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成熟和初配月齡,獺兔在正常飼養管理和正常營養條件下生殖指標是:公兔性成熟3~3.5月齡但初配不能小於4~5月齡重量須達到5斤以上。母兔:性成熟3~3.5月齡,初配不能小於4月齡,重量須達到4.5斤以上。方可配種繁殖。2、母兔的發情週期,發情表現和最佳配種時機,母兔的發情週期為8-15天,每次發情將持續2~3天,發情是母兔性成熟所引起的母兔性興奮有交配慾望的一種表現。發情的表現為:母兔活躍不安,愛跳動,食慾減退,啃咬籠具,主動爬跨。一般是從母兔的生殖器鑑別發情情況,陰部可視粘膜初期粉紅,中期大紅,晚期紫紅,最佳配種時期是發情中期,即:粉紅早,紫紅遲,大紅正當時實踐證明,母兔發情沒有一定的規律,因此飼養員應勤檢查其生殖器,以防錯過發情期。 3、配種方法: ①自然交配把母兔放在公兔籠內,當公兔爬跨,母兔抬尾迎合交配完畢後,公兔倒向一側,發出咕咕叫聲並踲足,為配上的標誌,待其彌留2一3分鐘,將母兔輕輕捉出,將其倒置輕拍臀部,放回原籠,6小時後,再用同一只公兔復配一次,做好配種記錄即可。②人工輔助交配當母兔發情接觸到公兔後,不願舉尾迎合,公兔無法交配,可採取人工輔助,即拴住母兔尾巴,從背部拉向前方,輔助人一手抓住耳朵和頸部及細繩,另一手伸向母兔腹下靠後肢處,將臂部微微托起,讓公兔爬跨。交配完畢,公母分開。 提高肉兔受胎率五法1、加強營養。無論是種公兔還是種母兔,都應保持中等膘情,飼料力求多樣化,一方面要保證青綠多汁飼料的供應,另一方面要適當補充一定數量的精飼料(如麩皮、玉米、小麥、黃豆等),必要時還可以補充對繁殖有很大作用的鋅、錳、碘等微量元素,枯草季節還要補給多種維生素。另外,公兔在配種前一週每天增喂半個雞蛋,母兔每天增喂50克大麥芽,有利於提高受胎率。 3、適時配種。要注意觀察母兔發情表現。待母兔興奮不安,在籠內跑跳,頓足,食慾減退,頻頻舉尾,爬跨其它肉兔,並主動接近公兔,外陰腫脹、潮紅、溼潤時,配種最為適宜。配種時,要注意將母兔放入公兔籠內進行交配,交配後及時將母兔臀部提起,並用手拍兩下,促使陰道與子宮收縮,防止精液外流。 4、採用復配。即在第一次配種後,間隔7~8小時,再用同一公兔交配一次,這樣可以保證受胎所需的精子數量和質量。養兔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病兔與健康兔同關在一個兔舍。病兔往往是傳染病的易感群體,又是疾病的傳染源,因此關在一處是不科學的,也不利於疾病的控制。還有就是治療好的兔也儘量不要與健康兔關在一個兔群舍裡。公兔和母兔關在相鄰的位置。其實這樣也是不合理的,這樣會影響公兔的情緒,而出現公兔發“脾氣”或性慾過旺而衰竭。同時在生產中,由於公母關在相鄰處的位置,導致公母所處的環境與飼養管理喂料方面沒有差異化對待,這樣易致下一代會有所退化。 公兔的營養飼養粗放。大家都知道,公兔好,好一坡;母兔好,好一窩。公兔體質等方面強於母兔,是大多數人的直覺,實際上,由於公兔的採食量沒有母兔大,如果營養上不注意科學搭配,就會導致公兔的慢性退化。因此營養上要注意公兔飼料的蛋白質平衡,切忌喂粗、大、老、不容易消化的草料。公兔在配種期間,應加強改善營養,適當喂些優質蛋白質、魚粉、骨粉等,嚴禁使用重金屬過多的強化劑,以及農藥殘留大的原料。 養兔高產十二法 1、初次養兔子不宜太多。 2、兔草應儘量多喂多葉型飼草,如萵苣、蒲公英,車前草等。 3、單喂草不行,必須供給適量的精料,如搭配豆餅、魚粉等。 4、重視給兔飲水,冬季飲溫水,夏季飲涼開水。 6、嚴禁血配,母兔產後2~3天,不能進行交配。 7、母兔懷孕後,一定要單籠飼養。 8、母兔懷孕後期,要注意供給充足的營養。 9、仔兔12天睜眼,15~20天試食草料,初喂應量小而多餐。草和料應易消化而營養豐富,老草需喂葉。 10、仔兔40~45天斷奶,移母留仔,在原籠飼養一段時間,再分籠飼養。 11、球蟲病多發於陰雨潮溼季節,用氯苯胍預防和治療,從仔兔25天開始,連喂45天,若與愛可丹交替喂用,效果更佳。 12、採用籠養,每隔10~15天,放兔自由活動一次。 有效提高種兔的繁殖力一、加強選種工作選擇健康無病、性慾旺盛、母性好、生殖器官發育良好的母兔。留種仔兔最好從優良母兔的3~5胎中選留。家兔一般最適宜的繁殖年齡是1~3歲,3歲以上除個別優秀種兔外,其餘不宜再作種用。二、加強飼養管理供給全價日糧,滿足種兔的營養需要,以減少胚胎死亡和流產,提高種兔繁殖力。日常管理中的突然聲響,易引起兔群驚慌,可導致懷孕母兔流產或母兔性慾下降。 三、注意適時配種根據保溫降溫設施和當地氣候條件,安排好配種季節與交配時間。實踐表明,一般兔舍溫度控制在10℃以上,適宜溫度為15~25℃,因此,春、秋兩季母兔的受胎率最高,產仔數最多。
1、性成熟和初配月齡,獺兔在正常飼養管理和正常營養條件下生殖指標是:公兔性成熟3~3.5月齡但初配不能小於4~5月齡重量須達到5斤以上。母兔:性成熟3~3.5月齡,初配不能小於4月齡,重量須達到4.5斤以上。方可配種繁殖。2、母兔的發情週期,發情表現和最佳配種時機,母兔的發情週期為8-15天,每次發情將持續2~3天,發情是母兔性成熟所引起的母兔性興奮有交配慾望的一種表現。發情的表現為:母兔活躍不安,愛跳動,食慾減退,啃咬籠具,主動爬跨。一般是從母兔的生殖器鑑別發情情況,陰部可視粘膜初期粉紅,中期大紅,晚期紫紅,最佳配種時期是發情中期,即:粉紅早,紫紅遲,大紅正當時實踐證明,母兔發情沒有一定的規律,因此飼養員應勤檢查其生殖器,以防錯過發情期。 3、配種方法: ①自然交配把母兔放在公兔籠內,當公兔爬跨,母兔抬尾迎合交配完畢後,公兔倒向一側,發出咕咕叫聲並踲足,為配上的標誌,待其彌留2一3分鐘,將母兔輕輕捉出,將其倒置輕拍臀部,放回原籠,6小時後,再用同一只公兔復配一次,做好配種記錄即可。②人工輔助交配當母兔發情接觸到公兔後,不願舉尾迎合,公兔無法交配,可採取人工輔助,即拴住母兔尾巴,從背部拉向前方,輔助人一手抓住耳朵和頸部及細繩,另一手伸向母兔腹下靠後肢處,將臂部微微托起,讓公兔爬跨。交配完畢,公母分開。 提高肉兔受胎率五法1、加強營養。無論是種公兔還是種母兔,都應保持中等膘情,飼料力求多樣化,一方面要保證青綠多汁飼料的供應,另一方面要適當補充一定數量的精飼料(如麩皮、玉米、小麥、黃豆等),必要時還可以補充對繁殖有很大作用的鋅、錳、碘等微量元素,枯草季節還要補給多種維生素。另外,公兔在配種前一週每天增喂半個雞蛋,母兔每天增喂50克大麥芽,有利於提高受胎率。 3、適時配種。要注意觀察母兔發情表現。待母兔興奮不安,在籠內跑跳,頓足,食慾減退,頻頻舉尾,爬跨其它肉兔,並主動接近公兔,外陰腫脹、潮紅、溼潤時,配種最為適宜。配種時,要注意將母兔放入公兔籠內進行交配,交配後及時將母兔臀部提起,並用手拍兩下,促使陰道與子宮收縮,防止精液外流。 4、採用復配。即在第一次配種後,間隔7~8小時,再用同一公兔交配一次,這樣可以保證受胎所需的精子數量和質量。養兔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病兔與健康兔同關在一個兔舍。病兔往往是傳染病的易感群體,又是疾病的傳染源,因此關在一處是不科學的,也不利於疾病的控制。還有就是治療好的兔也儘量不要與健康兔關在一個兔群舍裡。公兔和母兔關在相鄰的位置。其實這樣也是不合理的,這樣會影響公兔的情緒,而出現公兔發“脾氣”或性慾過旺而衰竭。同時在生產中,由於公母關在相鄰處的位置,導致公母所處的環境與飼養管理喂料方面沒有差異化對待,這樣易致下一代會有所退化。 公兔的營養飼養粗放。大家都知道,公兔好,好一坡;母兔好,好一窩。公兔體質等方面強於母兔,是大多數人的直覺,實際上,由於公兔的採食量沒有母兔大,如果營養上不注意科學搭配,就會導致公兔的慢性退化。因此營養上要注意公兔飼料的蛋白質平衡,切忌喂粗、大、老、不容易消化的草料。公兔在配種期間,應加強改善營養,適當喂些優質蛋白質、魚粉、骨粉等,嚴禁使用重金屬過多的強化劑,以及農藥殘留大的原料。 養兔高產十二法 1、初次養兔子不宜太多。 2、兔草應儘量多喂多葉型飼草,如萵苣、蒲公英,車前草等。 3、單喂草不行,必須供給適量的精料,如搭配豆餅、魚粉等。 4、重視給兔飲水,冬季飲溫水,夏季飲涼開水。 6、嚴禁血配,母兔產後2~3天,不能進行交配。 7、母兔懷孕後,一定要單籠飼養。 8、母兔懷孕後期,要注意供給充足的營養。 9、仔兔12天睜眼,15~20天試食草料,初喂應量小而多餐。草和料應易消化而營養豐富,老草需喂葉。 10、仔兔40~45天斷奶,移母留仔,在原籠飼養一段時間,再分籠飼養。 11、球蟲病多發於陰雨潮溼季節,用氯苯胍預防和治療,從仔兔25天開始,連喂45天,若與愛可丹交替喂用,效果更佳。 12、採用籠養,每隔10~15天,放兔自由活動一次。 有效提高種兔的繁殖力一、加強選種工作選擇健康無病、性慾旺盛、母性好、生殖器官發育良好的母兔。留種仔兔最好從優良母兔的3~5胎中選留。家兔一般最適宜的繁殖年齡是1~3歲,3歲以上除個別優秀種兔外,其餘不宜再作種用。二、加強飼養管理供給全價日糧,滿足種兔的營養需要,以減少胚胎死亡和流產,提高種兔繁殖力。日常管理中的突然聲響,易引起兔群驚慌,可導致懷孕母兔流產或母兔性慾下降。 三、注意適時配種根據保溫降溫設施和當地氣候條件,安排好配種季節與交配時間。實踐表明,一般兔舍溫度控制在10℃以上,適宜溫度為15~25℃,因此,春、秋兩季母兔的受胎率最高,產仔數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