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暢聊古今事
-
2 # 拍案歷史
誓師大會是古代士兵上場之前的必備程式,電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領兵出征的將領意氣高昂地對下屬一番囑咐,並允諾如果取勝後將會有怎樣的榮譽和封賞。但與電視劇中不同的是,古人不具備造音響話筒的能力,因此那種百萬誓師大典上將領一人嘶吼就能通傳全場的場景是不存在的,為了能夠最好的鼓舞士兵的戰鬥志氣,古人通常採用以下直接有效的方法讓士兵明白打了勝仗的好處:
1、張貼告示。先別說百萬人的誓師大典,就算是現在幾千人的學校課間操,如果沒有話筒,都無法傳遞統一訊號。為了達到給士兵打雞血洗腦的效果,古人最先採用的方法便是在軍營四周張貼上相關告示,在這個告示上通常會書寫清楚打勝戰相應的軍餉和獎勵,一般來說將領都會用提高軍餉和加官進爵作為噱頭鼓舞士兵。
2、層層傳遞。除了張貼告示,古人還會透過層層相傳的方法,將將領所說的話先傳遞給各個部門等階越來越小的官員,讓他們再將資訊轉述給下一層級。而在西方,大戰之前軍隊領隊就會直接給參加戰爭計程車兵發放金錢,然後在與其討論勝利之後將如何封賞的事情。將領們就是利用這樣一種給人畫大餅的行為最大程度的調動士兵的作戰積極性,畢竟人作為一種趨利動物,只有利益得到滿足才會願意盡最大的努力去為他人拼搏。
在萬人誓師大典這樣的儀式上,因為整個過程時間一般都比較緊急,所以鼓舞士兵的話語都不會長篇累牘,為了節省時間也為了強化士兵記憶,一般都會選用一些易於帶動全軍氣氛的口號來傳遞,這樣一種傳遞方式在當時來說對士兵的激勵作用還是很明顯的。
-
3 # 張律明
謝謝邀請!幾年前到浙江諸暨去旅遊,朋友們告訴我,你不但要去五洩,還要去鬥巖。我問為何要去鬥巖?朋友回答:那裡有朱元璋對士兵訓話的地方。處於好奇,就去看一下。但是到了鬥巖,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況:崇山峻嶺!看了這些,心裡大吃一驚,這裡怎麼能夠藏兵,並訓話呢?從山下往上走,走到了一個地方,大該是半山腰,看到了一個平臺,平臺往那邊山下看,有一個比較寬的梯形的下坡,一層一層往下是平面。我們在平臺上看到了朱元璋的點將臺,我想朱元璋可能就是在點將臺向下面的軍隊訓話的。然而,這裡的梯形下坡並不是很大,朝下看大概1-2千個將士可以聚集。如果,朱元璋在此喊話,幾千個將士是否全部能聽到,就很難說了。
鬥巖之名的“鬥",就是打仗的意思。1365年,朱元璋在鬥巖乘著大霧發動了“新州大戰",大敗了張士誠20萬大軍。之於,朱元璋用大嗓門訓話,士兵們能否聽到,歷史上好像沒有記錄!
-
4 # 情感交流樹洞
古代將領訓話並不是和現在相同,要講一大堆的道理,而他們簡簡單單的只有幾句口號。當降臨把這幾句話說完之後,站在前排的軍士就會大聲的吶喊出來,而後排的軍士就會根據前排所喊的內容一起吶喊,以此類推,整個校場的人都可以聽到。且聲音的傳遞是非常遠的,只要現場保證一定的安靜,而從軍之人一般嗓門都極大,而為了調動軍士們的情緒,更是會扯著嗓子大喊,所正常情況下都是可以聽到的!
-
5 # 萬里長空夜未央
古代大軍出征之前,通常有占卜、祭祀、誓師、出征酒、鳴角等一系列儀式。目的是為了明確作戰意義,祈禱戰事勝利,強調戰鬥決心,提升軍隊士氣。
圖一:如何讓一支軍隊發揮虎狼之威,是名將價值的體現
誓師最早可追溯自商周時期。如《尚書·序》記載:
商湯“與桀戰於鳴條之野,作湯誓”。另如《淮南子.要略》記載:
(武王)躬擐甲冑,以伐無道而討不義,誓師牧野,以踐天子之位。面對三軍,君主或將帥在誓師時,通常會這樣做:1. 站在高處,配合肢體語言
圖二:校場的點將臺上,或是野外的土丘上,儘量讓全體將士看到自己的姿態,感受到皇帝(主帥)與自己同在。
2. 有人傳話,重要內容大家一起喊
如果遇到軍隊規模龐大,君主或統帥嗓門不夠大;或是在野外背風,聲音擴散得太快,這時需要臺下有下級軍官,或前排士兵傳話。
此外,在講話最後,通常或有一個結語,比如:“必破某國”,“誓殺某賊”等。由各陣軍官帶頭,所有人一起喊,既造氣勢,也讓關鍵資訊被每個人自然而然地記在心裡。
3. 發言簡明直白,不作長篇大論
古代教育普及程度低,絕大多數士兵不識字,說得太多既難以聽懂,也容易造成疲勞。
圖三: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遂與桀戰於鳴條之野。作《湯誓》:
王曰:“格爾眾庶,悉聽朕言!非臺小子敢行稱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爾有眾,汝曰:‘我後不恤我眾,舍我穡事而割正(夏)?’予惟聞汝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臺?’夏王率遏眾力,率割夏邑。有眾率怠弗協。曰:‘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夏德若茲,今朕必往。爾尚輔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賚汝。爾無不信,朕不食言。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湯誓》全篇100餘字,今天我們日常說話時的平均語速是每分鐘150字,在演講場景下,2分鐘也差不多該說完了。
4. 其實誓師的目的不是讓士兵聽明白統帥說了什麼
誓師就是戰前動員,重點並不是讓所有人清楚地知道全部內容。殘酷的冷兵器戰爭,每個人心中多少都有茫然甚至恐懼,以集中聽訓的形式來鼓舞全體的勇氣,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具體的戰鬥任務,戰功獎勵等細節,自然會在誓師之後,由各級軍官層層下達,沒有必要(也沒可能)把所有話都一次性說完。
5. 個人理解
如果是一場九死一生的戰役,把所有的危險和困難都說出來,聽得大家心裡毛毛的,出征前就有逃兵,就不好收拾了;反之如果已身在國境之外,四周皆敵,那時候再知道真相,也只能豁出去了,效果完全不一樣。
最後是彩蛋:電影《敦煌》(1988年中日合拍)中西夏皇帝李元昊的誓師儀式圖四:李元昊接過巫師占卜之箭(臺下有披頭散髮的巫人在持刀跳舞,是一種祈禱活動),顯示此戰必將大吉
圖五:由於西夏軍隊是由多民族組成,各陣前都有翻譯官大聲向部隊複述皇帝講話的內容
圖六:西夏軍的組成有漢人、吐蕃(字幕還打錯字了惹)、回鶻部隊
圖七:畫面中沒有出現党項族,也就是西夏主體民族的傳令官,估計是因為距離皇帝最近(中軍),再加上語言不需要翻譯,所以用不著
-
6 # 酒後看歷史
在電視劇或電影裡,我們經常能看到古代的將領站在點將臺或城門上,對著下面黑壓壓一片計程車兵們大聲的說著鼓動的話,然後士兵們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吶喊,但真的是這樣,或者說將軍說的話真的能讓每個士兵都聽到嗎?
有人說古代將軍點兵訓話是靠他個人的大嗓門來傳遞給士兵的,這還真是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一般情況下,在開戰前將軍會派人在軍營裡張貼布告,上面會把開戰的原因以及此戰的獎懲辦法寫清楚,鑑於很多人不識字還會特意安排人站在佈告旁,大聲的對佈告上的內容進行誦讀和解釋,確保士兵們都能知道和誰戰,為何而戰,以及戰後可以得到什麼或失去什麼,以此來激勵士兵,鼓舞士氣。當然如果是要搞偷襲一類的就不會有這個了。
另外在部隊開拔那天通常將軍會在軍營裡或閱兵場的點將臺上來訓話,不過在點將臺臺前一般會站一些大嗓門計程車卒,將軍說一句他們就大聲的複誦一句,同時部隊佇列是按身份排列的,身份越高的站得離點將臺越近,保證了軍官們都能聽到將軍講話的內容,然後在回營後或行軍途中再由他們分別對自己管轄的那些人進行傳達,這樣就能確保每個士兵都能知道將軍到底講了些什麼。
最後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每隔一段距離安排一個人對將軍的話進行復誦,就象電影裡皇帝坐在紫禁城裡下達命令後由那些按一定距離排站好的太監們大聲傳報出去一樣,這樣也能保證命令能傳遞給每一個士兵。
其實要說的話在將軍與其麾下的將領會面時都會詳細的說明,真正到了點將臺上時其實將軍說得都很簡短,不會象電視、電影裡的那種長篇大論,通常就是釋出些軍令之類的,所以一般來說雖然古代沒有喇叭或其他的擴音裝置,但也能讓士兵們都清楚的知道將軍說的話,士氣也在這個過程中被調動了起來。
-
7 # 開涮歷史
訓話?
冷兵器時代,出師打戰,那是流血犧牲,以命相博,誓師大會可不是參加奧運會前的熱身運動。
金戈鐵馬,冒矢疆場,整"訓話"這些個文縐縐的玩意,對那些即將奔赴戰場,血性驍勇的甲士來說,玩的有點虛。
得來點血性的,能讓荷爾蒙爆棚的儀式~
冷兵器時代作為軍隊的資訊指揮工具——旗、鼓、金,傳達進退節制的命令。
敲鼓是進軍;旗是發號主帥命令;鳴金是退兵。
在戰爭中,旗、鼓的作用非常大,即所謂"旗鼓相當",因而古代戰爭出徵,會有兩項特別重要的儀式:釁鼓和祭旗。
釁鼓什麼是釁鼓,這個“釁”字,用的很霸蠻。鼓是進攻的號令,把"鼓勁"釋放出來,就是釋放激情和驍勇,因此那時會有很隆重的儀式“釁鼓”。
怎麼“釁鼓”?說白了就是殺人,或獵殺猛獸,把血塗抹在鼓面上,行祭祀禮儀,激發士氣的同時,祈求上天保佑。在先秦往往會殺俘虜的敗軍之將,或敵國使者,釁鼓。
當年秦穆公急於東出崤山,爭霸中原,卻被晉國死死扼住。晉文公剛死,秦穆公不顧賢臣蹇叔的勸阻,孤軍遠征鄭國,結果在崤山遭晉軍埋伏,全軍覆沒,孟明視等三位大將被生擒。
秦穆公的女兒伯贏勸說晉國國君釋放孟明視等三人,孟明視三人萬分慶幸沒有被晉國拿來"釁鼓"。
回國後,秦穆公對敗軍之將孟明視等三人予以寬恕,此三人感恩戴德,勤治朝政,秣馬厲兵,一年後和晉軍再戰,打敗晉軍。秦穆公渡過黃河,親自重新埋葬了死於崤山的秦軍將士,為他們發喪誌哀,痛哭三日。
古代戰爭時,殺人或殺牲以血塗鼓行祭。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孟明 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纍臣釁鼓,使歸就戮於秦 。’” 杜預 注:“殺人以血塗鼓,謂之釁鼓。”《左傳·定公四年》:“君以軍行,祓社釁鼓,祝奉以從。” 杜預 注:“師出,先事祓禱於社,謂之宜社;於是殺牲以血塗鼓鼙為釁鼓。” 祭旗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不管是戰車騎兵還是步兵,殺將起來必定是兵戈交錯,塵土飛揚,殺聲振聾發聵。這時候,士兵們怎麼分辨和聽從主將的指揮,甭指望嗓門喊!
戰場作戰指揮就靠令旗,主帥站在高處,用平時訓練時大家約定俗成的舞動方式作為號令。
軍旗對作戰發揮重要作用,旗在主將在,旗亡軍心散。因此能奪取敵軍軍旗使敵軍指揮系統癱瘓是很大的功勞,李廣在平定七國之亂時,就曾經在孤身闖入敵陣奪取軍旗。令旗這樣重要,因此但凡出征“祭旗”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儀式。殺俘虜祭旗,對出征的將士有莫大的激勵作用,或同仇敵愾,或報仇雪恨,讓士兵們群情激憤,荷爾蒙爆棚,上戰場才能勇往直前。
楚莊王時期,為了爭霸中原舞臺,晉楚兩國發生了幾次大的戰爭,楚莊王死後,晉楚關係緩和了一些,兩國提出了交換戰俘回國,以晉國的荀罃換楚國的尹襄老。楚共王送荀罃回國時,兩人有一段很精彩的對話,荀罃首先感激楚國沒有把他拿來祭旗。
綜上所述,古代出徵的誓師大會,真正的訓話只能是稍小規模的將士之間的作戰安排或部署,當然也是顯示“出師有名”,為了除暴安良等正義的名號。大範圍的誓師,一般是會用很隆重的儀式,以及鑼鼓喧天的方式進行,這樣的場合,主帥訓話,估計夠嗆!
元芳,你怎麼看?
-
8 # 於左
舉幾個古代出徵前的例子,看看誓師大會是怎麼開的。
唐朝的例子,誓師的內容都極簡單。
當初李淵在太原起兵時,面對三萬軍馬,“杖白旗,誓眾於野”,非常簡單,就是排列隊伍,扯開幾面旗幟。事先一般也會犒賞將士,讓大家吃一點好東西。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甲子日的深夜,安祿山率領十五萬大軍拔營出發,正式反叛。天亮以後,安祿山帶著一些親信到祖先的墳塋前拜祭,然後在薊城城南搞了一個閱師誓眾的儀式,沒有訓話,就算起兵了。當然,事先他曾召集高階將領,宣佈此次出兵是奉唐玄宗的密詔,討伐奸臣楊國忠。
再看看明朝軍隊出征前的誓師大會。
薩爾滸大戰之前,遼東經略楊鎬也搞過一次誓師大會,時間是在萬曆四十七年二月十一日,但不是所有的將士全部參加,因為明軍數量有十餘萬之眾,而且分駐各地,不可能搞一個那麼大的儀式。
二月十一日這一天,各路明軍的高階官員彙集在遼陽的演武場,經略楊鎬、薊遼總督汪可受等人宣佈四路進軍的詳細安排,申明各項軍紀。然後,當初在撫順城中臨陣先逃的指揮白雲龍被押上來,當場梟首示眾。
這次誓師大會上,楊鎬會有訓話,但只是面對少數將領。誓師之後,大家趕回各自的駐地,再從那裡出兵。
明末崇禎皇帝為大學士李建泰舉行的出征儀式。
崇禎十六年底,李自成殺向山西,大學士李建泰是山西人,要為皇帝解憂,主動提出拿出老家的家財,募兵剿匪。崇禎皇帝非常高興,要在出徵之前為他舉行“推轂禮”。
崇禎十七年正月二十六日,儀式在北京正陽門的城樓上舉行,皇家衛士從午門一直排列到城外,旌旗甲仗鮮明耀眼。
崇禎帝在正陽門上賜宴,文武大臣相陪。崇禎帝手持金卮,親自為李建泰斟酒,並把金卮賞賜給他。李建泰連喝三杯。
崇禎帝又擬詩為李建泰餞行,賜給他代朕親征的手敕,加授兵部尚書,披紅簪花。正陽門上鼓樂聲起,崇禎帝解下自己的蟒衣玉帶賞賜李建泰,外加尚方寶劍和御用的曲柄蓋。
李建泰頓首謝恩,向皇帝辭行,崇禎皇帝站在城樓上,憑欄目送李建泰出城。
總體來說,古代戰前的誓師大會,主要是一些視覺化的儀式,比如升壇建旗、祭旗等等,長官的訓令和宣言,會以書面的形式榜示眾人,不會大聲吆喝,因為下面根本聽不清。
-
9 # 逆風方知風勁
古代行軍打仗,士氣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所以古代每次在打仗之前,都會舉行“誓師大會”,在大會上將軍會給將士們說一些鼓舞士氣的話語,或者傳達一下相應的指令,然而古代不像現在,有著音響之類的裝置,可以把一個人的聲音傳的很遠。
古代打仗動輒幾十萬大軍,難道光靠一個人的嘶吼,就能夠讓所有人都聽到嗎?這當然不能,但是古人有他們自己的辦法,首先打仗出發前的“誓師大會”,將軍所說的內容都是非常簡短的口號,比如“七禁令五十四斬”之類的,並非我們所認為的長篇大論,洗腦講話那樣的,其次古代軍隊制度非常嚴明。在將軍講話的時候,是不會出現交頭接耳的現象的,整個現場非常安靜,而最為關鍵的是,將軍並不需要自己大聲嘶吼,他們身邊有著專門的傳令兵,傳令兵在一級一級往下傳,每到一定的距離,就會讓下一個傳令兵進行,到最後整個軍隊都可以聽到將軍所說的內容了,而所謂的“眾將聽令”自然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而除了“誓師大會”還有兩個可以激勵士兵的辦法,第一個就是戰前的出征誓詞,朝廷會專門讓人寫好出徵誓詞,派專人張貼到軍營各處,這個就可不用口頭傳達了,第二個頒發賞金,這個就非常的直白了,就比如在戰場上擊殺一個敵人賞金多少,殺多少敵人升一級官等等之類的,而這也是最為普遍有效的方法。
畢竟大家都知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而到了如今,華人喜歡喊口號,也和這些習慣有很大原因,戰爭意味著傷亡,也意味著建功立業和升官發財,很多新增的兵,其實都是第一次上戰場,這樣的動員大會就很有必要,讓這些士兵在上前線之前不怯場,和數萬戰友一起克服對於戰爭的恐懼,保證開戰前計程車氣
-
10 # 魔方歷史觀
古代與現代的區別,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生活方式,現代有著古代沒有的科技,有些在當下比較容易做到的事,在古代反而做起來比較難,比如問題中提到的,古代將軍們給士兵們訓話這一方面。
在古代,沒有對講機,沒有揚聲器。對於古代將軍們來說,打仗期間給士兵訓個話還是比較費勁的,畢竟百八十個士兵還好,若是一下子上萬士兵,那就有點脫離掌控範圍了,哪怕古代將軍的嗓音再中氣十足,也沒法子讓上萬計程車兵都能聽的清楚。
但是,這樣的情況總有解決的辦法,在古代,沒有先進的儀器設施,但是有“人”,每一個人的身上總會有一些突出的地方,比如有些人天生嗓門就大,這些人便是能夠充當“揚聲器”的作用,由他們站在前列,重複將軍的訓話,層層傳遞,這樣,就能夠使得將軍們鼓舞士氣的話傳播到位。
除了將軍們的訓話方面,上面也說到了,古代也沒有對講機什麼的,而戰場上瞬息萬變,若是在戰鬥期間,將軍們作為指揮官下達戰鬥指令,自然也不是扯著嗓子喊,而且透過傳令兵、號角、鼓聲等一系列能夠運用的東西去代替嗓音傳達戰鬥命令。
回覆列表
看過軍師聯盟虎嘯龍吟的人,一定記得片中的諸葛亮和司馬懿在兩軍陣前交談的片段。
在萬人部隊面前,將軍一般都會配備一些“人肉喇叭”,來提高傳播力度。像誓師大會這樣的會議,將軍們一般也不會長篇大論,畢竟古代軍士們的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簡單口號。
如果是一些處罰獎賞的會議,軍隊也會貼出訃告來告訴全軍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