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據《元史》、《許文正公遺書》、《許文正公世家譜》、《元朝名臣事略》、《元文類》、《蒙兀兒史記》以及《辭源》、《辭海》、《華人名大辭典·歷史人物卷》等史料記載,許衡青少年時即聰敏勤學,博覽群書並立志學以致用;成年後,“凡經傳、子史、禮樂、名物、星曆、兵刑、食貨、水利之類,無所不講”。
(2)與姚樞、竇默等講程朱理學,“慨然以道為己任”。
(3)元世祖忽必烈為親王時任京兆提學,於關中大興學校;世祖即位後,任中書省議事、中書左丞,與劉秉忠等“立朝儀”。
(4)“定官制”,完善元朝官員品階等級。
(5)籌劃立國規模,上書言立國“必行漢法”。
(6)有元代的“魏徵”之稱,“犯顏諫諍,剛毅不屈”,彈劾尚書省平章政事,親貴阿合馬。
(7)建立並主持元初國學,任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培育人才,善教,眾多弟子如姚燧、耶律有尚等皆學有成就;對漢蒙文化交流,程朱理學傳播和朱陸合流有較大影響;教領太史院事,與王恂、郭守敬、楊恭懿等改定曆法,“撰《授時歷經》”。
(8)新制儀象圭表。
(9)道德情操高尚,留下了“不食無主之梨”的中華傳統文化故事。
(10)不食道旁無主之梨的價值標準和道德信念;治家嚴謹,教子有方,其子孫皆學有所成,第四子許師敬先後三居相位,為元仁宗推行科舉制度和使天災頻生的泰定時期呈現治平的盛世,卓有政績。“不食無主之梨”事蹟被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與哲學》選為教材內容。
許衡在哲學上,稱世界本原是“獨立”的“道”。認為“道”生“太極”,“太極”函“一氣”﹔“氣”具陰陽,由此化生天地萬物,而其中又以人為靈貴。他又稱太極是理﹑天理,說“有是理而後有是物”,“無理則無形”,認為形而上之理是世界根源。在論到天地萬物時,認為“萬物皆本於陰陽,要去一件去不得”。萬物皆有剛柔﹑動靜﹑內外諸矛盾。每一矛盾雙方都相濟相勝,“天下事,常是兩件相勝負,從古至今如此”。但他認為,矛盾發展最終“以靜為主”,止於無對﹑靜止的狀態,又表現了形而上學的思想傾向。
在心性問題上,許衡認為人稟賦天理即天命之性。人性本善,是本然之性。但人稟氣有清濁之不同,故又有氣質之性。透過靜時“存養”﹑動時“省察”的修養方法,能使“氣服於理”,復見天理。他還提出心與天同的天人合一論,強調“反身而誠”﹑“尊德性”等自省自思的認識和修養方法,認為這樣就可以盡心,知性,知天。 許衡哲學雖本於程朱,但不重玄奧“隱僻”之理,而強調道德踐履。他說,“道”在日用行事中,不是高遠難行之事,並提出“鹽米細事”也應當講究。這在客觀上有一定積極意義。
(1)據《元史》、《許文正公遺書》、《許文正公世家譜》、《元朝名臣事略》、《元文類》、《蒙兀兒史記》以及《辭源》、《辭海》、《華人名大辭典·歷史人物卷》等史料記載,許衡青少年時即聰敏勤學,博覽群書並立志學以致用;成年後,“凡經傳、子史、禮樂、名物、星曆、兵刑、食貨、水利之類,無所不講”。
(2)與姚樞、竇默等講程朱理學,“慨然以道為己任”。
(3)元世祖忽必烈為親王時任京兆提學,於關中大興學校;世祖即位後,任中書省議事、中書左丞,與劉秉忠等“立朝儀”。
(4)“定官制”,完善元朝官員品階等級。
(5)籌劃立國規模,上書言立國“必行漢法”。
(6)有元代的“魏徵”之稱,“犯顏諫諍,剛毅不屈”,彈劾尚書省平章政事,親貴阿合馬。
(7)建立並主持元初國學,任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培育人才,善教,眾多弟子如姚燧、耶律有尚等皆學有成就;對漢蒙文化交流,程朱理學傳播和朱陸合流有較大影響;教領太史院事,與王恂、郭守敬、楊恭懿等改定曆法,“撰《授時歷經》”。
(8)新制儀象圭表。
(9)道德情操高尚,留下了“不食無主之梨”的中華傳統文化故事。
(10)不食道旁無主之梨的價值標準和道德信念;治家嚴謹,教子有方,其子孫皆學有所成,第四子許師敬先後三居相位,為元仁宗推行科舉制度和使天災頻生的泰定時期呈現治平的盛世,卓有政績。“不食無主之梨”事蹟被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與哲學》選為教材內容。
許衡在哲學上,稱世界本原是“獨立”的“道”。認為“道”生“太極”,“太極”函“一氣”﹔“氣”具陰陽,由此化生天地萬物,而其中又以人為靈貴。他又稱太極是理﹑天理,說“有是理而後有是物”,“無理則無形”,認為形而上之理是世界根源。在論到天地萬物時,認為“萬物皆本於陰陽,要去一件去不得”。萬物皆有剛柔﹑動靜﹑內外諸矛盾。每一矛盾雙方都相濟相勝,“天下事,常是兩件相勝負,從古至今如此”。但他認為,矛盾發展最終“以靜為主”,止於無對﹑靜止的狀態,又表現了形而上學的思想傾向。
在心性問題上,許衡認為人稟賦天理即天命之性。人性本善,是本然之性。但人稟氣有清濁之不同,故又有氣質之性。透過靜時“存養”﹑動時“省察”的修養方法,能使“氣服於理”,復見天理。他還提出心與天同的天人合一論,強調“反身而誠”﹑“尊德性”等自省自思的認識和修養方法,認為這樣就可以盡心,知性,知天。 許衡哲學雖本於程朱,但不重玄奧“隱僻”之理,而強調道德踐履。他說,“道”在日用行事中,不是高遠難行之事,並提出“鹽米細事”也應當講究。這在客觀上有一定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