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胡說八道陳老師

    筆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筆法包括執筆方法和用筆方法,狹義的筆法僅指用筆的方法。此指狹義。筆法包含筆的執行軌跡、執行速度、筆毫與表現載體的接觸部位、筆鋒所處的位置、筆的豎立程度和筆的轉動狀態等。 一、筆的執行軌跡

    筆的執行軌跡,指毛筆在書法表現載體(紙、絹、竹、木等)上運動、行進的路線和因此而留下的痕跡。筆的執行軌跡因書體而異,因風格而異。

    正書(含篆、隸、楷)講究逆鋒起筆、回鋒收筆。所謂“逆入平出”、“無垂不縮,無往不收”就是對筆的執行軌跡的基本要求。在起筆和收筆的過程中,筆鋒往往兩次經過同一個點。行筆過程中,筆畫圓轉處,筆按弧線行進;筆畫平直處,筆按直線運動。

    行、草書由於運筆較快,筆意連貫,正書中逆起回收的要求被淡化。一筆之中,筆鋒很少兩次經過同一點(交叉除外)。同時,行、草書變化豐富,直線條相對較少,筆多按曲線運動,連綿前行。

    從書法的風格來說,方峻、內扌厭

    的、其轉折處(指橫折)先提筆上靠,再按筆向內而下,筆意內斂,筆畫稍有重合。而圓潤外拓者,轉折處則直接向右下按筆,圓轉下行,筆意向外拓展。

    二、筆的執行速度

    筆的執行速度,指筆執行的疾澀、快慢。疾,快的意思。但“疾”並非一味的快速,仍須起伏行筆,急遽有力。澀,慢的意思,即行筆要留得住,但又並非停滯不前。字的點畫不同,行筆速度亦各異,故有“疾”、“澀”之分。清劉熙載《藝概·書概》雲:“古人論用筆,不外疾澀二字。澀非遲也,疾非速也。以遲速為疾澀,而能疾澀者無之。”清蔣和《書法正宗·筆法精解·指法名目》雲:“宜疾則疾,不疾則失勢,宜澀則澀,不澀則病生。”

    一般而言,寫正書的速度要慢些,但又要有行草的靈動,寫行草書則要快些,但又要有正書的穩重。

    筆執行的速度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具體情形時緩時急,交替前行。

    三、筆與表現載體的接觸部位

    筆與表現載體的接觸部位,即筆毫與表現載體接觸的最高部位。

    我們可以將筆毫先分為三個部分,接近筆管的三分之一稱為筆根,接近筆尖的三分之一稱為筆鋒,中間的三分之一稱為筆腹。筆根以下的部分(即筆腹、筆鋒)又可分為三個部分。如此,則筆毫自下而上可大致分為四個部分:筆尖至九分之二處為一分筆,九分之二至九分之四處為二分筆,九分之四至九分之六處為三分筆,九分之六以上的部分為筆根。

    一般而言,用一分筆,線條輕盈、靈動;用二分筆,線條勁健、潤澤;用三分筆,線條渾厚、沉穩;用筆根,線條蒼邁、野逸。在實際書寫過程中,筆毫與表現載體的接觸往往在多個部位之間相互轉換,以豐富線條的外在形式和內在質量。這種轉換是透過提按來實現的。提筆淺行,則筆畫輕細;按筆深進,則線條粗重。

    四、筆鋒在筆畫中所處的位置

    根據筆鋒在筆畫中所處位置的不同,用筆方法有中鋒、側鋒、偏鋒之分。

    中鋒,亦稱正鋒,指運筆作書時筆鋒處於點畫中間。為使點畫圓潤,歷來書家多主張“筆筆中鋒”。因筆鋒在點畫中間執行時,墨汁順筆尖流注而下,均勻滲開,達於四面,點畫也就無上重下輕、上輕下重、左重右輕、左輕右重等缺點。故“中鋒”乃書法之根本筆法。“錐畫沙”、“印印泥”即中鋒之喻。清王澍《論書剩語》雲:“中鋒者,謂運鋒在筆畫之中,平側偃仰,惟意所使,用其既定也端若引繩。如此則筆鋒不倚上下,不偏左右,乃能八面出鋒,筆至八面出鋒,斯施無不當矣。”

    偏鋒,即運筆時將筆之鋒尖偏在點畫之一面。寫出的點畫往往有輕重不勻,一邊光一邊毛等弊病。一般書家以偏鋒為敗筆。

    側鋒,指運筆時筆鋒所處的位置在中鋒與偏鋒之間的一種用筆方法。側鋒用筆是中鋒用筆的必要補充。在以中鋒為主的前提下,適當運用側鋒,可使點畫痛快淋漓,跌宕多姿,富有變化。正如古人所說的“正以取勁,側以取妍。”“正以主骨,側以取態。”我們在王羲之、蘇軾、米芾等書法大家的作品中常可見到側鋒筆法的運用。

    五、筆的豎立程度

    根據筆與書法表現載體的平面是否垂直和筆的傾斜方向與執行軌跡的關係,筆的豎立程度可分為垂直(基本垂直)、與執行軌跡基本一致的傾斜和與執行軌跡不一致的傾斜三種情形。

    垂直,指筆與表現載體的平面呈基本垂直狀態。這是中鋒用筆時筆的基本狀態。明趙宦光《寒山帚談·用材》雲:“正鋒全在握管,握管直則求其鋒側不可得也。握管袤則求其鋒正不可得也。”

    與執行軌跡基本一致的傾斜,指筆的傾斜方向與筆欲往或既過的方向基本一致。有筆毫在後、筆桿在前(可稱為“拖”)及筆毫在前、筆管在後(可稱為“推”)兩種情況。當代書家雷志雄作篆書多用“拖”法,而何應輝作書則常用“推”法。

    與執行軌跡不一致的傾斜,指筆管偏出點畫之一側的傾斜,通常的情況是筆尖在點畫一側,而筆管則倒向另一側。側鋒用筆多用此法。若筆管過於傾斜,筆腹著紙橫行,則為偏鋒。偏鋒不可用,用則扁薄。

    六、筆的轉動狀態

    根據筆在執行過程中是否轉動,用筆方法分轉筆和不轉筆兩種。轉筆,指運筆時執筆之手指與筆管的接觸部位不斷髮生變化,捻動筆管,令筆管轉動的用筆方法。不轉筆,其意相反。

    轉筆是筆法的重點,也是書法之“法”的重要方面,中鋒行筆的基本條件。因為只有轉筆才能“令筆鋒常在畫中行”。“擔夫與公主爭道”、“鵝划水”就是古人對轉筆的生動比喻。“道”、“鵝”即筆桿,“擔夫與公主”、“鵝掌”即筆桿兩側之手指,“爭”、“劃”即是兩側手指的來回捻轉。

    轉筆的方向應視筆的執行軌跡而定。如相向之兩豎,行筆時左豎左轉,右豎右轉。而相背之兩豎,其轉筆之方向則相反,左豎右轉,右豎左轉。橫畫則視其俯仰,折畫則視其外拓內扌厭來確定筆轉動的方向。反過來說,則不同的轉筆方向決定筆畫的執行軌跡和書法風格。

    關於轉筆,當代著名女書法家孫曉雲在其著作《書法有法》中作了較為詳盡的論述,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讀。

    “執筆”鬆緊談

    一、執筆以緊為好。

    執筆”鬆緊自古早有定論,就是一直沿用唐代著名的書法理論家張懷瓘在他的書論著作《書斷》中論述的,王羲之教兒子王獻之書法的過程。相傳王獻之小的時候,有一天正在練字,他的父親王羲之悄悄地來到他的身後,突然抽他的毛筆,竟然沒有抽掉,於是,後來的人們多依據他來說明執筆以緊為好。

    二、執筆以不鬆不緊為好。

    在現代有人對上述理論持否定的態度,認為這是一種誤傳?理由是:執筆緊不能靈活運筆,使點畫受到制約;而執筆松會失去對筆的控制,使點畫難以成形。因此,就提出執筆緊則穩健,執筆松則靈活,故而提出以不鬆不緊為宜,書寫時既穩健,又能揮灑自如。

    三、執筆無定法。

    執筆無定法是:蘇軾先生提出的“執筆無定法”的理論。意思是想怎麼執筆就怎麼執筆,沒有框框的約定,一切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做,想松則松、想緊則緊,想正則正、想奇則奇。一句話,想怎麼執就怎麼執。故我們看到有很多書法家都有不同的執筆方法。

    對於以上的種種論述,那種是對的呢?這對初學者來說,是很迷茫的。怎樣執筆才是正確的呢?初學者應該朝哪個方向走?就這個問題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執筆以緊為好”

    緊與松是相對的,是一對對比關係,不緊就松。王羲之教兒子王獻之執筆要緊,並悄悄地來到正在練字的王獻之身後,突然抽他的毛筆,驗證王獻之執筆是否緊。從而說明了初學書法要“執筆以緊為好”。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我認為是沒有錯的。透過實踐驗證,執筆要緊有三點好處:

    (一)、利於穩定

    (二)、利於發力

    (三)、利於控制

    這對初學者把握字型、培養習慣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二、“執筆以不鬆不緊為好”

    執筆不鬆不緊是一個“中庸”的、聰明的理論。此理論一出,即否定了“執筆以緊為好”的理論,認為執筆緊是懵人的,執筆以不鬆不緊才是最好的。可不鬆不緊怎麼界定?這不好說,也難以說清楚。說此法“靈活”、“不僵硬”,是執筆的上乘。我想說的是:

    (一)、不松、不緊的執筆法,是一個聰明的執筆法。搞篆刻的人說:“執刀如執筆。”照此理論執刀應是“不松、不緊”,如果這樣還能發力、刻字嗎?

    (二)、唐代大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張懷瓘,他為何要騙天下?使傳說中的“抽筆”誤導、害了那麼多人?他不會不懂書法吧!或者說張懷瓘先生是否也是用這種執筆不成?要是這樣的話,張懷瓘的書法也可斷定是緊執筆寫成的。

    (三)、執緊筆就不能寫字了嗎?就寫不好字了嗎?我看不見得。例如:斷臂者用固定的金屬手臂把毛筆固定在金屬手上,能松嗎?不照樣寫出一手漂亮的書法來。另外,我看過孫伯翔先生寫字,可毫不誇張地說,孫先生寫字是很費力的,為寫一個鉤,用全身之力而送之,口含一口氣,再與鉤同時而出,只聽“噗”一聲,唾液滿紙。

    不松、不緊的執筆法對初學者來說,是不可取的,此時的“靈活”、而缺乏控制,如同滑梯一瞬間而下,無法停止;此時的“不僵硬”、寫出的書法而形如棉花,軟無筋骨。

    三、“執筆無定法”

    執筆無定法,這與字外功夫、法無定法,是一回事,它是對在書法上有一定的造詣來說的人來說的,決不是初學者參考的標準。學習書法一定要對自己所在的位置要看清楚,是初學階段,還是有了很深厚的功底。對初學者來說,執筆無定法,只能有所瞭解,不能作為執筆的理論依據。如:清代何紹基的迴腕法,寫出別緻的何體;現代王鏞先生用小筆寫大字,用筆跟處書寫,表現出民間書寫的風采等等,只有別緻的用筆才能寫出別緻的書法,這也是一種創造。初學者切不可盲目地去學,那是書家自己的積累而形成的獨特的書寫方法和技巧,千萬不可照般,也不可評論:如果說這就是執筆的“標準”;或者說書家“執筆不對”等結論性的論斷。對於這個“標準”是書家自己的“標準”,並非是大家的“標準”;再說“執筆不對”,並不是書家不會傳統的執筆,而是在傳統的執筆上有所發展,形成書家的執筆方法,用此方法表現書家的思想、追求,是個性的體現。初學者只可欣賞,不可亂用。待有了一定的造詣的時候,再去嘗試也不為晚。

    總之,“執筆”的松與緊,不能一概而論,根據多年的書法教學經驗,我認為對初學書法者來說,執筆宜緊不宜松。執筆緊容易找到筆“發力”的感覺,這如同初學走路的兒童,腿都是軟的,走幾步便撲到媽媽的懷裡。初學者對筆的控制力很差,不會用筆,寫出的字缺乏力感,沒有筋骨,和初學走路的小孩兒一樣,寫出的線條往往也是“軟”。只有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的人,自然就達到“執筆無定法”的境界,書寫時也不知道是緊是松!

    毛筆書法執筆方法談:

    這是一個老話題了,只要寫字都離不開“執筆”。古人、今人對此都有很好的論述。可能你會說,既然是這樣,你還在這耽誤大家的時間幹什麼?不要忙!我不會耽誤大家的時間的,您看看我的想法,可能對您會有幫助的。我認為每個人所站的位置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所以就產生了撮管法、握管法、捻管法、單鉤法、雙鉤法、迴腕法、龍眼法、鳳眼法、撥鐙四字法等等,眾多的執筆法,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的。當代最常用的是沈尹默先生倡導的五字執筆法,相傳是王羲之所創。要求手的形狀實指、掌虛、掌豎,五個手指發揮不同的作用擫、押、鉤、格、抵,而且剖析的十分清晰。

  • 2 # 惠明國學苑

    學書法選筆重在實用,以狼毫兼毫入手較好,執筆以垂直紙面力度可參考用筷子的力度相當,宜松不宜緊,運筆以永字八法為基礎

  • 3 # 9有酒有故事9

    毛筆的種類很多,一般寫字的筆,大致分軟性、硬性、中性三類。軟性的筆,有羊毫、雞毫等。硬性的筆,有紫毫(兔毫)、狼毫、鼠毫等。中性(不軟不硬)的筆稱“兼毫”,有羊紫兼、羊狼兼兩種。

    1.毛筆的種類:

    ●硬毫筆:筆性剛健。如:狼毫、山馬、牛耳毫、鼠須、山兔、鹿毛筆。

    ●軟毫筆:筆性柔軟。如:羊毫筆。

    ●兼毫筆:用硬毫、軟毫集在一起,剛柔並濟。筆性介於硬軟毫之間。如:長流、如意,適合初學的人使用。   

    2.毛筆的選擇:

    一枝好的毛筆要具備“尖、齊、圓、健”四德。

    ●尖——筆毫聚合時,筆鋒要能收尖。

    ●齊——將筆頭沾水捏扁,筆端的毛整齊無不齊現象。

    ●圓——筆肚周圍,筆毫飽滿圓潤,呈圓錐狀,不扁不瘦。

    ●健——筆毛有彈性,筆毛鋪開後易於收攏,筆力要健。

    對於初學者來說,如果一開始就用硬毫筆,運筆無需多少技法比較省事,因為筆會幫你大忙,但久而久之,你就只能使用硬毫筆,一旦拿起羊毫筆來頓感寸步難行。相反,如果你初學時即用羊毫筆來練字,雖說開始時難度大一些,必須用提按換鋒的方法才能寫出合格的筆畫來,但也因此而學會了使用軟毫筆的方法,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加,慢慢就會得心應手、應用自如。這時候你如果拿起硬毫筆來寫,會感到輕鬆好使。

    古人對於筆的使用也有很多經驗之談。認為初學時不易買很好很昂貴的筆,而主張使用劣筆,因為你如能用劣筆寫出好的字來,用好筆就會更稱手,寫的更好。相反,如果一上來就用很好的筆,一輩子就只會使用好筆,一旦遇到差一點的筆就寫不好字了。當然也不能用太差的筆來練字,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會增加難度。初唐大書家歐陽詢就有“不擇紙筆,皆得如志”的記載,備受同時代的虞世南的稱道。

    另外,從經濟角度來說,正宗的狼毫筆很貴,好的“大蘭竹”要賣一兩百元一支,而普通的羊毫筆只要兩三元,稍好一點的五六元一隻足矣。而且狼毫筆因為筆毫硬,容易磨損,使用時間不長,而羊毫筆軟且經久耐用。初學者還是買一隻羊毫筆經濟實惠。

    在買筆之前還要了解一下毛筆的型號。毛筆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就是屏筆、聯筆、鬥筆、植筆等。由於各個筆廠的名稱、牌號的不同,大小也各不相同。初學者可以買一支長鋒羊毫筆,筆鋒長度在四五釐米左右,直徑在一釐米左右,這樣的毛筆可以寫七釐米見方的大楷字。對於剛學毛筆字的人來說比較合適。

  • 4 # 新媒老曹

    這個要經過專業的訓練才能掌握,還得要經過大量的實踐才能有感覺的。方法是實踐來的。很多方法但對自己未必適用。

  • 5 # 會稽外史

    毛筆按彈性分硬毫、兼毫和軟毫三種,選筆要按照“尖、圓、 齊、 健” 的標準。

    用筆步驟一、開筆

    用溫水將新筆筆鋒全開或用手指從筆的頂部一點點將毛揉開。開始使用會出現浮毛現象,但會立即停止。

    二、潤筆

    使用過的筆再次使用前,需用清水將筆毫浸溼,然後將筆倒掛數十分鐘,使筆鋒恢復韌性,是寫字繪畫前必要的工作。

    三、入墨

    為使墨汁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吸乾,可用吸水紙輕拖筆毫,注意:入墨少,筆不能運轉自如;入墨多反而筆的腰部漲無力。

    四、注意事項

    1、使用後請立即洗筆,洗淨後不要裝上筆套,將餘水吸乾並理順。將筆放在陰涼處倒掛陰乾或用筆簾存放,不可將筆暴曬在Sunny之下,要領以乾燥為主。

    2、請不要放口中舔毛,不要在寫字繪畫外使用,不能在溶劑裡使用,保溼套在運輸中作為保護筆頭而使用,一旦用筆後請不要再裝上,以免筆毛腐爛和出現脫毛現象。

    個人認為執筆無定法,以自己得心應手就好。

  • 6 # 周輝明心跡

    初學書法者選筆、用筆和執筆不要有太多想法!因為是初學,聽多了別人的建議反而不好,先買支毛筆練著,找找感覺!練字貴在用心!用心去想、用心去琢磨、用心去體會;練字最怕急功近利。如果硬筆字寫的好對寫毛筆字很有幫助。所以,初學者不要刻意去講究選筆、用筆和執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自身特點,聽多了就像寓言中的《小馬過河》反而不知所措了。因此,選筆、用筆和執筆還是根據自身的情況和特點慢慢摸索或許對自己更有好處!最後發幾張圖片,僅供參考。相互學習!相互進步!

  • 7 # 空谷山人

    選筆不會,只要沒有塑膠絲的就好。

    用筆會甩就好。

    執筆,蘇軾講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

  • 8 # 不二齋

    如何選筆、執筆和用筆,這是每一個書法學習者都會遇到的問題,我來一一說一下自己的體會。

    1、關於選筆

    一提到選擇毛筆,大家誰想會想到的是“毛筆四德”,也就是好的毛筆一定要滿足四個條件“堅齊圓健”,所謂尖指的是筆鋒一定要尖,有筆鋒才是好毛筆,齊值得是用手指把毛筆的筆毫捏扁,毛筆的筆尖呈一條直線,筆鋒是齊的,圓指的是毛筆的筆肚是圓的,健指的是毛筆一定要有彈性,有彈性才是好的毛筆。

    但是現在這個方法並不是很實用了,因為賣家不會讓你把毛筆用水泡開一點一點檢視的,你只能試賣家提供的試用筆,至於你要買的那支筆是什麼樣子,只能夠靠運氣了。

    初學書法選擇毛筆我覺得最好還是看價格吧,最少也要在20元以上才能夠使用,初學楷書選擇出鋒4cm的筆就可以,品牌的話我個人一般使用農耕筆莊的。

    2、關於執筆

    毛筆的執筆也有固定的套路,我們現在一般使用的是“五指執筆法”,是目前最科學和標準的方法,這個網上有圖片,一看就懂,沒有什麼特別的。

    但是我們也會發現很多書法家的執筆是用三個手指頭,就像我們今天執鋼筆一樣,其實這個方法也不錯,這個在書法立叫“單鉤法”,宋代的大書法家蘇東坡就是這樣執筆的。

    其實,只要你練習熟練了,怎樣執筆都可以,古人常說執筆無定法,但使寬而松,只要是你的執筆姿勢舒服,一般都是可以的,很多沒有手的人一樣可以寫出漂亮的書法作品,不過對於初學者還是要以五指執筆法為主

    3、關於運筆

    書法的運筆以中鋒運筆為主,側鋒運筆為輔,初學書法一定要注重中鋒用筆的練習,中鋒是書法筆法的基礎。

  • 9 # 子衿書法

    學習書法的毛筆,要到專門的文房經銷店去購買。一般的學生文具用品店經營的毛筆質量不是很好,容易脫膠掉毛。

    毛筆的挑選主要看毛頭的外觀。筆鋒要尖,筆頭的形態要圓,呈圓錐體。毫毛要有良好的聚合力,也就是通常說的彈性、韌勁。再就是按在紙面上的時候,筆毫要齊整的平鋪開來。不能是長短不齊的。高品質的毛筆商家都會給你檢驗。價格也比較高昂。練習用的毛筆一二十元一支也就足夠了。太好的毛筆對於初學者來說,一點優勢都體現不出來。不要以為筆好就能把字寫好。好筆只有熟悉筆法以後,才能發揮出它的威力。

    執筆根據所書寫的字型大小及書體的流動性來決定。以一寸左右大的字為例,楷書距筆頭一寸二分,行書一寸三分,草書一寸五分。執筆高,書寫的活動範圍廣,穩定性差。執筆低,穩定性高,書寫的距離短。執筆還分枕腕,懸腕,懸肘,懸臂等。在懸空書寫的時候,筆管的高低則不受限制,以自己感覺舒適即可。

    用筆是書法的核心。它是多種筆法的組合。不同的書法流派,他們的筆法組合應用是不同的。如歐體的用筆多用露鋒,體現他勁利秀朗的風格。顏真卿多用藏鋒,突出他雄渾健碩的體態。用筆是一個很複雜的話題,只能根據你所學習的書體針對性的來講。不然風格不同,寫一個橫畫,我說用藏鋒,別人說要用露鋒。藏或露都可以,關鍵看這個筆畫是誰在寫,這個筆畫寫的是主還是次。還有你對藏、露的審美取向。

  • 10 # 葉法志練字

    針對鋼筆,明尖最佳,分叉的更好一些,筆鋒更容易表現!而對於鋼筆,我們選擇的紙應該較為光滑,這樣可以儘量避免鋼筆劃到紙!

    針對中性筆學習書法,建議選擇晨光動力中性(GP1111)0.7mm,本人常用,很不錯的一款中性筆!為什麼說選擇0.7呢,因為1.0的較粗,日常生活常用0.5甚至是0.38的,學習最終還是要用到實際生活中,如果從1.0直接轉換為0.5會很不適應,而直接用0.5的又不太容易表現筆鋒,所以0.7最佳!用中性筆對應的紙應該較為粗糙!硬筆書法一般不選擇圓珠筆!

    值得注意的是,鉛筆是所有硬筆系列中最具有表現力的筆,也是初學者應該首選,尤其是小學生應該首選的筆!

    至於握筆,首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筆,再將中指抵上去,無名指和小指自然貼近中指,一定程度上起到輔助控筆的作用!握筆在作者影片作品中有具體演示!

    用筆也很講究,每一個基本筆畫都有起運收三個步驟,橫畫用筆輕,豎畫較為重,像長橫還有起筆收筆較重,中間較輕的區別,掌握輕重提按才能賦予字靈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師對我說我教你怎麼寫改為轉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