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23細柳
-
2 # 中州耕牛堂主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書法自然書寫一定會自然而來,但前提是書者必須要有相當的書法書寫功力!如果沒有過硬的書寫功力,就不會進入自然書寫狀態,進入不了書寫狀態,所謂的自然書寫中的“自然”從何來?
書法的自然書寫,是書者的筆法,字法達到嫻熟程度時,根據書寫內容,把每個字,以及每個字的每一個點畫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把墨法表現得淋漓盡致,並在書寫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讓書法藝術在書寫中得到進一步昇華。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和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就是王羲之和顏真卿在自然書寫的狀態下進行的。他們二位先師真正做到了“自然寫書法,果有自然來”。
古人的書法,無論是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在書寫時都是在自然狀態下進行的,根本沒有做作“描字”、 “造字”之嫌。可能有人會說,正書也可以自然書寫嗎?回答是肯定的!李剛田、張繼、劉文華、盧中南、李松,在書法創作中,都是在自然書寫的狀態下進行的。特別是李剛田寫篆書,張繼寫隸書,都是下筆穩,準,狠!書寫速度之快,完全可以與草書和行書的書寫者比書寫速度,甚至比寫草書、行書之人的書寫速度還要快。可以說,他們幾位書法家的書法創作中,都是自然書寫。這就叫“自然書寫,真來自然!”
-
3 # 狂喜淡墨a
書法的自然書寫會真的自然而來嗎?
應該是會的,當書寫到脫俗脫法之高境,且會自然而來,或有的書家書寫臻格之時,也有自然流暢的書法境觀,平常創造也要力究自然書寫風格,沒有這種追求之理想,那麼永遠園囿於束縛中,窠臼於法度,應該把法度化為自己之常規習慣,融於自己隨意筆墨裡,當意氣揮灑時不自覺地流露出來,無刻意之痕跡,這乃是筆法化境成為自己筆墨筆畫,而不是初始化的臨摹之形,筆法字法之共性如何轉變成自己書寫的個性中來。那就是需要下大功夫,有了個性筆法,則應該說到了自己書寫的風度。有了這種獨自獨特筆運之法,那麼可以認為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書寫。真來了。成熟了。
僅僅自然而然,依然有美之標準,故,古人云“書貴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別,入他神者,我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為我也。終久是要形成自己神格,必須創新創意。
-
4 # 詩夜城主
“藝術本天成”書法的自然書寫的確也會自然而來,換句話說,書法藝術是自然形成的,那麼其書寫過程與狀態也是自然形成,凡是不強求,一切都是“功到自然成
”,這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對筆法瞭如指掌的人,在書寫時也才能做到自然,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從古至今可以做到書法的自然書寫會自然而來的書法家並不是很多,所謂的“自然書寫”與“自然而來”,前後兩者的“自然”意義是有所不同的,“自然書寫”是一種很隨意、很輕鬆的創作狀態,“自然而來”指的是書法的“筆墨紙硯”的味道油然而生,“筆法、筆勢、筆意”應有盡有,
我們都知道書法的創作過程是非常講究嚴謹的,特別是對於書法家的“精氣神”,所以自然書寫難免顯的有些草率了,只有書法功底很深厚的人,才能拿捏恰當,就好比,穿拖鞋的人成為了賽跑冠軍,書法的自然書寫更是如此,
比如,一代“書聖”王羲之在創作《蘭亭序》時,就是自然書寫的,怎麼個自然法呢?王羲之是在喝了酒之後,微醉的狀態下揮筆書寫《蘭亭序》的,最終成了“天下第一行書”,這便是最好的“自然而來”,古人所說的“無心插柳柳成蔭”就是這個意思,
還有一人也是自然書寫產生自然而來效果的,唐代書法家張旭,要說張旭的自然書寫,可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張旭喜歡嗜酒,作書時常以酒助興,每次大醉則呼號奔走,下筆愈奇,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而且還被稱之為“草聖”,微醉的王羲之成了“書聖”,大醉的張旭成了“草聖”。
-
5 # 獨上高樓看月亮
這是在有深厚書法功力的情況下,自然書寫才會自然而來,並呈現出自然的書法藝術效果!
如果沒有基本功的話,線條結構至少不過關,這樣自然書寫的話,肯定是像小孩子寫的字一樣,所以自然書寫的話肯定是自然不起來,一定要在有一定功力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才能做到心手相應,才能把平時練習書法的功力自然的表現出來,這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厚積薄發。
書法提倡自然書寫,不提倡刻意而為,像古代的書法名帖都是在自然狀態下書寫完成,並且氣韻效果超越了平時的練習創作。像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眾多的手札,都是在自然不刻意的情況下所書寫,所以,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自然書寫是建立在對書法傳統基礎的繼承的基礎上,並且有很深的功力才能達到自然書寫的效果。
-
6 # 大同王屹峰
書寫的自然狀態是不會自然而來的。需要兩個條件合一,才能產生自然狀態之境界。
一是心性修煉達到無我狀態。人生有性格,也就是個體特定的氣質和格局系統。修練就是去缺點,補不足,通五氣,達融合,始低點到高境。最後各氣質和系統貫通圓滿,方能進入松靜自然狀態。
二是書之法的學滿貫通。就是五體及各名家三法盡學並達熟練。
以上兩個條件具備,融合為一,心手雙暢。當你有了創作的意識,進入無我狀態,沒有任條條框框,任筆揮灑,筆墨自然天成,必有無意之得意佳作出世。
-
7 # 瀚墨無極
書法的書寫自然而來,是對書者學識的綜合考量,書者不僅僅是仿效前人的技巧法則,更重要的是靈活運用古人法則,透過研習化為已有,而進行自已的書法創造。
書法自然而來,並非一般書法家做得到,它是建立在掌握漢字結構精道、筆法技巧嫻熟的基礎上,是書家學識、才能、天賦所得的結果。
書法自然而來,是書者達到忘我境界,進入了書法的最高階段,熔進了感情,如:書法史上的《祭侄稿》、《寒食詩帖》等,特別是王羲之巜蘭亭序》被後世推為天下第一行書,更據情意性靈,自然而然。
-
8 # 翰墨書道
不會,表面上看書法家在書寫時的狀態,和我們平出時的書寫沒有什麼兩樣,實際上是有著質的不同的。這種自然而然的狀態是熟練的結果,是千錘百煉的結果。書法是有法的,這種法,雖然在我們眼見的書寫狀態下,可能沒有什麼區別,但留在紙上的軌跡是不同的,一個有形質,情感,神采,一個任筆成行。前者就是有法的結果,後者則因無法而成形。書法家的書寫是因技法熟而化有形入無形的。實際上,有經驗的書法家是完全可以明白其中的門道。不客氣的說,書法從來沒有自然而然的書寫,這種自然,嚴格意義上是妙造自然,精熟到自然。一點一畫都是有法存在的,就像我們使用的手機螢幕的畫素那樣,雖然肉眼看不到螢幕上的畫素,而真實的情況是數百千萬的畫素構成的。書法的每一根線條和空間甚至通篇作品內部的空間以及整幅作品的留白都是有法的,正所謂“計白當黑”。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表面自然的書寫,實際上無論是書法家的書寫和書法家以外的書寫都不是自然而然的書寫,都是透過學習獲得的法的表現。只不過書法家的書寫是經過千錘百煉以後的書寫,看似無形實有形。可以這樣說,書法家的“下筆便到烏絲欄”的書寫,是經過書法家數十年甚至窮其一生的精力刻苦練習的結果。可以這樣說,書法的一切書寫都是有法的書寫,所以不可能是自然而來也不是天生。
-
9 # 為龍書法
非常感謝邀請。書法的自然書寫真的會自然而來嗎?這個問題,應該說書法的自然書寫都會自然而來。但是,自然是自然了,水平的高低卻有區別,字的美醜也有區分。實際上,書法中的自然,也有天然的自然與人工的自然。說白了,有法是人工的自然,無法是純天然的自然。而且,還分三六九等。也就是能品、神品、妙品的大概劃分,每一品之中,還可分出上、中、下。這樣來說,就“一目瞭然”了吧。書法的自然書寫是在“技”上做文章,還是在“道”上下功夫,那可有著天壤之別。“技”還是“法”,由初學到掌握,都是在技法上來尋求,熟能生巧。這時候,有可能還感覺有些不“自然”了。確實,真不自然。為什麼?因為“法紀森然”。如果自由、自然的書寫,就是犯“法”。由此可見,要想真正的自然書寫,那就得“由技入道”,非法非非法。佛語有言:“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時,目空一切,書法的自然書寫,才真的是自然而來。“書為心畫”,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自然而然,自自然然。天人合一,物我兩忘,書寫隨著心性,自然的展開流淌。這回到了如此的境界,自然沒話可說。
-
10 # 讀書耕田人王七
廣義的自然書寫泛指一切書寫的形式,這是由自然的包容性決定的,不知誰說的,只要發生了,就不是意外,同樣,不論你是誰,只要你寫了,就必然歸屬於自然。
而對於書家而言,他們追求的自然書寫是狹義的,即在掌握了自認為足夠的書法理論知識和足夠的實踐經驗後的自然流露,說白了,就是寫字時心思完全沒有在所學向理論知識上,僅表達自己的情緒,再打個比方,你路邊隨處撿一塊石頭,他就是A貨,而徑過精心構思巧奪天工的正陽綠寶石,也沒有前者來的自然。
所以,自然書寫的範圍是寬泛的,既包含了無任何書寫知識的初學者,也包含了離家出走的遊僧道人,唯獨不包括講用筆用紙用墨,講章法對比構圖的人,自然書寫狀態的高人,則是指那些有了這些知識卻不用的人。比如弘一個八大,修過身,放得下,既自然,又大雅!
回覆列表
自然書寫必須經過特殊的筆法訓練,古人用三千年總結的用筆方法決不是兒戲,只有經過訓練才能形成書寫本能,才能保證起筆峰巒,行筆中鋒,殺筆存結。除此之外沒有任何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