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督學的教育觀察
-
2 # 肆水流年
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腦子裡出現的第一個詞就是:育人!因為我覺得學校不僅是教授知識的地方,更是教你做人的地方!如果一個學校連學生如何做人都教不好,那更別談升學知識了!
學校建立的根本目的就是:教書育人。而這個教書育人的意思就是讓學生成為一個有知識有素質,會做人的人!如果一個學生各項學習成績都非常的好,但是他的品行不端正,做人不正,我覺得他學再多的知識都是無用的!因為教出這樣的人,對於社會的害處最大!因為本事越大,如果心術不正那麼對社會的危害就越大!俗話說的好:就怕流氓有文化,如果一個人把學校所教授的一些知識用於做壞事上面,那麼他對於社會,對於國家的危害是巨大的!
綜上所述所以我覺得學校的第一任務是育人!
-
3 # 寶媽小八卦
德育和升學,原本和諧統一的一家子,生生被我們棒打鴛鴦,拋棄了重要的教育基礎,只剩下空中樓閣,又怎能長久?
我們總是錯誤的認為兩者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樣,而最終我們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放棄了德育。這種功利性的教育,又怎能教育學生真正成才!
教育和升學,就像我常說的做人和做事。我們常說“做事先做人”,一個人品行端正,誠實守信,自然做起事情,眾人相幫,萬事皆說。
教育也是一樣,培養了孩子對知識的興趣和鑽研精神,提出問題的能力,尋找答案的興趣,有效的學習方法,平和的學習心態持之以恆的毅力等品質,還發愁孩子的成績不好,考不上好學校嗎?
-
4 # 476224573
學校的第一任務是育人。升學和育人並不矛盾,這是大前提,不可否認。育何種人?何育人?何人育?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一定型別的人。世界各國的教育都要求培養具有政治立場,又有自然科學知識的人。
育人也應有廣意和狹義之分,而學校的第一任務是育人應為廣意的,升學也是育人的一部分,屬於育人中的育何種的討論範圍。有的學校之所以分數掛帥只注重升學,重智輕德廢體,涉及到何育的問題,不外乎領導人看重這方面,致使老師們挖空心思地想方設法提高升學分,可謂千方百計,就是違法亂徵定資料也得提高學分,否則難過領導關,就得圍著考試的指揮棒轉,不然什麼都白乾。
本問題的發問者任性刨根,其實社會需要全才的人,但那是有難度的,那位老師能是醫生可以把先天腦殘教成科學家?可以把啞娃教成歌星?等等……。
-
5 # 教育手札
學校的第一任務乃至全社會的第一任務都應該是育人,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才能學會去做學問。可是育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幾年的培養也許短時間看不出效果,但是成績卻能,所以很多家庭或者學校把成績放在了前面。
這些年我一直從事教育工作,我的教學重點是先學會做人,再去談學習,如果這個孩子學習很好,但他的人品不好,他也知道這樣在這個班級是不行的。平時班級有三個順序的排位:健康、人品、能力。成績屬於能力的一種,但永遠屬於健康和人品之後。作為教育者我一直希望我所教的孩子能夠德才兼備,其實當把健康和人品放在學習之前,並沒有影響班級成績,反而建立的班集體既讓科任喜歡,又能成績名列前茅。
雖然時間只有三年,但我會盡力建設一個好的集體,形成一個好的班風,我也知道,有些孩子透過三年很難改變,這和他每一時段的教育都有關係,教育就像一個接力棒,從家庭,幼兒園,小學等每一個環節都起到關鍵的作用,最後這個孩子又迴歸了家庭。所以我們每一個環節都齊心合理才能培養出一個棟樑之才。
最後祝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
6 # 笑看成敗
首先感謝邀請,我只發表下自己的看法,不喜勿噴哦。我大孩子現在大一學生,以旁觀者角度審視:待人接物誠懇,尊長愛幼,遇尊不卑,遇弱不亢,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說到這我想說:這不是小學、初、高中教於的。這是一個家庭的管理得當,及時糾正小毛病最終的結果。那麼學校的功勞是什麼呢?好吧,咱再說說學校起到的功效:小學被叫學校無次計(爺爺奶奶帶孩子)始終倒數第二。四年級開始交於父母帶,當年年級前十名,小升初都在年級前十。(此間遇有別的小插曲不一一贅述)。初中遇有好的班主任和壞的個別老師(山東濟南這邊教育分三六九等,你家孩子爺爺是領導,你就受到好待遇,明白嗎?)最終孩子高中指標生進入山東章丘四中(當年的狀元學校,很不幸咱家孩子不是狀元),高中遇到好班主任好老師無數,(此間孩子叛逆期數次,學校發現及時,家長及時調理)終於大學考入山東科技大學一本生。說到這裡該明白了吧,這個時代了,教學育人不能一概的都交到學校了,學校與家長相互輔佐,育人關鍵還是在家長!最終考入那個大學關鍵在學校!一人之見,不喜勿噴哦。
-
7 # 瀟紅老師
謝邀,復旦大學學子投毒案,清華學子硫酸潑狗熊案,留美博士求愛遭拒殺死女生,1研究生帶7本科生團伙詐騙44億,研究生偷拍女生洗澡稱為寫論文找靈感等等。一系列高學歷人員犯罪案例屢見不鮮。高學歷犯罪人員文化層次高,犯罪手段複雜多樣,社會危害性更大。我舉這些例子就是想說不單單學校第一任務是育人,應該說整個社會的根本任務都是育人。先成人後成才,人可不成才,絕不可不成人。
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中小學校的德育課程被一再壓縮,“問題學生”也日漸增多。現在校園暴力案例我就不闡述,大家都知道很多,當這些學生進入大學,進入社會後,缺乏中小學那種約束後,他們道德和心理方面問題便會顯現出來。最終在生活生有些不如意,或者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往往易引發犯罪動機。
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傳統教育理念。高學歷=高能力=高素質。這也一度成為教育的根本問題,把育人,道德教育忽視了。幸好,國家近年來強調,出臺法規指出學校一定要注重道德教育,把育人作為首位,學校也把德育真正的納入考核學生的重要指標。
學校第一任務必須是育人,同時也不忽視升學,盡全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著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同時育人,升學都需要家長,學校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
8 # 你淚氣好大
但是中國的應試教育已經實施多年,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是非常難的。大家都知道要進行素質教育,但是考慮到學校和目前的教育情況是非常難以實施的。
學校的難處要知道學校之間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學校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學校的生死存亡、學校的聲譽和教師的工資高低。學校如果注重素質教育,難麼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質量,那麼就會影響學校的升學率,從而學校的生源就會越來越少,直至學校倒閉(嚴重的說)。
素質教育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學校學生的高考分數下降。目前的局面很難讓素質教育實施的同時保證學生的成績,即學生髮展了自己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成績。
家長的想法在許多家長眼裡,分數就代表了一切,好的分數決定了他們孩子將來可以上哪所大學。如果推行素質教育,便是讓孩子們能夠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不是完全把身心完全放在學習上。家長認為學生就應當努力學習,高考考一個好的分數,將來去一個好的大學唸書,分數決定一切。
育人的難度中國當前的升學方式還是看分數,這讓學校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上,培養孩子的成績,讓他們能夠考上好的大學。學校根本沒有辦法用多餘的時間去教育學生,這不僅是有關於老師的優秀與否,也是有關於中國的教育情況的。
總的來說,學校的第一任務是育人,但是目前的教育讓大多數或是所有的學校注重教學而忽略了育人(大學以下階段),這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改變的,只有從根本上改變高考的性質才行,即不看分數錄取,素質教育任重道遠!
-
9 # 紅教師說教
發生,錢偉長決定棄文從理,改學物理學。
軌道、等多個科學領域的研究。他的貢獻不再多說。相信大家懂得了一個道理~當學生,有了奮發向上的愛國精神,有了自己的遠大理想,他們自然就會渴望升學,這種自主性動力,所產生的學習效率與效果,會遠遠超過逼迫式升學教育方式。錢偉長,就是例證。古人云,德才兼備,可見,德在前,才在後。
中國教育方針同樣如此。要求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生。品,在前,學在後。
那麼,學校第一任務到底是育人還是升學,二者並不矛盾。只是在有些學校的管理及實施中出現了問題。
二者不矛盾,但是,有先後。教學方針中明確強調,教育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看到了吧,德,為第一位,但是,用任務一詞略有不當。所以,此問題,應該是在問,擺在我們面前的教育難題——育人重要,還是升學重要?
都重要。都是國富民強的根本!
針對,如今有些家長急於求成,而有些教育工作者急功近利的偏激思想,這一問題確實值得大家深思。
再好的智力,沒有好的品德,也會成為社會敗類。
但是,沒有好的才華,只是如何愛國,造不出航母,導彈,造不出高推重比的航空發動機~也是會挺不起脊樑,在國際上挨打受氣。
所以,育人同時升學。二者兼顧。非要選擇,育人更重要!
-
10 # 掉掉小碩
不請自來。針對學校的第一任務到底是育人還是升學?看了很多的答友的回答,大多數朋友都認為,學校乃至社會的第一任務都是育人,但不得不說對於學校而言,育人還是升學是不是也存在一定的矛盾?
所以我認為學校的第一任務是升學,理由有三:
學校是教授知識的地方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讀書的初衷是什麼?是希望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多一些,還是希望孩子學到更多的做人道理更多一些?我想大多數家長是前者,這就不難發現,學校的首要任務還是教書。而同時我們評價一個學校優劣的標準,也是透過升學率而不是透過該校學生的道德品質。
不得不說,學校都希望培養出成績優異的學生,但更希望培養出道德品質高尚的學生,但當今社會從上到下給予學校的壓力,都迫使學校不得不把教書放在首要地位,因為升學率才是決定一個學校競爭力的根本,這是中國暫時無法改變的現實。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根據學生心理生理發展規律,學前教育尤為重要,不難看出對於一個孩子的道德品質的發展,上學前的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家庭才是一個孩子學習做好事的起源;同時,教育應該是家庭學校相結合,相輔相成。而不僅僅是靠學校和老師一力為之。
所以我認為,在德育教育上,相對家庭,學校只是輔助作用。
教書育人說到老師、學校,我們通常會提到一個詞“教書育人”,那麼為什麼是“教書育人”而不是“育人教書”?教書育人是指教師關心愛護學生,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傳身教,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也就是說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要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影響學生,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教育是教和育,沒有誰先誰後的問題,因為都很重要,希望我們的國家更多關注學生德育的教育問題;希望我們的學校能在提升升學率的同時,更加註重對學生德育的培養;希望我們的老師能更加認真負責的教育學生,培養更多品學兼優的學生。
回覆列表
學校第一位的任務是育人。這是國家教育方針決定的。
"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就決定了這道題的答案。
其實,不僅是中國,其他重要的國家在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一致的,教育(學校)第一任務是育人。例如日本《教育基本法》第一條就規定:教育必須以完善人格為目標。
問題到此結束了嗎?未必,至少我們不少校長、教師在此問題上的觀點、態度、行為還存在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
錯誤一:以教學業績論英雄
不少學校校長熱衷談論學校是如何抓升學率的。在學校治理上的理念是以教學業績論英雄,各類相應的制度齊備,落實嚴格,教師的職稱,工資的分配也是以業績為依據。而與此相應的是,教育行政部門也聽之任之,教師也習以為常,社會評價學校也是以升學率為第一依據。
錯誤二:德育是班主任的事,我是科任教師,只管教書。
目前中小學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教師持上述觀點,只教書不育人。形成這種普遍認識的原因比較複雜,一是學校教師評價導向出了問題,育人的權重太小,教書的權重過大。二是班主任有津貼,科任教師育不育人在經濟上並無區別。三是教書有義務,育人有風險,管得好沒有任何好處,管得不好還要承擔責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錯誤三:班主任以不出事為最高標準。
一是班主任重表不重裡,只關注學生行為,不關注學生思想。二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沒有系統的德育方案,對德育的途徑、方法少有研究。三是學校德育系統虛化嚴重,有的學校甚至撤銷了政教處,班主任沒了孃家。
關於育人為本的話題幾天幾夜也說不完,就此打住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