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八月的石榴紅
-
2 # 藥療君
有關係,熬夜就像一劑慢性的毒藥,雖不會馬上對健康帶來什麼影響,但身體總架不住長期以往的消耗。
熬夜,傷的不止是肝,還有脾!這在中醫上講,熬夜先傷是人體的“脾氣”。因為睡眠不足會造成脾氣耗損,呢你一定會問了脾虛和溼氣有啥關係?
其實,溼氣也是中醫的一個概念,從中醫角度講在我們身體有兩個管理水的臟器,一個是腎一個是脾,但是腎喜歡水,脾卻喜歡乾燥,腎陽能和食物營養起反應,產生體溫熱量,將水蒸發向上蒸騰。而脾呢,其實不單單指脾一個臟器,而是消化系統,包括西醫裡的胃和腸,說脾是倉廩之官就是這個意思。脾會主管胃腸將體內的水分吸收到血液裡,血液再將水分運回腎臟,它們兩個就形成了一個體液的迴圈。
正常來說,它兩旗鼓相當不相上下,很和諧的分工,但若脾虛了,就會出現問題了,腎向上蒸騰的水不能很好的被胃腸吸收到血液裡,就有大量的水溼堆積在體內。結果就是舌頭被泡的又大又腫還有厚厚的白苔,邊緣有齒痕,水溼堆積在下半身就會和脂肪混在一起,看上起會更胖!
因此,為了不那麼胖,還是少熬夜吧。當然祛溼也是不簡單的出出汗那麼簡單,多吃健脾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這些食物都能夠起到利尿除溼的作用。
-
3 # 添財9
雖然沒有直接關係,但也是密不可分,因為熬夜傷害的是血,因為目得血而能視。血受損了,氣無所依,當然氣也就虛了,氣虛當然生溼。
-
4 # 打不死的週末
天道迴圈,生生不息。
任何行為脫離了“道”,就會引發災難,人體做為天地之間的生物,就要遵循天地之道。
看看古人在養生之道上的成就,遠非現代人能認識到的。
日出而作,陽氣生而陰氣散,太陽促進農作物生長,人吃農作物而活;日落而息,陰氣聚而陽氣濁,此時溫度降低,地面或地物由於輻射冷卻,使貼近地表面的空氣層也隨之降溫,當其溫度降到露點以下,即空氣中水汽含量過飽和時,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會有水汽的凝結。如果此時的露點溫度在 0℃以上,在地面或地物上就出現微小的水滴,稱為露。如果露點溫度在 0℃以下,則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上凝華成白色的冰晶,稱為霜。有時已生成的露,由於溫度降至 0℃以下,凍結成冰珠,稱為凍露。
也就是說,熬夜確實容易增加溼寒,只是人們看不見,等感受到已經晚了。
老祖宗千百年來的教誨,早就被西方來的和尚衝得一乾二淨。
正如春捂秋涼,這又是為啥,“春捂”就是說春季,氣溫剛轉暖,不要過早脫掉棉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過早的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就會難以適應,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而入,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秋凍”就是說秋季氣溫稍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鍊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鍊,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同樣道理,季節剛開始轉換時,氣溫尚不穩定,暑熱尚未退盡,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著風,很容易傷風感冒。
所以,想要身體康健,只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即可。
-
5 # 如塵378
確定的說有。熬夜人群最大的特點就是身體免疫力低下。身體酸鹼度不平衡,導致脾胃虛弱,容易感冒生病。而溼氣是脾虛後化溼力不足。你可以查一下相關資料,溼氣重的人,通常都是脾虛所致。
-
6 # 省中醫郭醫生
中醫角度講:“氣”具有溫煦、推動、防禦、固攝、中介、營養等作用,而熬夜會耗傷人體的正氣,正氣不足,從而邪氣就易侵襲人體。
“溼氣”是六淫之一,正氣不足溼氣就容易侵襲人體,而溼氣常易困脾,導致脾(脾主 “運化”)的運化功能失健,使脾不能運化水溼,進而出現一系列溼氣重的症狀。
如果你長期熬夜可能會出現面色蒼白或萎黃,氣短懶言,頭重身腫,四肢酸楚沉重,倦怠乏力,食慾不佳,腹脹,噁心,嘔吐,大便溏洩,舌苔薄白,舌體胖,舌邊有齒痕,脈細弱無力等症狀。熬夜也會耗傷我們的陽氣(脾陽不足也會導致機體溼氣重),所以平時可以用補中益氣(紅棗、山藥、黨參、黃芪等)和健脾祛溼(茯苓、薏苡仁、木瓜、扁豆等)的藥材做成藥膳作為日常調理。
藥膳調理:
淮山茯苓扁豆燉瘦肉
材料:淮山10g、茯苓5g、扁豆10g、瘦肉100g(1人量)
烹調方法:將藥物洗淨,浸泡;瘦肉洗淨,所有食材一起放入燉盅,加入清水適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燉兩小時,調入適量的鹽就可以使用。
淮山土茯苓燉排骨
材料:鮮土茯苓100g、淮山30g、茯苓30g、薏米30g、排骨250g、瘦肉50g、蜜棗1/2枚、陳皮3g(3-4人量)
烹調方法:各材料洗淨,薏米稍浸泡,排骨斬件飛水,然後將所有食材放入燉盅,加適量的水燉2-3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熬夜是現代很多人的通病,長期熬夜不僅僅會讓人體溼氣重,還會讓我們內分泌失調、提前衰老、提高患多種疾病的風險等一系列不良影響,尤其是現代的年輕人,要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最好能在11點之前睡覺。
-
7 # 經絡中醫養生
溼氣跟熬夜有沒有關係,這個回答是肯定的,是有關係的,人體溼氣的成因,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因,一種是內因,不論是哪一種成因都與熬夜有關係。
溼氣的內因我們都知道晚上一點到三點,這段時間是肝經的巡行時間,也是肝經工作排毒的時間,熬夜就會影響肝的排毒功能,就會造成毒素堆積,肝氣鬱結,肝主疏洩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疏洩功能失常,進而導致脾運化水溼功能失常,造成水溼內停。
溼氣的外因這個主要與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有關,比如經常在潮溼的地方工作,特別是寒冷的地方,比如在南方有一些地方沒有取暖裝置,在冬季會很冷,並且在夏季會很溼熱,因為熬夜原因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就會影響脾胃正常對溼的運化。
綜上所述,溼氣與熬夜是有關係的,但也只是其中之一,還有其他的致病因素!
-
8 # 陸叔23
溼氣跟熬夜無關。跟你所處的生活,工作環境有關。
-
9 # 考拉醫生有話說
有關系,熬夜非常傷津液!還傷心臟和腎臟!
-
10 # 風箏_198112
溼為陰邪,陽之不足也。熬夜多傷陰血,久之虛火上炎,再久之精血不足。故無關。
回覆列表
溼氣重跟熬夜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我們要遵循大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長時間熬夜的人群基本上體內都有不同程度的溼氣。不管熬夜是加班還是玩耍,長期熬夜都會導致脾胃受損,影響體內水分的運化,導致體內溼氣難以排出,加重體內的溼氣。
溼氣怎麼來的呢?
1.外界溼氣的影響,由於南方的空氣較為潮溼,所以,南方人更容易遭受溼氣的入侵。如果長期處於潮溼的環境中、淋雨、受涼(沒及時新增衣服),溼就會進入你的身體。
2.終日久坐缺乏運動。
3.飲食不當。常食用肥膩、高熱量、高糖的食物,冷飲寒涼之物,會加重脾胃的負擔。脾主運化,脾臟承受不住,這些食物變鬱積在體內,難以消化,就會轉化為溼氣。
4.長期熬夜,憂思過濾。這脾主溼,當一個人熬夜和憂思過度的時候就會傷害到脾臟,脾臟受傷就會導致功能受損。就會影響到水溼的運化。
長期熬夜會傷肝傷脾傷腎,陰虛。久而久之會使人機體的抵抗力下降,就會出現身體的各種不適。
當然如果是長期很規律的晚上熬夜加班,而白天又及時地補上睡眠,這個你的身體已經習慣了,也就沒有熬夜一說了,相當你去了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