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筆不意馳
-
2 # 武備庫
很多人看到火炮開炮影片時,發現火炮在開火後,炮管會發生後縮。這是因為大炮在開火時,其炮筒裝藥大,後坐力自然也很大。如果單靠炮身吸收後座動能,就得做的很重,這樣就不利於火炮的機動。所以火炮加裝了反後坐力裝置。
反後座裝置分為制退機和復進機兩部分,制退機是在火炮開火的一瞬間,抵擋火炮的後坐力,而復進機是在火炮炮管後縮後恢復到原來狀態的機構。這類機構基本就是火炮上除炮管外的其他管狀結構,分為機械彈簧的、空氣壓的、以及較流行的液壓型的。
還有為什麼二戰中的大炮開火後後退程度遠大於現代火炮,主要是其炮口缺乏炮口制退器。
-
3 # 軍益滿
基本物理學原理。因為受到了後坐力,也就是炮彈射出時產生的反作用力,該力方向與炮彈前進方向相反,推動炮身向後。所謂無後坐力炮,就是後坐力很小的炮。
-
4 # 堅強一生79621415
往後縮一下是因為火炮炮架上有”復進裝置“,屬於退管式火炮,管退式火炮出現之前都是退架式火炮。退架式火炮發射效率低,射速慢,已經被淘汰了。
-
5 # 狼煙火燎
也有不後縮的,看看這個土炮就知道了
大炮在開炮後,炮彈的初速很大,因為火藥在炮管內產生巨大的推力,推動炮彈飛行。根據力與反作用力原理,向後的反作用力會使炮管向後推動。
早期火炮就是完全用炮管和炮架來強行扛住這個後座力,缺點:1、因為射擊時有些不可控因素,容易對人員和火炮造成傷害,甚至在地形不咋滴、或者兵源素質差的,火炮還會直接被掀翻,把人壓扁都是可能的事;2、後座力產生較大移位,射擊方位要重新定位調整,射擊的精度差;3、考慮到後座力的因素,極大的限制了火炮的威力!4、無法滿足快速射擊。
後來火炮設計炮管制退器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大大減少後座力,在開炮後保障人員安全,又減少了火炮重新瞄準調整的時間,增加了設計效率!
技術慢慢的更加完善後,將火炮炮架埋在土裡,基本能做到炮架不動,炮管後退,進行緩衝,火炮快速回位,設計效率大大提高。到今天大部分先進自行榴彈炮已經安裝了感測器,自動計算火炮後座力造成的方位移動,然後打下一發炮彈時進行自我修正,這對超遠端設計用出蠻大的!
制退器用得最6的應該是AC130炮艇機上那一臺105mm榴彈炮,如果沒有制退器的作用,估計一炮後座力足以改變飛機航向!
當然如果操作不當就是下圖的結果:
-
6 # 和風漫談
現代火炮在開火時,炮管都要往後縮一下,然後再回復原位,是因為現代火炮大部分都是管退炮。
不光火炮炮管開火時後退,很多槍械的槍管也會向後縮一下。比如M107巴雷特反器材狙擊步槍,還有很多手槍的槍管短後坐,都是為了緩衝後坐力。
現代火炮上有制退復進機,分制退、復進兩個部分。炮管與制退復進機相連,制退復進機安裝在炮架上。
制退機採用液壓原理,由制退管、活塞及液體組成。火炮開火時,火藥燃氣一邊將炮彈發射出去,一邊推動炮管向後運動。制退管中的活塞壓迫液體從漏口流到另一端,提供製動力。與此同時,復進機中的氣體也被壓縮。當後坐結束後,高壓氣體推動炮管回到原位。
整體後坐過程中,炮架基本不動,再次發射時就不需要矯正瞄準,只需裝填炮彈即可,使得射速大大提高,一分鐘能發射幾十枚炮彈。為快速射擊的高射炮、速射炮奠定了基礎。
火炮剛出現時可不是這樣子,那時的炮管與炮架是剛性連線的,沒有緩衝後坐力裝置。開炮時,巨大的後坐力將整門炮推離炮位,甚至蹦起來,不但損傷火炮,也容易砸傷炮手。
每次開炮後,都要將火炮推回原位,重新校準,每次瞄準都是孤立事件,無法藉助彈著點修正射擊。火炮射速極低,幾分鐘,甚至幾十分鐘才能發射一次,早期的艦炮、紅衣大炮都是如此。
口徑較小的火炮,還能透過增加重量提高穩定性,但大口徑火炮就不行了。據測算,85毫米口徑火炮,要想阻止炮架後移,起碼要30噸以上,這是不可想象的。這麼重的炮,誰拉得動呢?
後來人們發明了有上下炮架,帶斜坡滑軌的架退炮。它的炮管與上炮架仍是剛性連線,但上下炮架是分開的。
開火時,上炮架沿斜面滑軌後退,軌道末端有彈簧。後坐結束,上炮架也移動到斜面高點。然後在重力、彈簧和人工的合力下,將上炮架推回原位。
這種方式比原來的剛性連線先進,上炮架在滑軌上執行,精度提高了不少。甲午戰爭時,北洋水師的定遠艦、鎮遠艦上,就裝備了這種架退的克虜伯、阿姆斯特朗艦炮。還有很多架退岸炮。
▲克虜伯艦炮
這種架退火炮射速依然很慢。於是在當時的海軍強國中,中小口徑速射艦炮開始流行。它是一種管退炮,是火炮技術的一大進步。
它的炮管與炮架不再剛性連線,而是安裝水壓、彈簧原理的緩衝器,是彈性連線。
中小口徑速射炮一經出現,就受到各國海軍的追捧。裝備大量管退速射炮的巡洋艦有了對抗鐵甲艦的資本,催生了“洗甲板”的新戰術。
後來海軍艦炮向陸軍轉移,其革命性的創新,要數法國的施耐德M1897式 75毫米野戰炮。
這門炮在火炮歷史上大名鼎鼎,是現代野戰火炮的鼻祖。被法華人愛稱為“75小姐”,是炮兵的親密愛人。
▲75小姐
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向二營長大吼:“你的義大利炮呢!”這門義大利炮就是法國的“75小姐”,之所以叫義大利炮,是因為這種炮是從義大利轉口來的,刻有義大利銘文,被誤認為義大利製造。
早期的制退復進機是彈簧緩衝的,也叫“彈簧制退機”。後來的“氣體制退機”,它們原理相同,但緩衝能力都很有限。
19世紀末,法國工程師路易斯·巴奎少校發明液壓式制退機,成為火炮設計的熱門之選,但其短後坐方式仍有很多不足。
1890年,德華人阿登納.豪賽爾發明長後坐液壓制退機,本想賣給德國克虜伯公司以獲取厚利,但老奸巨猾的克虜伯看到液壓裝置的漏油問題難以未解決,所以拒絕了。豪賽爾一氣之下將專利賣給法華人,當時普法戰爭結束不久,法德還在相互敵視中。
▲架退炮
法華人受此技術啟發,1897年莫阿發明了實用的水壓氣體式制退復進機。同年,德維爾將軍、德波爾上校、裡馬伊奧上尉三人小組研製的M1897式 75毫米野戰炮獲得成功。這是世界上第一門現代化野炮,標誌著野戰火炮進入管退時代。
“75小姐”的超高射速讓法國陸軍欣喜若狂,該炮原本設計目標15發/分,對於當時2發/分的火炮射速來說,已經是一個極高的目標了。但“75小姐”在實驗中輕鬆打出30發/分,甚至極速45發/分的驚人記錄。即使普通炮手也能輕鬆打出20發/分的好成績。
法國陸軍將這個機密捂得嚴嚴實實的,為了掩人耳目,誤導德國,甚至搞出了轟動一時的“德雷福斯冤案”,冤枉了一個正直而善良的猶太人。
民國時期,“75小姐”輾轉來到中國,在抗日戰場上發揮了重大作用。
從此,世界火炮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各種液壓的、彈簧的、分體的、一體的新式制退復進機廣泛的應用在各類火炮上,成為現代火炮的主流。
-
7 # 秦川農家
火炮開炮後,炮身往後縮主要是,緩衝炮彈在炮身射出時,行成很大的後坐力,炮彈要射出,且射的遠,就要很高的初速度,這種初速給炮身和炮架的反作用力也很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如果火炮沒有反後坐裝制,減小炮彈對火炮的後坐力,整臺火炮就得後退幾十米,對操作人員造成生命危險,
所以,現在的火炮採用反後坐裝制和炮口制退器,反後坐主要是讓炮身後退的同時,把後坐力傳給復進機,讓復進機帶動炮身回位,主要採用活塞和液壓裝置;而炮口制退器,採用了在炮彈達理想初速之後的瞬間,讓高壓氣體分散四方減少後坐力。
-
8 # 軍武小咖
還記得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死啦死啦問克虜伯打一次炮移動位置怎麼辦?克虜伯回答一次一瞄的。
這個炮口向後縮,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使火炮不再打一次就被後坐力震的換地方,還得重新調整,這樣一來無疑就會極大的提高火炮的射速,並且由於這樣抵消的大部分的後座就可以使火炮的底座不用做的那麼大,那麼重,從而提高火炮的靈活性。
火炮的反後坐裝置分為制退機和復進機兩部分,火炮發射時推動制退器用來抵消後坐力,然後復進機在把炮管推回原位置,有用彈簧的也有用空氣壓縮的,現在用的最多的是液壓的。總而言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抵消火炮的後坐力,隨著軍事裝備的發展,火炮的制退技術也是突飛猛進,比如液壓的制退器使火炮製退更加高效,裝備火炮製退器,引導火炮的火藥氣體像側後方排出,從而形成一個向前推的力,從而進一步抵消火炮的後坐力。
-
9 # 量子聊軍武
最主要的是減小炮彈發射時產生的後座力。後座力小了火炮的準度和機動性會大幅上升。
主要是三部分組成:制退器,復進機,助退器
火炮向後主要是復進機和助退器
駐退機是吸收後坐力的主要機構
復進機作用正如其名,是負責將炮管復位
制退器是安裝在炮口的,用來減小後坐力,這東西不利於彈道和精度,但是能在不更換駐退機的情況下,有效減小炮管後坐行程,或者讓火炮使用更高裝藥的炮彈
-
10 # 哨兵ZH
開炮時炮管會向後縮是火炮上面的反後坐裝置在起作用,現在的火炮上一般都會有這玩意,只有以前的那些老式火炮(19世紀90年代之前的火炮)才是沒有任何緩衝裝置的,這些火炮的炮架和炮管之間的連線方式是剛性連線,也就是把炮管和炮架直接固定在一起,由於沒有緩衝裝置,開炮時後坐力就會直接沿著炮管作用在炮架上面,使火炮受後坐力的影響特別嚴重,甚至還會出現炮口往上跳的情況,而為了減輕後坐力的影響,就要相應的使用更加厚重的炮架,使火炮更加的笨重。下圖為炮管和炮架剛性連線的老式火炮:
▲老式火炮
而隨著技術的發展,火炮的威力越來越大,同時帶來的後坐力影響也是越來越嚴重,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後面就有了一種叫“彈性炮架”的東西,使用“彈性炮架”的火炮,其炮架和炮管時間並不是直接連線的,兩者之間還有一個在開炮時起到緩衝作用的反後坐裝置,而有了這種反後座裝置以後,火炮在開炮時僅僅是炮管相對於炮架後坐,但全炮不後坐(僅是理論上全炮不後坐而已),也就是跟題目中說到的那樣“炮管會往後縮”,如下圖所示,而在這個反後坐裝置的緩衝下,作用到炮架上的後坐力就會被抵消掉絕大部分,這樣一來,減輕了全炮遭受到的後坐力影響,就可以使用更加輕便的炮架,從而減輕火炮的重量!
▲炮管後縮
火炮上的反後坐裝置包含了駐退機和復進機兩個部分,前者駐退機主要起到兩個作用,分別是吸收開炮時產生的後坐力能量以及炮管在復位時產生的復進能量,至於復進機,其實就是一個“儲能機制”,儲存開炮時產生的後坐能量,然後再利用這些能量用來使炮管復位,因此,對於整個火炮反後座裝置的工作原理,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就是一個“彈簧”,開炮時後坐力使彈簧壓縮,然後彈簧的彈力又會反過來幫助炮管復位,其實在早期的火炮反後坐裝置中,其緩衝作用的駐退機就是一個類似於彈簧的東西,所以也被叫做彈簧式駐退機,但是這種駐退機的緩衝能力不完美,隨著後面火炮威力的增大就逐漸被淘汰掉了,後面還有氣體式駐退機、液壓式駐退機,而運用最廣泛、使用時間最長的還是液壓式駐退機,今天的大部分火炮都仍然有使用!
▲某種復進機工作原理動圖
至於復進機,同樣也有非常多的種類,具體怎麼使用還是要根據火炮的威力、口徑以及使用環境的不同來選擇,比如艦炮使用的通常是氣體式復進機;一些大口徑的重炮因為威力大,後坐力也大,所以使用的是液體氣壓式復進機,而那些威力較弱的小口徑火炮,則仍然是使用彈簧式復進機,上圖是某型液氣分離式火炮復進機的工作原理圖!
-
11 # 在外國的若風不扶柳
動量守恆原理。
炮車系統靜止。發射後炮彈有了動量,必須有相反的動量抵消,即常說的後座力。炮體如果沒有可移動的部分,理論上後坐力會無限大。炮體必被損壞。所以不管炮身移動也好炮管後退也罷,只是一種技術實現而已。沒什麼先進落後之說。只是人們對理論認識是否深入。
回覆列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是初中物理課知識,好好學習是多麼重要啊!
炮彈以幾倍音速飛出炮口,火炮就要承受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