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唐神都

    這句話應該是洛陽古諺語。

    進入21世紀後,各地掀起來一種認祖歸宗的熱潮。洛陽也不例外,積極的加入到進來。

    深知考古學的人都知道,洛陽是一座移民城市,“周公營洛”就是這座城市的歷史。即使是不太確定的二里頭遺址,在此之前當地也只有寥寥幾戶人家。因為這裡當時是一處類似於半島形狀的地方,不太適合人類居住。

    洛陽上古歷史匱乏,新石器時代遺址只有寥寥幾處,而且都是村一級的,甚至不如同省的鄭州和三門峽。所以想知道自己的祖先從哪裡來?就形成了洛陽人民的當務之急。

    還好,經過民間人士的積極考證,很多逝去的歷史逐漸復出舞臺,使洛陽人民知道了自己的祖先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網上流傳的版本有很多,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在這裡只列舉其中的一個版本。

    三監之亂,周公率領殷八師平三監之亂。周公仁慈,不願意生靈塗炭,於是把這些戰俘押解到了洛陽這個地方,造了一座“洛邑”。“邑”意思就是大一點的城鎮,目的就是為了關押和改造這些段商戰犯,使他們重新做人。

    那個時候的華夏東部還不是十分安穩,就把殷八師留在了這裡震懾東部。數萬名錚錚的男子漢,婚配問題怎麼解決?就是從殷人之中來挑選女子婚配。他們留在了這裡,守護住了洛邑城,至今周公的雕像仍然聳立在街頭,被洛陽人民視為遠古祖先。

    牢記歷史,牢記我們的祖先,尊重我們的祖先,是每個華人的責任。

  • 2 # 大佬你好呀

    洛陽有一句古諺語叫做“西來的祖宗,東來的娘”,其深層的歷史密碼我認為有兩層,一層是歷史事件的融合而成,一層則是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的轉型。最早居住在洛陽一帶的是夏人,他們在斟鄩(zhēn xún,今洛陽)建立“夏朝”,周邊均是自己的方國,夏朝算得上洛陽人的始祖。夏朝在末期,夏桀統治殘暴,民怨四起。夏朝方國的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建立商朝。商的始封是比較早的,可以追溯到帝舜時期,商人的始祖契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邑(今河南商丘)。商人滅夏則是由商丘到洛陽,可以稱得上是東來,商人和夏人生活在一起就融合成了新商人。到了商朝末年,商朝同樣出了位和夏桀媲美的君主——帝辛(商紂王)。周武王牧野之戰後,紂王自焚,建立了周朝,這是周人的第一次西來。周朝建立後分封諸侯,周武王還是善待了紂王的兒子武庚,封其管理商朝的舊都殷(河南安陽),但周武王卻還是不放心他,於是在朝歌周圍設邶、鄘、衛三國監視武庚。武庚還是很有魅力的,周公旦輔佐成王時,他勸動三監一起叛亂,不過最終失敗了。其實早在周王朝取代商朝之時,為了加緊對東方地區的控制,周王開始在洛陽營建國都成周,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後來新都建成,周成王“初遷宅於成周”,“定鼎於郟鄏”,還遷殷頑民於成周,並以成周八師監督之。這是周朝的第二次大規模東進,殷(商)人得第二次大規模西進。第三次周人的大規模東遷則是周平王因不能對抗犬戎而遷都到洛邑。周人和殷人自然就融合在了一起,相互通婚者自然也不在少數,故而有“西來的祖宗,東來的娘”。

    不過從當時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的結構來看,夏朝和商朝時期由母系社會進入父系社會的時間不長,女性的地位較高。商王武丁王后婦好就曾領兵平定鬼方、羌方、土方,婦好還有自己的封地,商人在周朝時被遷到洛陽,故可以算作“東來的娘”(母系社會)。周朝時社會結構徹底發生變化,完完全全進入父系社會,男權主義加深,歧視女性當權,甚至在周武王滅亡商朝時,還感嘆“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周人滅商西入洛陽,可算作是“西來的祖宗”(男權社會)。

  • 3 # 吸俺—汪汪汪

    首先這個話是陝西關中的諺語

    西邊有豺狼 東邊有爹孃 犬戎屠灃鎬 長安吐蕃狂 天子九遁逃 國門六失亡 昭君出西塞 文成上西藏 和親保平安 女子遭了殃 白登圍漢帝 安史亂大唐 歸罪弱女子 貴妃遭了殃 只知蜀地樂 百姓遭了殃 往上不過漢 往下不過唐 長安百姓苦 洛陽帝王鄉

  • 4 # 使用者67724358697

    確切說,這原本是一句西安諺語。

    一、夏商都在河南,周秦只不過是孫子輩。

    西安華胥氏,是商丘燧人氏的偏房。

    此即西安諺語“祖宗”的來歷。

    二、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此即西安諺語“爹”的來歷。

    三、黃河幾字形繞開陝西,西安沒黃河。

    民國十八年發生在陝西關中的大饑荒,又名“民國十八年年饉”。

    陝西人把一年中一料未收稱為饑年,兩料未收稱為荒年,連續三料未收稱為年饉。

    實際上民國十八年年饉從民國十七年就開始了,據近代大量史志和報刊資料記載,民國17年(1928年)陝西始露旱情,夏季二麥歉收,秋未下種,冬麥亦無透雨下播。民國18年(1929年)全省旱象更加嚴重,春至秋滴雨未沾,井泉涸竭,涇、渭、漢、褒諸水斷流,多年老樹大半枯萎,春種愆期,夏季收成不過二成,秋季顆粒未登,饑荒大作,草根、樹皮皆不可得 ,死者日眾、殍滿道旁、屍腐通衢、流離逃亡,難以數計。

    長安、武功、鳳翔、扶風、乾縣、岐山、眉縣、興平、咸陽、臨潼、渭南、周至、蒲城、合陽、寶雞、隴縣、澄城、淳化、長武、褒城、禮泉等縣為重災區。全省940餘萬人口,餓死者達250萬人,逃亡者約40萬人,有20多萬婦女被賣往河南、山西、北平、天津、山東等地。

    此即西安諺語“娘”的來歷。

  • 5 # 五旗星燦光爛

    陝西人常啍的一句順口溜:西來的爹,東來的娘,三千萬懶漢吼秦腔。史書上記載商朝王生活中的最重要兩件事是祭祀和戰爭,祭祀的目的是保佑打勝仗,打仗的目的抓俘虜祭祀祖先。儘管不斷對外作戰,可是用於祭祀的俘虜還是不夠,商朝要求自己的臣屬國定期給自己納貢,貢品裡就包含祭祀用的奴隸。

    古公亶父投靠了強大的商王朝,成為商人在西部地區的統治代理人。亶父帶領周族投靠商人之後,最主要的職責是為商朝提供羌族人牲。甲骨文中的“周”,是“用”和“口”兩個字的合寫,在商人看來周人的作用就是替他們提供羌人,用於祭祀。商人的“周”字還有一種更可怕的寫法:“用”字的小方格中點滿了點,甲骨文這種點代表鮮血。

    古公亶父背叛了同民族的羌人,靠著捕獵羌人,周族成了商朝在西方的血腥代理人,獲得發展壯大的資本。周從商學到青銅兵器製作,馬拉戰車等先進技術,逐漸從原始愚昧向文明發展。

    古公亶父以後三代人近百年時間裡,周人都趨附於商朝。按照傳統婚俗,周族首領應當迎娶本地羌族姜姓的夫人。亶父的兒子季歷、孫子周昌(文王),兩代人卻是是從東方迎娶夫人,以迎合商朝。

    這便是周人〝東來的娘〞最早的記錄。

    陝西人的懶可不是一般的懶,翻翻看,吃盡國家優惠飯,卻養出連片貧困縣,白花花矗著那麼多985&211,就是不認真地學,偏要沉浸在古都學會&陝版民科胡編亂造的歷史中沾沾自樂,自賣自誇,在全國各地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你們就要點臉吧,你陝西億父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現在華人已經習慣了,自己通常話來說“我是犬戎羶蛋蛋,馬蓉菸頭來代言”、“我是宇宙大噴泉”已經成為常態,只是一種自我的調侃而已,大家不要再黑他們了。網路上面有很多西安噴子,他們名義上是為了西安的榮譽,其實是給西安招了黑。比如說到處宣傳只有餓陝西的炎黃才是真的,卻不知道山東山西河南的黃帝都是陝西黃帝的祖宗。

    西安,宣揚的十三朝呢一半是胡都,致使此地“漢人學得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一個五胡亂華的大本營,竟敢自淫最中國,為了達到自己〞最中國〞的目的,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搬弄是非,上下齊動,毫無禮義廉恥,儼然一副〝華夏不亂,誓不罷休〞的死鴨子胡都犬戎樣。

    一.偷樑換柱 把河洛曲解為北洛河和黃河,意淫中原是關中平原的簡稱,天府之國是關中;

    二.指鹿為馬 漢代縣令杜康碰瓷酒祖杜康,西申國故引為南申國,華夏的華曲淫成華山的華;

    三.借屍還魂 〝西羅馬東洛陽〞訛傳成〝西羅馬東長安〞,企圖抹殺架空洛陽絲綢之路東方起點的事實;

    四.假道伐虢 某大V先是聲張〞三千年歷史看陝西,五千年曆史看山西〞來試探河南網友的反應,不料晉豫兩省未多理會,之後便直接不要臉地宣傳為〞五千年曆史看陝西〞;

    五.樹上開花 宣傳古都從三朝-六朝-九朝-十一朝-十三朝-十七朝,諸多作賤為哪般;

    六.借刀殺人 以牡丹挑撥荷澤與洛陽的矛盾,後又死皮賴臉地宣稱西安才是正宗的牡丹之都;

    七.假痴不癲 故里與衣冠冢傻傻分不清,自己愛吃臊子面,還不讓人家吃米飯;

    八.無中生有 “八百冷娃”撲黃河最早出自於一本小說《立馬中條》,作者本人承認“八百冷娃”撲黃河的描述是在歷史的基礎上運用了藝術加工手法而形成的,真心希望你們不要再拿此事大噴特噴了,親歷那次戰爭的革命烈士已經起訴造謠者了,根本沒有的事,假的;

    九.混水摸魚 美國野雞雜誌評比的世界十大古都中西安排在大辛巴維(威)之後列第九位,西安大V自縮成世界四大古都西安列第一位;

    十.指桑罵槐 跪在小龍女故里的門前笑武大郎故里。

    曾經看過最搞笑的評論“華夏的華就是華山的華,雍州的雍就是雍容華貴的雍,中國除了陝西不是東夷就是西戎,不是南蠻就是北狄〞,卻不知道自身就是戎族大雜燴,簡直令人無語。還有更逗比的是絲綢之路起源起點分不清,弱弱問一句:西安是曾經中國的首都,它也是現在中國的首都嗎?

  • 6 # 荷蘭蓋中蓋

    河南諺語“西來的祖宗東來的娘”的來歷:陝西政權周武王自陝西岐山起兵伐紂攻下朝歌,河南殷商政權滅亡,歷史上稱為“武王伐紂”。自此河南成了陝西政權的殖民地,周武王姬發為了方便統治中原,委派兩個弟弟周公召公以陝州(今河南陝縣)為界,陝州以東稱為陝東(今河南),歸周公治理,陝州以西稱為陝西,歸召公治理。周公為了關押改造大量的殷商戰犯和頑民,在洛邑(洛陽)修建城池,才有了洛陽曆史的開端,史稱“周公營洛”。

    洛陽人感激涕零,視陝西人周公為再生祖宗頂禮膜拜。今天洛陽周王城廣場的“周公營造洛邑”的雕像就是明證。再加上後來周平王東遷洛陽,跟隨周平王一起東遷的陝西華縣的老鄭國,定都新鄭,才有了鄭州和新鄭的稱呼,今天新鄭鄭州人的祖先來自陝西華縣。所以洛陽自古以來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諺語“西來的祖宗東來的娘”就指明瞭洛陽包括河南廣大中原地區的祖宗就是西來的陝西人。

  • 7 # 誰家玉笛聽落梅

    聽很多陝西人說起過類似的話,認甘肅當爹,可能是想說陝西人大多是甘肅人的後代。認河南當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討好河南人民,以示自己也是中原子孫受中原教化,最終擺脫陝西犬戎祖先加入中原大家庭。體現了陝西人自古以來的自卑心理,渴望被中原文化認同的迫切。

  • 8 # 國寶會說話

    這個只是在當地流傳,沒成想以訛傳訛就傳到網上了!因為很多人都知道陝西有兩個簡稱“秦”或“陝”

    先說西來的祖宗:

    再說東來的爹孃:

    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一百多年前白老大殺的這裡沒漢人,1929年又遭遇人類史上的大浩劫,人口銳減四分之一,1942年東邊的河南人補充了西安的人口,保守資料佔西安人口的三分之一,七十多年下來,河南人的後代遍佈西安,很多現在都是西安本土的河二代,三代,乃至四代。故有“東來的爹孃”一說。

    拿史實講證據,文明探討,不喜勿噴!

  • 9 # 天天快樂668899

    洛陽人就是陝西人的後代!

    歷史上面,陝西人第一次大規模填充洛陽是在半坡時代,以陝西半坡為中心的周圍部族,在六七千年前,開始發力向洛陽周圍擴張!在此之前,以鄭州為中心的“裴李崗”文化,以藍田為中心的“華胥”文化,也向洛陽周圍進行了小規模的延續擴張。

    陝西人第二次填充洛陽在炎黃時代。炎黃二帝部落,在經過了大規模的合併戰爭之後,開始向河南等地大規模的擴張!

    陝西人第三次填充洛陽,在夏初時代:據史書記載,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現過夏部族與周圍其他部族之間爭奪聯盟首領的頻繁戰爭。夏部族大約是在中國古史傳說中的顓頊以後逐漸興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獻均把夏族追溯到顓頊。其中《史記·夏本紀》與《大戴禮記·帝系》稱鯀為顓頊之子,但很多文獻都說鯀是顓頊的玄孫(五世孫):黃帝次子曰昌意,生顓頊,顓頊之子名鯀,鯀之子名叫禹,為夏後啟(即夏啟)父。這些記述表明,夏族很有可能是顓頊部落的一支後裔,是黃帝后裔顓頊高陽氏與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個部落,夏部落一開始居住於渭水中下游,後東遷至晉南、豫西伊洛流域!

    陝西人第四次大規模填充洛陽,在西周初。以寶雞西安為中心的華夏集團,透過對東夷集團“商”的戰爭取得了天下。但是由於“東夷大反”,舊商頑民不服華夏管理。為了更好地管理東夷頑民,陝西人周公率陝西殷八師建設洛邑(洛陽),以震東夷頑民!所以這些人成了後來洛陽人的祖先。洛陽到現在還在感謝周公營洛。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鍾翰在國家七五重點科研專案《中國民族史》中記述:“滅商以後,稱河南為戎殷或戎衣。”洛陽就是戎殷集中營和大本營,被西周禮樂刑法改造的物件

    第五次就是安史之亂後,武則天從長安城內遷出十萬戶到洛陽!

  • 10 # 石珀天

    這都是陝西諺語,他們時代信奉,不知道現在為啥帥鍋給河南。從歷史上看確實如此。此地歷史悠久,此地最早的文明歷史也就是周了,不過並不是說夏商時此地無人居住,誰呢,據史書記載,夏商時候此地為鬼方羌戎等遊牧族屬佔據,後來周的祖先才來到此地。雖然此地常為戎狄所據,但是周的老祖宗卻是來源於中原大地,周祖后稷不僅是河南帝嚳的後代,而且跟著大禹在中原治過好多年水,其後代在夏朝為官。後來夏衰導致周失其位,周人被迫西遷,自竄於戎狄間,也就是與將自己變成戎人。為什麼放著好好的華夏禮俗不用,而非得戎化?原因就是受戎狄威脅,實力又弱,只能與戎狄巧妙周旋。方法有四,一就是去後稷之務,也就是跟戎狄完全混在一塊了,以期戎狄不再攻擊自己,二是能打則打打不過就跑,所以周人一遷再遷,共有八遷,三是與戎狄通婚,以達到和平目的,四是爭取華夏中央商王支援。所以後來還是因為華夏中央大邑商的強大,威懾了戎狄,小邦周有了靠山之後,直到文王的爺爺太王才始貶戎俗,重修稷業,不再與戎狄混在一起了,此為周人由戎變夏的開始,併為了收復夏之故土而不停東進,才有了武王伐紂,而周興的標誌就是周公根據武王旨意卜洛相宅,成康之治就是在洛陽為都時出現的,居地中以撫四夷,標誌著周人由戎地徹底的夏化。不過也因此與戎地完全切割,導致了西戎對西歧的持續騷擾進犯。於是周王不得不西返御戎,誰知道一旦西返,立馬就爆發了華人暴動,後來更嚴重,犬戎直接攻破豐鎬,周王身死國滅,犬戎勢力不可一世,遍佈雍地。再說秦,秦的祖先為來自於河南安陽的飛廉惡來,為殷商大臣,因對商忠貞,被周人掠走罰作養馬的奴隸。而秦人為了自身生存,跟西戎或姻或戰,尤其宣太后對義渠先奸後殺,最終獨霸西戎,把戎狄大部融合進自己子民,雖然擴大了土地和國力,但導致秦戎一體,戎俗大興,雖然當時的華夏諸國已指出秦染戎風,不與中國同,但秦卻因此最終滅周奪鼎,統一六國,不僅收復了祖地,更是為祖宗報了馬奴之仇。而且有趣的是秦始皇存衛不滅,不僅因為商鞅呂不韋來自衛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那是殷商祖宗之地,不可不敬。秦始皇威加海內的標誌就是在洛陽修建了南北二宮,象徵著繼承了周的正統,此時秦勢最大,還把東方六國的貴族多少萬人也都遷到了秦都附近,最著名的就是遷齊田貴族無數,不好區分,最後居然改姓氏為第一第二一直到第十等多個家族,六國之人被遷多少可想而知。這些六國貴族自然也在西陲大地繁衍不息。後來來自於東方的劉邦在洛陽建都稱帝,標誌著漢朝的興起,不過因為異姓諸侯的原因又帶著東方來的數十萬大臣將士遷都陝西,並因此與匈奴作戰,好幾次匈奴都快打到了長安。後來漢武帝對匈奴作戰一度佔優,但是他卻作了個很無遠見的決定,就是把投降和俘獲的胡戎內遷長安關中一帶,此後相沿,越聚越多,最終導致五胡亂華的發生。再說王莽代漢,王莽其祖是就是來自於山東齊國的王族田氏,而齊田家族來自於河南的陳國。不過王莽很快也不行了,西陲一點也不安了,被綠林赤眉輪番暴虐,連呂后的屍體都被翻出來姦屍,關中一帶白骨成堆。最後還是光武坐鎮洛陽把西陲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並迎來了漢家風化最美的時代。c不幸的是後來羌賊董卓迫帝西遷其老巢,從此大漢名存實亡。後來晉歸一統,盛極一時,石崇鬥富的故事就發生在那時,雖然反映了統治者的奢侈,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帝國的繁榮和興盛。不過由於胡戎在關中越聚越多,到了永嘉之前,關中胡已過半,為胡禍亂中原,提供了基礎條件,而五胡亂華後,關中胡滿天。西晉就是在長安被匈奴給滅了,由於從人數上,此地已經為胡戎大本營,於是五胡相繼在此地聚集並僭號稱帝,建了匈奴漢,匈奴前趙,氐前秦,羌後秦,鮮卑西魏,鮮卑北周等戎狄小朝廷,執行了完全的胡化政策,漢家子弟猶如羊犬,被屠無算,可謂華夏塗炭,文明凋殘。當然今日的某些史學家認為這也促進了民族的融合,認為是好事。後來鮮卑化的漢人普六茹那羅延娶了鮮卑女獨孤氏,並因此終於稱帝建隋,幸虧他不忘本,立即恢復漢家姓名楊堅。後來突厥打過來,李世民跟人家簽訂了白馬之盟,被迫稱臣。後來回鶻在此地搶男霸女,劫掠一空,還有吐蕃。而且党項也在亂唐之下茁壯成長,最終成為中原大患。

    哦,有點困了,後來還有很多族群來到陝西,剩下的大家自己翻看24史吧,不過有一個族群來到陝西,24史裡也沒有,而且後來還導致了陝甘之亂,當時燒殺無算,千里無人煙,多虧東鄰省,大義人口遷!

  • 11 # 太興真人

    這不是河南諺語,而是洛陽的,因為在東周時期,周天子從關中遷到洛陽後,幾乎每個太子娶的妃子都是東方諸侯國的公主,那麼太子當了天子後,他們的娘是不是從東方來的,而從關中來到洛陽朝見天子的都是姬姓,無論是爺爺叔叔,或者同輩分,都是祖宗。

  • 12 # 森視

    夏在斟xun,滅夏的戰爭卻在鳴條崗發生?難道遠古約架也要到100裡遠外才能進行?唯一的解釋就是夏都應該在鳴條崗不遠之處,或者說鳴條崗是夏的門戶!商就在伊洛河流域,夏若也在洛陽(斟xun)附近,沒有必要去100多里外的鳴條崗去約架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夜走麥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