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6059642541李明周

    我認為科學是有定論的,以數千萬次的資料試驗而得出的結果,而不可改變的叫科學。哲學是萬事萬物的平怛定律,也就是一切茅盾的平怛之道。所以科學永遠也取代不了哲學。

  • 2 # 林三土

    當代許多人,都持有“哲學已死、科學代之”的觀點。這種觀點的興起不為無因,畢竟現代科學的諸多領域都從哲學中脫胎而出,歷史上哲學家曾經爭辯不休的各路“原型科學想法”(比如世界由哪些基本元素構成、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主導情感的區域究竟是心臟還是大腦、民主制是否必然導致僭政),最後都被自然科學家或社會科學家接手研究。按照這個趨勢推論,豈不是哲學的領地要被科學不斷蠶食以至於最終消失?

    然而對“原型科學想法”的孕育與孵化,遠非哲學工作的全部,相反只是派生的、邊緣的很小一部分。我們在採取行動時,需要以對經驗世界的可靠描述為參考;然而在歷史上的很多時候,人類既有的經驗知識與科研手段,遠不足以支援對相關描述性命題真偽的檢驗,此時我們只能在日常觀察與哲學思辨的基礎上,對相關命題的可靠性做出儘可能合理的揣測。這種“描述性對應暫時無法驗證”的情況,便是哲學作為“原型科學想法的孵化器”這一功能的來源;由於這種不可檢驗性只是暫時的,所以一旦時機成熟、相關科研領域開始發展,哲學便會(也應當)把這部分工作讓渡出去。

    但除了這些暫時不可檢驗的描述性命題之外,還有諸多從根本上無法用經驗手段檢驗的、看似描述性實則規範性的命題(比如前面提到的“上帝是否存在”),以及諸多對這種描述性對應本身所依賴的認識論概念,做出更深一層的追問、理解與反思的規範性命題(比如“什麼是知識”、“什麼是科學”)。哲學作為孵化器的功能,只有以這種更根本的規範性研究為基礎,才得以可能;而這部分基礎性的工作,也永遠無法轉手給科學來完成。

  • 3 # 科學認識論

    完全不認同,科學取代不了哲學,哲學也取代不了科學!科學是具體的哲學分支,是幹細活的,哲學更側重戰略大局!科學實踐具體的改變了物質生活,哲學思考則改變了精神生活!

    哲學可以研究唯心和唯物,但是科學只研究唯物領域的現象。科學知識全部來自對客觀世界的經驗認識!

    哲學在一般人看來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無法證偽!這也是一部分攻擊哲學的原因所在吧!但是我認為這種人極其愚蠢,法國啟蒙思想也無法證偽,但卻帶給社會極其重要的變革!如果我們的社會只考慮可證偽性的知識,那麼人類將在思維深度上大打折扣!

    PS:建議要批評我的讀者,先把劉放桐的《現代西方哲學》讀完。可以看看康德的《純粹理性批評》再看看羅素的《數理哲學導論》......!

    我認為所有宣傳哲學無用論的人都是無知的體現!

    可以說,科學是經驗主義的哲學分支!

    我們現在常說的科學是廣義上的定義,其實更是一種思維工具。科學具體可以分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還有屬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雙重性質的心理學。科學是一套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理性認識論,講究的是證據和邏輯!科學的基礎是經驗,但是科學不會研究什麼是經驗主義,因為那是哲學的任務!

    其實現在的科學是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的,當人類面對的知識越來越多,單一的哲學已經不足以對付對整個世界的描述,於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就會脫離於哲學而獨立發展。

    可以說,科學是研究世界的表象的,哲學更注重方法論,本體論以及不可知論的研究。

    現在的哲學分類也比較細,比如本體論研究,形而上學,倫理學,美學,分析哲學,現象學以及數理邏輯。哲學的這些研究起步就比較抽象,門檻也比較高。所以在民眾生活的滲透率就比較低。

    以自然科學的物理學和分析哲學為例,物理學研究的是物質運動的規律,而分析哲學研究的是物理學描述世界運動所用的語言邏輯,內在表達形式。

    比如科學側重研究“科學是什麼?” 這樣的問題!而哲學就會從分析哲學的角度研究這個問題!

    再以物理學中的電動力學和形而上學對比,電動力學告訴我們:電磁波波長在可見光範圍對應著人眼識別的顏色。但是形而上學則會認為:這個顏色只是電磁波波長的表象而已,其背後還有一個不可知的世界。

    在宇宙起源的問題上,科學只能告訴你宇宙起源於大爆炸,科學不會再繼續追問大爆炸何以可能

    但是哲學就會研究這些問題,哲學可以從人的意識規律,理由律,外在關係說,因果關係的角度分析這些。很典型的案例就是康德的二律背反。哲學總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考形式來接手科學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認為哲學在某種程度上是科學的接盤俠。雖然哲學不能給出宇宙起源的具體答案,但是給出的思考方式卻足以挖掘著人類的思考深度!

    科學不會追問知識是怎麼建立的,它只會創造知識,而哲學研究知識是“何以產生”的。比如五官收集到對世界初次認識的感性材料,這些感性材料透過意識抽象成理性規則的知識!

    可以說,哲學和科學都是對世界認識的一種工具,前者側重本質,後者側重經驗現象。科學研究自然世界,而哲學可以研究科學所使用的思維工具。

    哲學和科學相輔相成形成了我們對世界的理性認識!

  • 4 # 梁文慶2

    不認同!沒有哲學的方法論提供,邏輯知識支援,科學將失去自行發展的基礎和方向。科學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哲學思維,只不過這種思維隱藏在科學物件、科學的方法、科學導向選擇之中,難見其真容而已!科學發展提供:客觀世界的各種事實、具象,哲學則是在客觀世界的各種事實、具象基礎提供客觀世界更為一般一的抽象,反過來影響科學的程序。科學一旦失去哲理性支撐,必將深陷非理性的"黑暗"之中,反過來,哲學沒有科學發展源源不斷的鮮活的新知拓展,哲學立即喪失它理性的鮮活而成為思維的"枯枝“。科學和哲學均是人類認知、適應性改造世界的智慧之學,一個離不開一個。

  • 5 # 公議

    現代的科學是因哥白尼事件為起因神學院弄出了”哲學”而歐洲的民間弄出了”科學”而科學卻受到了哲學的一定程度的束縛又有主體部分進入探究自然法則而創造出一些列科學研究的從外部假設存在某種意義上的東西而組建外部窺探事物內部存在的方法卻明顯地出現疲態!那是因為科學缺少了自我更新的能力之故絕不是什麼”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的歷史性倒退問題而是科學必須要有更新才能煥發生機的事。科學受到哲學的單邊與極端和分裂的束縛是明顯地存在故才有哲學要強行霸佔科學成為哲學之臣的怪異事情頻發的事情。如何擺脫科學的困局呢?筆者認為真正進入自然法則領域而不是當前的把”自然”當成一個遮風擋雨的招牌來用就能解決問題的!科學已經具有尊重事實存在和實踐檢驗科研成果是否能得到自然法則認可的基礎了再前進一步就能進入真的自然領域卻一直在拖延不知在等待什麼?前進儘管是艱辛的歷程卻是生路!倒退很輕鬆卻面對的是科學的死亡!等待是沒有出路的!科學只是人類探究自然存在的一類方法 ,對於方法來說是不能成為分辨真假偽劣與是非曲直的標準!不能使用哲學將自己當成高於一切的標準的套路而給人類求生製造出新的傷害!科學也只是人類求生存下去創造出來的一種方法只有用”對人類求生的利與害作為分辨與判斷標準才能與人類的共存亡的標準”!看看中國歷史”罷黜百家”以儒術為標準的歷程是什麼?倒退與貧窮落後!為什麼呢?人類社會是需要多元並進的共同努力奮進地求生存下去就必須要有百業興旺發達才會闔成強盛繁榮的社會!故科學不具備社會需求的共同性也就不具備成為標準的資格!絕不能走老套路才是出路。

  • 6 # 元維

    我是民間科學哲學土匪,主動登門拜訪。看看我們今天的科學研究成果,滿打滿算400年。那麼請問?400年前的歐洲沒有主流科學思想嗎?美國科學史家薩頓寫道。在近代科學史上,堪稱偉大的加速度的,通常自哥白尼時代開始,從哥白尼到伽利略這一期間,科學的發展獲得了巨大的推動力,它促使科學家的隊伍,幾乎不斷擴大,科技書刊日益增多,同時所研究的科學問題,也越來越複雜。為什麼哥白尼,伽俐略,牛頓的科學理論,能夠引起當時社會的強烈反響與轟動呢?這就是哲學的智慧,從此,便開闢了一個科學發展的新紀元……而哲學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哲學已經死了。 可見,哲學與科學的研究內容,是相互貫通的,一個是顧全大局,網開一面。另一個是,單刀直入,各個擊破。反觀歷史,再看看今天的科學研究領域,耗資巨大,青黃不接,總是遲遲拿不出研究成果。因此,各種哲學思潮紛紛站了出來,才敢於和科學叫板,甚至宗教與迷信也在躍躍欲試……因為近代科學發展,已經走向了哲學,只有哲學的智慧,才能為科學發展帶來新的生機。從這個義上講,哲學就是革命的科學。當然,這裡指的是科學哲學,與宗教哲學無關。

  • 7 # 資料完善度低

    你的"眼耳鼻舌身"等感知器官可不可以代替思想呢?如果能,那麼"科學"就可以代替"哲學"。因為,科學就好比你的"感知器官",哲學就是你的思想。

    如果"感觀"可代替思想那大腦有何用?感觀健全的"白痴"、"腦殘"無凝是最聰明的聖賢。反之,大腦可代替感觀,則感觀有何用?哪坐在家裡就可以消滅美國統一宇宙。

    不知提問者是用鼻子、耳朵思考問題還是用眼睛和屁股來思維?抱歉,開個玩笑,勿怪!

  • 8 # juventino

    科學起源於哲學,科學的目標較小,滿足於暫時的正確,所以發展很快。哲學的胃口很大目標是探究終極,所以發展緩慢。也可以說科學是哲學的一部分,哲學為科學提供前瞻性的假設。

  • 9 # l水爺l

    哲學的源頭是神學,也就是神話,可以叫做神學,神學在哲學這裡死了,哲學在科學這裡死了,所以,神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科學。無知的人才反著說。我是很同意質疑-計算-推論-實證-公理化,這個科學流程的。已經被實證的合理推論我們歸納為科學,至於未被實證的合理推論屬於哲學範疇。按照學者丁舟的分類,可以依次把巫學,神學,哲學定義為低階迷信,中級迷信,高階迷信三種階層,而哲學就是高階迷信。哲學曾經在人類無知愚昧的時刻起到一定的啟迪作用,但當科學全面誕生起來以後,哲學已經徹底的淪落,甚至反過來成為阻礙科學探索未知的絆腳石。達爾文的進化論一不小心終結了宗教,愛因斯坦一不小心就終結了哲學。20世紀初期愛因斯坦大敗哲學家柏格森之後,知識界已經普遍認為哲學已經跟不上科學的發展,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到了。所以,現在一切未被證實或是經不住證實的推論,都屬於迷信!鬼神既然不能被證實,必然被劃入迷信行列!

  • 10 # 踏雪無痕問道中醫

    科學可以代替哲學?說這話的人有多無知!

    科學到目前為止,還是分科之學,把問題分而治之,各個求解。但這樣解決不了系統整體的問題。

    哲學是思考方法和認識世界認識人的方法。哲學的人是抽象的,可以沒有實體物件的,也可以是思辨的而非實證的。而科學不行,科學必須有物件,有實證。

  • 11 # 啊三丶

    首先,什麼是哲學?關於哲學的定義,總結起來可以大致理解為:“明智之愛”、“智慧之愛”、“矛盾之愛”、“詭辯之愛”,或者是“探索價值觀和人生意義”。這裡面的每一條我都非常喜歡,不過在本書的開頭,我還是對我將要講述的哲學做一些具體的介紹和必要的鋪墊,好讓讀者瞭解到,我會側重哪些方面,從怎樣的角度去講述這個世界的故事。

    哲學,簡單的說,就是一門關於高深智慧的學問。(人類的)智慧,主要是指人類對任何我們思想所及之處的一切存在的一些比較深刻的分析和理解。分析和理解世界需要一定的基礎,那便是客觀存在的規律以及洞悉這種規律的能力。(不論是智慧之愛,矛盾之愛,或是價值、意義之愛,它們共同的前提就是,首先要存在智慧、矛盾、價值和意義,我們才能去研究、去愛它們。)很幸運地,以目前人類對於世界的理解來看,世界的確是存在一定的規律的。人類所有的學科都是在研究著某一領域內的規律。有一些學科主要研究大自然最原本的規律,諸如數學、物理和化學;有一些學科研究建立在這些最原本規律上的複雜一層的客體,例如生物學所研究的生命體;有一些學科則研究這些生命體的更高一層的行為活動規律,例如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還有些學科致力於研究高階生命體諸如人類的主觀意識的一些活動規律,那便是心理學;當然也別忘了語言學,語言本身不是為了研究規律,但是它們在表達和記錄規律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類發現規律,傳承規律,完善規律的行為,貫穿著人類文明的歷史。曆法的出現和完善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任何文明的出現,都一定伴隨著曆法的產生,而這些曆法之間總有著比較高的類似性,不論地點、人種、語言,這些曆法都是相似的,這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不難想到,一種合理的解釋便是,曆法所代表的規律是客觀存在的,只是被不同的人群所發現並且利用而已。總的來說,規律存在的客觀性,是人類能夠理解駕馭規律,能夠自我認知,能夠產生智慧乃至哲學的必要條件之一。

    構成人類智慧的另一必要條件便是洞察客觀規律的能力。對人類而言,被賦予這種能力乃是我們最至高無上的榮耀。人類對於世界的看法一直在發生改變,從五行說到原子論、夸克理論,從經典物理到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我們可以說已經獲得了很高的成就。相比於在地球上統治了兩億年但沒有留下任何智慧遺蹟的恐龍,人類的這些成就則是在短短几千年的時間中出現的,人類自身的偉大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同時我們也不能盲目自信,我們根本還沒有看到任何規律的盡頭,終極粒子或者終極規律對我們而言仍是難解之謎。不過沒有關係,我們擁有大量的時間(別忘了我們只用了幾千年來達到今天的程度),我也相信我們很可能就擁有洞察這些規律的正確的思維方式。比如雖然我們人眼所能直觀接收到的世界資訊是三維的,但是我們中的一些已經開始思考可能的多維世界。大自然雖然沒有賦予我們所有可能獲得的能力,比如像鳥一樣飛翔、像蝙蝠一樣接收超聲波、像手機一樣千里傳聲、像電子顯微鏡一樣觀測入微,但是我們早已為我們自己創造出了這些能力,這些大自然中已經存在的或者不曾存在的能力。時光飛逝,人類還是人類,但是人類已經不僅僅是人類了,而是我們自身以及我們所創造出來的這所有的東西的總和。儘管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人類從根本上還是不具備理解世界的能力,我們只能看到表象而不是真實,或者說只能看到對我們有用的真實,而看不到對我們無用的真實。面對這樣一種可能性,我們也不應當選擇故作玄妙或者虛無的種種觀點。我不認為目前人類遇到了被證明了的不可能被解釋的現象,即使存在我們暫時尚無法理解的難題,隨著時間推移,終有可能被人類攻破。所以,我們應當感謝自然賦予我們的能力,我們要運用這些能力理解自然,理解我們自己,同時也要善待自然,善待我們自己。

    擁有以上兩種條件,智慧出現在人類之中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人類中的佼佼者,那些載入史冊的哲學家們,從資訊和知識不足的時代起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尋宇宙和人類的最終真理,伴隨著歷史和時代進步,人類對於宇宙的理解不斷加深,一些學科從哲學中分離出來,諸如物理、化學等被我們稱之為科學的學科。此後這些分離出來的科學與哲學之間又相輔相成,共同進步。關於科學與哲學的關係,最初的時候,兩者是不分家的,比如,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等人既是科學家又是哲學家。既然哲學是智慧的學科,那個年代科學本身就是人類能達到的最高智慧之一,科學很自然地與哲學融為一體。隨著時間推演,科學體系的逐漸建立,使其從哲學之中分離了出來,那些比較具體而相對實用的智慧被歸為科學並分類加以發展,而哲學則主要致力於研究那些並不是那麼具體但卻事關人類意義,宇宙意義的那樣一類問題。

    科學為哲學提供了更多的可供參考的例項,對於科學尚不能直接解釋的現象,哲學則可以從已知的部分中抽離出更高一級的規律。這些規律不會像科學定律一樣,比較快的更新換代,比如經典物理被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取代,而將來又很有可能出現更先進的更為統一完整的體系來代替現有理論。更高一級的規律則應當保有更長乃至永久的有效期,例如守恆律。守恆是一個十分奇妙的概念,這一級別的人類智慧基本不會被推翻,它會出現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從日常生活到最頂尖的科學,必須有一些守恆量的存在。

    關於什麼是守恆,我在這裡插入一個例子,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對兒童認知中守恆概念的出現做過一些研究:守恆的概念一般形成於6、7歲到11、12歲之間。研究表明,兒童獲得不同守恆形式的年齡是不一樣的,最早掌握的是數量守恆(6、7歲),接著是物質守恆和長度守恆(7、8)歲,再然後是面積守恆和重量守恆(9、10)歲,最後是體積守恆(12歲)。關於數量守恆,假如我們給兒童提供兩排數量一樣多的糖果,前後排列一致,兒童一般都能認識到兩排糖果一樣多。但是如果研究者把其中的一排擴大或縮小間距,改變其外觀形態,小於7歲的兒童就很難意識到兩排糖果一樣多了。而年齡大一些的兒童就能做到這一點。

    當然這只是人類對於守恆認知的開始,如果沒有受到過現代教育,一般人一輩子也不會憑藉自己的能力認識到嚴格的物質守恆和能量守恆。一般而言,在科研領域當中,一旦某些被認為是守恆的量被打破,若不是實驗中存在錯誤,那麼一套新的理論便很可能隨之誕生,伴隨其中的往往是新的一種量的守恆來取代舊的被打破的守恆。所以,我認為守恆更接近於一種哲學概念,描述的是類似於1+1=2的一種奠定人類思維基礎的但同時又比1+1=2更復雜一些的概念(1+1=2似乎也應被涵蓋在守恆概念之中)。所以除非有全新的科學實驗結果的出現,像守恆這種對於科學有著極其重要指導意義的概念或者理念是不會被取代的。

    這也是為什麼雖然亞里士多德處於科學匱乏的時代,卻能得出一些我們至今都認為正確的道理的原因。有些東西會變,有些東西則始終如一或者以極慢的速度改變,這些不變的東西便屬於哲學範疇,改變越慢乃至不變,便越高深(越接近真理)。透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對哲學和科學的關係有一個比較清晰概念:瞭解並熟練運用守恆律更接近哲學,瞭解並熟練運用經典物理更接近科學。

  • 12 # 諸神的恩寵

    不認同!哲學是底層邏輯,科學是外顯手段,各自都有各自的特性,各自都無法被對方取代。關於哲學和科學的關係,推薦閱讀一本書《認知哲學導論》。

    有人會說了,“哲學”已經夠讓我頭大了,現在又出來個“認知哲學”,真是讓人猝不及防啊!

    其實呢,這很正常,認知哲學是哲學的一個新領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很陌生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認識認識它。

    認知哲學,就是用科學實驗的方式,來研究人的思維和意識的一門學科。它是一門交叉學科,和心理學、人類學、語言學等學科都屬於“近親關係”。

    它的起源,大約可以追溯到16世紀。

    當時,法國大哲學家笛卡爾說了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在笛卡爾看來,思想是一個人的核心,人與人最主要的區別,就在於思想的不同。

    由此,他將世界分為物質和精神兩大類,這兩大類之間會相互影響,比如,聽到一段優美的音樂,我們就想翩翩起舞,看到青藏高原的雪山,我們就情不自禁地想流淚。這是精神受物質的影響。

    反之,心情煩悶的話,我們可能會去海邊散步,心情愉快的話呢,我們可能會去看場電影。這是物質受精神的影響。

    笛卡爾的這個理論,被稱為“身心二元論”,而認知哲學,就是在“身心二元論”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

    到了當代,認知哲學領域分成了兩大流派,這兩個流派,分別支援兩個論點——功能論和物理論。

    先說功能論,它是目前認知哲學領域的主流觀點。它認為,人體是一臺巨大的機器,而大腦呢,則是這臺機器的計算機,大腦的活動,直接決定了人的心智水平和行為能力。一個人的任何主觀感受和外在行為,都是透過大腦運算完成的。

    舉個例子,週末你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肚子咕咕叫,於是你從沙發上站起身,走到冰箱跟前,開啟冰箱門,準備拿些零食出來。

    按照功能論的說法,你從肚子餓,到站起身,再到走到冰箱跟前,這一系列舉動,全都是大腦運算的結果,只不過這個複雜的運算過程,你用肉眼看不到罷了。

    這個功能論,是被我們大多數人接受的,很多科學家也支援這個說法。但是,有不少哲學家卻產生質疑了。

    質疑的哲學家認為,心靈、大腦和計算機三者之間雖然有共通之處,但它們本質上並不相同。

    心靈的活動,遠比大腦細胞運動複雜得多,與計算機程式更是沒有可比性。人類的心靈活動瞬息萬變,哪怕再精密的儀器再先進的裝置,也無法完全模仿和複製它。

    在反駁功能論的這些學者裡,有個叫普特南的最為有名。他是美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在心靈哲學、語言哲學、科學哲學和計算機領域都做得很成功。

    普特南在一篇論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孿生地球思想實驗”。孿生地球思想實驗,最初是反對語言學裡的一詞多義的,後來,又延伸到了認知哲學領域。

    這個實驗很有意思,它假設的是,在外太空,也存在一個和地球一模一樣的星球,兩個星球上,都有“水”這種物質。

    而且,兩個星球上的水,用處都是一樣的,它們都能用來泡茶、煮飯、澆花、洗澡。

    不過,在我們地球上,水的化學成分是H₂O,而孿生地球上呢,水的化學成分卻是XYZ。

    再假設地球上有個小李,孿生地球上也有個一模一樣的小李,地球上的小李和孿生星球上的小李,都知道一個事實:水是能喝的。

    那麼問題來了,兩個一模一樣的小李所說的“水”,也是一模一樣的嗎?

    這個實驗認為,兩個星球上的水,並不是同一種物質。我們剛才說了,這兩種水的內在成分是完全不同的,一種是H₂O,另一種呢,是XYZ。

    因此,當孿生星球的小李說出“水”這個詞兒時,他指的是成分為XYZ的水,而當地球上的小李說出“水”這個詞兒時,指的是成分為H₂O的水。這兩種水,就有了不同的意義。

    繞來繞去,普特南想用這個思想實驗告訴我們什麼呢?

    在傳統觀念看來,意義是“在頭腦中”的,詞語的內涵,決定其外延。

    而“孿生星球實驗”想說的是,同一個詞語,由於使用的語言環境不同,這個詞的內涵就會發生巨大變化。

    所以,一個詞語的意義不僅僅存在於頭腦中,而是至少部分地取決於外部世界的事實,它跟前面提到的大腦計算出人的行為和思想,完全不是一回事。

    說完功能論,再來簡單說說物理論。物理論認為,人類只有一個世界,就是物理世界,沒有什麼心靈世界。

    這個說法,讓美國著名哲學家內格爾不太爽,於是,他開始搞事情了。

    1974年,內格爾發表了論文《當蝙蝠是什麼滋味》。在這篇論文裡,內格爾假設人類擁有和蝙蝠完全一樣的生理結構,能完全模擬蝙蝠的習性和行為。

    但即便如此,人類依然無法得知:當一隻蝙蝠是怎樣的感覺。比如,飛行的時候,蝙蝠心裡在想什麼,倒掛的時候,蝙蝠又在想什麼。

    從“孿生地球思想實驗”以及內格爾的《當蝙蝠是什麼滋味》裡,我們不難發現,認知哲學研究的重心,強調的就是“感受性”這回事兒。

    功能論和物理論的最大漏洞,都是否認了感受性。而感受性呢,恰恰是人和其他生物的重要區別。

    說了一大堆,認知哲學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它實際上是在告訴你,除了你自己感受到的,其他的都不存在,或者說,它的存在也與你無關!

    這個很好理解,假設你生活在北京三里屯,那麼,北京三里屯的一切才對你有意義,其他的地方,如果沒有你的親戚朋友在那兒,你偶然去到那裡認知它的時候,它才存在,其他的時候都不存在。這就是認知哲學。

    很多人不理解,它怎麼能不存在呢?在地球的某個角落,一定存在著“我”不知道的某些事物呀,儘管“我”從任何渠道都沒辦法獲取它們的任何資訊!

    可是,這種存在,不在你的感知之下,它對於你沒有任何意義,所以認知哲學認為,它就屬於“不存在”!

    再舉個例子,假設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裡的人們,一輩子都沒見過大海,也沒法兒透過電視網路等媒體,瞭解大海的相關知識,那麼,在他們的思維意識裡,就不可能知道美國夏威夷的碧海藍天有多麼美好。夏威夷的碧海藍天再美,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存在的。

    只有你能感知到的世界,才是你的世界。至於你感知不到的世界,即使它客觀上存在,也與你無關。認知哲學想說的,就是這個事兒。

    現在,認知哲學依然是一個全新的學術領域,它就像一個多姿多彩的星球一樣,等待著人們去探索。但這本《認知哲學導論》,多多少少讓我們知道了一點關於認知哲學的常識,為我們瞭解認知哲學,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 13 # 吳克思

    哲學是科學之母

    為什麼我說哲學是科學之母?當然會人會覺得不服氣,不過讓我們翻開科學史,我們就會發現:

    公元3世紀前,歐幾里得( Euclid)的工作使得幾何學成為一門“空間科學”(sciencof space),從柏拉圖(Plato)學園的哲學分離出來,但學園的哲學家仍然講授幾何學。

    伽利略(Galileo)、開普勒(Kepler)以及17世紀牛頓的最終革命,使物理學(physics)作為一門學科與形而上學(metaphysics)分開。到了現在,有些研究物理學的系,名字仍叫做“自然哲學”。

    1859年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使生物學與哲學(和神學)相分離;到了20世紀初,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也從哲學中分割出來。哲學對邏輯有長達千年的關注,在最近的50年中,這種關注最終導致了計算機科學的誕生。

    我們會發現從古希臘到現在的科學史,就是哲學中的某一部分不斷從哲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歷史。

    哲學與科學對於理解對方是不可或缺的

    科學與哲學間的關係是如此的緊密,每一門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的科學,同時都給哲學留下了一些獨特的問題,一些它們不能解決的東西,卻使得哲學必須永久面對或者至少暫時要面對的間題。

    比如:數學處理數字,但它不可能回答數是什麼的間題。注意,這不是指“2”“dos”或者“I”或者“10(以2為底)”是什麼的間題。它們每一個都是一種數字,一種符號,一種書寫,並且都命名同一個東西,即數字2。當我們問數是什麼,我們的問題不是關於(書寫的或者言說的)符號的,而顯然是關於事物的。柏拉圖堅持數是事物,雖然是抽象事物,至少自他以來哲學家對這個問題一直在提供不同的解答。與柏拉圖相對照的是,另外一些哲學家認為數學真理(不是關於抽象構體和它們之間關係的,它之為真是基於關於宇宙間具體事物的事實,並反映了我們對數學表示式的用法。

    第二個例子,牛頓第二定律告訴我們F=ma,力等於質量與加速度的乘積。加速度相當於dv/dt,即速度對時間的一階導數。(可是,什麼是時間小這個概念我們都明白,也是物理學所要求的。我們一般人想必知道時間是什麼,時間概念對物理學家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無論是一般人還是物理學家都難以明確地告訴我們時間究竟是什麼,或者如何定義它。注意,用時、分和秒這樣的術語去定義時間,是把時間的單位與我們用這樣的單位所測度的內容混淆了。這好比用或者英來定義空間。另一方面,我們不能說時間就是持續,因為持續恰恰只是某某時間的流逝。這樣做,我們的定義恰恰預設了我們試圖要定義的那個概念。

    可以說哲學主要考慮的,就是科學目前不能回到或者永遠也許不能回答的問題,進一步考慮的是科學為什麼不能回答這些問題的問題。

    而兩千多年的科學發展已經塑造改變了哲學探究的議程。從17世紀科學革命獲得巨大成功以來,科學確實是哲學最有利的源泉。

    牛頓力學的決定論也引出了人類行為中的決定論,牛頓力學的成功使決定論成為一種活躍的哲學選擇。牛頓和達爾文成為了哲學唯物主義的最大源泉,這種思想大大動搖了包括形而上學、心靈哲學在內的傳統哲學理論,進而威脅到了道德哲學。

    到了20世紀物理學發展和數學的基礎動搖了哲學唯物主義的信念,量子力學的機率不可能以極高的精度說明物質(以及萬物)的基本構成物的行為。

    我們可以看到,哲學家在思考心智與它在自然界的地位、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生命的意義等問題時,所有這一切都深受科學進步的影響。而隨著科學對與實在的描述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不斷變化,於是哲學問題的本性也隨之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在噴Uzi吃三路資源,第一視角公佈真相,PDD冤枉他了,生死團小虎原地茫然,你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