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就算將來朝韓統一,韓國依然需要美國駐軍。對於文在寅的這句話,很多人看著就是一頓怒懟,並且指責文在寅當美國的奴才當習慣了,但實際上那些狂罵文在寅的人對於美韓關係明視訊記憶體在很大的偏見。
6
回覆列表
  • 1 # 李姓先生

    南韓總統文在寅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就算將來朝韓統一,南韓依然需要美國駐軍。對於文在寅的這句話,很多人看著就是一頓怒懟,並且指責文在寅當美國的奴才當習慣了,但實際上那些狂罵文在寅的人對於美韓關係明視訊記憶體在很大的偏見。

    如果沒有美國軍隊,那南韓就不是現在的南韓,南韓人民可能依然連飯都吃不飽,因為朝韓戰爭那段特殊的歷史,所以南韓人民至始至終都對美國軍隊充滿感激,以至於他們會把自己國家軍隊在戰時的指揮權交給美軍。也正是因為曾經的危險經歷,所以南韓人在安全上一直對美軍存在很大的依賴。

    美國在南韓駐軍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在漫長的駐軍過程中,駐韓美軍已經成為南韓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韓大概是世界上對美國駐軍最友好的國家,它也是全球範圍內承擔美國駐軍費用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由此我們也可見南韓在安全上對駐韓美軍的依賴之深。

    在南韓政界,不反美是各方的普遍共識,所以無論是誰當南韓總統,他都不會提出讓美國從南韓撤軍的問題。因為南韓已經習慣於美軍的保護,所以就算朝韓統一,至少南韓方面還是會更加期待美軍可以繼續留在半島,畢竟朝韓統一之後南韓也會有其它的安全考慮。正如日本並沒有分裂,但是它依然希望美軍留在自己國內。

    文在寅的講話實際上只是代表了南韓方面的想法,具體可不可行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從文在寅的講話我們也可以看出,無論是南韓政治家還是南韓民眾都還是一如既往地對駐韓美軍存在強烈的心理依賴,他們不希望失去美軍的保護,這大概就是人們說的一種長期形成的依賴關係。好比當一個人習慣了另一個人的保護,那麼當這種保護突然消失,受保護的人可能就會感覺很不踏實。

  • 2 # 李三萬的三萬裡

    南韓自己的歷史儘管描述的如此光輝燦爛,實際上別說外國,他們自己現在國土範圍內的歷史,他所在的百濟地區,都一直是被北方高麗人,新羅人打的角色,東邊的倭人,搖個漁船到百濟都能當大爺。所以,別以為南韓人真的相信自己編出來的歷史,他們知道自己其實就永遠是擠在幾臺壓路機當中,夾縫裡討生活的悲催小國,那麼些年悲催下來,也就美軍駐防這幾十年,過得最安生。別看他怎麼抱團,怎麼男的都要服兵役,美軍一撤,你看看他周邊,他乾的過誰,也就對北面的兄弟,有那麼一絲勝算,可就是這麼一個能勝的,勝下來後,也就剩不下什麼了,兩兄弟一起重新當二戰剛結束,從頭再來吧。要是懟上另幾臺壓路機,呵呵,都不敢跟他懟,怕自己收不住力,不小心給他壓成相片。他們也知道這些,所以我估計就是這種屈辱,才在富裕起來後,形成偏激的民族性格。知道間諜嗎?現在針對中國,派駐中國的各國情報人員,南韓一個國家的,就佔了總數大半,所以他民間那些各種對中國看不起,誰知道是騙我們還是騙他們自己,怎麼看都是能傲嬌一天算一天的意思,所以,別去理他,這不是一個值得我們重視的國家,老實說,也不是一個有前途的國家。有美軍駐軍,他們自己安心。

  • 3 # 聯合防務

    現在說這話是給美國吃定心丸,就是不管怎麼樣,都不會損傷美國利益。

    從南韓內心講,對美國是親近的,因為沒有美國,南韓早就不存在了,半島早就實現了統一。有了美國出兵,才有南韓的存續,即便日後統一,也基本是南韓為主的統一,而不是北邊意志的統一。這裡面美國的功勞很大,南韓還沒有忘本。

    從現實情況看,南韓也需要美國兵繼續存在。南韓是夾在中俄日三個大國之間,即使統一後的領土、人口、資源、市場、整體實力也無法和三個大國相比,特別是軍事力量相差較遠,因此南韓需要藉助美軍來提供安全保護,平衡三個大國。南韓早就算過,統一之後消化北邊需要耗費數千億美元和多年時間,在此期間南韓不可能將大量資金用到軍事上,所以駐韓美軍這個穩壓器不可少。

    南韓還認識到,美國的資金、技術、市場和控制的國際體系對南韓的發展極為重要,如果趕走美國,意味著南韓發展後勁將大大削弱,壓力卻會急劇增加。所以,南韓不會主動趕美軍走,這也是在美國依然是超級大國的情況下,南韓“事大主義”的一貫表現。(S)

  • 4 # 雲石

    9月20日,文在寅和金委員長在平壤發表共同宣言,事實上宣佈朝韓戰爭狀態結束,並將齊心致力於半島的和平統一。

    這個宣言釋出後,中國政府隨機發表宣告,對此表示高度讚賞。

    這樣一來,全世界的目光,旋即投向美國。畢竟半島雖然表面上是朝韓的事,但背後,其實離不開相關大國,尤其是中美的影子。雖然韓朝同意半島終極和解,中國也高度認可,但如果美國不點這個頭,同意放過北韓,那不僅南韓無可奈何,就連北韓,也只能重拾敵意,回到與韓美對抗的老路上來。

    那麼,美國到底是怎麼想的呢?美國的態度,卻頗耐人尋味。一方面特朗普在推特上倒是表達了積極的態度,並按照他的一貫風格,將朝韓和解之功攬於己身。另一方面,國務卿蓬佩奧依然堅持將棄核作為和解前提的態度。

    美國內部的這種分歧,給半島局勢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而在這種分歧背後,實際上反映出了美國政府對半島政策的兩難:

    表面上看,同意半島和解當然是一件好事。但一旦同意半島和解,美國就必須放棄對北韓的敵對立場——如果美國不放棄對北韓的打壓和制裁,朝美關係不能合法化,那鑑於美國對南韓的全方位影響力,光朝韓和解根本就沒有意義。

    所以,同意朝韓和解,與美朝關係正常化是一脈相承的。但問題是,一旦韓美與北韓和解,美國就失去了在南韓繼續駐軍的理由,美韓軍事聯盟也會喪失存在的意義——畢竟對南韓來說,它之所以願意接受美國駐軍,接受美韓軍事聯盟,全是因為需要仗美國之力對付北韓。既然南韓不再視北韓為敵人,也放棄了將其消滅的想法,那它也就失去了再接受美國控制的理由。所以,不管南韓現在怎麼說,但只要朝美和解,南韓早晚會要求美軍撤出,至少是撤出大半——這不僅是為了節省不必要的開支;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北韓敢與南韓和解的前提——如果美軍還呆在半島,北韓根本不敢相信南韓。而美韓的軍事同盟關係,也勢必要因此解除。

    這就讓美國很為難了。美韓軍事聯盟,之於南韓是抵禦北韓的籌碼,但之於美國其意義卻不僅限於此,它更是捆綁南韓,進而操縱東北亞地緣政治格局,在該區域對抗中俄的重要抓手。一旦這個聯盟不復存在,美國在東北亞地緣政治格局將嚴重惡化:

    對南韓來說,它其實根本就不想跟中俄對抗——這對它來說沒有任何好處。只不過中俄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必須維持北韓政權的存在,而一直以來南韓又視北韓為敵,所以南韓才不得不引入美國相抗衡——兩害相權取其輕,不得不上了美國的戰車。

    而隨著半島和解,南韓已經承認了北韓政權的存在——這實際上也就是順帶著承認了中俄的地緣政治利益,那這個癥結也就不復存在。對南韓來說,最符合其國家利益的選擇,當然是在東西方之間騎牆平衡,兩不得罪。所以,一旦半島和解,南韓遲早會選擇下車。

    而一旦美軍撤出半島,南韓從美國盟友轉變為中立方,美國將失去在東北亞地緣政治格局中的優勢地位——這對正與中俄激烈博弈的美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嚴重的失分。

    但如果美國拒絕與北韓和解,負面影響也很嚴重。

    首先,會嚴重激化與南韓的矛盾。之前南韓不得不跟美國捆綁,甚至願意因此付出巨大的代價,那是因為其想消滅北韓,或者說是抵禦北韓威脅。

    現在,隨著北韓核武發展的大成,消滅北韓已不可能,南韓從現實出發,已經放棄了這個想法;而北韓在獲得核導這套保命武器後,已不再有亡國之憂,而它的現實國力也決定了它不足以消滅南韓,所以它開始丟擲橄欖枝,轉而願意與韓美和平共處。所以現在問題的關鍵已經不在北韓,而在美國。如果美國拒絕與朝和解,繼續強硬政策,那必將引發南韓的強烈不滿。

    其次,美國也將面臨來自北韓核導的威脅。如果光南韓不滿,美國倒還能承受——反正只要半島對抗不解套,南韓就是再多不滿,也只能依賴自己。但隨著北韓洲際導彈基本上已經能夠打到美本土,如果繼續跟它敵對,那北韓別無選擇,只能重啟核計劃。

    這下美國就很尷尬了。立馬消滅北韓,不僅南韓會堅決抵制,中國也有可能出兵。最重要的是,就算它真一意孤行,那北韓山窮水盡之下,很有可能玉石俱焚——美國本土很可能馬上就挨核彈。可繼續圍而不打,那北韓就會憋著勁兒繼續研發核導——隨著核導數量不斷增加,其對美國造成的威脅也會越來越大,未來想要解決問題,會更麻煩。

    這就是美國的兩難——基於東北亞的地緣政治利益,它不願輕易答應對朝和解;但如果不答應,繼續視北韓為敵,那在某種程度上又是養虎為患,其後果會越來越嚴重。

    這就有了特朗普與蓬佩奧、白宮和國務院在對朝韓和解態度上的差異。表面上,這是二人態度的分歧,但實質上,這是美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兩難處境的折射。

    那麼,美國該如何抉擇呢?從美國現在的表現來看,似乎尚無定論。但之於朝韓,它們所期待的方向卻是很明顯的——既讓美國選擇點頭認可。

    而為了促成這一點,朝韓雙方也是一路默契配合——近段時間以來,北韓方面炸燬核試驗場,文在寅此時訪朝,並發表停戰宣告,接下來文在寅訪美,金委員長訪韓,等等,這一系列操作,其實都是有講究的,目標就是一個:迎合特朗普的需求。

    對特朗普來說,由於政治根基孱弱,所以與一般的美國總統不同,他必須在討好民意方面下更多功夫——畢竟一旦沒了民意支援,對他早已厭惡至極的傳統精英,很容易就把他做掉。

    而從政治的角度來說,民眾從來都是短視的,而且民眾從來就更在意與自身利益直接相關的事情。而具體到半島問題,相較於中美東北亞地緣博弈這種宏觀長遠的事務,北韓核導發展對美國本土的威脅無疑更受美國民眾關注。金委員長在透過多次核導試驗,向美華人民秀肌肉,給他們造成心理衝擊之後,再釋放出“真誠的”善意,這一連串操作下來,更關心自身安全的美國民眾,其對朝核問題的關注點,自然更傾向於解決北韓核彈這個現下可見的麻煩。至於中美東北亞地緣博弈這麼宏觀虛泛的東西,其重要性當然要往後邊排了。

    美國民眾的態度,就是特朗普的態度。既然美華人更希望解決朝核威脅,那特朗普的努力方向自然也就在此。

    當然,在如何解決方面,還存在一個是否要求北韓立馬棄核的困境。從美華人民的心理訴求來說,他們當然是希望以北韓棄核為美朝和解的先決條件——傳統精英在明白不能直接與民眾訴求對抗的情況下,也緊緊抓住這一點,在事實上給美朝和解添堵。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利比亞和伊拉克的血淋淋教訓,決定了金委員長絕不會輕易棄核——至少中短期內不會。也正因為如此,美朝和解才會如此麻煩。特朗普也投鼠忌器。

    但是,這並不是完全不能突破的障礙。畢竟北韓馬上棄核本身就不具備現實可行性,而北韓核導對美國的威脅確實客觀存在的。何況以美朝的懸殊實力對比,只要美國不打北韓,北韓也絕不敢作死向美國發核彈——這個道理並非不能向美國民眾解釋明白。所以,只需要北韓展現出真誠的態度,做足姿態,再加上南韓的陳情等等,透過一系列操作,讓美華人相信感受到北韓的誠意,以及僅僅只為求存的“卑微”訴求,那未必不能改變輿論風向——畢竟,所謂的北韓核威脅,本身就不過是一種心理衝擊而已,只要心理上能讓美國民眾足夠的安心,他們接受北韓暫時不棄核,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要美華人民能安心,那特朗普就有了操作的空間。而且就現在而言,鑑於其正面臨中期選舉大考,更需要朝核問題上的突破來給自己增加政績。也正因為如此,朝韓才會在這段時間上蹦下跳,釋放善意的同時,加速推動和平進展。其所圖,無非也就是在給美國民眾增加安全感(北韓),在向傳統勢力施加壓力(南韓)的同時,希望迫切需要政績的特朗普為了中期選舉,做出同意半島和解的最終決定。

  • 5 # 迷彩先生

    所謂的朝韓統一其實是相對的,文化上的統一也算是一種統一,並且按照現在國際形勢來看,朝韓統一和恢復正常外交關係來說,後者更加重要也更切實際。北韓、南韓兩個國家一個文化,加強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才對兩華人民最需要的選擇。

    另一方面南韓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盟友,這一點無法改變,美軍駐紮在南韓是在安保協議範圍之內的事情,南韓需要美國的軍事支援,美國同樣需要南韓作為前線哨所探查對手的實力和陣地。美軍駐紮在南韓的事實很難被顛覆,何況現在朝韓仍然面臨摩擦升級的風險。

    但我們比較清楚的看到,南韓和北韓都有恢復正常外交機制的意願,雙方其實都可以透過談判的手段開始新的篇章。北韓更需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發展國內經濟,讓北韓人民富裕起來,並且讓世界看到北韓不是非要在核武器問題上走到底;南韓需要避免一切能夠與北韓發生戰爭的可能,因為只要爆發戰爭,南韓都是輸家。

    當然,美國的態度將是朝韓問題的關鍵。長久以來白宮對於半島問題的干涉都是比較強硬,特朗普上臺後對北韓的極度不信任仍然存在,即便是在新加坡美朝會談之後,特朗普仍然對於北韓無核化問題非常刻薄,這就導致文在寅很難自由發揮,最近趁著敘利亞問題讓美國抽不開身,朝韓積極展開對接,未來局勢發展還有待觀察。

  • 6 # 使用者5103001474144

    韓朝統一肯定總統是金正恩。因為金正恩有一果甬敢的心。而南韓而連自已的軍權都沒拿在手裡。另外沒有一果勇敢的心。是要美國來做保護。而美國控制南韓軍權。朝

  • 7 # 桐關洞主

    文在寅說北韓半島統一後,美國繼續駐紮。這個問題出發點是什麼呢?北方的北韓能答應嗎?即使如此,統一以後的北韓半島如何處理中俄雙邊關係值得觀察。必須明確一點,北韓半島統一政權似乎難以讓中俄與美日都滿意。現在北韓半島未統一,文在寅說統一允請美軍駐紮,其意多在取悅美國華盛頓政府,尋求美國對其執政支援。目前南北北韓在中斷多年接觸後繼續交往,統一可以期待但不可以奢望。北方北韓社會經濟落後於南方南韓是大眾所知的事實,然以軍事國防為導向的國家意志乃以北方強於南方。統一程序,南方南韓並不一定占主導地位,漢城(首爾)方面不是文在寅說了是決定了。南方要達成統一其內部必須取得一致,允許美國駐紮在南方內部未必多數同意。若南方統一意見後,北方堅決讓美國撒軍為前提,南北統一未必馬上到來。若北方在國際與周邊形勢緩和後,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起來同南方差距縮小,北方統一南方也說不定。這當然不是美日為首的西方樂意看到,強迫美軍撤離是必然。如此統一後,誰讓你繼續駐紮。美國大兵駐紮南韓,對老百姓來說沒有什麼意義。美國駐軍給南韓當局帶來收益假借北方捍衛同盟關係,之外撓亂社會秩序,隱性的經濟負擔。統一南北後,雙方老百姓是否同意美軍繼續進駐還是一個問題。文在寅說統一後允許美軍駐紮半島,美國侷限在南方還是擴張到北方駐紮,這點說需要說明白。若擴大到北韓半島全境,說明南方主導北方實現社會經濟一體化統一,北方放棄計劃經濟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就如西德統一東德。按當今現在形勢,讓北韓放棄社會主義繳械投降是不可能。以現在南北實力在二三十年內達成的統一是有可能的,雙方都需要“形式”上統一,睦鄰友好與和平穩定的北韓半島符合東亞與世界的期理。如此,美國繼續駐紮在此就沒有價值和意義了。美軍還在北韓半島賴著不走,針對那一國就不言而喻了。

  • 8 # 木春山談天下

    這不僅是文在寅的客氣,也是美華人的心思,也是由現實決定的。木叔就從這三點入手來談這個話題。

    第一,文在寅對美國為什麼很客氣?

    如今的半島局勢,雖然南北雙方頻繁見面,但根子還在與北方與美國的矛盾根深蒂固。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能美國出力更多。

    雖然5月份的“特金會”創造了歷史,但歷史如何書寫,不是一次會議能完全解決的。畢竟這個問題足有70多年了,需要深入交流,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完成。

    而第二次“特金會”在籌備,但是NK外長在聯大演講說得很明白,他們並不會首先完全棄核。所以,半島和平的後續進展如何?目前其實並不特別令人滿意。在此背景下,美軍怎麼能輕易撤離南韓?

    因此文在寅的表態其實就是對美華人客氣,讓美華人放心,使得他們能夠繼續在半島和平的問題上努力,而不要被一些偶爾的言論沖淡對和平的願望。否則不僅文在寅的政策會破產1,他的政治生命會結束,半島局勢和南韓安全也完全失去了轉圜的契機。

    這對“親北”的文在寅而言,是難以接受的。

    第二,美華人肯定不會撤離,歷史上很少有美國駐紮一地後撤離的例子。

    比如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都是前車之鑑。甚至在歐洲的德國和英國,也一直有美國駐軍存在。美華人只要進入了,就會在當地留下自己永久的印記。

    南韓當然也不例外。歷史上駐韓美軍最多有兵力甚至高達將近29萬人,基地有10多個,而且陸海空全兵種都有。這等於是美國在東北亞地區的最大戰略據點之一。

    未來如果朝韓統一,也不意味著南韓的安全可以完全維護。因為按照目前的邏輯來看,統一不可能是一方吃掉另一方,更可能的做法是雙方結成一個所謂的聯邦或者邦聯,有兩套系統運作,但對外展示一個國家的姿態。這種情況下,南韓的安全依然有威脅,美華人依然有在南韓存在的理由。

    如果未來的統一是南韓主導對北方的吞併,那麼北方巨大的軍事資產肯定需要被南韓接收,甚至核武器。在這點上,美國肯定不放心南韓的操作,因此駐韓美軍會長期以某種名義來參與類似事務。

    可能未來美軍人數不會太多,但美軍不可能完全撤走。這是一定的。雙方在人數和基地上可以探討。

    第三,現實問題,使得美華人也不會撤軍。

    東北亞只有NK?當然不是,還有中俄,而後者對於美國是更重要也是更需要關注的問題。美華人既然有個機會能在南韓這個對中俄近在咫尺的地方佈防,怎麼能說走就走?

    美國對東北亞,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局勢都有了新的政策,2019年國防開支高達8000多億美元,對本地區的軍事力量投入肯定越來越大,而駐韓美軍就是這種戰略的一部分。

    所以,美軍長期甚至永久駐紮在南韓,是板上釘釘的。文在寅此言,只是對事實做了表達。這個事實他改變不了,只能承認。

    你對半島局勢是否樂觀?

  • 9 # 偉岸680

    依草民觀點,文在寅既想在統一的路上有建樹,有政績,又想借助於美國的施壓,好讓自己輕鬆得手。世上哪有這等炙手可得的好事?況且這是關係到國運的大事,玩點小聰明就可如願以嘗嗎?

  • 10 # 風雨兼程LYG

    韓朝統一後仍然需要美國屯兵半島?

    眼下北韓半島急需一個雙方簽訂的結束敵對狀態的宣告,然後才能促進彼此的經濟發展。本來嘛自家兄弟就可說了算,用不著看美國的眼色,但南韓人跪久了,膝蓋發軟,沒有老美的基地存在,他們吃飯不香。兩種意識形態的融合,沒有中華求同存異的大智慧很難融合在一起。若想求同存異,美華人的實惠還是要給的,這是一個現任南韓總統很棘手的問題,所以才有上面標題一說。就目前國際形勢來看,美國的態度對一個傀儡國家可謂舉足輕重。但願半島永久和平,實現南北經濟繁榮。也希望北韓半島由北韓民族說了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談談你對高校體育的認識與理解,不少於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