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姚耀1188
-
2 # 東方紅2321
過年,應該從春運工作開始。在外學習工作打工的人們擠在售票視窗打票,一支支或黑或白或細膩或粗糙的手往窗口裡遞錢,一雙雙渴盼的眼睛緊盯著裡面,以及買到火車票往車廂走滿意而放鬆的心情,誰能不說這就是過年就是年味呢?
村裡家家戶戶門框上鮮紅的對聯,著急的孩子們點燃的零星的鞭炮聲以及飄散在空氣中淡淡的火藥味,哪怕是一顆平靜的心,此時都會砰然而動。
一家人老老小小圍坐在擺滿豐盛菜餚的桌子周圍,舉杯暢飲,老人家臉上已然有了微紅,仍然招呼著全家人吃菜,兒女們卻頻頻給老人添飯,彌補多日不能跟前盡孝的缺憾。此情此景,幾乎在每家中上演。啊,這就是年,這就是中國年,不喝也醉!
參加春運跑車的還有很多從各站段抽出來的臨客車,此時他們正在返京途中。這年雖然是全體華人共同的節日,卻依然需要一部分人的值守與服務,非常自然正常。
夜色中,看到車窗外遠處點點星火的山時,一閃而過的燈火輝煌的城市,我想此時他們的心情應該是自豪的。
只要高興只要幸福,就是過年。
-
3 # 有緣人153832681
說起年味,還是到我們農村看看,熱熱鬧鬧的忙年氣氛,家家戶戶進入臘月門都在準備過年用品,蒸年糕,蒸饅頭和包子,臘肉,臘魚,臘腸都要準備一些。鞭炮放起來,大紅對聯貼起來,紅燈籠掛起來,歌舞戲劇唱起來,拜年氣氛鬧起來,恭喜發財,過年好叫起來,這就是真正的年味。網圖。
-
4 # 一條水煮魚
都說我們小時候過年有年味,究竟什麼是年味兒呢,卻沒有人能夠說清……其實每年過年都是一樣的,走親戚,放鞭炮,貼春聯,包餃子,看春晚,還有祭祖,每年都有年味兒,現在都說回家過年卻沒有年味了,曾經小時候的夥伴已經不太有太多的交際,其實是人變了,不是沒年味兒!
-
5 # 琿春徐飛
年味年味,過年就要有"味"。我印象的年味,就是吃好的,穿新的,紅紅火火過大年。
有一個順口溜,說明了老輩子傳下來的年味: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這段俗語,把"年味″寫的淋漓致盡。
過了臘八,人們就開始張囉過年的事了。尤其是小孩子,最盼就是過年了,因為不僅過年這幾天,吃好的,穿新的,還能收到壓歲錢,盡情玩個夠。
臨近除夕,大人們殺年豬,蒸饅頭,買魚買肉,做新衣服。小孩子忙看買燈籠,買鞭炮。講究的人家開始寫對聯。村裡的秧歌隊,敲鑼打鼓,練起了秧歌。
到了年三十,早上貼對聯,貼福字。晚上一家人看春晚,包餃子。到了十二點,接神的炮聲響了,一時間遠遠近近,炮聲轟鳴,煙花四射,除夕之夜,就是一個不夜天。
大年初一第一句話就是"過年好!"家家串親戚拜年,老年人把錢裝進紅包裡,桌子上擺糖果,拜年的人來了,只聽高喊一聲"拜年了!"小輩的給長輩的嗑頭,長輩的把紅包遞過去,滿屋子喜氣洋洋,幸福滿滿。
從初一到十五,除了"破五"吃餃子外,大部分是串親戚。到了十五元霄節,除了吃元霄,就數看秧歌了。滿大街張燈結綵,到處紅紅火火,各路秧歌隊齊聚縣城,秧歌大比武。耍龍燈,踩高蹺,舞獅子,跑旱船,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一直鬧到天亮。
俗話說,耍正月,鬧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進入三月,春暖花開,新一年春耕開始了!
-
6 # 人約黃昏好
以前物資匱乏,望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有好吃的好玩的,才有新衣服,才有鞭炮響,才能走親戚,也許還可以進城。
現如今每天吃的穿的玩的都比以前過年好,也就沒啥盼頭了,盼著盼著的就是春節可以休息幾天
年味應該是:
熱熱鬧鬧一家,
紅紅火火一片。
健健康康各人,
開開心心每戶。
-
7 # 楊一卡
過了臘八年己臨近,集市上到處堆滿了年貨,購置年貨的人群擁擠著。不時能聽到鞭炮炸響聲,連空氣中都能嗅到一陣陣鞭炮炸響後的芳香。
-
8 # 琴笙時尚
我是六零後,小時候喜歡過年,穿新衣服,炸麻花,包餃子,放鞭炮,,挨家挨戶拜年,
以前的衣服是棉布做的,很容易破,盼著過年能穿新衣服,吃瓜子,糖,餃子,正月十五提著花燈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年味十足,
現在衣服穿不爛了,沒有年味了,到飯店過年三十了,去旅遊過年了,現在不注重過年細節了,
-
9 # 飛行的樹
五,四,三,二,一,新年到,叭叭叭,叭叭叭,咚咚咚,咚咚咚。振耳欲聾。鞭炮聲,從整個大地上,從整個天空中。從近處,到遠處,響徹大地,振盪天空。從晚上零點準時開始,直到第二天吃餃子的時候,才漸漸地停頓下來。吃完餃子,拜完本村親戚。儘快趕到了老年活動中心。這裡已變成全鄉鎮最熱鬧的地方,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從四面八方全都圍龍過來,真是裡三層,外三層。啊,扭秧歌巳經開始了,緊跟著後面的舞獅孑,跑旱船,踩高蹺,真真的是熱鬧。看的人眼花撩亂心飛揚,手足舞導欲成仙的感覺。每當我想起這些過年時的情景,我都是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每當我想起這些過年時的情景我都有點欲飄欲仙的感覺。我常常獨自的感嘆,還是過年好!!!
-
10 # 平凡轉折鄧海鋒
謝謝邀請!我是六十年代末出生的。小時候,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準備了好吃的。幾乎每家都殺一頭年豬。這頭豬的油和肥肉就是一家人一年的食用油。其餘的掛在灶臺上面用煮飯的柴火燻幹,平時沒有客人來時捨不得煮來吃,只有過傳統的節日時才吃,一直到夏天還有臘肉,有的人家到秋天還有。偶爾也到漢族的親友吃到一些臘腸,那時,我們瑤族是不會做臘腸的,所以,吃到的臘腸特別的好吃。可是,近幾年來,由於生活條件好了,好多瑤族家庭也做臘腸吃,但那個味道遠遠沒有小時候吃到的好吃。除了吃的以外就是每到過年父母都為我們買新衣衣服,新褲子或者是新鞋子、襪子。其中穿的是會有一種的,但不會衣、襪子、鞋子全都買新的。我們小孩最感興趣的就是放炮竹,每到別人家下炮竹,很多他家的小孩都會去撿哪些啞炮,用來自已玩。現在的的小孩不用再去撿那什麼啞炮了,想玩就到小賣部買新的。冬衣服、鞋襪等全是新的。不知現在的小孩是否體會到他們的生活是那麼的幸福,是否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回覆列表
那就多了。我是70年代生人,出生在上海市中心的新式里弄房,就在先在中共二大會址隔壁的弄堂裡。
當時,上下左右鄰居串門是常事,誰家燒了好吃的大魚大肉都要分享給別家一點,尤其是孩子。過年前夕,基本每家都要風乾一些雞鴨,還有操場買來的海鰻處理後風乾,鹹肉也是……尤其肉類,是要憑票供應的。由此,各家門口都大大小小掛著一些葷菜為主的“年貨”,有時會惹得野貓晚上偷吃。當時,這類野貓(還沒有流浪貓的說法)是最可恨的。
小年夜,樓下公用廚房香氣撲鼻,那是每家每戶開始做蛋餃的訊號。蛋餃就是用一個大鐵勺擱在煤氣灶或煤球爐的微火上,蛋液澆進去,轉動一下,把肉餡兒包進去……而每次鐵勺的起底是一塊肥肉(油),那個香!!小時候最希望蛋餃“做破”了,因為做壞的蛋餃不能包肉,當場我們小孩就能直接吃掉了……
現在回憶起來,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