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會講故事的餘漫

    大人吵架,喜歡拿小孩子出氣,私以為可以行問以下幾個問題:

    1、與陌生人相比,我們是不是更容易對比較親近的人沒有耐心?甚至表露出怒火,生氣的一面。

    從心理學上說,越是熟悉的人,越是能夠讓我們放鬆,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暴露出來。

    而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孩子,都是離自己最親密關係之人。

    在外人面前,可能還會控制一下,但到了越是親近的人面前,就有可能越不想控制,這可能是因素之一。

    2、面對一個強大的人,和麵對一個沒有反抗能力的人,我們會對哪一種人更容易生出“欺負”的心理?

    這個我們可以好好回想一下,自己上學的時候,哪一種學生最容易被人欺負,其中一種便是“弱小”。

    所以校園欺凌,有的時候“弱小的學生”會成為一種選擇。

    而在家裡,與勢力相當的夫妻相比,孩子則明顯是弱勢,一個毫無還手之力的人。

    3、同樣一個杯子,你生氣的時候是選擇扔別人的,還是扔自己的?

    扔別人的杯子,可能會被杯子的主人找麻煩,引來後續麻煩,尤其是這個杯子的主人並不是反抗無力的人。

    扔自己的杯子就不會這樣,扔了就扔了,反正是自己的東西。

    而孩子,在父母的心裡也屬於“私有物”。或許這樣說有點過份,但你打別人的孩子會被人家家長找麻煩,打自己家的孩子……

    爺爺、奶奶或許會護著,但是若爺爺、奶奶年紀已經大了,你成了家裡的“頂樑柱”,最強悍的那個人,是不是又回到了第二個問題?

  • 2 # 依依心悅

    大人吵架為什麼會拿孩子出氣! 因為他們懦弱無能, 如若兩個人無子女,那麼吵架,最多最差也就是離婚或分手,多個娃,他們就有別的藉口,不分開,便拿小孩出氣,這樣的人多是沒有成就! 他們會覺得,都是小孩的拖累,才讓他們沒有更多的成就!

    其實不然,優秀的人,就算有了小孩也會優秀的,因為他們一直向著希望前進,所以不要再打罵小孩了,他們都應該是獨立而又幸福的個體

  • 3 # 你給我聽好00

    我很喜歡觀察孩子,特別是當孩子出現一些匪夷所思的行為的時候,我就特別想搞明白他會這樣做的原因。後來我發現我們認為的,孩子比較淘氣不懂事的行為,很多時候並不像我們成人想象的那麼簡單。

    很多時候,孩子做一些行為有一些深層含義的。

    但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做到像我這麼理智的。

    包括我自己也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人畢竟不是機器,不會做到完美的。

    題主問題裡說到的問題,說到底還是因為家裡三個人的教育理念不一致。那三個長輩有真的坐下來好好談過這個事嗎?,是要認真的,推心置腹的談。不要吵架,不要相互指責而是真的認真剖析每個人教育的優缺點。

    我估計題主家裡應該是沒有的。

    沒有一個一致的育兒觀和育兒方式確實養不好孩子。可以一致的育兒方式也不是隻拿一個人的方式就可以,是需要家裡人共同商量決定的,題主好好想想怎麼和奶奶老公溝通吧。把大家的意見擰成一股繩。問題就好辦多了。

  • 4 # 物識通志

    我沒有孩子,但是我當過孩子啊,我母親以前經常因為拿我出氣,凳子,笤帚什麼都招呼過我,

    我是可以接受的,她鍛鍊我剛毅的性格。他們的矛盾也教會我很多,我理解他們。現在我也成家了,母親老了,我突然想起了以前搞笑圖片那句話,媽媽再打我一次,說實話,她打不動了。

    媽媽,我想你!

  • 5 # 奈小一

    這個我覺得我沒什麼資格回答,因為我也是那種生氣控制不住自己,偶爾會對孩子發脾氣的人,我知道不好,但是有時候控制不住

  • 6 # 心旅教育李豔梅

    感謝邀答。我覺得大人吵架拿孩子出氣,一是因為在當時孩子是最近的弱小者,進化使得人會攻擊比自己更弱小的,以確保成功和自保。這一點大人自己可能意識不到,是本能。二是因為大人往往忽視孩子的心理感受,以為孩子不會受到多大的傷害。表面看起來,捱罵的孩子很快就會恢復快樂,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實際上有些孩子因此而自我否定,有些孩子因此而變得內向多疑,有些孩子會懷疑婚姻,失去信任能力等,這一點真的是希望大人有足夠的認識,做合格的父母。三是很多父母界限不清,以為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可以隨意處置,沒有應有的尊重。四是見過這樣的案例,有些大人以攻擊孩子來打擊另一方。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應該有學習的意識,成為稱職的父母,莫要傷害孩子。

  • 7 # join1972

    感謝邀請!首先我是一個孩子的父親,由於妻子是醫務人員,幾乎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孩子,是我一手帶大的,所以我認為我有發言權!說實話,不拿孩子出氣有時真的很難做到!我家的是男孩子!比較調皮!有時工作或者家庭不順心經常就會吼孩子,我承認這樣對孩子不對,可是人非聖賢呀!我只能儘量剋制!我妻子也會這樣!甚至會更厲害!但是我認為不用太為此自責!只要用心去關愛孩子儘量善待孩子就行!畢竟再拙劣的陪伴都要勝過最好的教育!相信我,建立起父子信任的紐帶!比什麼都強!

  • 8 # 鑫雨親子講師

    2018年10月26日,重慶新世紀幼兒園的孩子們,做完操回園內時,一名39歲的婦女,突然衝出來持菜刀瘋狂砍傷14名兒童。

    這不是第一次出現這樣殘忍的事件,開啟百度,你會看到更多更殘忍更瘋狂的案件,無一不是情緒失控的大人,對著完全沒有反抗能力的孩子狠下殺手。

    你可能會問,這些事件,跟這個題目有什麼關係?

    但你有沒有發現,這些事件,與生氣的父母拿孩子發洩,其背後的心理機制是一樣的?

    從心理學上來說,當人們遇到讓自己生氣的事件時,通常會有兩種情緒,一種是憤怒,一種是恐懼。這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自己跟對方的強弱對比。如果感覺自己的力量比對方強大,升騰起來的情緒就是憤怒;如果感覺對方比自己強大,憤怒的情緒就會被壓抑,取而代之的是恐懼。

    比如,那個在公交車上大罵學生不肯讓座的老人,他的情緒就是憤怒,因為他相信孩子不會攻擊他,他是安全的,可以隨意發洩自己的情緒;

    而如果一個人遇到猛虎朝自己吼叫的時候,他基本上湧起的情緒是恐懼,因此人類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鬥得過猛虎的,除非你是武松,還要醉酒的那種。

    因此,當大人有不良情緒又不懂得去正確面對和自理自己的情緒的時候,他們最容易找弱者來發洩。

    有的媽媽在老公或婆婆那裡受氣後無處發洩,就會朝孩子吼,放大孩子的錯誤,一點點小事大發脾氣。

    有的爸爸,在事業上受了挫折,不敢跟公司的老闆爭吵,卻回家對著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

    大多數情緒失控的父母,都只是對著自己的孩子發洩,沒有傷害到社會上的其他人。而那些瘋狂作案的人,他們基本是社會的loser,在成年人面前無法取得價值感,甚至可能也沒有包容忍讓的家人和孩子給他們作為發洩的渠道,於是,他們罪惡的眼光便盯向了更加柔弱沒有攻擊性的孩子。

    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帶給孩子的,都是永遠的傷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被殺人犯傷害的孩子,永遠失去了鮮活的生命;被父母傷害的孩子,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沒有及時的自我成長,也可能帶著一輩子的心靈傷疤。他們可能膽小怯懦、委屈求全,叛逆暴力、輕視一切,也可能放任自己,沒有責任感,或者帶著隱痛和傷痕,無意中再傳承給下一代。

    因此,為人父母,無論遇到怎樣的問題,請不要拿孩子出氣。

    不要說我氣頭上控制不了自己。情緒並不非不可控,如果你生氣的時候,撲面遇到的是猛虎,你還敢生氣發火嗎?那個公交車上罵人的老大爺,在更多乘客的回擊後,不也只能乖乖收起怒火,灰溜溜下車?

    說明情緒都是可以控制的,只看你想不想。

    更何況,誰不希望培養一個健康自信Sunny快樂的孩子?

    用自己的理性,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親密關係,給孩子一個溫暖快樂的成長環境,是孩子的幸福,更是父母的幸運。

  • 9 # 特立獨行的小魔女

    兩夫妻吵架,拿小孩出氣, 心裡有以下:

    1、孩子長得像對方,當做對方來出氣

    2、孩子是自己的,拿孩子出氣別人管不著

    3、孩子對方疼愛的,拿孩子出氣,正好氣氣對方

    4、孩子不會還手反抗,當出氣筒正好

    5、也有可能雙方爭吵的起因是因為孩子,心裡想要不是你也不會有架吵

    6、孩子平日裡就不乖,正好這個時候連氣一起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魯班都有什麼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