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宇宙大爆炸。
6
回覆列表
  • 1 # 火星一號

    從微觀上來講,物體的溫度是由組成粒子的熱運動產生的,粒子的熱運動劇烈程度越高,其平均動能越大,物體表現出的溫度也就會更高。如果粒子的熱運動停止,溫度將會達到最低值——絕對零度,約為-273.15 ℃。但絕對零度只能在理論上達到,因為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禁止粒子完全靜止。另一方面,如果粒子的熱運動足夠劇烈,其溫度將會達到10億攝氏度。

    10億度是一個相當高的溫度,我們在生活中不可能會接觸到如此高的溫度。地球上也沒有什麼材料可以承受這樣的超高溫,目前已知熔點最高的人造物質為五碳化四鉭鉿,但它的熔點還不到4300度。在宇宙中,10億度不僅遠超太陽表面的溫度,而且還比只有上千萬度的太陽核心溫度高得多,也只有中子星核心的上千億度溫度能超過它。

    儘管如此,人類在實驗室中已經制造出了遠超10億度的溫度。在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中,物理學家讓兩束金離子束高速相撞,由此製造出了高達4萬億度的溫度,並且產生了類似液體的夸克-膠子等離子體。而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氫原子核和其他原子核的高速碰撞甚至製造出了高到10萬億度的高溫。

    如前所述,人類製造出的材料不可能承受上億度的高溫,那麼,為什麼粒子加速器卻能承受上萬億度的溫度呢?

    原因在於溫度和熱量是兩種概念。粒子熱運動越劇烈,溫度越高,但這並不意味著熱量也會越高。如果粒子密度很低,縱使其溫度再高,其熱量仍然會很低。

    以太陽的日冕為例,太陽的日冕溫度超過100萬度,但那裡的粒子密度非常小,所以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能夠安全飛入其中,該探測器的最高溫度只會上升至大約1400度,而非一百多萬度。同樣的道理,儘管宇宙中發光發熱的恆星很多,但宇宙的密度非常低,使得宇宙的平均溫度只有-270.42 ℃。

  • 2 # 放飛夢想187302095

    10億度這樣的超高溫,在地球上基本上不會發生。就是在宇宙中只有一少部分的恆星才有這的溫度,超新星爆炸瞬間溫度能達到上億的,有的超新星爆炸能達到幾十億,幾百億超高溫,溫度越高伽馬射線越強,在幾十光年外,超新星爆炸溫度要是10億度,在地球上人們就能看到超強的光,要是10億度,別說他發出來的光了,就是他的伽馬射線,紫外線,都特別厲害,最好不要發生10億度。

  • 3 # 科學黑洞

    溫度是表徵一個物體的冷熱程度,如果從微觀層次考慮是分子熱運動劇烈程度的外在表現。人類生存的環境大體上就是在零上零下三十攝氏度的範圍內,一定是難以想象10億攝氏度是什麼概念。

    因為是分子熱運動表現出外在溫度,那麼微觀粒子無限接近靜止溫度被設定為絕對零度,這是理論上的最低溫度。而如果粒子無限接近於光速,那麼被認為是理論上的最高溫度,定義為普朗克溫度。科學家認為宇宙大爆炸第一瞬間的溫度就是普朗克溫度。因為粒子不可能會靜止也不可能會達到光速,所以絕對零度和普朗克溫度理論上都是達不到的。我們太陽核心處正在進行著劇烈的核聚變,溫度可達2000萬攝氏度,這裡是太陽溫度最高的地方。但是這比10億攝氏度差的太多,但實際上人類目前透過大型強子對撞機已經達到了10億攝氏度,有的人可能會說目前已知熔點最高的物質是“五碳化四鉭鉿”(Ta4HfC5),熔點大約是4215℃,什麼材料能抵抗10億攝氏度的高溫?

    實際上這種高溫可能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可怕,例如在外太空中用儀器測量出的溫度可能是千八百攝氏度,而人的體感溫度很可能就是十幾攝氏度而已,甚至可能會感覺冷。這裡就是溫度和熱量的區別了。

    從強子對撞機中測出的溫度是非常高,但是奈何微觀粒子數量少,傳出的熱量可能就很少。據一個不恰當的例子但有助理解:有兩個微觀粒子在熱運動,它們的溫度是10億攝氏度;而有兩億個微觀粒子在熱運動,但是它們的溫度卻只有50攝氏度。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10億攝氏度對於你來說都沒有感覺,而50攝氏度熱的不行。當然這是比較誇張的說法。所以說10億攝氏度你只需要理解他們的分子平均熱運動特別劇烈就好了,至於熱量很難說。

  • 4 # 指尖科技說

    1.理論上,現在可控核聚變5000萬度的物質,壓縮體積為二十分之一可能可以得到10億度。

    2.10億度的一個分子就可以使人體一個血紅細胞的所有10億個氧分子,升高一度。注意是一個分子,這個能量其實是極大的。

    3.10億度的物質,可以使任何碰到它的物質灰飛煙滅。事實上,不用十億度,太陽中心的溫度2000萬度和原子彈已經可以做到。

    4.10億度的物質,肯定已經不是分子了,至少是離子。甚至有可能連離子都不是,變成原子了。甚至可能是夸克+電子,因為現今世界使用的,可以碰撞出電子,中子的超大型強子對撞機,也可以把夸克碰撞出來。

  • 5 # 軍武資料庫

    簡單的說就是86169.731電子伏特。

    或者說就是86.17KeV。

    並不算是多高的溫度。

    在核爆炸的過程中,一顆鈾原子核裂變會放出2枚中子,這個中子的能量大約是2兆電子伏特,也就是86.17KeV的23倍左右。同時裂變還會直接釋放出201Mev的能量。這個能量如果按溫度來說也是10億度的200多倍。

    所以說看起來10億度很高但並不是特別高的感覺。

    但有一點就是10億度雖然不高,但也不會大範圍的存在。

    這裡就有一個溫度和熱能的概念了。

    溫度是指粒子運動的激烈程度,熱能是指物質中所有熱運動粒子所包含的能量總和。

    86.17KeV的中子運動速度只有每秒3600多米,看似很高能量,但是由於中子本身的質量很低所以每枚中子所具備的能量也只有1.38X10^-14焦耳的能量。基本上一枚10億度的中子是啥事都做不了的。

    除非是有很多很多的中子,才能真正搞出點事情來,例如——原子彈爆炸。

    有一個比喻,可以更好的說明熱量和溫度。

    這裡就又得引入一個詞彙叫做比熱容了。

    水的比熱容是4200 J/(kg·K),空氣的比熱容是1005J/(kg·K)並且水的密度是空氣的800倍。

    這就導致了,我們在70度的桑拿房裡面蒸桑拿是強身健體的行為,如果跳到70度的水裡去游泳是自殺的行為。區別並不在於溫度而在於——熱量

  • 6 # 時間史

    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一個概念,實質上,溫度是組成物體的粒子之間熱運動的劇烈程度。所以說,組成物體的粒子運動速度越快,其溫度就越高,粒子運動速度越慢,其溫度就越低。既然瞭解了這些,那溫度要是達到了10億攝氏度呢?

    因為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了,而粒子的運動速度又是沒有上限的,其速度最快也可能就是光速,所以宇宙中存在的最高溫度也是無上限的。而我們目前所熟知的最高溫度的物體就是太陽了,可就是太陽,其表面溫度也大約只有5500攝氏度,中心溫度大約有2000萬攝氏度,太陽的中心溫度都沒達到10億攝氏度的五十分之一。

    而我們知道,太陽溫度極其高,在如此之高的溫度下,所有物質都只能以氣體存在,並且都處於等離子態。所以太陽本身也是一個氣體的火球。只要有物質稍微接近太陽邊緣,就立刻化為灰燼了。這還不算什麼?太陽這個溫度在宇宙中都不值一提,還有溫度更高的。

    科學家們測到四萬億攝氏度的瞬間溫度,在此等高溫狀態下,物質根本都難以集聚到一塊,原子之間的作用力受高溫影響,都無法起作用,所以,只能以夸克狀態存在。科學家們將物質可能達到的最高溫度表示為普朗克溫度,而普朗克溫度的值為1.417×10∧32K,如果粒子運動的最高速度達到了光速,那麼,此物質的溫度也就達到了普朗克溫度。

    10億攝氏度就是比太陽中心的溫度高上50倍,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可能物質變成氣態後,氣體內的原子之間都無法相互作用了,或許真的如上所說,其只能以夸克的狀態存在了。

  • 7 # 逗比心世界

    1.理論上,現在可控核聚變5000萬度的物質,壓縮體積為二十分之一可能可以得到10億度。

    2.10億度的一個分子就可以使人體一個血紅細胞的所有10億個氧分子,升高一度。注意是一個分子,這個能量其實是極大的。

    3.10億度的物質,可以使任何碰到它的物質灰飛煙滅。事實上,不用十億度,太陽中心的溫度2000萬度和原子彈已經可以做到。

    4.10億度的物質,肯定已經不是分子了,至少是離子。甚至有可能連離子都不是,變成原子了。甚至可能是夸克+電子,因為現今世界使用的,可以碰撞出電子,中子的超大型強子對撞機,也可以把夸克碰撞出來。

  • 8 # 艾伯史密斯

    答:10億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太陽內部的溫度,大質量恆星在演化末期,核心溫度可達到10億度以上,然後點燃氖、鈉、鎂、鋁等元素。

    在我們地球上,熔點最高的物質是鉿合金,大約是4200℃,地球核心溫度可達6800℃,足以融化地球上的任何物質,在太陽內部,溫度更是高達1500萬度。

    這樣的超高溫已經超過了普通人的理解範圍,溫度的本質是微觀粒子的熱運動,微觀粒子的熱運動越劇烈,宏觀表現出來的溫度也就越高,如果微觀粒子的熱運動完全停止,那麼就達到了理想的絕對零度。

    人類只有在高能物理中,能接觸到如此高的溫度,比如中國的“人造太陽”,就產生了高達1億度的電子流,由超導體產生的強磁場束縛著;在氫彈爆炸的瞬間,中心溫度可達2億度以上;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人類製造過4萬億度的超高溫,這個溫度是根據碰撞粒子的速度來計算的。

    此時沒有任何實體物質能束縛高溫粒子,大型強子對撞機制造的瞬間溫度雖然高,但是高溫粒子的數目很少,能量在瞬間就會散失掉,並不會融化裝置的內壁。

    比如NASA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在近日點時,太陽激起的日冕溫度高達100萬度,但是粒子密度只有每立方米10^15個,這些高溫粒子直接撞擊到帕克太陽探測器的外殼,探測器強大的製冷裝置,能及時轉移這些能量,使得探測器外殼不至於融化。

    10億度的高溫,可以在部分恆星中產生,大質量恆星在演化末期,會形成紅超巨星,當碳和氧的燃燒結束時,溫度可達10億度,然後氖、鈉、鎂、鋁等元素開始燃燒,最終形成矽、鈣、鐵等元素。

    大質量恆星在發生超新星爆發時,內部溫度超過100億度,這樣的溫度下原子核已經解體,如果超新星留下的是一顆中子星,中子星在剛形成時內部溫度可達1000億度,然後會在幾分鐘內降至幾十億度。

  • 9 # 貓先生內涵科普

    10億攝氏度是什麼概念?非常抽象的概念啊,讓我們拿出一根普通的溫度計,每一毫米(mm)代表1攝氏度,邊走邊看吧。

    讓我們走起來吧

    當溫度計讀數在30攝氏度,也就是3釐米(30mm)長度左右時,就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大體環境溫度了。

    溫度計延伸到100mm時,水將沸騰,當然我指的是一個標準大氣壓同時海拔為0啦。同學們別鑽牛角尖啊。

    溫度計再伸長,超過500mm,碳基生物的末日將到來,由碳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合鍵將被打斷,地球上已知的絕大部分生命,同學們可以說再見了。

    雖然已經沒有生命能繼續沿著溫度計往前,但我們仍舊不放棄,為了科學,奔跑吧,兄弟!溫度計達到4215mm!地球上熔點冠軍——“五碳化四鉭鉿”(Ta4HfC5)——在離我們起點42米左右的距離出現了。現在溫度計豎立起來,大約有12層樓左右高了。腿腳不好的同學走完這段樓梯,將有點喘。

    地球核心表示,這點溫度算啥!對,地球核心經過我們計算,可以高達6800攝氏度!遠超太陽表面的5500攝氏度!這時候,我們這根溫度計已經有瑪雅金字塔的垂直高度了。

    我要開車了

    太陽表示不服,地球你就一個小弟弟,那點溫度還敢拿出來炫耀!太陽日冕的溫度超過100萬攝氏度,而太陽的核心溫度更是可以突破2000萬攝氏度!在太陽大佬的熱情努力下,我們的溫度計瞬間脫胎換骨,長度暴漲達到20萬米!也就是200千米!這次溫度計的長度測算,同學們要記錄讀數,就別走路了,得飈車兩個小時。

    在這裡,大自然的資料基本到達盡頭,嗯,離題主的提問還差挺遠的距離呢,不急,世界上人造可控核聚變約束裝置,我們實現過——5000萬攝氏度的高溫!這下開車的同學估計得哭,500千米的溫度計啊,得做司機5小時啊,可是連續4小時算疲勞駕駛,一次把資料記錄清楚,老司機也扛不住啊。

    飛出宇宙吧

    人類的智慧沒有到盡頭,我們的溫度計長度也還沒有達到盡頭。重離子對撞機中,物理學家讓兩束金離子束高速相撞,製造出了高達4萬億度的溫度!而大型強子對撞機,氫原子核和其他原子核的高速碰撞甚至製造出了高到10萬億度的高溫。這一把就飈過頭了!我們只需要的10億攝氏度就足夠了,現在給燒錢燒到了10萬億攝氏度,難怪楊振寧搖頭怕怕,真是敗家啊!照理換算一下,10億大約就是10000千米,差一點點就能把地球捅穿(地球直徑1.2萬千米)。而10萬億攝氏度,算了吧,差不多伸到太陽那裡去了。

    結語

    這下同學簡單直觀的瞭解10億攝氏度的概念了沒?要不要咱們跑一次全溫度馬拉松?

    我是貓先生,感謝閱讀。

  • 10 # 時空通訊
    10億攝氏度當然是一個很高的溫度,但相比宇宙中存在的最高溫度還是一個小KS。

    宇宙中最高溫度是普朗克溫度,存在於宇宙大爆炸剛開始那一刻,也就是大爆炸開始的10^-43秒時,溫度為10^32K,也就是1億億億億度。大爆炸開始後的1秒鐘,溫度就降到了100億度。

    這裡的溫度可以認為是攝氏度(°C),也可以為開氏度(K),因為這兩種溫標相差275.15度,也就是說攝氏度0度時為開氏275.15K,以上兩種溫標都是以同樣的刻度提升。而宇宙高溫的估量只是相對準確,所以在萬度高溫的估量時,271.25度就可以忽略不計。只有在千度及零下溫度時,必須明確表明是攝氏度或開氏度。

    宇宙經過138.2億年的膨脹演化,現在宇宙微博背景輻射溫度低得可憐,只有2.75K,也就是-270.4攝氏度。但宇宙中還是有很多高溫的星體。

    所有恆星都是中心進行著持續核聚變的天體,中心溫度與恆星質量大小成正比,質量越大的恆星中心溫度越高,燃料消耗得越快,因此壽命也就越短。

    我們太陽中心溫度1500萬度,壽命有100億年;迄今已知最大質量的恆星是r136a1,質量是太陽的265倍,其中心最高溫度達到20億度,只有這種溫度才能完成鐵以前的核聚變。這顆恆星的壽命只有300萬年。

    超過太陽質量8倍的大質量恆星在死亡前,會發生超新星大爆發,這個時候溫度可以達到100億度。現在人類能夠認識宇宙中最高溫度的地方有可能在剛形成的中子星上。

    大質量天體超新星大爆發後,有兩種屍骸,一種就是中子星,一般認為8~3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超新星大爆發後,中心殘留質量會形成一箇中子星;30個太陽質量以上的恆星,超新星大爆炸後,中心殘留質量會坍縮成一個黑洞。

    是成為中子星還是成為黑洞,關鍵還是大爆炸後殘留質量的多少,殘留質量在太陽1.44倍以上,會成為一箇中子星;如果殘留質量在太陽的3倍以上,就一定會坍縮為一個黑洞。

    黑洞中的溫度人類無法獲知,一般認為在中心奇點處,溫度無限高;中子星剛形成時,表面溫度就可以達到1000萬度~1億度,中心溫度可以達到萬億度。這是科學界認為現在宇宙中可以認識存在的最高溫度。

    以上這些最高溫度都是透過數理模型計算出來的,沒有得到真正的監測資料。人類目前能夠製造出的最高溫度為10萬億攝氏度。

    這種溫度可以重現宇宙大爆炸百萬分之幾秒鐘的宇宙狀態,那是一種由“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組成的稠密世界,連光都無法發出。那時還沒有現在的4種基本力,所有的力都是合在一起,很簡單很單純。

    這個最高溫度是科學家們2011年11月8日開始,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中,透過把兩束鉛離子以相反方向加速到接近光速,再讓它們對撞得到的,模擬了宇宙大爆炸開始瞬間的狀況。

    這個溫度只瞬間存在,而且只是原子級範圍,但在極其精密的儀器監測下,能夠抓住並把它紀錄下來。

    透過上述介紹,我想各位朋友已經對10億度是一個什麼概念有了一個基本瞭解。

    人類雖然能夠製造出比10億度更高的溫度,但就像氫彈爆炸,是不可控的溫度。所以如果人類能夠實現對10億度溫度的控制,就是一個不得了的成功。

  • 11 # 李越峰

    各類溫度比較

    人體睪丸的溫度是35度,人在-0.55度就會凍傷,水在0度就會結冰,馬裡亞納海溝的溫度是2度,冰箱冷藏室的溫度是5度左右,人的最低體溫是13.7度,人的正常體溫是37度,人體最高體溫是46.5度,月球白天的溫度是101度,CPU最高保護溫度為125度,水星表面的溫度為167度

    水銀的沸點是357度,金星表面環境惡劣,溫度達到了465度,火柴燃燒的溫度更是高達八百攝氏度,銀器的熔點為961.7 8攝氏度,金的熔點為1064.18度,火山岩漿為1200度,打火機火焰的溫度是1907度,比鄰星表面的溫度是3042度,木星核心的溫度是2.4萬度,雷電的溫度大約是2.8萬度,原子彈爆炸的溫度50000000攝氏度,

    10億攝氏度,咋一聽讓人無法想象,但在宇宙中,這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理論上宇宙存在的最高溫度約為1.4億億億攝氏度

    10億攝氏度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看見這個問題時,我就在想,宇宙中到底存在10億攝氏度的高溫嗎?

    10億攝氏度肯定是一個讓人難以想象的存在,這似乎超出了人類的認知,但又讓我們感到無比的新奇,首先宇宙那麼大,未知事物數不勝數,人類已觀測到的宇宙直徑就達930億光年,這或許只是宇宙的冰山一角,那麼十億攝氏度,在宇宙中是肯定存在的,甚至還遠遠超出了這個溫度

    攝氏度的概念

    攝氏度其實是來自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休斯,1742年就提出的,現代意義上攝氏度的含義是:一標準大氣壓之下,純淨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攝氏度,水的沸點為100攝氏度,這也是溫度的計量單位

    地球的氣溫

    既然提到十億攝氏度,就應該從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說起,來看一下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存在著什麼樣的溫度?

    地球之所以事宜生命的生存,是因為這裡有著最舒適的氣溫,地球的平均溫度只有15攝氏度,就像造物主特別關照過一樣,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不像其他星球啊,環境非常惡劣

    人類感到最舒適的溫度也就是20攝氏度左右,可能在一些不標準的大氣壓地區,沸水的溫度也只有98度左右,對於四季如春的雲南人來說,二十八九度就感覺很熱了,特別是在昆明,玉溪等地區,很少能夠超過30攝氏度的

    目前地球上觀測到的最高氣溫也只有57.8攝氏度,是1922年在非洲利比亞阿奇地區測得的,比起你說的十億攝氏度,簡直就是小菜一碟,最低溫是1967年在南極測得的零下94.5攝氏度

    聽起了十億攝氏度,簡直就是恐怖的存在,讓人難以想象,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科學家推算出宇宙理論可能存在最高溫度約為1.4億億億攝氏度,這是不是要比十億攝氏度高出億萬倍,但是最低溫度卻只有零下273.15攝氏度

    太陽是太陽系中佔比最大的恆星,光質量就佔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直徑更是相當於我們地球的109萬,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質量也是地球的33萬倍

    這樣一顆發光發熱的恆星,它的溫度到底是多少呢?

    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為5500攝氏度,這是不是要比我們想象當中低很多?中心溫度大約為2000萬攝氏度,日冕層溫度約等於5×106攝氏度,核心的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人類的飛船是無法造反太陽的,可能離著很遠的距離就被太陽表面的高溫給氣化掉了

    即便如此,太陽的溫度也跟十億攝氏度相差甚遠

    核彈爆炸產生的溫度

    原子彈是非常可怕的核武器,1945年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的原子彈,導致數十萬日本人死傷,中心區域的直接被氣化掉,那麼原子彈爆炸又能產生多高的溫度呢?

    1945年8月6日早上8點15分,美國空軍在日本廣島投下了“小男孩”原子彈,從此人在真正見識了這種可怕的超級武器,當時震驚了世界,因為原子彈的殺傷力實在太強了

    原子彈在距離地面500米的空中爆炸,瞬間就產生了強烈的光波,瞬間產生了30萬度度的高溫,爆炸中心區域的人們直接被氣化,還導致遠處的人們失明,整個城市化為灰燼,廣島被夷為平地,整個天空出現耀眼的白光,天塌地陷的轟鳴聲

    原子彈爆炸大約能夠產生5000萬度的高溫,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就是5000萬攝氏度左右

    氫彈爆炸產生的溫度要比原子彈還要高,氫彈是以重核裂變產生的高溫進行氫核聚變反應,爆炸中心產生的溫度是太陽中心溫度的1000倍,能夠達到10億度的高溫了

    其實在宇宙中最高溫度遠不止十億度,根據科學家推算,宇宙大爆炸時產生的溫度高達一億億億億度,10億度在他面前,簡直就是微不足道的存在,大爆炸開始後的一秒鐘就降到了100億度

    十億攝氏度,在人的認知當中是很高的,但是在宇宙中並不算高,2011年11月8日,歐洲就進行過粒子對撞,從而模擬宇宙大爆炸的實驗,這個實驗產生的溫度高達10萬億攝氏度,不過這種溫度轉瞬即逝

    十億攝氏度,長期存在的話,周圍的物質可能就被氣化掉了,太陽表面的溫度只有5500度,人類根本無法靠近,可想而知,十億度對我們來說簡直就是災難性的

  • 12 # 李治忠7

    一電子伏特相當於31600度。一個正電子與一個電子相遇。放出兩個511KeV電子伏特的光子。511KeV≈10億度。雖說是一個很普通的溫度,但是足以氣化地球上任何固體物質。

  • 13 # 綜合談

    物質特性之一熱脹冷縮,物體大多是由多種物質組成,在特高溫時被汽化,稱三態變化。如水溫超過100℃時開始汽化。各種物質的汽化溫度不同,全部物質在特高溫(3萬℃以上)時,經過一萬小時以上的融合,將全部變成一種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一樣的物質,這種特性一致的物質由於在地球上不能產生這一條件,人類無法去研究,並沒有命名,因而化學物理性質也無法識別。高溫(3萬℃度)以上的混和物其性質全部一致。因此天上的全部恆星特性一致。

  • 14 # 酒後的菸灰缸

    能告訴我你們是用什麼測量出來十億攝氏度的嗎,我量的怎麼是十八億攝氏度啊,怎麼不一樣呢,太陽5500萬攝氏度,是誰去測量的呢?用什麼測量的呢?我總在思考,在就是多少多少光年,他們都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 15 # 雁若昀

    在介紹十億攝氏度的概念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幾個資料:

    太陽的溫度:表面溫度約 5500 攝氏度

    中心溫度約 2000萬 攝氏度

    人類所能製造的最高溫度:五億攝氏度(核聚變反應制造)

    10億度到底如何產生的呢?

    憶往昔,崢嶸歲月,宇宙還處於青年時期時,激情四射。

    大爆炸產生的餘溫,在這個青年體內流淌著,而這流淌著的血液卻高達將近十億攝氏度。

    看當下,閃爍繁星,宇宙處於平靜期,繁衍生息。

    大爆炸產生的超高溫,超高壓的環境孕育了無數的恆星,“老少皆有”。

    一顆將逝的恆星(超新星),也可爆發出極高的能量,而這能量卻可達到10億攝氏度的高溫。

    10億攝氏度怎樣去理解呢?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分子的熱運動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

    其次,分子與分子,原子與原子之間有電磁斥力的存在,因此聚變反應很難發生。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吧,當溫度達到10億攝氏度時,分子的熱運動會變得異常劇烈,像打了興奮劑一樣,這時分子所具有的能量可以輕輕鬆鬆的突破分子之間的電磁屏障,於是核聚變發生了,核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再次補充發生核聚變消耗的能量,聚變反應一直髮生下去,直到聚變為鐵元素,這種元素很穩定,在聚變時發出的能量很小,聚變反應因此停止,10億攝氏度因此歸於靜寂。

  • 16 # 皇屹東方

    首先是熔化,分解,氣化,如果是地球,就從岩石性星球成為氣態星球,然後就分解消失,或許成為地球帶,如同柯以柏帶。

  • 17 # 專用汽車666

    0℃左右水會結冰;10℃以下時,人會感到寒冷;20℃左右時,人會感到舒適;30度左右時,人會感到悶熱。而37℃恰好是人的體溫,一旦超過這個溫度,我們就會感到非常的炎熱,甚至還會煩躁。

    如果你對溫度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那我們可以接著往下看。比如雞蛋被煮熟,一般只需要70℃就足夠了,而我們平常燒的開水,最高也只有100攝氏度。換句話來說,我們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溫度,最高也只有100攝氏度。

    那10億攝氏度是個什麼樣的概念?

    菸頭的溫度大概在700攝氏度左右;火山噴發岩漿的溫度在1000攝氏度左右;鐵的沸點通常在1500攝氏度左右;原子彈爆炸的瞬間,溫度可以達到10000攝氏度以上;太陽的中心溫度可以達到20000000攝氏度左右。而我們大家都知道,太陽距地球有1.5億公里,即使在這麼遠的距離,我們人類依然可以感到炎熱。

    而10億攝氏度,剛好是太陽中心溫度的50倍,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個溫度到底有多高?其實對我們人類而言,10億攝氏度根本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在茫茫宇宙中,或許某個星球也會像太陽那樣發生“核聚變”,從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甚至它的中心溫度能超過太陽幾十倍。當然這一切,還需要我們的天文學家來探索。

  • 18 # 情始房

    超乎了我的想象,說不出來。如果這些科學家不吹牛逼的話,那麼遙遠它們都沒親身經歷過,怎麼知道的那樣準確?什麼距離、質量、面積、溫度等等……

  • 19 # lao羅老師

    我們知道0攝氏度是水結冰的溫度,100攝氏度是水氣化的溫度,那你能想到10億攝氏度的高溫是什麼概念嗎?想要知道這些,我們先要了解下溫度的概念。

    我們平常總聊的絕對零度是-273.15攝氏度,這是熱力學中逃不開的一個數字,這是這個宇宙中一個只能接近而無法達到的極限低溫。那麼宇宙中的溫度能夠達到10億攝氏度呢?宇宙中是否存在與絕對零度對應的最高溫度呢?

    溫度是什麼?宏觀上來看就是用來形容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而從微觀上來看,溫度就是用來形容粒子運動劇烈程度的物理量。

    溫度究竟是什麼?我們可以用一些物理狀態來表示。比如在標準大氣壓環境下,水在0攝氏度的時候就會變為固態,在0-100攝氏度期間就是液態,在100攝氏度以上就變成了氣態,人類這種恆溫動物的體溫約為37攝氏度,超過400攝氏度後,金屬鉛就會融化,超過1540攝氏度後,鐵也會融化,人類已知熔點最高的物質五碳化四鉭鉿(TaHfC)的熔點是4215℃,太陽的表面溫度約為6000攝氏度,太陽的核心溫度約為1500萬攝氏度。

    那溫度最高能有多高呢?就連太陽核心都達不到10億攝氏度,宇宙中真的存在10億攝氏度的高溫嗎?很明顯是有的,只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不可能接觸到如此高的溫度。

    科學家們認為,極少部分的恆星內部是能夠達到如此高溫的,比如演化到末期的白矮星或者中子星內部,科學家們認為,中子星的核心處溫度甚至能達到100億攝氏度以上。那麼有人就要提出疑問了,這麼高的溫度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

    前面我們說過,溫度的本質就是微觀粒子的運動,粒子的運動越是劇烈,其產生的動能也就越大,宏觀上表現的溫度值就越高。當微觀粒子的運動完全停止之後,就會達到絕對零度,因此可以說,溫度就是衡量一個系統中微觀粒子平均動能的物理量。

    在一些中子星內部,溫度之所以能夠超過100億攝氏度,除了其本身質量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這顆恆星在發生超新星大爆發的時候,粒子的運動非常劇烈。這種情況下,中子星內部的溫度會急劇上升,從而達到100億攝氏度以上。在如此的高溫下,物質就連最基本的原子結構都無法保留,因此中子心的基本組成就是中子。

    科學家認為,較大恆星在發生超新星爆發形成中子星的初期,其內部溫度更是能達到驚人的1000億攝氏度,當然,這個高溫是無法長久存在的,在短短數百秒之內溫度就會從1000億攝氏度將為幾十億攝氏度。這個事實似乎告訴我們,只要微觀粒子的運動足夠劇烈,那麼它的溫度就可以一直往上升。

    那我們人類能夠根據這個原理製造出足夠高的溫度呢?以人類文明現在的技術來看,在微觀領域,我們確實是可以創造處超高的溫度的。舉個例子,中國研製的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東方超環”就可以達到2億攝氏度的高溫。這是一款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被形象地稱為“人造太陽”。

    不過東方超環這個人造太陽製造出的2億度高溫持續的時間非常短,僅僅只有一瞬間。那人類所製造出的最高溫度又是多少呢?1994年5月27日,美國紐澤西州普林斯頓等離子物理實驗室中的託卡馬克核聚變反應堆,利用氘和氚的等離子混合體創造出了5.1億攝氏度的高溫。

    相信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我們將會製造出更高的溫度,也將會掌握可控可鉅變技術,我們人類將徹底擺脫能源不足的困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曉明有什麼大家認可經典作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