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出生的第二年(1126),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現在河南省開封市),從此宋朝偏安南方半壁江山,再也沒有光復國土之日。陸游從小就聽大人講家國之恥,民族之恨,一生以抗金報國自勵。他曾在川陝邊境有過九年的軍旅生涯,積極參與策劃邊務。可惜南宋朝廷一再求和,不思進取,他的豪情壯志無從施展。這首詩是陸游晚年賦閒在家時寫的,當時他已68歲高齡,猶日夜不忘恢復國土,報效國家。
明明是風雨大作觸動了詩人,但詩的前兩句卻不提風雨,而是直接寫出自己的情思。“僵臥”道出了老邁境況,“孤村”表明與世隔絕的狀態;一“僵”一“孤”,淒涼之極,為什麼還“不自哀”呢?原來詩人的愛國熱忱達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經不把個人的身體健康和居住環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為國戍輪臺”,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氣概。但是,他何嘗不知道現實是殘酷的,是不以人的意願為轉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既然“思”不出一個結果來,只好去“想”。深夜的暴雨,也許會成為別人夢中的催眠曲,而對陸游來說,卻給他帶來了奇妙的幻景:風雨作響,好像是披著鐵甲的戰馬在飛踏北方的冰河。這究竟是夢還是現實呢?恐怕連詩人自己一時也說不清楚。但願詩人就此入夢,真的夢見馳騁沙場,殺敵立功。這不是毫無根據的祝願,在陸游的詩集中,夢赴戰場、山河復歸的記載比比皆是。
這首詩前兩句集中在一個“思”字上,表現的是詩人赤裸的愛國思想;後兩句集中在一個“夢”字上,幻化出的是詩人魂牽夢繞的情境。當思想只能在夢想中實現時,它反映出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令人痛心的社會現實。
近人梁啟超有《讀陸放翁集四首》來讚美陸游的愛國熱情,其中寫道:“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其一),“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其二),可謂深知放翁者。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出生的第二年(1126),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現在河南省開封市),從此宋朝偏安南方半壁江山,再也沒有光復國土之日。陸游從小就聽大人講家國之恥,民族之恨,一生以抗金報國自勵。他曾在川陝邊境有過九年的軍旅生涯,積極參與策劃邊務。可惜南宋朝廷一再求和,不思進取,他的豪情壯志無從施展。這首詩是陸游晚年賦閒在家時寫的,當時他已68歲高齡,猶日夜不忘恢復國土,報效國家。
明明是風雨大作觸動了詩人,但詩的前兩句卻不提風雨,而是直接寫出自己的情思。“僵臥”道出了老邁境況,“孤村”表明與世隔絕的狀態;一“僵”一“孤”,淒涼之極,為什麼還“不自哀”呢?原來詩人的愛國熱忱達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經不把個人的身體健康和居住環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為國戍輪臺”,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氣概。但是,他何嘗不知道現實是殘酷的,是不以人的意願為轉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既然“思”不出一個結果來,只好去“想”。深夜的暴雨,也許會成為別人夢中的催眠曲,而對陸游來說,卻給他帶來了奇妙的幻景:風雨作響,好像是披著鐵甲的戰馬在飛踏北方的冰河。這究竟是夢還是現實呢?恐怕連詩人自己一時也說不清楚。但願詩人就此入夢,真的夢見馳騁沙場,殺敵立功。這不是毫無根據的祝願,在陸游的詩集中,夢赴戰場、山河復歸的記載比比皆是。
這首詩前兩句集中在一個“思”字上,表現的是詩人赤裸的愛國思想;後兩句集中在一個“夢”字上,幻化出的是詩人魂牽夢繞的情境。當思想只能在夢想中實現時,它反映出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令人痛心的社會現實。
近人梁啟超有《讀陸放翁集四首》來讚美陸游的愛國熱情,其中寫道:“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其一),“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其二),可謂深知放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