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約有10萬多條河流。主要外流河。中國主要外流河的上游幾乎都在民族地區, 流向除東北和西南地區的部分河流外,受中國地形西高東低的總趨勢控制,幹流大都自西向東流。外流河的幹流,大部分發源於三大階梯隆起帶上:第一帶是青藏高原的東部、南部邊緣。這裡發育的都是源遠流長的巨川,如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這些河流不僅是中國著名的長川大河,而且也是世界上的大河,許多國際性河流,如流經緬甸入海的薩爾溫江(上源怒江);流經寮國、緬甸、泰國、高棉、越南而入海的湄公河(上源瀾滄江);流經印度的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源雅魯藏布江)和印度河(上源獅泉河)也都發源於此。第二帶是發源於第二階梯邊緣的隆起帶,即大興安嶺、冀晉山地和雲貴高原一帶,如黑龍江、遼河、海河、西江等,也都是重要的大河。第三帶是長白山地,主要有圖們 江和鴨綠江,它們臨近海洋,流程短,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 (1)黑龍江。黑龍江蜿蜒在中國東北的邊境上。 是一條國際河流。由於水中溶解了大量的腐殖質,水色黝黑,尤如蛟龍奔騰,故此得名——黑龍江,滿語稱薩哈連烏拉,即黑水之意。 黑龍江有南北兩源,南源額爾古納河,北源石勒喀河。兩源於大司洛夫卡河口匯合後稱黑龍江,蜿蜒東流,最後在前蘇聯境內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附近注入鄂霍次克海韃靼海峽。從海拉爾河河源起算,黑龍江全長4370公里,流域面積16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十大巨川之一, 額爾古納河流域屬黑龍江的河源地區。海拉爾河自東向西橫貫蒙古呼倫貝爾盟,河長620公里,至阿巴蓋堆下稱額爾古納河。額爾古納河的幹流長900公里,其右岸屬內蒙古自治區,較大的支流除海拉爾河外,還有根河、貝爾茨河等。流域面各約11.6萬平方公里。 黑龍江的支流有200多條,其中以松花江最長。松花江也有南北二源,南源發源于吉林省延邊北韓族自治州的長白山天池;發源於延邊牡丹嶺的牡丹江,經敦化市,最後在黑龍江省依蘭縣匯入松花江。 松花江的北源嫩江,為內蒙古東部最大的河流,南北縱貫呼倫貝爾盟及興安盟東部邊緣,發源於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裡山的南坡。全流域面積28.2萬平方公里,在內蒙古境內的流域面積近15萬平方公里,而且大部分位於嫩江西岸。嫩江是內蒙古境內水量僅次於西部黃河的過境水量,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19.6億立方米。 (2)黃河。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之一。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各恣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九個省區,在山東墾利縣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是上游;從河口鎮到河南省孟津是中游;從孟津到入海口是下游。黃河上游長3472公里。黃河上游大部分地區位於民族地區,與中下游相比,上游河道和水文特徵與中下游有很大差別。 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等三部分。河源段從卡日曲開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貴德龍羊峽。河源段大部流經於3000--4000米的高原上,河流迂迴曲折,兩巖多湖泊、沼澤,草灘,河水較清,水流穩定;這一段水分消耗很少,產水量很大。 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為峽谷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巖性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其中小峽谷19個,大部分分佈在民族地區,主要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在貴德、蘭州之間,是黃河支流三個集中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 黃河出青銅峽後,向東北沿鄂爾多斯高原邊界流動,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幹流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為著名的河套平原。河套平原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黃河上游河道彎曲大,由於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形成“S”形彎曲;蘭州以下至潼關呈馬蹄形彎曲,其中蘭州至河口鎮河道是這個彎曲的一部分。黃河河床縱剖面是由五級“斜坡——平地”組成的階梯,其中有三級在上游:第一級,從河源到星宿海是斜坡,從星宿海到鄂陵湖是平地;第二級,從鄂陵湖到瑪曲是斜坡,瑪曲到貴德是平地;第三級,從貴德到青銅峽是斜坡,青銅峽到托克托是平地。 黃河流域位於乾旱、半乾旱和半溼潤地區,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574.5億立方米,相當長江的1/17。黃河徑流量的90%來源於上、中游。 黃河在蘭州以上流經青藏高原,地高天寒,冰雪融水補給較多,植被覆蓋率較高,蒸發量小,幹流徑流量較大。蘭州至河口鎮水量減少,這是由於引黃灌溉,蒸發旺盛,耗水過大,同時又無支流加入等原因造成的。 黃河水源以雨水補給為主。 一般來說, 冬季水量佔全年徑流總量的10%左右,春季水量約佔15--18%,夏秋季水量佔70--80%。 夏水往往大於秋水,8月是大水月,夏秋季的暴雨常常造成洪水災害。 但河套地區的黃河段秋水大於夏水,最大水月為9月。上游暴雨量小, 區內又不有少沼澤草地和森林調節洪流,洪水漲落速度較平緩,蘭州歷史最大峰流量7500秒立方米,包頭最大流量4310秒立方米。 黃河流域降水量年際變化大,導致黃河徑流年際變化也大,但上游河段的徑流年際變化小於中下游。 黃河含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據陝縣站記錄,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含沙量達37公斤,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黃河泥沙主要來自黃土高原,這個地區年輸沙量佔整個幹流的90%。在黃河上游,龍羊峽以上水流很清,到了貴德以下流域內漸漸有黃土分佈。黃河出青銅峽到河口鎮段,水流平穩,泥沙有所沉積,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就是黃河泥沙沖積而成的。 黃河上游從蘭州到內蒙古臨河河套一段和下游山東境內幾乎每年都有凌汛發生。新中國建立以來,黨和政府領導人民進行防冰凌鬥爭,取得很大成就,使陵汛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 治黃的關鍵是泥沙問題搞好中游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黃之本。黃河上中游落差很大,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幹流上已經建成龍羊峽、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青銅峽等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其中龍羊峽水電站是黃河干流上最大的水電站,設計能力為160萬千瓦,壩高178米,是目前國內最高的大壩,總庫容247億立方米,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人工湖。 (3)長江。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流經青海、 西藏、雲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和上海等10個省(區)市,在崇明島流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是中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入海總徑流量9793.5億立方米。 長江從河源到河口,可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宜昌以上為上游,宜昌至湖口為中游,湖口以下為下游。上游河段又可分為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和川江四部分,其中沱沱河、通天河和金沙江位於民族地區,流域面積50多萬平方公里。
中國大約有10萬多條河流。主要外流河。中國主要外流河的上游幾乎都在民族地區, 流向除東北和西南地區的部分河流外,受中國地形西高東低的總趨勢控制,幹流大都自西向東流。外流河的幹流,大部分發源於三大階梯隆起帶上:第一帶是青藏高原的東部、南部邊緣。這裡發育的都是源遠流長的巨川,如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這些河流不僅是中國著名的長川大河,而且也是世界上的大河,許多國際性河流,如流經緬甸入海的薩爾溫江(上源怒江);流經寮國、緬甸、泰國、高棉、越南而入海的湄公河(上源瀾滄江);流經印度的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源雅魯藏布江)和印度河(上源獅泉河)也都發源於此。第二帶是發源於第二階梯邊緣的隆起帶,即大興安嶺、冀晉山地和雲貴高原一帶,如黑龍江、遼河、海河、西江等,也都是重要的大河。第三帶是長白山地,主要有圖們 江和鴨綠江,它們臨近海洋,流程短,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 (1)黑龍江。黑龍江蜿蜒在中國東北的邊境上。 是一條國際河流。由於水中溶解了大量的腐殖質,水色黝黑,尤如蛟龍奔騰,故此得名——黑龍江,滿語稱薩哈連烏拉,即黑水之意。 黑龍江有南北兩源,南源額爾古納河,北源石勒喀河。兩源於大司洛夫卡河口匯合後稱黑龍江,蜿蜒東流,最後在前蘇聯境內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附近注入鄂霍次克海韃靼海峽。從海拉爾河河源起算,黑龍江全長4370公里,流域面積16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十大巨川之一, 額爾古納河流域屬黑龍江的河源地區。海拉爾河自東向西橫貫蒙古呼倫貝爾盟,河長620公里,至阿巴蓋堆下稱額爾古納河。額爾古納河的幹流長900公里,其右岸屬內蒙古自治區,較大的支流除海拉爾河外,還有根河、貝爾茨河等。流域面各約11.6萬平方公里。 黑龍江的支流有200多條,其中以松花江最長。松花江也有南北二源,南源發源于吉林省延邊北韓族自治州的長白山天池;發源於延邊牡丹嶺的牡丹江,經敦化市,最後在黑龍江省依蘭縣匯入松花江。 松花江的北源嫩江,為內蒙古東部最大的河流,南北縱貫呼倫貝爾盟及興安盟東部邊緣,發源於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裡山的南坡。全流域面積28.2萬平方公里,在內蒙古境內的流域面積近15萬平方公里,而且大部分位於嫩江西岸。嫩江是內蒙古境內水量僅次於西部黃河的過境水量,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19.6億立方米。 (2)黃河。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之一。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各恣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九個省區,在山東墾利縣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是上游;從河口鎮到河南省孟津是中游;從孟津到入海口是下游。黃河上游長3472公里。黃河上游大部分地區位於民族地區,與中下游相比,上游河道和水文特徵與中下游有很大差別。 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等三部分。河源段從卡日曲開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貴德龍羊峽。河源段大部流經於3000--4000米的高原上,河流迂迴曲折,兩巖多湖泊、沼澤,草灘,河水較清,水流穩定;這一段水分消耗很少,產水量很大。 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為峽谷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巖性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其中小峽谷19個,大部分分佈在民族地區,主要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在貴德、蘭州之間,是黃河支流三個集中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 黃河出青銅峽後,向東北沿鄂爾多斯高原邊界流動,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幹流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為著名的河套平原。河套平原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黃河上游河道彎曲大,由於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形成“S”形彎曲;蘭州以下至潼關呈馬蹄形彎曲,其中蘭州至河口鎮河道是這個彎曲的一部分。黃河河床縱剖面是由五級“斜坡——平地”組成的階梯,其中有三級在上游:第一級,從河源到星宿海是斜坡,從星宿海到鄂陵湖是平地;第二級,從鄂陵湖到瑪曲是斜坡,瑪曲到貴德是平地;第三級,從貴德到青銅峽是斜坡,青銅峽到托克托是平地。 黃河流域位於乾旱、半乾旱和半溼潤地區,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574.5億立方米,相當長江的1/17。黃河徑流量的90%來源於上、中游。 黃河在蘭州以上流經青藏高原,地高天寒,冰雪融水補給較多,植被覆蓋率較高,蒸發量小,幹流徑流量較大。蘭州至河口鎮水量減少,這是由於引黃灌溉,蒸發旺盛,耗水過大,同時又無支流加入等原因造成的。 黃河水源以雨水補給為主。 一般來說, 冬季水量佔全年徑流總量的10%左右,春季水量約佔15--18%,夏秋季水量佔70--80%。 夏水往往大於秋水,8月是大水月,夏秋季的暴雨常常造成洪水災害。 但河套地區的黃河段秋水大於夏水,最大水月為9月。上游暴雨量小, 區內又不有少沼澤草地和森林調節洪流,洪水漲落速度較平緩,蘭州歷史最大峰流量7500秒立方米,包頭最大流量4310秒立方米。 黃河流域降水量年際變化大,導致黃河徑流年際變化也大,但上游河段的徑流年際變化小於中下游。 黃河含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據陝縣站記錄,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含沙量達37公斤,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黃河泥沙主要來自黃土高原,這個地區年輸沙量佔整個幹流的90%。在黃河上游,龍羊峽以上水流很清,到了貴德以下流域內漸漸有黃土分佈。黃河出青銅峽到河口鎮段,水流平穩,泥沙有所沉積,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就是黃河泥沙沖積而成的。 黃河上游從蘭州到內蒙古臨河河套一段和下游山東境內幾乎每年都有凌汛發生。新中國建立以來,黨和政府領導人民進行防冰凌鬥爭,取得很大成就,使陵汛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 治黃的關鍵是泥沙問題搞好中游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黃之本。黃河上中游落差很大,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幹流上已經建成龍羊峽、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青銅峽等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其中龍羊峽水電站是黃河干流上最大的水電站,設計能力為160萬千瓦,壩高178米,是目前國內最高的大壩,總庫容247億立方米,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人工湖。 (3)長江。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流經青海、 西藏、雲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和上海等10個省(區)市,在崇明島流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是中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入海總徑流量9793.5億立方米。 長江從河源到河口,可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宜昌以上為上游,宜昌至湖口為中游,湖口以下為下游。上游河段又可分為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和川江四部分,其中沱沱河、通天河和金沙江位於民族地區,流域面積50多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