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創君說勵志

    這段文字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全文內容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

    翻譯成白話文: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聖人也是沒有仁受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

    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一般人批評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為陰險、刻薄,看事情太透徹。

    因為他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仁不仁,生了萬物,又把萬物當芻狗來玩弄。這是對老子思想的誤解,或者故意曲解來作幽默用的。老子“芻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

    狗在古代本來是作祭祀用的犧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禮中,如現在的冷豬頭、牛、羊等.後來由於社會風氣的演變,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

    相當於後世在拜拜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丟到垃圾堆裡去了。

    儒家常說天地有仁心,滋生了萬物;老了則說天地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生了萬物,並沒有想取回什麼報酬。

    人幫助了人,都往往附帶了條件,希望有所回報.於是老子說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萬物,他沒有居功;天地給萬物以生命,他沒有自認為榮耀;天地做了好事,使萬物生生不息。

    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沒有條件.所以真正要成為聖人,就要效法天地的這種精神,養成這樣的胸襟。

    所以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真正意思是: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人之所以對萬物差,是因為人的主觀,人的自私的觀念。

  • 2 # 華夏漢韻網

    譯文: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原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註解——天地不仁:天地不仁愛。 以萬物為芻狗:此句有兩種解說。一說,天地視萬物,如芻草狗畜。另一說,“芻狗”是古代祭祀時使用所用茅草紮成的狗,祭後則棄去。《莊子•天運》:“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二說不同,然皆以喻卿大夫和人民為輕賤。 出處——《道德經》第五章。

  • 3 # 知善的家

    意思是:天地沒有“仁”與“不仁”之說,沒有偏私,對待萬物都和對待芻狗一樣,一切任其自然,這就是老子所講的“道”。

  • 4 # 坤緣閣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天地沒有“仁”與“不仁”之說,沒有偏私,對待萬物都和對待芻狗一樣 ,一切任其自然,這就是老子所講的“道”。這句話其實是引子,想表達的是下面一句,就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世間的聖人,應該效法天地,對待百姓就像對待同胞手足一樣,無所偏愛,任其自然,這才是聖人之道。

  • 5 # 詩詞與美文欣賞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五章。一種普遍的理解是:老天並不仁慈,只把萬物當作沒有生命的貢品;然而聯絡上下文,這種理解有失偏頗。另一種理解則是認為老子想表達天地公平的觀點。通俗點說: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換句話說,不管萬物變成什麼樣子,那是萬物自己的行為(包括運氣),與天地無關;天地順其自然,一切猶如隨風入夜,潤物無聲。

    芻狗[chú ɡǒu]: 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典出通行本《道德經》老子第五章,郭店簡本《老子》無此句。郭店簡本僅有本章中“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文義與通行本同。

    魏源本義:“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莊子·天運》:“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牲畜)。隨著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於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天地之間找不到仁了,是因為萬物都成了沒有靈魂的草紮成的狗,形如軀殼。聖人找不到仁,是因為百姓都成了沒有靈魂的草紮成的狗。但天地是無所謂自私的,對待萬事萬物都一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傳說中的河上公(有人以為是漢文帝時人)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地生萬物,人最為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責望其報也。”“聖人”句注仿此。其意是說天地不講仁恩,只是任自然,將萬物看作草和狗。王弼注:“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造立施化,則物失其真。有恩有為,則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載。天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無為於萬物而萬物各適其所用,則莫不贍矣。若慧(通惠)由己樹,未足任也。”(據樓宇烈《王弼集校釋》,中華書局1999年版)王弼之意,也是以為天道任自然而已,並不加惠於物。而萬物各自有所用,如獸吃草,人吃狗之類。

    1:人類世界的組織結構,自有了人開始,就成了一個整體,小時候讀書說要長大適應社會,長大了之後才發現,並不是書中所講的物競天擇那樣,後來漸悟到了人道的美感,此即是為而不爭,相對動物的而言,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區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仁,即如道德經所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意思是:天地之間找不到仁,是因為萬物都成了沒有靈魂的草紮成的狗。聖人找不到仁,是因為百姓都成了沒有靈魂的草紮成的狗。此即是說,天地與聖人,仁的不復存在。而仁五行屬木,五官屬目,五季屬春,因而可知春季無木,則天地死氣,人無目,則內心黑暗。後一句、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即是說、聽多了仁的說法,不如心中守仁。道德經對於人道的闡釋,即可由仁心初見,而仁者是無戰的,亦是無敵的,所以心中守仁,方才宇宙萬物都有了靈性。

    2: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捲上)》(商務印書館1919年初版)中,有對《老子》這句話的解釋,提出了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王弼說,那就是將仁解釋為慈愛;第二種,則作了哲理上的推闡,說: 仁即是“人”的意思。《中庸》說:“仁者,人也。”《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劉熙《釋名》說:“人,仁也;仁,生物也。”不仁便是說不是人,不和人同類。古人把天看作有意志,有知識,能喜怒的主宰,是把天看作人同類,這叫做天人同類說。老子的“天地不仁”說,似乎也含有天地不與人同性的意思。

    接著,胡適又說:“人性之中,以慈愛為最普遍,故說天地不與人同類,即是說天地無有恩意。”這就把兩種不同的說法統一起來了。最後,胡適盛推他理解的老子的這個觀念,說:“老子這一觀念,打破古代天人同類的謬說,立下後來自然科學的基礎。”

    1922年,梁啟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前論第二章“天道的思想”附錄二“天道觀念之歷史的變遷”中,也認為老子的話表現了對天的信仰的動搖,開啟了後來荀子的天論思想。

    3:鍾泰先生的《中國哲學史》第一編第三章有附文《〈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解》(商務印書館1929年初版),對此有所駁正。雲:“吾統觀《老子》全書,知其說之出於穿鑿,未足據為定論也。”其下就從三方面來闡述:首先,從語言上來看,所謂“仁者,人也”的說法,是求其語源,不是等義。“‘人’字乃抽象名詞,非具體名詞也。故以人為仁之訓則可,而以人易仁則不可。”而且依胡適之說,也只能說“非仁”,不能說“不仁”。何況此句之下又有“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之語,總不能理解為“聖人不是人”吧?其次,從《老子》全書來看,“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都是《老子》之言。所以要認定老子打破天人同類的謬說,證據是不足的。再次,胡適之誤,是信了王弼關於“芻狗”的誤說。王弼之說,分芻與狗為二物,說天不為獸生草,而獸吃草;天不為人生狗,而人吃狗。這裡含有天以萬物為草芥之意。實則芻狗是一物。《莊子·天運篇》載師金之言曰:“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意思是:芻狗紮成而未祭獻時,用盒子盛著,上面用精美的繡巾覆蓋著,尸祝齋戒了來送它到祭壇上。等到祭獻以後,就廢棄了,走路的人就踐踏著它的頭顱和脊背,拾柴草的人就撿起來燒火)“以萬物為芻狗”是說將萬物看作芻狗,用時尊榮,用後即棄之如弊屣,順其榮華至衰敗的發展過程。這自然是不講仁恩了。

    “芻狗”就是扎草為狗形,疾疫時用於求福禳災,此時要文飾妝扮一番。祈禱之後,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芻狗即便棄置,人踏車轢,隨後就將它當做柴草,一燒了事。我們看漢、魏、晉文獻中的記載,就可以明白。《淮南子·齊俗篇》說芻狗和土龍剛剛做好的時候,用青黃色來文飾,蒙上綺繡,纏著紅線,尸祝穿著純黑色的祭服,大夫戴著禮帽來迎送它們。等到用完之後,土龍不過成了一堆土壤,芻狗不過成了一堆草芥罷了,有誰看重它們呢?許慎在其下注:“芻狗,束芻為狗,以謝過求福。土龍,以請雨。”很顯然,芻狗就是用草紮成狗的樣子,土龍就是用泥土做成龍的模樣。芻狗是用來謝過求福的,土龍是用來求雨的。《說山篇》也說“芻狗待之而求福”。《說林篇》又說:“譬若旱歲之土龍,疾疫之芻狗,是時為帝者也。”這就說得更清楚了,芻狗的一個大用處,是瘟疫流行之時,用來祭神求福的。這時,它的位置,儼然是帝王一般。自然,用後就扔了。芻狗祭祀之前,位置尊崇,極盡榮華,祭祀之後,立即廢棄,車轢火燒,已如上述。而《三國志·魏志·周宣傳》說三夢來展現芻狗祭祀後的三個過程,也很有意思。說的是周宣善於占卜,有人就故意來考考他,說是夢見芻狗了,周宣說將會得到美食。不久出行,果然遇到豐膳。後來又說,又夢見芻狗了,周宣說:“你要小心,會墮車折腳。”不久,果如其言。第三次又說夢見芻狗,周宣說:“特別要注意呀,你家將失火。”家裡真的很快遭到火災。問的人後來說:“其實我三次都沒有夢到芻狗,為什麼這麼靈驗呢?”周宣說:“這是神靈讓你說的,和真夢沒什麼不同。”問的人說:“我三次都說夢見芻狗,為什麼結果很不同呢?”周宣說:“芻狗,是祭神之物。祭祀初畢,祭品可以分人,所以得到美食。祭祀結束,芻狗為車所碾壓,所以會墮車折腳。這之後,就要將殘碎的芻狗拿去燒火了,所以會失火。”(宣曰:“芻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得餘食也。祭祀既訖,則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墮車折腳也。芻狗既車轢之後,必載以為樵,故後夢憂失火也。”)

    這些材料,將芻狗的形狀,所用的材料,用途和使用過程說得很清楚了。這個過程,是自然的過程。用時顯貴,用後廢棄,天地萬物,莫非如此。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是天地並不施仁恩,只是讓萬物如芻狗那樣走完自己由榮華到廢棄的過程而已。

    另無名氏注曰:挫其銳,解其紛,是謂天地不仁;銳不挫,紛不解,是謂聖人不仁。

    現在大量的網路小說中錯誤引用這句話,未理解詞句本身的意思。

    既然眾生平等,又何來低賤卑微的“芻狗”?天地沒有仁愛,把萬物當作草紮成的祭品。芻狗非活祭品那樣,在祭祀的時候,當場宰殺,而是祭祀完畢,將其丟棄或焚燬。現在引申為:事物失去了利用的價值,便如廢品一樣任意丟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真的是眾生平等嗎?

    社會上有人富貴騰達,有人低賤卑微;有人聰明絕頂,有人愚不可及;有人四肢健全,有人天生殘疾,難道有些人生來就是花朵,而另一群人天生就是那花朵腳下的一塊泥巴,他們的存在是為了襯托花朵的美麗?

    天地本就是無愛無憎,無慾無求的,給予萬物繁華並不是因為天地喜愛於它們,使萬物蕭條也並不是因為憎恨於它們。

    生命便如芻狗一樣,當祭祀完畢之時,芻狗的使命也隨之結束了。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社會中充當著不同的角色。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律,就像萬物的枯榮,天地的運轉,誰也沒有辦法將其破壞,最終還是要選擇不加以干預的“無為”的態度。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五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 6 # 古典詩詞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經》。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天地之間找不到仁了,是因為萬物都成了沒有靈魂的草紮成的狗,形如軀殼。

    很多人在理解這段話的時候,都會認為這是在說天地不仁,君子不仁,所以百姓萬物都過的不好的。但事實上,這麼理解就真的錯了。芻狗是用草做的祭祀用的狗,但是在這裡,卻不單單是輕視的一張說法,而是一種萬物皆平等的態度。

    這就是老子所講的“道”,世間的聖人,應該效法天地,對待百姓就像對待同胞手足一樣,無所偏愛,任其自然,這才是聖人之道。

    老子的觀點是,道就是一切的根本,是天地萬物的根本,當然也是人的根本。使命完成了,就會像丟棄的草狗,這沒有什麼好與不好,對與不對,天地就那樣,人就那樣,豬狗牛羊就那樣,這就是法則,這就是道。天地遵循這種法則,冷靜客觀,不偏不倚。

  • 7 # 文磨史刀

    遵循萬物自有的發展規律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中說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歷來注家對“天地不仁”的理解見仁見智 ,眾說紛紜。

    以我的經驗,要理解一句話的含義,首先要弄清一些詞語的要義,否則無從下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此話,最難理解的應為”芻狗“。

    此狗非彼狗,而是:

    因為”芻"本意是:

    用手取草。

    因此,“芻狗”引申為用草編織成狗,用今天的大白話就是用草做成的狗形玩具。

    由此,初步的大義就出來了:

    老天爺不仁義,把萬物當做用草編織成的狗;聖人不仁義,把人當做用草編織成的狗。

    其次,要結合老子的思想探析”言外之意“。

    古代,祭祀是,喜用狗、豬、羊等,後,改為用草編成的”芻狗“代替。不能忽視的是,”芻狗“在祭祀之前備受重視,不讓碰,祭祀完後,就棄之不理,自生自滅。結合老子“道法自然”的宇宙觀,”芻狗“的言外之意應該順其自然,遵循事物自有的發展規律。

    “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 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與 “道生之 ,德畜之,物形之 , 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這兩句話指出任何人均源於 “道”,道創生了萬物 ,又蘊含於萬物之 中。 “道”的法則也就是萬物運作的根本法則。而 “人法地 ,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告訴我們 :道的法則就是順其自然。

    另外,從陰陽五行來說,也是這麼一回事。

    天地有陰陽,陰陽變化而生五行之氣 , 五行之氣, 應時令而變 , 故木、 火、 金、 水 、 土各有旺相 , 休囚的相應季節, 得時得理 , 則長生旺相 , 失時失理 , 則肅殺休囚。這一切都自然之道,至公至平,不是老天爺不仁義。

    站在這個角度審視,我們不妨可以這樣理解:

    老天爺不是不仁義,聖人也不是不仁義,而是老天爺始終“道法自然”,對世間萬物一視同仁,沒有任何特殊照顧,任由各自遵循規律的發展而生存或滅亡。

  • 8 # 歐體楷書另類奇談

    通達立世

    常有文章說,現代生活急躁,人們控制不了自己,生活、工作中很多事情,勾起人們內心的渴望——想要表達觀點、想要申訴內心、想要辨別是非、想要博取利益。

    這倒不是現代人的習慣,數千年以來,除了生活方式的變化,人的個性恐怕沒有什麼變化。老子那個時代,人們一樣紛爭四起。

    因此,現代有了一句話來作為這個現象的藉口——人是環境的產物。

    這就是承認了人要不斷地、持續地被身邊事務左右,要在意許多事情,要為許多事情去爭鬥。借用老子的話說,就是“人而為仁,以芻狗為萬物”,對一隻本不應該在意的草扎的狗,也要往心裡去,對它吐口唾沫,再踢幾腳,搞得心神不寧。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道之“萬物為芻狗”,恰是佛之“無所住而生其心”,也是儒之“中庸”。

    當殺的則殺,該愛的就愛,應放的就放,以德報德,以直抱怨。

    聖賢不是教我們躲起來,不是教我們和泥巴,是要在大格局下,通達地處世。

  • 9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道德經》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真正意思

    一一消除人們的困惑、哲學的貧困的指道明燈、哲學方法論

    《道德經》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真正意思是:

    “天地不”要求人們“仁”愛地包容物質的不同存在,是“以”人體法則心臟交換血液、票決意識(萬),這樣“物”質決定意識,“為”草創的初級意識“芻"形變成按人體法則執行的先進(狗); “聖人不” 要求人們“仁”愛地包容百姓的不同意見,是“以”文化法則交換、票決領導、歷史,讓“百姓”無記名投票決定領導、歷史,“為”草創的初級領導、歷史“芻"形變成按文化辦事的先進(狗)。

    把它作為正確的指導思想,就是現在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人民為中心"。

    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這段活出自《道德經.五章》,標題密碼是一五得五,其代數意思是:以意識、領導(一甲)決定物質、歷史、文化法則、龍(戊五)不行,得以物質、百姓按文化法則、龍(戊五)無記名投票決定意識、領導(一)、歷史,才能變成“戌"狗這一先進。中華傳統文化是龍、應用數學,數學可以等量代換。戌代表狗、十一、先進,例如《論語.先進第十一》。 過去我們只知道物質決定意識,人民決定歷史這一哲學認識論,至於怎麼決定的方法論卻不十分清楚,只是說意識是大腦的反映(思考的實質是意識決定意識),農民起義、物質生產的人民創造了歷史等,和平時期怎樣創造歷史的方法論卻不很清楚。 《紅樓夢》與之對應的五回就是以故事說明這一道理的。在“警幻仙曲演紅樓夢”的這一回最後指點"迷津":“不受金銀之謝",物質決定意識的唯物論不是讓人唯財物,而是以按文化生活工作為先進。

    《道德經》五章最後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即堅守中國龍的傳人傳的這一“中(五戊)"龍、文化,"語"言就是說這一中龍(吾五)的。

    詳見《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含《道德經》譯文)。

  • 10 # 巴兔

    原意: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對待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這裡的天地,指的是自然或者順應自然的行為,是優勝劣汰,物競天擇,食物鏈型,部分人的行為。

    天地從來無所謂任何,我們對待我們吃的植物,動物,就像天地對待我們一樣,並無二致,只是食物而已。

    拓展1、天地對萬物毫無偏私,任其自由發展。

    在老子之前,世人都認為人作為萬物主宰,是得天地寵愛的。老子指出,並非如此。“不仁”不是仁的反義詞殘暴。而是“無為”的意思,是任其發展,不干涉的狀態。讓後人認識到這點,是有利於後世人去做探索創造的。沒有什麼人能夠幫我們,照顧我們。

    後面一句“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並不是跟前面的有相對關係,而是,繼續闡述“不仁”對治理百姓的重要性。是一種不干預,是無為而治。社會本身自帶平衡機制,干涉就等於打破平衡,影響平衡。

    對人和對事物達到“不仁”是我們要追尋的。我們干擾孩子的成長,替他做選擇和安排就是沒做到不仁,是反天道。

    拓展2、《道德經》主要就是闡述道與德,道是天之根,而我們在討論的這句話是上帝視角,指明上帝的態度。德是社會的根本,不崇尚德的社會人類將互相殘殺滅亡。

    上帝也在道中,道也在道中,中國古代文化就從來不會神話宗教和造一個神出來。從來都是實事求是的,這點與宗教社會差別很大。讓普通人知道沒有神,就是解開枷鎖,讓人接受真實和進步。

    老子以開放的思想研究萬物萬事的規律,作為一個先驅,開啟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序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一讀就會驚歎“哇,好溫柔啊”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