瞿秋白不為所動;就憑著他在囚中所寫的一篇隱晦消沉、類似自白的《多餘的話》,就可以定他叛徒之罪嗎?

    即便是受到不少非議的這篇文,內中也沒有一句批評主義和組織;只是從強烈的“自我譴責”裡,透露出他對於內部鬥爭厭倦的情緒。

    他冷靜地思索了自己的性情、半生遭遇,自認為並非領袖之材,僅只是能搞文學之具;於是他說,如果能夠活著出獄,願意埋頭於文學研究及譯述,以此度過殘生。

    這些話,也都是實話實說的。

    二十年代,當他投身於社會運動以後,便用“犬耕”的筆名,來說明他是不適合於活躍在政治領域的;後來,他身不由己地被推到了歷史的潮頭,在回顧之時,他也就坦率地說,這是“歷史的誤會”。

    《多餘的話》裡,他這樣寫道:

    “十五年來勉強做著政治工作。――正因為勉強,所以也永遠做不好,手裡做著這個,心裡想著那個。在當時是形格勢禁,沒有餘暇和可能說一說我自己的心思,而且時刻得扮演一定的角色。現在我已經完全被解除了武裝,被拉出了隊伍,只剩得我自己了,心上有不能自已的衝動和需要。說一說內心的話,徹底暴露內心的真相。布林什維克所討厭的小資產階級知識者的自我分析的脾氣,不能夠不發作了。”

    只有同為文人、也如同他那樣具有詩人的敏感與直覺,才能夠比較明白瞿秋白這人的真實性情。

    當《多餘的話》流傳出來之初,有很多人懷疑過它的真偽,因為從該文中,看不到作為一個革命者的堅強意志;然而,作家丁玲在1980年發表的《我對〈多餘的話〉的理解》一文中,卻是這樣說的:

    “我第一次讀到《多餘的話》是在延安……我讀著文章彷彿看見了秋白本人,我完全相信這篇文章是他自己寫的(自然,不能完全排除敵人有篡改的可能),那些語言,那種心情,我是多麼熟悉呵!我一下就聯想到他寫給我的一束信。在那些信裡他也傾吐過這種矛盾的心情。”

    郭沫若也寫道:

    “我最初是在《逸經》上看到的。原稿沒有見。那毫無疑問是真的。我看,《多餘的話》不會假,不會有大的篡改……”

    少年之時,瞿秋白在繪畫、治印、音樂方面,就頗有藝術造詣;他文質彬彬,才華橫溢,而又多愁善感。

    有記載說,他時而會在月夜裡吹起洞簫;婉轉悽楚的音調,總是會使得友人們,產生一種惆悵而又奇妙的感覺。

    僅就瞿秋白的天性而言,他更適合於在文學領域裡揮灑;正如他在《多餘的話》中所言:

    “我本是一個半吊子的‘文人’而已,直到最後還是‘文人積習未除’的。”

    他的性情很軟弱,從他翻譯的一個文句裡,似乎也可以看出;高爾基《海燕》的最後一句,他是這麼翻譯的:

    “讓暴風雨來得更厲害些吧!”

    試與戈寶權的譯文,作一個比較: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這個骨子裡本就性情軟弱的文人,因為種種緣由,卻做了領袖人物,這就註定了他的革命生涯,只能是一個悲劇;因為,“軟心腸”的人,如非經受一番脫胎換骨,是不適宜於從事那種血流如水、積屍為山的革命鬥爭的。

    南懷瑾先生說過,很多革命前輩,都是學佛的;瞿秋白也是這樣說:

    “無常的世界觀,菩薩行的人生觀,引領我走上革命道路。”

    從他在福建長汀的監獄裡、寫給獄醫陳炎冰的一首詞裡,也可以看到瞿秋白受佛學影響之深;《浣溪紗•贈呈炎冰先生雅正》:

    “廿載浮沉萬事空,

    年華似水水流東,

    枉拋心力做英雄。

    湖海棲遲芳草夢,

    江城辜負落花風,

    黃昏已近夕陽紅。”

    他在即將走向刑場之時,還作了一首集句詩;令人讀後,心情也是很複雜、很感慨的。

    “1935年6月17日,夢行小徑中,夕陽明滅,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瞿日讀唐人書,忽見‘夕陽明滅亂流中’,因集句得《偶成》一首:

    夕陽明滅亂山中(韋應物)

    落葉寒泉聽不窮(郎士元)

    已忍俜伶十年事(杜甫)

    心持半偈萬緣空(郎士元)

    方欲錄出,而斃命之令已下,甚可念也。秋白曾有句:眼底煙雲過盡時,正我逍遙處。此非詞讖,乃獄中言志耳。秋白絕筆。”

    瞿秋白引用唐人韋應物的詩句、“夕陽明滅亂山中”,將陰沉的感情與鬼火的明滅相映照;他的生命即將終結了,於此之時,必有無盡的感慨,但他再說什麼,也都是“多餘的話”了——他無奈而說“正我逍遙處”,其實也只是、即將與鬼為鄰的悽然獨語了。

    至於“心持半偈萬緣空”,可用《多餘的話》的結尾語,來作一個註釋:

    “永別了,美麗的世界。”

    這首集句詩中所描述的,落葉的沙沙聲,與寒泉的幽咽聲,交織一起,顯得是那樣的淒涼,也給人以深沉的孤獨之感;然而,落葉聲、寒泉聲,其延綿無盡之態,他作為一個即將離世之人,還是多麼想聽下去啊!

    歷史上許多的仁人志士,他們在生前很孤獨,而在死後,也仍難以得到中肯的理解和評價;然而,當“眼底煙雲過盡時”,他們其實還是很留戀這個美麗的世界,以及很熱愛仍在勞苦地生活著的人群。

    咱們為什麼就不能比較客觀地理解、瞿秋白烈士這一篇《多餘的話》呢?

    (2019.7.27,寫畢於寧波、翠柏西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遷館耶路撒冷的真正意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