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道D調
-
2 # 麥子86545
這個問題其實很現實:
第一,不是詩人都熱衷於仕途,試問從古到今有多少人不喜歡當官。士農工商,這是古代的社會地位排序,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有權力了自然就有了經濟實力。那這便是人們對權力的崇拜了。
第二,從古代當官的條件來說。科舉制度,隋唐時期,文人考科舉的必要條件就是要會寫詩,甚至寫詩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漸漸發展成了文人的一種基本技能,所以自唐以來,文人以詩詞來抒情,表達自己的才華成為一種習慣。故文人要考科舉,就要會寫詩,就被稱為詩人。所以,文人熱衷於仕途,詩人也就熱衷於仕途。
第三,有錢讀書的,寫詩的,都是差不多地主人家。是古代封建社會的統治基礎,他們不當官,誰當官。哪兒來那麼多寒門的貴子。
-
3 # 梅橫枝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是古代許多讀書人的理想。
而所謂腹有詩書,滿腹文章。有詩的人,既有一種獨善其身的詩性修養,個人情懷,在風雅頌賦比興的吟詠中,又暗暗畜得滿腹經綸,家國天下。加上詩人特有的浪漫主義理想主義情懷,因此,同時懷有中國曆代文人“兼善天下”的濟世情結。致君堯舜,認為致士,當官,位高權重,投身政治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施展個人的才華與抱負。
在古代社會中,不學詩無以言。詩是很高階的東西,甚至是讀書人的品味風度乃至身份的象徵,是精神的貴族,一種精神的權勢。這種儒雅或高雅的精神追求,需要一種上層社會的地位和現實身份來匹配,權勢在某種意義上更像詩人們孤傲而高尚的性格,因此詩人們被權勢吸引,更樂此不疲。
但詩人們的風雅言志,總是與爾虞我詐的黑暗官場格格不入,“冠蓋滿京華 ,斯人獨憔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大部分詩人最終都掛冠而去,歸隱山林田園。更自我陶醉於“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自古詩人多淪落,獨得境界論王侯。
.
-
4 # 鄧海春
縱觀古代詩人大多都不得志,不管是“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陳子昂,還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李白,亦或是“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陸游,他們的才情都十分了得,就是不受重用,不過他們似乎從未放棄,這是為何?
一、仕途是成功的唯一象徵在古代,不僅詩人們執著於仕途,幾乎各階層的人們都對仕途有所向往。其實這一點很好理解,畢竟每個人都渴望成功。現今社會成功的標籤是有錢有權、名利雙收,而古人由於封建社會的特殊性,往往會以仕途得意作為人生成功的象徵而且是唯一的象徵。筆者認為詩人不是固有的,而是仕途不得志造就的。他們往往是一群才華橫溢、品行高尚、兼濟蒼生之人,他們最初懷著滿腔熱血從政報國,但是卻不得賞識。這不僅僅是懷才不遇的悲涼,還是失敗的表現。換句話說仕途成功的人一般不會成為詩人,譬如長孫無忌、魏徵等,就算王安石、范仲淹等詩人的稱謂也是附帶的。所以仕途失意者為了獲得成功,一生苦苦追求。有些人有幸獲得重用,有些人重用後又遭冷落,還有些人一生都與政治無緣。在追逐仕途的途中,他們會用詩句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最終留下千古佳句,成為詩人。
二、儒家入仕思想根深蒂固古人大多讀的是孔孟之道,學得無外乎也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多數詩人立志於從政治中尋找自我價值和存在意義。似乎只有從政才能體現人生價值,才能將孔孟之道運用到實處。子夏曾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句話表明了儒家思想中學習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入仕,正如孔子自己一般。他以積極參與社會建構作為人生使命,以提出和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為價值體現。想當初他周遊列國十四載,即使均以失敗告終,他也不曾後悔。他用一生追尋從政行道,只望為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他這種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奠定了儒家文學人生的道路,成為歷代詩人選擇的理論基石。也就是說只要是遵從儒家思想的詩人均以孔子為標榜,所以他們不論如何都不會放棄入仕。
三、古代行業等級劃分以及科舉制度的盛行古人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雖說“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但是在封建社會的統治下,人們不得不以“士農工商”為行業等級順序。可以說除貴族以外,士是最高等,而商為最低等。“士”在這指的是讀書人,而古代的讀書人們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上文提到詩人是仕途失意導致的,所以他們說到底還是讀書人,為了金榜題名、為了高人一等他們又怎會放棄仕途呢?
-
5 # 夏途途
為什麼古代詩人執著於仕途?
哈哈哈,這個問題好幼稚啊。
古人云:“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入仕做官啊。
高官會有厚祿,會有豪宅和美女呀。
什麼治國安邦平天下,開萬世太平,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與抱負,都是虛的。
如果做高官依然居陋室,一日二餐粗茶淡飯,家徒四壁,估計沒人想做官了。
有句詩寫得好呀——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來吧,年輕人,加油!
好好讀書吧。
書裡有你想要的財富、地位和美女啊。
《勸學詩》是宋真宗趙恆寫的。
全詩如下: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這首詩直截了當。
讀書苦學就是為了博取功名,步入仕途,居高堂廣廈,擁美女如雲。
什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什麼“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都弱爆了。
今天我們吃苦受累,就是為了明天能享受生活。
記得戰國時代蘇秦曾說過:
“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厚,蓋可忽乎哉!”
“誒呀,窮的時候連爹孃都嫌棄我,有錢有勢了親戚們看到我都害怕。
人生在世,金錢和地位這兩樣東西,也不能太不在意啊!”
正因為如此,古代詩人才汲汲於富貴功名吧。
你看,連盛唐第一網紅詩人李白,接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都喜出望外: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6 # 放棄的回憶
這是一個關於人生觀的問題。
看到這個問題,就不由地想起了《智慧書》中的第一句:世界永珍都已盡善盡美,而成為一個真正的道德上的完人,則是宇宙萬物完美的頂峰。
這句話與中國的內聖外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古代詩人都執著於仕途?顯然,這並不是絕對的。古代中國的精英們都有著出世與入世的一種人生觀、價值觀。
古聖先賢曾提出“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論斷:“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經久不費,此之謂三不朽。”
中華文明昊昊五千年,歷代的明君賢臣、英雄豪傑、武者書生、平民百姓都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聲調、不同的方法去唱響這人生“三部曲”,共同創造了炎黃子孫的精神文明史。
立德,在於誠信做人,這是立功、立言的前提和基礎。立功,在於嚴謹做事,立志向學本領講奉獻。立言,在於蓋棺定論,這是立德立功的延續,是傳承文明的載體和途徑。
說到古代詩人們執著於仕途,這是以偏概全,這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古代有四業:士農工商。詩人們追求道德的完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追求有價值的人生。這隻有走進仕途才能實現,這並非執著於當大官,而是執著於做大事立大功。
著名的詩人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陸游、辛棄疾、陶淵明等等,詩人們哪個又是一直在當官的道路上汲汲以求?沒有,走的時候,雲淡風輕的,也是他們。
懷才不遇嗎?不,人生在世不只是當大官賺大錢,還有一種東西叫理想,理想是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是立功式的奉獻!
現代社會,還有理想嗎?大概是沒有見過。這種問題,在沒有理想的人眼中,就是當官求財。
有一個十分喜歡的詩人叫蘇軾,他的一生走到哪裡奉獻到哪裡,不管什麼的生活都被他活成了詩和遠方。要完全搞懂這個問題,最好去讀一讀的蘇軾的詩或者生平。
-
7 # 文聿
不是詩人執著於仕途,而是執著於仕途,造就了詩人。因為準備科舉考試需要熟讀四書五經六史,這恰好成就了文人們深厚的歷史文學功底。科舉考試讓人寫文章,也就發展了文學。文人雅士們聚在一起,自然是要舞文弄墨,吟詩作對的。
在傳統的社會中,士大夫的等級是最高的,他們掌握著巨大的政治權力,決定了社會的才分配,這樣的誘惑對於讀書人尤為突出。十年寒窗苦讀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美名其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為獲取政治權力和社會地位。
然而在這個選拔的過程中,總有人選上,有人選不上,選上的加官進爵成為官僚體系中的一顆螺絲釘,整日裡忙碌在公務員的生活中,哪有什麼時間盡力去成為詩人,古代讀書人都是為了中科舉當官的,寫詩則是抒發自己的心情,是次要的,李杜都是仕途不順的人,心情鬱悶,用寫詩來抒懷,要是仕途順利,當官忙也忙死,哪有功夫寫詩。
-
8 # 歷史課課代表
對於古代人來說,男子想要光耀門楣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那麼只有透過仕途才可以實現,所以古代男子只要條件允許,從小都會努力讀書,讀書不僅可以改變他們的命運,也可以實現人生價值人生理想。所以從這一方面就不能理解為什麼古代詩人都對仕途十分執著,其實這並不是對仕途的執著,而是必然的選擇,讀書人不走仕途還有能有什麼用,如果無法走仕途那就應了那句“百無一用是書生”了,所以在參加科舉考試時,無論是詩人還是普通人,都會不畏懼失敗一而再再而三的付出努力。
在古代時候無論個人能力如何,只要能夠走上仕途,就不會在詩作方面投入太多的精力,因為在當官之後每天都需要處理大量的事務,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沒有時間去寫詩,而是要為了爬到更高的位置而努力。在古代,一旦在仕途上走得比較順,那麼就會獲得親友和百姓的愛戴,也可以讓自己的名聲遠揚,這無論是從滿足虛榮心方面還是從滿足個人價值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追求。古代詩人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學修養,他們可以寫出好的詩句就表明他們是有才華的,所以更要為走仕途而努力,無論是為了一己私利還是為了報效國家,走仕途都是一種捷徑。
但是真實的情況是,很多有才華的詩人因為在為人處世方面不太擅長,或者是看不慣官場的風氣,這樣的人即便當了官也容易被排擠,從而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但是因為古人可選的道路比較有限,所以即使困難,他們也會想要奮力一搏,不到徹底失敗決不放棄,但是也有很多詩人因此抱憾終生。
在科舉考試中有考中的就有名落孫山的,這是無法逃離的現實,因為要面對這樣的殘酷現實,所以才會激發讀書人的努力上進,而落榜的人也需要抒發個人情感,這個時候作詩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很多古代有名的詩人都是因為走仕途不順利才會在詩文上寄託自己的情感,但是在詩作中抒發了情感後,也不能讓他們失去走仕途的決心,如果一直遇到挫折,只會讓詩作的內容更加慷慨激昂,也由此產生了很多佳作,所以從這一點來看真的想不明白,究竟是詩人為了仕途,還是仕途成就了詩人。
回覆列表
古代詩人大都執著於仕途,這是歷史侷限所致。
首先,出仕入道是古代讀書人可以選擇的兩條路,沒有第三天路了。“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體現了封建社會讀書人的出路在於入仕。入不了仕很多讀書人就入道潛心研究道學。在封建社會從商做生意的人社會地位是不高的。
其次,詩人絕大多數都是讀書人出生。古代自隋朝開始的科舉考試為天下讀書人學成入仕開創了公平競爭的機會。科舉考試多為文科,很少理科考試。文科考試中賦詩是最基本的技能。
再次,吟詩作畫只是讀書人才能提現的一種方式。不是唯一方式。很多詩人治理國家地方事務的能力也很強。
最後,詩言志。有志向的讀書人更希望透過入仕施展才華,上為國家富強,下為自身的人生價值的實現。
但是,每個朝代都有懷才不遇的讀書人,他們更多地將自己的報復、境遇以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
總之,詩人執著入仕是時代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