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大禹治水

    禹為鯀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傳生於西羌(今甘肅、寧夏、內蒙南部一帶),後隨父遷徙於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堯時被封為夏伯,故又稱夏禹或伯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  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兇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忍著真心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位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避水劍。傳說河圖是黃河水神河伯授給大禹的。

    后稷

    1、古代周族的始祖。傳說有邰氏之女姜踏巨人腳跡,懷孕而生,因一度被棄,故又名棄。善於種植各種糧食作物,曾在堯舜時代當農官,教民耕種,被認為是開始種稷和麥的人。

    周后稷,其母姜原,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足跡,踏之,踐之而動如孕。生一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從他旁邊過都不踩它;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

    棄為兒童時,好種樹麻、菽,麻、菽。成人後,好耕農,相地之宜,善種穀物稼穡,民皆效法。堯聽說,舉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後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

    姜女原 郊祀踐巨人足,感而有孕,居期生子,以為不祥,棄子隘巷,馬牛避而不踩,欲徙置叢林之中,適逢山森人眾,又遷棄溝渠凍冰之上,飛鳥鹹集,遮之以翼。姜女原 覺有神呵護,遂收養之。因初時欲棄之,故名曰“棄”。棄為小兒時,戲耍就愛植樹木,種麻菽,已而樹木茂盛、麻菽豐美。及步入成人,遂酷好農耕。他有相地之宜,種植五穀,成果豐碩,農人紛紛效法,影響很大。帝堯知道後,即封他為農師。棄“教民稼穡”,天下盡得其利,棄之於民,功莫大焉,帝舜封棄於邰,賜號曰:“后稷”。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後稷播時百穀,別姓姬氏。”其後子孫繁衍,逐漸強大,是為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王光道卡組怎麼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