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天美食的雲自由7

    個人觀點

    學知識,長本事從來都是對的。但應該精一門自己喜歡的。什麼都想學,什麼都學,什麼都會一點,什麼都拿不出手。這樣就違背了初心。

    孩子是白紙,在他們眼中,什麼都好,什麼都該學。家長能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決定孩子將來過得好不好。

    現在的家長,喜歡看鄰居家孩子、朋友家學什麼,人家學什麼,自己孩子也必須學。攀比心理非常嚴重。

    更深層面的問題,牽扯到的問題太多了,我們根本無法改變。

  • 2 # 海豚146940410

    教育“管理”累……自己給上套子,什麼人類未來,你夠資格嘛,一生5%的時間量,既不如社會又不如家長。

    教師累……一心只想教好知識,卻上面被無知“管理”狠抽鞭,下面被社會要求立牌匾,國家人民給點補貼還被“管理”的七零八落。

    家長累……自己都是獨生寶寶,為中國夢996,為不下崗苦和淚,都只能指望孩子馬上就變“雨人”。

    社會累……你們都怪別人不好,你們都嫌自己的好和錢少,可我社會錢加付權給了,這所有責任我往哪裡逃,我社會的未來誰負責。

    哈哈,責權不清,有利就上!

  • 3 # 我見到部長怎麼說

    教師累?為什麼累?這教師職稱潛規則交易,暗送,價格不確定,教育學生身不正,管不了,家長累,在校學知識少週末還要輔導,還要養家,批作業,學生累,老師忙職稱績效工資,上課精力少學不會,週末花錢去找輔導,一個周沒時間休息,只有領導不累,耍累錢色收

  • 4 # 師說

    現在的教育,教師累,家長累,學生累,怎一個累字了得!

    教師累,在於這個社會對於教師的要求,遠遠的超過了教師應該承擔的職責,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和家長,對教師的要求沒有了邊界。

    一方面,把超出教育功能的希望,寄託在教師的身上,希望教師能夠改變孩子的命運。殊不知,教師就是一個職業,雖然這個職業比較特殊,但畢竟只是一個職業。教師是培養人的職業,但是透過教育培養的,被教育的主體的態度,才是決定的因素。

    另一方面,對於教師的這種希望,根本無法實現,人們就把社會某些方面不公平帶來的怨恨,轉移到了教師的身上。於是,我們看到了一些人對於教師的口誅筆伐,而實際上,這怨恨和指責,都不是教師應該承擔的,教師沒有那麼大的能量,能夠能夠承擔起改變孩子命運的能力,沒有讓所有人滿意的能量。

    家長累,這是因為我們的社會,處於一個轉型的階段。40年的改革開放,經濟上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們不能否認,改革也積累了很多矛盾,這是社會轉型時期的正常現象。

    有的人富起來了,就有了更多的資源,而貧困的人們依然存在。佔據優勢資源的人們,千方百計的要守住現有的地位,而處於社會底層的人,渴望衝破這種階層的間隔,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

    可是,階層的固化,往往讓他們難以實現。於是,無論是佔據了優勢資源處於守勢的,還是處於社會底層資源不足希望發起攻勢的,都懷有深深的焦慮。

    這種焦慮,就是導致家長很累的根本原因。因為焦慮,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出現了很多拔苗助長式教育,一旦不成功,而且註定大多數是不成功的,是達不到期望,家長便把失望怪罪道教師頭上,這樣的結果,導致家校關係越發緊張,相向而行共同教育好學生這種理所應當的行為,竟然變成了稀缺!

    學生累,這是學校,特別是家長的焦慮導致的。家長的焦慮,促使他們不斷提高對孩子的期望值,在這種期望的驅使下,拔苗助長就出現了。於是一些很奇怪的形象竟然變成了常態,從幼兒園起,很多家長就把孩子送去補習班,就這樣孩子開始了一眼望不到頭的培訓生涯。

    本該是快樂玩耍的童年,變成了書包重壓下的沉重。在學校的情況又怎樣?因為高考成為公平競爭的唯一平臺,學校為了生存,為了迎合社會和家長,就要不斷提升升學率,在這樣的態勢下,孩子不累,是不可能的!

    對於這種教師類,家長累,學生也很累的狀況,我們的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是收效並不顯著,這是由社會所處的轉型期的性質決定的,並不單單是教育的問題,也不單單是家長的問題,這是個社會問題。

    這樣的狀況,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看懂了,看透了,我們就是累並快樂著吧,我們無力改變這種情況,只有改變我們自己!

  • 5 # 2018唱曉

    首先我們要明確文憑,並不等於能力,並不是說獲得了相關的一些文憑,你就能夠找到一個好的工作和就業機會,這隻能證明你曾經有壟斷學習的經歷,文憑是一個結果,而重要的是學習的過程和體驗,就業難是由於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結果,由學校專業設定的原因造成,也有學生學習內容與需求脫節的原因,也有企業用人標準的原因,文憑作為求職的一把鑰匙,在找工作的時候有用,但是在進入工作之後,更需要看重的是工作能力,所以,在進入職場之後,或者說在求職期間,我們要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比如說,想從事某個行業的工作,那麼就要有意識地去學習相關行業的技能和知識,看可不可以透過報一些短期的培訓班去學習相關的技術或者找到相關行業的前輩去學習一些經驗和技術,透過這種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發現自己擅長的領域,或者說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性,深入學習相關技能,把興趣變成擅長的技能,這樣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而非侷限於本職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同時也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多閱讀一些有用的書籍,專業性的書籍,專業書籍,工具類的書籍都可以來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 6 # 貝貝木5811

    教師有什麼累得?象徵性的講講課。家長才累呢。家長還要備課給孩子輔導作業。孩子學習成績,如果不好老師都是找家長。

  • 7 # 江海志

    老汪曾經感嘆,天底下再也沒有比初三、高三的學生更辛苦的人了。因為他們平均每天的學習時間約14.5小時。(可參閱我的問答《“快樂教育”、“減負教育”是否適合現在的孩子》)其它年段的學生也非常辛苦,更可悲的是如今小學生的學業負擔也越來越重,大有小學初中化的趨勢。可以這樣說,從小學到考上大學,學生差不多辛辛苦苦累了十餘年。當然,和孩子們一起累的還有教師和家長。

    然而令人悲哀的是累了十餘年,苦讀了十餘年的孩子們,大學畢業後,卻有很多人在就業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甚至,某些大學生的競爭力還不如民工。很久前就流行一個段子:3000元的月薪招不來農民工,卻能招來一大批大學生。最近又流行一個段子:農民工含淚對大學畢業的兒子說,早知你工資只有4000,還不如早點讓你跟我一起打工。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問題在哪?如果要追責的話,該向誰追責?

    老汪思考良久,以為如果要追責的話,我們要向家庭教育、中小學教育和大學教育問責。

    一、家庭教育

    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沒有競爭力,其源頭往往在家庭教育。不少家長以為只要孩子成績好,就萬事大吉了,忽視了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生活能力分為生活自理能力、意志品質、為人處世的等等。生活能力的培養主要依靠家庭教育。但是很多家長都不同程度地忽視了這些。生活能力欠缺的人,專業再好,成績再好,也很難適應工作崗位,很難稱職。常年管理人事招聘的專業人士目光如炬,稍稍交流,一般都會發現其生活能力的不足。

    不少孩子上大學了,生活還不能自理。因為他們的父母包辦了孩子的一切。孩子們搞定學習後,其餘的一切都是父母的事。因此不少孩子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長此以往,生活自理能力就嚴重缺乏。一個連自己的生活都搞不定的人,如何能勝任社會工作呢?

    如今社會競爭激烈,任何行業對人的意志品質要求都很高。意志力薄弱的人是很難勝任任何工作的。個人以為,雖然學校也承擔一部分意志品質的教育責任,但主要教育責任還是在於家庭。因為孩子主要的時間還是在家中。

    我的一個朋友和我一樣出身農村,青少年時代都幹過農活。當年,他到田裡幹活幹厭煩了,就不幹了。他父親說,孩子能有勞動的意識就行了,而後就讓他回家玩了。我在田裡幹活,除非生病,否則,農活什麼時候幹完,什麼時候才能回家。我雖然也沒有什麼出息,但意志品質還是較強的。每每遇到難事,我就想,當年37度的高溫下,我都能在田裡整天整天地幹活,還有什麼事比這更艱難的嗎?於是,只要是我想堅持的事,我一定能堅持到最後。我的那位朋友在廣州的醫院上班。他來廣州10餘年,幾乎換了十幾家醫院,平均不到一年就換一家,理由基本都是他不能忍受醫院的工作或人事。工作10餘年了,可是他年年都是新人,工資待遇一直不理想。我想這和他父親沒有對他進行意志品質的教育有關。

    不少家長因為孩子學習成績優秀,過於得意,忘記了對孩子進行為人處世的情商教育。雖然這也是學校教育的責任,但主要責任還是在家庭。理由和前面的論述相同。大學畢業生情商拖累智商,導致競爭力不足的現象太普遍了。

    二、中小學教育

    儘管幾十年前社會就要求中小學教育不能片面追求升學率,要實施素質教育。但幾十年過去了,絕大所數中小學仍然在片面追求升學率,但美其名曰“質量就是生命”。當然,他們把“質量”窄化為“分數”和“升學率”。除了少數學校,當今絕大多數中小學所提供的教育主要還是應試教育。學生十幾年辛辛苦苦,兀兀窮年所獲得的主要本領仍然是考試的能力。當然考試能力也是素質,也是社會競爭力,但是隻有考試能力,社會競爭力一定是不足的。

    現在的很多學校也會開展不少聲稱是素質教育的活動課程,但這些課程要麼有始無終,要麼走走過場,基本上沒有起到素質教育的功能,最後淪為作秀,或應試教育的點綴。很多學校,包括聞名遐邇的國家級、省級名校,不管它宣稱實施什麼先進的教育理念,骨子裡仍然是“分數就是生命”的應試教育。

    大多數中小學教育僅僅提供了智育,還是以考試能力為核心的智育。意志品質、為人處世等情商教育基本是空白的。大學畢業生的競爭力主要由專業水平和情商組成。情商教育本是中小學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但卻因“分數壓到一切”的應試教育,而被忽視。雖然大學教育也可以培養情商,但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情商主要形成於18歲之前。家庭教育和中小學教育是培養情商的主要方式。當今大學畢業生缺乏競爭力,中小學教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大學教育

    大學教育的責任主要是沒有提供給大學生合理的專業課程和“嚴進寬出”的做法導致了很多大學生把寶貴的大學四年變成“養老休閒”的四年。

    大學教育除了培養學術精英外,職業教育就是其主要內容了。問題是,這麼多年了,大學所提供的專業課程嚴重和社會需要脫節。二十年前,大學畢業生工作的時候感慨,大學學的東西完全沒用,一切都要從實踐中重新學習。二十年後的今天,大學畢業生依然這樣感慨。大學學的東西在實踐中都沒用,那麼大學專業課程還有什麼價值?難道僅僅是錘鍊大學生的思維嗎?一切都要從實踐中重新學習,那麼還上什麼大學呢?儘管近年來,某些大學的課程設定已經在考慮實踐須要了,但是這只是剛剛起步,大多數大學的課程設定依然嚴重脫離社會實踐。

    更可悲的是,從道理上說,大學四年才應該是更要努力學習的四年。但是十多年高強度的應試教育提前透支了大多數學生全部的學習潛力。大學四年,儘管想學,也是有心無力,力不從心。正好“嚴進寬出”的大學為這些飽經摺磨的大學新生提供了可以“養老休閒”的大學生活方式。絕大所數專業課老師都會在考前給學生劃考試範圍的,很多學生即使一學期不上課,只要拿到老師劃的考試範圍,努力一兩天,期末也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針對大學新生飽受應試教育折磨的現實,大學完全可以在大一時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寬鬆一些,從大二開始逐步要求嚴格。不要讓大學男生四年基本都在玩遊戲,大學女生四年基本都在逛街。

    當然大學畢業生缺乏競爭力的原因是很複雜的,但是,如果要問責的話,家庭教育、中小學教育和大學教育一定要負主要責任。

    老汪為辛辛苦苦在中小學教育中累得力不從心,累得有心無力的孩子們感到悲哀!為同樣辛苦勞累的教師和家長感到悲哀!為為期四年,學費數萬的大學教育感到悲哀!累了這麼多年,受了這麼多年的教育,卻有那麼多人大學畢業後缺乏競爭力,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某些大學生畢業生的競爭力還不如基本沒有接受教育的農民工。因為這些大學生大學玩了四年,什麼也沒學到,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不能勝任;情商又低,要意志品質沒意志品質,要吃苦精神沒吃苦精神。白領、金領,沒本事做;去工地、送外賣,吃苦精神被農民工秒殺。真不知,這些大學生除了繼續啃老,將來怎樣生存。

    一方面用人單位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這樣的局面存在很多年了。其原因就在於不少大學畢業生沒有達到工作應具備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無社會競爭力!

    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小學教育、大學教育必須好好地改變了,否則,悲哀是無窮無盡的。

  • 8 # 教壇雜談

    說的很對。教師累,一是累在教師扮演角色的多樣化,二是累在對教師的高要求。教師既是教授書本知識的老師,還要兼職當學生的保安、保姆、心理輔導員,還要隨時接受學校所分派的各項任務。而且每一個角色都要扮演成功,不允許失敗。

    現在的教師,要把書本知識教給學生,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興高彩烈的接受知識。教師要把枯燥的知識,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都學會。學生學不好,教學成績差,教師要接受大會小會的批評,寫反思、寫檢討。

    專家教授認為,“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老師在上學的時侯也是好學生,為了不當差老師,只有不斷的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教學成績,會不累嗎?會教學的專家教授很少教學生,但收入可以買鑽石,不會教學的老師卻偏偏天天在教學,收入只能買白菜,為了養家,會不累嗎?

    現在,許多中小學都實行寄宿制,學生在學校的事情老師都要負責。學生受欺負、生病、缺東西、安全、心理不高興等各方面,老師都要負責。上完課還要做許多亂七八糟的事,一會都不讓閒,老師能不累嗎?

    家長一方面要工作,掙錢養家餬口;另外還要孝敬父母,養育孩子。既要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又要關心孩子的學習。

    家長每天在外辛苦工作,回到家還有一大堆的事兒等著自己去做。既要做家務,還要輔導孩子寫作業,而且隨時等著老師的邀請,再忙,只要老師請,也得起緊去。為了孩子成績好,能上好學校,節假日也要送孩子上各種輔導班,能不累嗎?孩子更累,既要當父母的乘寶寶,又要當老師的好學生;既要學習成績好,又要多才多藝全面發展,能不累嗎?

    我表妹家的孩子,一上幼兒園,就開始每天寫家庭作業,而且報了好幾個輔導班,下午放學或節假日都要去上課。一個五、六歲的孩子,都沒有玩的時間,更別說那些初、高中的學生了。為了能上好學校,許多學生是拼了命的學,一天的學習時間都在十幾個小時以上,就連吃飯都像打仗。我女兒上高中時,在學校就沒坐下吃過飯,很多時侯都是吃餅夾菜,邊走邊吃,到教室前吃完,一年的時間就把胃吃壞了。

    人的一生很短暫,要想讓人生活得不累,就要做到不急,不擠。不要把生活安排的太滿,多留點時間和空間,讓人可以靜下心去思考,什麼是自己最想要的,自己在哪些方面最有優勢。憑自己的能力去獲取自己最想要的,就不會覺著累。

  • 9 # 教育黃金眼

    現在的教育確實是教師累,家長累,孩子更累。

    家長的累。

    1、累在每天的接送孩子,陪讀和輔導作業。

    現在的家長一天接送四次孩子,無論颳風還是下雨,天天如此確實很辛苦。有的家長還要為孩子檢查作業,輔導作業,再加上自己每天還要上班怎能不辛苦?

    2、累在昂貴的補課費。

    昂貴的補課費已使很多家庭不堪重負。有家長說孩子一個暑假的補課費,要花她半年的工資。

    3、累在擇校難。

    要進城上學,要上重點小學、重點高中輕則兩三萬,重則上十萬,有些學校光有錢沒關係也還進不了。

    教師的累。

    1、犯錯的學生不敢管。

    2、教學以外的雜事讓老師無法安心教書。

    教師除了教書育人外還有其它事務如:教職工大會、教研組會、備課組會、班主任會、黨員會、網上學習、專家培訓、做課題、校本研修,還有各種檢查,搞的老師很疲憊。

    3、職稱晉升難。

    教師職稱晉升也是戴在老師頭上的“緊箍咒”,讓人很不舒服。

    學生的累。

    1、教學進度快,老師永遠將學生設定為什麼都會。

    尤其是高中教學任務重,進度快,學生往往來不及消化。

    2、時間被無限制開發,休息時間不足。

    高中學生早上6:00起床,晚上11點多睡覺,週末、節假日還要補課,嚴重缺乏睡眠。

    3、孩子不補課就好像會被社會拋棄一樣。

    補課的浪潮已席捲全國各地,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的成績紛紛加人,好像孩子不補課就會被社會拋棄一樣。

    4、學習壓力太大,並不是為了興趣而學。

    反思:為什麼家長、老師、學生都感覺累?

    1、家長的期望越來越高。

    2、學生成了家長、學校壓力的交匯點,所以學生感覺最累。

    3、與中國的人才選拔制度和歷史文化傳統有關。

    4、培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太高,太高。

    總之,縱觀全球無論是中國還是美、日、韓等國的學生要想上一所好的學校不拼命是不行的,不是憑你我一己之力,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大家雖然都很累,但為了孩子的前程,還得繼續前行。

  • 10 # L樂見J

    “現在的教育教師累,家長累,孩子更累,累了十幾年拿個文憑卻沒有競爭力”,這句話前半句沒有問題,的確是現狀,老師累家長累孩子更累,但後半句"累了十幾年拿個文憑卻沒有競爭力"卻需要分別分析。

    首先,這句話的拿個文憑應該是指大學文憑。大學有兩種,一種專科,一種本科,本科也分兩種,一種重點,一種非重點,或者用985、211表示重點,其他就表示非重點。這樣區分也許並不準確,但符合一般人的認知。拿了大學文憑卻沒有競爭力,這個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呢?

    試著來分析一下,如果是大專學歷,隨著大學擴招,加上五大生,的確已經沒有什麼競爭力了,因為從一般的招聘上可以看到要求都是:本科以上學歷。但是這並不表示本科文憑就沒有競爭力了。因為本科中的重點部分,文憑還是很有競爭力的。那本科中的非重點有沒有競爭力呢?

    從智聯招聘今年的應屆生就業報告來看,“企業校招崗位與應屆生的數量都呈現出上升趨勢,且需求增長幅度高於供給增長幅度,從而導致今年應屆生的就業景氣指數高於去年,從1.78升至2.68”,表明就業形勢其實好於預期,大學生就業問題並不如想象中難。那感覺沒有競爭力的原因主要在於,部分吸引力高、競爭激烈的企業或單位拔高了水位,使得非重點大學的本科顯得好像沒有競爭力,其實不然。

    其次,這裡的競爭力應該是指找工作,找工作上面,文憑只是最基本的敲門磚,你有,就可以進去敲門,門能不能開,取決於很多因素,並不是一個文憑就能決定的。所以,文憑本身並不代表競爭力。競爭力的來源並不是文憑,而是人,是由人的能力、素質等綜合決定的。因此,拿個文憑有沒有競爭力,其實取決於拿文憑的這個人。

    因此,如果一定要說,累了十幾年拿個文憑卻沒有競爭力,需要思考的可能更應該是這樣的問題:同樣的大學畢業生,同樣的文憑,同樣的學校畢業的,為什麼競爭力還各不相同呢?

    所以,題主這個問題需要考慮的其實應該是兩個問題:第一,為什麼教育那麼累,參與其中的師生家長都累?第二,為什麼某些人拿了文憑卻沒有競爭力?

    第一個問題回答的已經很多了。說說第二個吧,競爭力來自哪裡?

    從就業情況,從市場真實需求來看,競爭力來自於真才實學,來自於與人合作,來自於創新與勇氣,來自於堅持與奮鬥。那教育所要做的其實就是培養具有這種能力的人,然而我們的教育除了在知識這方面做得還錯之外,其他方面都還有待加強,尤其是高分低能的現象值得反思。如何培養有合作意識、有奮鬥精神、有不屈精神的人,才是有待加強的短板。尤其是中國家庭教育中需要加強的地方。

  • 11 # 飄渺峰79

    早期的大學生叫萬人齊過獨木橋,最終到達彼岸的聊聊幾人絕對的冠軍。隨著時代的發展,各類專業較強的大學如雨後春筍般的破土而出,遍佈大江南北,撲天蓋地的大學生湧入各行各業,這其中也包括相當一部分教師從業人員,他們年輕有朝氣思想活躍,且專業較強與國內國際知識接軌,北大清華海歸搏士碩士,此時與往日的老牌大學生形成鮮明的對比,老教師中規中矩,照本宣科,在激烈的競爭中賂顯滯後,雖然也有學生中榜但比例不是很大,長年壘月的教書學生老師成了機械式的模式,這也是辛辛學子未來成功的必經之路,對於老師的感受學生沒有人會注意,基本可以忽略,年少的學子不會因某位老師的平凡而停下求學的腳步,寒門子弟只有透過努力學習,才會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 12 # 風竹3

    孩子為讀書累,家長為家庭和孩子累,教師為學生和社會累。每個人都在累中奔波行走,這就是當今,人們所說的“快節奏"。隨著科學快速發展與推進,各行各業都存在一批剩餘生産力,包括人才在內。勞動力過剩,人才竟爭,每年以數百萬畢業大學生遞增,還有一大批社會閒散勞動力的存在,造成了就業難。大多數大學生所學無用現象普遍,一大部分畢業生因心理因素影響,有業不就。這就是現實現象。

  • 13 # 旅途農家樂壯遊中華行

    不再育人,則人不自立;不抓課本,則逆跑萬里。書山題海,雖勤猶苦,無邊無沿。育好了人,旁人不會再累;抓住課本,就抓住了根本。

  • 14 # 小小麥克1

    現在的小學生家長老師都累,為什麼?各自沒有按各自的職責幹事,老師像保姆,家長管不了孩子,小孩兒太自我寵壞了,目中無人。能不累嗎。如果各自幹好各自的事情就好了。現在都亂的沒有規矩啊。沒有家規家教,學校校規不認真執行,不亂才不正常

  • 15 # 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歸

    文憑只是文化知識的證明,競爭力需要自身造就。文憑不等於競爭力。有很多博士也是在家閉門不出,啃老。就是自身缺少競爭力,不敢去競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借錢不還的人你們打算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