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欲言莫言
-
2 # 大國崛起
話說一個朋友的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更形象一些
他從16歲至今
在家只待過4天+15天+3個月+8天+6天+8天
退役後,也只在家過了兩次年,加起來年關只在家待過16天。
不回家的時候
才明白
衣裳再添幾件
飯菜多吃幾口
出門在外沒有媽熬的小米粥
一會兒看看臉一會兒摸摸手
一會兒又把囑咐的話裝進兒的頭
如今要到了離開家的時候
才理解兒行千里母擔憂
不回家的時候
才明白
故鄉只有冬,
再無春夏秋。
你問我為什麼不回家
退役前,是為了國
退役後,是為了家。
提前預祝大家春節快樂,祝福你們,也祝福所有的華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
一群每逢中秋春節就
邊站崗
邊驕傲
邊思念
邊忍住思念
最後還偷偷哭的“傻子們”
-
3 # 眉毛山裡人
02年到廣州,打工10年後回湖北宜昌秭歸縣楊林橋鎮。現一年回家七八趟,之所以回來,當時想的就是父母年紀越來越大了,賺不了多少錢不重要,能陪陪他們,離的不遠,有事可以隨時回去看看。也就放心了!身邊有很多的例子,出門打工,結婚生子,老婆外地的,房子買老婆那邊去了,一把幾年不回來,回來也是短暫一晃而過,只是證明自己還活著,手腳健全!想想就為做父母的心痛!!養兒防老,其實最後,只是養兒安排個後事而已!
-
4 # 酷酷王和社會騰
從出來讀高中吧,高一二每月都回次家,後來高三自己搬出來住了,也就過年回了幾天,往後到更遠的地方讀大學,都是暑假打工,寒假可以回去住一個月,畢業工作了更是每年回去四五天,甚至連通電話都顧不上打了
-
5 # 蕭公子的劍
我有兩三年沒回家過年了
我很想回去的
帶上我的老婆孩子
回去好好陪陪父母
但是人生就是這樣
不會盡如人意的
熬吧,終歸會熬出頭的
-
6 # 我是清昔雪
除了2010年那年沒回家過年,基本上年年都會回去。
2010年,那年我12歲,和我父親兩個人在北京過年。醫院裡只有過年回不去的幾個病人,整個病房裡空落落的,當時對過年完全沒有往日的期待。
大年三十那一天,走在樓道里,一位小護士姐姐熱情的給我道新年祝福。他們還在護士站上擺滿了鮮花。當看到花的那一刻,似乎覺的有那麼一點過年的味道。
查房的一位主任在過年前幾天還跟我說:“過年回不去了,就到隔壁病房和那位姐姐一起看看春晚,不然多無聊啊。”(因為當時我住的病房裡沒電視。)
依稀還記得當時我父親和一位山西的叔叔去買一些簡單的“年貨”,那位叔叔回來後給了我好多糖果,並安慰我說過年回不去沒什麼,我家孩子和你一樣還呆在病床上呢。一會兒你和他一起去隔壁找“劉雨”玩。
“這個就劉雨的,原先和我住一個病房,因為性格活潑,她和誰都很熟,對待所有人都很熱情。”快過年那會兒搬到了隔壁病房。
大年三十的晚上,父親可能和那位叔叔去外面了吧,我們三個人,一起擠在一間病房裡看春晚。當時我12歲,那位叔叔的孩子18歲,叫劉雨的女生24歲。我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2010年那個難忘的春晚。
如今,時隔九年,現在每年的春晚雖然都在家,但是似乎從那一年起,對過年再也沒有了小時候的期待……
-
7 # 嶽清峰
我最近幾年都是回家陪老人過年的,二老都80多歲的老壽星了,能多陪伴就多陪陪老人家,說實話在外地打拼創業平時很難得有時間,對老人感覺愧疚的很。
-
8 # 123金秋碩果
每年都回去一次,回去旅程漫長擁擠勞累走親戚人情費來回車費又是空空的行囊,現在我每一天都一樣感覺不出過年的味道。
-
9 # 妙妙一角
122
順便檢討一下自己:我有好多年沒回老家去過春節了(都是選擇平時回去探親)。
從初中開始我就住校生活,自那時候起在家裡的時間越來越少了。上大學那時候起,基本上半年才回一次家,愈發明顯地感覺到,每次回家就像是個客人。父母本來就忙得不著邊,還得“照顧”著我這個輕易難得回家一次的兒子,前前後後的,我都幫不上什麼忙。眼看著,心裡著實不是滋味!
這裡插播一下背景資料:我是從農村進城的,在外工作近二十年。老家還守著幾十年前的生活模式,許多狀況我不習慣但無力改變。父母自我出生那年開始做小買賣,幾十年來,受限於眼界氣魄,雖然規模有些擴大,總體來說發展極其有限,但忙碌程度沒有多大變化。只是近些年來供貨渠道有些改善,稍微減輕了一個工作量。
大家有誰家裡做點兒生意的應該有同感的吧。父母年前年後是他們最忙的時候,而我,什麼都幫不上,反而總感覺是給他們添亂了。
起初我也是每年都積極回家過年的,直到有了“第一次”不回家的經歷。那是一次跨省跳槽的節骨眼上,恰逢年關,身無分文,工作沒著落。我寄宿在城郊的農舍裡,大年三十看專業書壓歲,大年初一到圖書館迎新年。心中也有些伶仃感,但是很沉靜。當然,在給父母的電話中,萬萬不能告訴他們我是一個人過年的,所以家裡人都至少五年後才知道我當時的囧境。
關於春運返鄉一票難求,相信不用多講大家都知道的。有一年在上海站排隊買票,露天廣場上設定了五十多個售票視窗,所有人都揣著錢,沿著鐵柵欄慢慢往前挪。中途還飄了一陣細雨,也不見有人離去。那個時候,沒有手機上網查票,沒有線上支付,連列車時刻表都是要另外掏錢買來,挪到視窗了,還得和售票員反覆確認購票車次日期站別等等,最怕聽到的是“這班車沒票了”。我清晰的記得的我那次是排了約五個小時才拿到了回鄉的票根,中間不敢擅離,不敢多喝水,不能去廁所,也沒有人可以拉個家常,思維都快停止了。
一個春節七天假,輾轉在路上佔去至少兩天,還不算前後準備工作,到家了整天守在家人身邊也就兩天時間罷。兒時的玩伴已經沒有了共同話題,親戚們大多不瞭解外面的生活狀況,時時處處讓你自己感覺自己是個外來者,一個不常來往的客人。頗為無趣,想要逃!
再後來的一次,上海南站,還是排隊買返鄉的春運票。這次是下大雨,所以售票點設在室內,整個地下通道全是人,回鄉的熱情也被大雨澆透了。堅持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基本上沒挪多遠,思來想去,內心快要崩潰了。中途,跟父親打了通電話,說我可不可以不回家過年啊?父親什麼樣的表情我不得而知,總之,那年是我第二次沒回家過春節。留在上海,年味淡得讓人記不起是在過年,除了初四晚上一陣爆吵的鞭炮聲,基本上就是稍微長一些的普通週末罷。
再後來,成家了,有孩子了,可以手機上網了,可以網路訂票了,可是想著春節那幾天的折騰勁兒,越發興不起回老家過年的念頭。對父母來講,過年都不回來,這兒子就算白養了吧。
好在有兄弟姐妹們還在老家,春節的時候父母不至於寂寞孤單。
這幾年,父母明顯的老了。歲月不饒人,做兒子的,雖然今年春節還是不準備回老家去過年,內心也的確挺牽掛的。
-
10 # 邂逅芸嫣
我才三個年頭沒有回老家而已
這人生能有幾何
若不被生活所迫活的瀟灑的有能有幾個
我今年好不容易回到家了
也沒能趕上今年的第一場雪
若還能有往後
你的每一場大雪
我都必將邂逅
回覆列表
每年都回,我建議大家也是如此,一年365天,在外面飽受各種委屈,心酸,這對別人來說都不是事情,只有回去的時候,關起房門,痛哭一場,或者跟家人說說笑笑,心裡才會舒服,哪怕是哭,把在外面的委屈哭出來,回到家裡,我們就是孩子,我們可以展現最真實的我們,多少個日夜,我想逃回去哭,大哭一場,跟媽媽說說心裡的苦楚,希望可以得到安慰。在家,那是安全可靠的地方,在哪裡,即使哭(´;︵;`)也不覺得丟人,可以放心的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