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的體裁有詩歌、散文、小說、戲劇
、中國傳統的“二分法”
所有文字體裁分為韻文和散文兩大類。
依據:文字的外部特點即語言形式因素。
這種分類過於籠統,沒有涉及題材、構思等問題,難以區分文學文字和非文學文字,現在已經被廢棄。
2、西方的“二分法”
以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的的“二分法”為代表,他依據文字模仿現實的手段區分了史詩、戲劇兩大類。由於史詩是透過語言來模仿現實的,不像戲劇那樣有音樂的介入,因此被看作嚴格意義上的文學型別。至於史詩的語言表現形式,可以是韻文,也可以是無韻的散文。
同樣是二分法,以亞里斯多德的為代表的西方古典文論更側重文字的媒介手段等內在特點。
二三分法
以亞里斯多德為代表的二分法沒有提及抒情詩,當抒情詩在文學中的地位提升以後,二分法被三分法所替代。
三分法是依據文學作品選取題材、構思方式和情感體驗方式以及塑造形象的表現手法將各種文學劃分為敘事類、抒情類、戲劇類的一種方法。
敘事類文學側重於以客觀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事件、人物和環境景物為題材內容,以摹仿、虛構為構思方式,以具體生動的敘述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法,從而反映和表現創作主體對社會人生的審美把握的文學作品。 敘事性是敘事類文學基本的審美特徵。敘事類文學包括小說、史詩、敘事詩、故事詩、史傳文學、報告文學等。
抒情類文學是側重以抒情主人公主觀情思為題材內容,以內心感受和體驗為構思方式,以直接抒發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法,從而表現創作主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和體味的文學作品。抒情性是抒情類文學的突出的審美特徵。 抒情類文學主要有抒情詩、抒情散文、散文詩等。
戲劇類文學是側重於以生活中的矛盾衝突為題材內容,以模擬和再現虛擬的真實為構思方式,以人物自身的行為動作和臺詞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法,從而反映創作主體對社會人生的審美把握的一種文學作品。
三四分法
1、中國“四分法”將文學文字劃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四大類。有的在此基礎上增加影視文學。
中國四分法是根據文學文字的外在形態,同時考慮題材選擇、形象塑造形象的特點,以文字的語言特徵、體制篇幅為依據作為劃分文學體裁的方法。
2、加拿大詩學家弗萊的四分法
他說:“文類的中心原則是相當簡單的,文學中文類區別的基礎似乎是表現的原則。詞語可以在觀眾前面表演出來,可以在聽眾面前講出來;或者它們可以歌唱出來,或者可以為讀者寫出來。”
(〔加拿大〕諾斯洛普
文學作品的體裁有詩歌、散文、小說、戲劇
、中國傳統的“二分法”
所有文字體裁分為韻文和散文兩大類。
依據:文字的外部特點即語言形式因素。
這種分類過於籠統,沒有涉及題材、構思等問題,難以區分文學文字和非文學文字,現在已經被廢棄。
2、西方的“二分法”
以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的的“二分法”為代表,他依據文字模仿現實的手段區分了史詩、戲劇兩大類。由於史詩是透過語言來模仿現實的,不像戲劇那樣有音樂的介入,因此被看作嚴格意義上的文學型別。至於史詩的語言表現形式,可以是韻文,也可以是無韻的散文。
同樣是二分法,以亞里斯多德的為代表的西方古典文論更側重文字的媒介手段等內在特點。
二三分法
以亞里斯多德為代表的二分法沒有提及抒情詩,當抒情詩在文學中的地位提升以後,二分法被三分法所替代。
三分法是依據文學作品選取題材、構思方式和情感體驗方式以及塑造形象的表現手法將各種文學劃分為敘事類、抒情類、戲劇類的一種方法。
敘事類文學側重於以客觀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事件、人物和環境景物為題材內容,以摹仿、虛構為構思方式,以具體生動的敘述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法,從而反映和表現創作主體對社會人生的審美把握的文學作品。 敘事性是敘事類文學基本的審美特徵。敘事類文學包括小說、史詩、敘事詩、故事詩、史傳文學、報告文學等。
抒情類文學是側重以抒情主人公主觀情思為題材內容,以內心感受和體驗為構思方式,以直接抒發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法,從而表現創作主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和體味的文學作品。抒情性是抒情類文學的突出的審美特徵。 抒情類文學主要有抒情詩、抒情散文、散文詩等。
戲劇類文學是側重於以生活中的矛盾衝突為題材內容,以模擬和再現虛擬的真實為構思方式,以人物自身的行為動作和臺詞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法,從而反映創作主體對社會人生的審美把握的一種文學作品。
三四分法
1、中國“四分法”將文學文字劃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四大類。有的在此基礎上增加影視文學。
中國四分法是根據文學文字的外在形態,同時考慮題材選擇、形象塑造形象的特點,以文字的語言特徵、體制篇幅為依據作為劃分文學體裁的方法。
2、加拿大詩學家弗萊的四分法
他說:“文類的中心原則是相當簡單的,文學中文類區別的基礎似乎是表現的原則。詞語可以在觀眾前面表演出來,可以在聽眾面前講出來;或者它們可以歌唱出來,或者可以為讀者寫出來。”
(〔加拿大〕諾斯洛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