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太史
-
2 # 七追風
有兩個方面要說明,第一,古代的鏡子並非都是銅鏡。第二,“破鏡重圓”並不是失手打破的鏡子。
先說鏡子的材質。中國的鏡子出現的比較早,大概在殷商時期,就出現了銅鏡。銅鏡就是把一面磨光,另一面刻上花紋,也叫作“鑑”。順便說一下,古代的鏡子並不都是圓形的,唐朝的時候,盛世繁華,開明創新,出現了八稜形的,還有各種花型的,很漂亮。
但是對於勤勞勇敢的中國古人來說,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是無窮的,所以鏡子的材質也不可能這麼單一。
除了銅鏡,還有黑曜石鏡子、金鏡、銀鏡、水晶鏡,只要是一面磨光了,都可以拿來當鏡子的。
現在常用的玻璃鏡子,其實在明末清初,就已經傳入中國。尤其是到了清朝,玻璃鏡子物美價廉,很快就在宮廷和民間流行開來了。
再說第二點,破鏡重圓的來歷。“破鏡重圓”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唐朝。
唐朝的孟棨著有《本事詩》,裡面就有一個故事:南陳後主陳叔寶有一個妹妹,樂昌公主。後來公主下嫁給了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後來隋朝把陳給滅了,南陳後主一家人都被俘虜了,其中包括樂昌公主。
夫妻倆在亡國之前,意識到可能會分開,於是拿出一面銅鏡,一劈兩半,一人珍藏一半。他們約定了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如果兩人都還活著,樂昌公主就把鏡子拿到都市去賣,徐德言也會去那裡,根據線索尋找樂昌公主。
後來樂昌公主被送到了楊素府中,她在約定的日期,讓人把鏡子拿到市場去賣,正好被徐德言看到,徐德言因此留了詩給樂昌公主,表達思念之情。這件事情後來被楊素知道了,他成人之美,讓兩夫妻團聚,一起去江南終老。
此後就有了破鏡重圓的說法。所以,銅鏡會打破,但是從故事上來看,是故意劈開的。
-
3 # 東之水32552593
這是個成語典故。南朝陳太子有個舍人叫徐德言,與陳後主的妹妹~樂昌公主結為夫妻,相當恩愛。陳國將被隋朝滅亡之時,夫妻因戰亂將暫時分開,便把一銅鏡劈為兩半,各執半塊,約定第二年正月十五將半片銅鏡拿街市上去賣,以此約定重逢。
經過戰亂的顛沛流離,徐德言終於等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便急忙上街去賣半片銅鏡以尋妻。可他看到的是一位老者拿著妻子的另一半銅鏡。一打聽得知,妻子樂昌公主已成為隨文帝滅陳國的功臣楊素的小妾。
後來,徐德言透過老者,與楊素府中的妻子寫詩傳情:“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楊素得知此事後,非常感動,決定成人之美,把樂昌公主送還給了徐德言。這就是“破鏡重圓”!
-
4 # 於一粟端見十方剎
這個問題問得好。古代是銅鏡,當然可以破鏡重圓,如果是今天的玻璃鏡子,那破成渣兒的話就沒有辦法重圓了!
破鏡重圓這個成語故事是由隋越國公楊素的一段成人之美的佳話而來,出自唐末詩人孟棨《本事詩·情感》。
故事說,南朝陳太子舍人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兩心相知,情義深厚。陳國將亡之際,徐德言自知勢必和妻子離散,於是把一枚銅鏡一劈兩半,夫妻二人各藏半邊,相約他年正月十五在都市裡賣破鏡,希望再得相見。後陳亡,才色絕代的樂昌公主被破陳有功的楊素納為小妾,頗受寵愛,而樂昌公主終日鬱鬱寡歡。徐德言按照約定時間來到京城,看見有老奴出賣半片銅鏡,與自己所持半片正好相合。徐德言找到了妻子下落,於是題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樂昌公主得到詩,大放悲聲,不肯飲食。楊素問明事情原委,召見徐德言到府上相見。樂昌公主也作詩一首:“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楊素聽後非常感動,於是決定成人之美,把樂昌公主送回給徐德言,並贈資讓他們迴歸江南養老。後因以“破鏡重圓”喻夫妻離散或決裂後重又團聚或和好。
唐·韋述《兩京新記》卷三也載有這則故事,後世廣泛流傳,宋李致遠有一首《碧牡丹》詞亦用此典:“破鏡重圓,分釵合鈿,重尋繡戶珠箔。”
而故事中的楊素,同樣在風塵三俠故事《虯髯客傳》中出現,和李靖私奔的紅拂女,就是楊素家的歌姬。楊素被譽為“才將”,文武雙全,在隋朝時位高權重,雖然唐太宗後來對他評價不高,但在唐德宗建中三年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其中就有“隋司空尚書令越國公楊素”,與楊素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韓擒虎、史萬歲、賀若弼三人。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追封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楊素。
-
5 # 刁博
不論“破鏡重圓”是傳說還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古時候的銅鏡容易碎是事實。
古時候的銅鏡用的銅和現在的銅是有差別的,其純度往往較低,他們一般用的是青銅。青銅做的物體,尤其是比較薄、比較長的物體是很容易斷的。
春秋戰國時期的兵器,很多是用青銅做的。青銅材料的易折斷使得青銅兵器不可能做的很長。最有名的青銅兵器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用的劍,一個霸主用的劍,劍長只不過55.6cm。戰國時期的秦軍很強大,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的兵器很多是鐵做的,鐵製的兵器可以做的比較長,並且不易斷。這使得秦軍在兩軍交戰短兵相接時佔有優勢。
《史記》中描述了荊軻刺秦王的過程,荊軻拿著青銅做的短匕首要刺殺秦王,秦王要拔劍還擊,結果劍太長沒有拔出。如果史實真的如此,就能看出秦王配的劍不是青銅做的,用青銅的做的劍,極限長度不會比越王勾踐的劍長多少,秦王嬴政當時用的劍很可能是用鐵做成的。
知道了青銅易斷的特點,即可明白為什麼會有破鏡了。不論破鏡是怎麼破的。
-
6 # 碗碟
銅鏡的最早使用年代是商朝,被作為祭祀的禮器出現。
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銅鏡作為一種身份象徵,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到了西漢末期,銅鏡才默默走進尋常百姓家,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舊唐書.魏徵傳》中李世民評價魏徵時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裡指出銅鏡的作用是使人的衣冠穿戴整齊,令人儀表堂堂。當然,作為人鏡的魏徵死後也被李世民徹底發作,先是取消子女婚約,最後連魏徵墓都砸了。做鏡有風險,為人需謹慎。
破鏡重圓的故事起源於隋朝。唐孟棨《本事詩.情感》記載了破鏡重圓的故事。
隋朝征伐天下,後陳將亡,眾人惶惶不安,紛紛尋找後路。
陳後主愛妹樂昌公主與駙馬徐德言對泣,駙馬執劍劈開一面銅鏡,對愛妻說:“公主你國色天香,將來必入隋朝高官後院。如今你我各執一半銅鏡,以此為信物,明年正月十五,你使人到街市叫賣,我若倖存人世,必破除千難萬險,也會趕到隋都,與你重逢。倘老天有眼,必不絕你我情緣。”何等情深意切。
南陳皇室奢靡腐敗,何等不得人心,才使得皇親國戚未開戰,先言敗,對自己國家毫無信心。
城破後,公主被隋文帝賜予滅陳大功臣楊素為姬妾。楊素愛其才貌,倍加寵愛。公主每日面對老邁的滅國仇人,思念情深意切的年輕夫君,終日鬱鬱寡歡。
駙馬隻身逃亡,想方設法混入京都,在約定的日子果真發現賣鏡人。駙馬拿出一比,兩相吻合,淚沾衣襟。
兩人在心腹的幫助下終得見面,物是人非,抱頭痛哭。公主回府後垂淚不已,寫詩與駙馬相和。不料,被夫主楊素髮現。楊素問明緣由,很大度,請駙馬赴宴,將公主歸還。官位至此,天涯何處無芳草,反做成一段佳話為己揚名,何樂而不為?
夫妻二人拜謝恩公,攜手隱居江南,只羨鴛鴦不羨仙。
遙想南宋亡國時,連乞丐都不願降元,紛紛赴水自盡報國。比起百姓,公主駙馬可算得上深沐皇恩了,卻終究選擇了現世安穩,何為氣節,與我何干?再看這段流傳千古的佳話,總覺得字裡行間盡是嘲諷。
到明朝,馮夢龍在《三言兩拍》裡也提了個破鏡重圓的故事:小商人蔣興哥娶了個貌美的妻子,愛若珍寶,連家傳寶貝珍珠衫都給了妻子。為供養家口,蔣興哥經常在外跑商,妻子年輕寂寞,只抱怨“賈人重利輕別離”,於是送了老公一頂帽子戴戴,甚至把珍珠衫贈予情人。
興哥回來聽說後,忍痛休妻,將妻子嫁妝分文不少歸還。
興哥再娶,發現自家的珍珠衫居然出現在新娘嫁妝裡,原來,繼婦發現前夫拿回件珍珠衫,斷定前夫沒幹好事,毅然與其和離改嫁,並拿走禍根珍珠衫,因果報應般物歸原主。
等興哥惹上官非,被大老爺小妾謊稱兄妹相救,卻原來是自己前妻。兩人前情未斷,抱頭痛哭,大老爺問清原委,將小妾又轉贈給興哥為妾,破鏡重圓,皆大歡喜。
兩段佳話,說不盡人間百態,離不了才子佳人。
-
7 # 木魚155811903
古代銅鏡:本身不可照人,用於降妖避邪之鏡。“破鏡重圓”是指將鏡分為兩塊,作為在特殊情況下造成親情、好友分離,發誓待時機再聚合的證據。或因誤會、誤解後的分離,在重新認識和理解後的重新團圓。如同現代的復婚!古代銅鏡也分好幾種,材質有青銅,紫銅……等等,民國初期以後產的銅鏡為黃銅,這是區分銅鏡年代的基本方法。從背面花紋,有鳥,龍、錢幣等等,也有“狀元及弟”文字圖案的。
-
8 # 詩畫人生相約篁嶺
題主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可我要說的卻是:正是因為古代用的是銅鏡,才會有“破鏡重圓”這樣富有深意的成語。你試想一下,假如是現在這種玻璃鏡摔破了,誰還會把它們當寶貝一樣的留著呢?
這就是我今天不得不說的另一個題外話了,我們古代人可不像現如今,他們追求的是精緻優雅的慢生活,所使用的東西都是可以流傳幾代人的,房子、傢俱這些大物件自然不用說,就連鏡子、梳子這樣的小日用品也是如此。一樣東西用的時間長了自然就會產生感情的,就比如銅鏡,它日日夜夜和女主人相伴,同樣也是夫妻和睦相處的見證,不然怎麼會有“破鏡重圓”呢?
最後我要說的是成語“破鏡重圓”裡的銅鏡可不是摔破的,而是用劍劈開的呦!
-
9 # 白月光1227
破鏡重圓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新團聚和好。破鏡重圓一詞出自宋李致遠的《碧牡丹》,“破鏡重圓,分釵合鈿,重尋繡戶珠箔。”而此典故則出自唐人孟棨著《本事詩.情感》。
南陳後主陳叔寶的妹樂昌公主,嫁給了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陳國被隋文帝滅國後陳叔寶一家都被俘虜了,包括樂昌公主。隋文帝將樂昌公主賜予破國有功的楊素為小妾。而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兩人感情深重,陳國將亡之時,兩個含痛分離時徐德言把一個銅鏡一分為二,夫妻二人各藏半邊。徐說如果你被掠走送與別人,那就明年正月十五那天,將你的半片銅鏡拿到街市去賣,如果我還在人世,那天一定會去都市,透過銅鏡去打聽你的訊息。而第二年正月十五那天,徐德言歷經千難萬阻終於趕到都市大街,果然見一老人在叫賣半片銅鏡,徐看到禁不住淚下知道妻子有下落了。徐德言透過方法向老者講明自己與公主的情況,並拿出另半面鏡子。老人被他們的真情感動,還答應徐要給他們互通訊息讓其知道彼此近況,並早日團圓,徐德言就託老人帶詩給公主“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公主看到丈夫的詩,知道了丈夫就在身邊,卻不得相見,想到悲處,日日傷心流淚。時日長了,楊素終於知道了,多次問詢,才知道其中原由,並被他們的深情感動。他召徐入府中,讓他夫妻團圓。二人相見,感慨萬千,紅塵變遷,物是人非。楊素命樂昌公主對此景題詩,樂昌公主作道“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揚素聽後非常感動,決定讓樂昌公主回到徐德言身邊,二人也非常感謝揚素的大度,這就是破鏡重圓的故事,流傳至今。
-
10 # 讀史坊
破鏡重圓是陳後主陳叔寶的妹妹樂昌公主和丈夫徐德言的故事。在陳國滅亡前,徐德言把一面銅鏡一掰兩半,倆人一人一半,相約正月十五在長安見。
樂昌公主在陳國滅亡後成了隋朝的俘虜,被隋文帝賞賜給丞相楊素做妾。樂昌公主不僅長得漂亮,而且性情溫婉,才華橫溢,楊素對她寵愛有加,但樂昌公主就是高興不起來,她惦記著自己那半面銅鏡,掛念著前夫徐德言。
正月十五到了,樂昌公主拿出半面銅鏡,讓人去長安的集市上叫賣。第一年和第二年都沒有訊息,第三年,下人不但帶回完全匹配的半張銅鏡,還帶回一首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無復姮娥影,空留明月輝。”樂昌公主哭了。
樂昌公主把事情原委告訴楊素,並懇求讓他們夫妻見上一面。楊素被樂昌公主的真情感動,同意了。
徐德言來了,樂昌公主寫詩唱給他:“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苦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
徐德言流著淚說,能再見妻子一面,他的心願也就了了,他打算返回江南出家當和尚。
楊素看兩人感情深厚,動了惻隱之心,就成全了他們,把樂昌公主還給徐德言,讓他們破鏡重圓。
這就是成語“破鏡重圓”的典故。
樂昌公主和徐德言回到江南過起了隱居生活,從此不問世事。這樣的生活雖然清貧,但沒有命運沉浮的擔憂。只有經歷過風雨的人才知道,平靜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本真。
-
11 # 行走在未完成
說到破鏡重圓這個成語,背後也是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
成語出處:唐孟棨《本事詩·情感》
南朝陳太子舍人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恐國破後兩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銅鏡,各執其半,約於他年正月望日賣破鏡于都市,冀得相見。後陳亡,公主沒入越國公楊素家。德言依期至京,見有蒼頭賣半鏡,出其半相合。德言題詩云:“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公主得詩,悲泣不食。素知之,即召德言,以公主還之,偕歸江南終老。
後因以“破鏡重圓”喻夫妻離散或決裂後重又團聚或和好。
破鏡重圓這個成語故事是由隋越國公楊素的一段成人之美的佳話演化而來。楊素,字處道,在輔佐隋文帝楊堅結束割據,統一天下,建立隋朝江山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文武雙全,風流倜儻,在朝野上下都頗具聲名。時南陳後主陳叔寶有一個妹妹,被封為樂昌公主,也是當時有名的才女兼美女。成年後,下嫁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隋開皇九年,楊素與文帝楊堅的兩個兒子率軍南下滅陳,俘虜了南陳後主陳叔寶及其宮眷,其中就有陳叔寶的妹妹樂昌公主,即徐德言之妻。
由於楊素破陳有功,加之樂昌公主才色絕代,頗有盛名,隋文帝就亂點鴛鴦,將樂昌公主送進楊素家中,賜為楊素小妾。楊素既沉溺於樂昌公主的美色,又仰慕其才華,因而便過分寵愛,還為其專門營造了宅院。然而樂昌公主卻終日鬱鬱寡歡。原來,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兩心相知,情義深厚。陳國將亡之際,徐德言曾對樂昌公主說:“國已危如累卵,家安豈能保全,你我分離已成必然。以你這般容貌與才華,國亡後必然會被掠入豪宅之家,我們夫妻長久離散,名居一方,唯有日夜相思,夢中神會。倘若老天有眼,不割斷我們今世的這段情緣,你我今後定會有相見之日。所以我們應當有個信物,以求日後相認重逢。”說完,徐德言把一枚銅鏡一劈兩半,夫妻二人各藏半邊。徐德言又說:“如果你真的被掠進富豪人家,就在明年正月十五那天,將你的半片銅鏡拿到街市去賣,假若我也倖存人世,那一天就一定會趕到都市,透過銅鏡去打問你的訊息。” 一對恩愛夫妻,在國家山河破碎之時,雖然劫後餘生,卻受盡了離散之苦。
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經過千辛萬苦,顛沛流離,終於趕到都市大街,果然看見一個老頭在叫賣半片銅鏡,而且價錢昂貴,令人不敢問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銅鏡,知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淚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價給了錢,又立即把老者領到自己的住處。吃喝已罷,徐德言向老者講述一年前破鏡的故事,並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銅鏡。顫索索兩半銅鏡還未吻合,徐德言早已泣不成聲。賣鏡老人被他們的夫妻深情感動得熱淚盈眶。他答應徐德言,一定要在他們之間傳遞訊息,讓他們夫妻早日團圓。徐德言就著月光題詩一首,託老人帶給樂昌公主。詩這樣寫道:
鏡與人俱去,
鏡歸人不歸。
無復嫦娥影,
空留明月輝。
樂昌公主看到丈夫題詩,想到與丈夫咫尺天涯,難以相見,更是大放悲聲,終日容顏悽苦,水米不進。楊素再三盤問,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不由得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動。他立即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讓他夫妻二人團聚。樂昌公主看到當年風流倜儻的徐德言兩鬢斑白,而徐德言看到變為別人小妾的樂昌公主,兩人感慨萬千,唏噓不已。楊素見此情景,便讓樂昌公主對此景賦詩一首,樂昌公主吟道:
今日何遷次,
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
方驗做人難。
楊素聽後非常感動,於是決定成人之美,把樂昌公主送回給徐德言,並贈資讓他們迴歸故里養老。府中上下都為徐陳二人破鏡重圓和越國公楊素的寬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嘆不已。在歡慶的感激之情。宴罷,夫妻二人攜手同歸江南故里。這段佳話被四處傳揚,所以就有了破鏡重圓的典故,一直流傳至今。
回覆列表
破鏡重圓這個故事裡的銅鏡不是被打碎的,而是被劈成了兩半。
話說隋朝當年攻打南朝陳國,一統天下之時。陳國的駙馬徐德言和他的妻子樂昌公主看到陳國大勢已去,而且夫妻雙方又是皇親國戚,未來註定要分離。於是夫妻二人就將一面銅鏡用劍一劈兩半,二人各拿一半以作日後重逢之信物,並約定每年正月十五到街市去賣鏡以便於重逢。
陳國最終滅亡了,駙馬徐德言流落江湖,而樂昌公主則被俘虜,隋文帝楊堅把她賜給滅陳的功臣楊素作為奴婢。 到了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趕到長安街市,果然看見有人叫賣半片銅鏡。徐德言一看半片銅鏡,就知道了妻子還在人世,拿出自己的那半片銅鏡合二為一。最終楊素被夫妻二人的真情打動,讓二人重新團聚,成為一段佳話。
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器,但它並不是一塊單純的金屬,掉在地上也是有可能打碎的,被鐵劍和鋼劍劈開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