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子有方221
-
2 # Excel泉水永恆
善良是好事,要保持!你的擔心是多餘的!除非你說的善良是軟弱!軟弱也不可怕,多培養孩子的自信。自信來自知識積累,生活經驗積累。平常多帶他做點家務,有空多帶他出去走走,見識見識這個社會。所謂見多識廣,知識面廣,能做能說,誰會軟弱?
-
3 # 隨手拍記錄
孩子善良是很可貴的品質,但要防止性格變的懦弱。
可以適當的提高孩子的情商,多看看《增廣賢文》,對人情世故有個基本的瞭解相信善良的本性會讓你的孩子有很寬闊的人生之路。
-
4 # 華秀雅
善良是好的,但是不要過分善良!這樣小時候還好,長大了別人還以為你好欺負。沒主見。就是堅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絕不忍讓!你可以教他的呀!孩子要從小教育!小孩子很聽話的。
-
5 # 涵瑟媽解憂鋪
首先恭喜這位媽媽,孩子善良是好事,因為善良的孩子基本都是眼裡有光胸中有愛的好孩子。
但善良不等於妥協和懦弱,如果在學校裡或者在未來的社會中,遭到別人無理的欺負詆譭,這個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學會自保,自己解決不了的,要尋求老師和家長的幫助,尤其是家長不要漠視不理,否則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容易形成不好的性格
再次,要告訴孩子,善良要有度,在惡勢力面前,首先要懂得保護自己,另外善良要分人,對於邪惡勢力,善良沒用,得學會與之作鬥爭。
-
6 # 至秦飛豬女俠
善良本是個優良品質,但是處在現在這個社會,過度善良真的會受欺負,現在的人大多捧高踩低,缺乏道德底線,你的善良被他們當成了懦弱,當成欺負你的砝碼。
善良忠厚是美好品德,是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做到的,但是在這個基礎上,還要教會孩子辨明是非,恩怨分明的能力。
比如在馬路上看到老人摔倒了,要扶嗎?當然是要的,但是最好是叫身邊的人一起幫忙,或者拍下影片留下證據,畢竟你不知道摔倒的是人還是狗,會不會反咬你一口。
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經常被欺負被搶玩具,可以打一架嗎?可以把玩具自己搶回來嗎?當然可以。並不是打架的孩子就是壞孩子,關鍵是要看事情起因。小孩子之間也有自己的一套交際體系,你如果總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那麼肯定會受欺負,要學會適當地反擊。
我覺得作為父母不能一直守護在孩子身邊,所以及早的讓孩子認識到社會的險惡一面也沒什麼不好的,這樣他才能練就自保的能力。
-
7 # 化蝶174643727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前提下,尊重他人、保護自己、“求大同存小異”、守規則、講法理,不畏強權、同情弱者。
-
8 # 南軒松1971
“善良”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美德,是”真善美”的重要組成部分。
善良包含了事事總是為他人著想,樂於助人;善良體現了孩子的單純,在他的眼裡,世界都是美好的,不存在欺詐;善良的孩子心胸豁達,心裡充滿愛,捨己為人,甚至委屈求全。
善良不等同於懦弱,懦弱是怕事,遇到強勢總是躲讓,遇到傷害不敢反駁。
你的擔心是很有道理的,現在社會太複雜,好多人就利用了孩子“善良”的天性,做出了許多傷天害理的壞事。孩子在小學階段學過的課文〈農夫和蛇〉就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我們要從小讓孩子能明辨是非,在做善事的時候也要加以防範。近幾年炒作的“扶不扶”的問題,也讓很多“善良”的孩子“望而卻步”,家長也主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致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受到了質疑和衝擊,不過這種現象是暫時的,他不能成為社會的主流。更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了孩子的“善良”,引誘拐騙,致使孩子家庭破滅等等。
針對以上這些,家長和老師在倡導學生“善良”的同時,要交給孩子防範的技能,培養孩子的防範能力。應該說,現在家長和老師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從進校的第一天起,就教給孩子不要和陌生說話,不接受陌生人的禮物,不給陌生人開門等等。
我相信,“善良”的孩子一定是優秀的,我們只要加以引導和教育,保護好孩子這顆“善良的心”,那孩子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一定會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
9 # 八級鉗工
知易行難之呵護篇
在做了父母以後,才明白為何幾乎所有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兒女能順利成長,不期望大富大貴,至少能少受些苦,少糟些罪。但往往又不得章法,一邊怕過於呵護落得溫室嫩草的地步,一邊又擔心歷練過頭鬧出混世魔王不可收拾。如此該如何是好呢?
作為成年人,這許多年來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折騰實在是夠苦。若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人家會利用你,欺侮你。若你稍有些德才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若你大度退讓,人家就變本加厲侵犯你,損害你。於是懂得了善良的後果和應當秉持的技巧,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否則就要修煉基本實力準備鬥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得學會周旋,不輕信不妄動,還得準備隨時吃些虧。這樣的經驗基本是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早些掌握或者早些領悟的現實吧。
但這哪裡是說說的簡單,不吃虧,不上當,不窩心,不難受,天真無邪的小腦瓜裡,哪裡容得下這些最無私的呵護。孩子不夠強大,若要讓自己強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風雨中歷練,有了真槍實彈,也就無畏荊棘密佈。那些提前灌輸或不恰當時候強裝進去的,終究感覺是草木皆兵。嚇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於是可能可以操作的路徑便只有讓孩子充分的鍛鍊,而家長則定下規矩。既不是事無鉅細,事事把關,也不是放任自由,不計後果。而是耐心的維護孩子金子般寶貴的探索人生的膽量,孩子的膽識也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歷練。同樣的,孩子的自信也在克服困難中積攢起來的。正如每個自豪的家長都會說:“無論你覺得你行不行,你都是對的。”
於是也會明白,人生何處不相逢!不要以為世界大,道路多,得罪了的人,可以永遠不再見面。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又會碰到一起。想到這裡,我們也許會了悟,讓人一步,並不算是吃虧了吧,越是柔韌的東西越不易摧折。於是或可以知道用吃虧就是佔便宜的心態做事做人。它可累積你的工作經驗,充實你的作事的能力,擴張你的人際網。於是還能嗅得有歷練睿智者,要不笨鳥先飛還折羽,要不吃虧上當多如牛毛,不斷修正方向戰略,追求內外合作共贏。
倘若如此常懷憐憫之心,常伸援助之手,常予溫暖之愛,做人謀事,成矣。這豈不正是家長期望孩子成長的終極秘鑰。
-
10 # 北京周邊親子游
我遇到過孩子出去玩被搶玩具的問題,當時是一個比他大好多的小姑娘看他拿著球玩,直接就給搶走了,那會老大特別委屈,但是他不會伸手去搶回來。我看的特別生氣,第一反應就是去跟那個小姑娘溝通,小姑娘完全不理睬,我伸手去從她手裡拿球,並告訴她,你想跟小弟弟一起玩可以,但是不能直接搶,你可以拿東西跟他交換。小姑娘還是不理睬,而且我那會手裡還抱著二寶,一隻手也沒有辦法把球拿過來。小姑娘的媽媽就在不遠的地方玩手機,完全不管自己的孩子。 這時候遊樂場的管理人員看到我們這邊有衝突,就過來了,直接說小姑娘不應該這樣,小姑娘依然不理,管理人員安慰我的寶寶好了,我直接跟寶寶說,你就上去直接搶回來啊,搶不回來也不能讓她痛快的玩。。。(這是特別生氣的時候說出來的,我覺得好多家長看到自己孩子被欺負也會這麼反應,後來大寶印象還挺深刻,我一度反思這麼說是不是錯了)
沒過兩天幼兒園開一對一家長會,我就跟老師探討這個問題,老師說,平時孩子在幼兒園爭搶玩具太多了,他們一般都不會幫忙直接解決問題,而是引導孩子們自己解決。有的孩子會溫順一些,有的孩子霸道一些,一定要讓他們自己溝通找到解決的辦法。當然孩子們在幼兒園和跟父母在一起的時候表現也不太一樣,跟父母在一起不會那麼聽話,只能慢慢滲透。老師還說,家長不要一味讓孩子忍讓。我覺得碰上我前面說的那個小姑娘那樣的,除了直接去搶回來,也只能跟她的父母溝通了。
孩子很善良,不懂得反抗的話,先告訴他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者被欺負的時候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向爸爸媽媽尋求幫助。然後爸爸媽媽收到這些資訊的話再好好教孩子怎麼去應對,怎麼溝通。我看到好多文章裡小孩的陰影都是因為不敢告訴爸爸媽媽,才一直被欺負。那些敢於跟父母講的孩子,只要父母精神沒有問題都會幫孩子解決,給孩子精神上的依託,讓孩子敢於去反抗。
回覆列表
教孩子該強勢的時候就要強勢,善良可以,但是一定得是自己能夠輕鬆承受的,否則這種善良就是打腫臉充胖子,這種善良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