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山村的狼哥
-
2 # boulder1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當了皇帝以後,就對下面的臣僚的俸祿制定了較低的標準。《醒貪簡要錄》記載:明代正一品官員的俸祿是每月支米87石,一年1044石。明代的兩石米等於一兩銀子,所以一品大員全年俸祿也就只有500多兩銀子。在歷朝歷代算是很低的了。朱元璋的理由是“足勾養廉用度。”因為老百姓經過元末明初的戰亂,加上之前的自然災害,已經非常貧窮,所以官員有這樣的俸祿已經好多了。實際上,明朝的官員很窮,甚至出現過連回家探親都沒有路費的事情。而朱元璋對自己的子孫卻十分優裕,皇子封為親王后年俸萬石,外加大量的土地和各種賞賜。皇族不必從事任何職業。每一個朱家後代的所有消費需要都由國家承擔:十歲開始享受俸祿,結婚時國家提供房屋、冠服、婚禮一切費用,死時還有厚厚的喪葬費。真正的從搖籃到墳墓的高福利。“我朝親親之恩,可謂無所不用,其厚遠過前代矣!”
因此為明朝種下了禍根,使官紳士卒與皇族之間產生了難以填補的溝壑,大量明朝官吏靠貪腐生存。僅朱元璋當政31年,就殺了包括胡惟庸在內的15萬官員,皆與貪腐有關。造成了明朝長期存在的“皇權”與“官僚集團”的對立,越是到後期“官僚集團”勢力越強大,最終成為“皇權”的掣肘。到了萬曆年代,張居正將其發展到頂峰階段,而張居正死後,萬曆仍被“反張派”的官僚階層制約,所以28年都不上朝,不理朝政。整個官僚體制等於停擺,官吏升降級沒有“皇詔諭旨”。所以上述三人都不到重用很正常。等到崇禎籍位,已成“過眼雲煙”,明王朝崩塌。清廷為了籠絡漢軍漢人,才對漢族官員給予升遷甚至封王,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
3 # 鬼影問道化真身
明朝當時存續的時間長,各方面制度都較為嚴謹,對人才各方面的考核很嚴格,一方面要求人才在能力方面合格,另一方面也要求人才在德行方面合格,甚至對德行要求方面的考量還要高於個人專業能力方面的考量。
明朝有嚴格的管理體系,對於任何人任何事都講究就事論事,只對單個事件的功過進行評估,施以賞罰。而不會將個人功績累計,讓其功績成為個人資本。於是就有功臣被罰被誅,而資歷淺、剛立大功的人被厚賞的情況出現。這會讓看重論資排輩的人覺得心寒,也會讓傳統意識濃厚的人覺得沒有人情味,冷血殘酷。
明朝是個法治較為嚴格的社會,所以一旦內部運作稍有失當,天下人就會困苦不堪,下至百姓,上至官宦,甚至是皇族也難倖免!
明末清初時期,清朝草創,而清朝要將事業做大做強,就必須要有包容心,對很多人和事,都不能過於計較。說得難聽點就是為了快速成就大業,就必須顧全大局不計小節,招降納叛,藏汙納垢也是重要的手段。海因為位置所以博大精深,但是百川歸大海可不是流來的都是礦泉水,泥漿水丶溝糞水、洗腳水也是海水的重要來源。(開個玩笑)
因為清朝的客觀需要,所以孔有德丶尚可喜丶耿仲明這些在明朝不得意的人,有機會在投靠清朝後一展個人才華,最終獲取富貴。
滿人本為明朝臣民,深受華夏主流文化影響,所以注重人情味,重信義承諾。清朝初期由於人丶財丶物的匱乏,所以不能講究太多,只管有人用,而不計較人的品行,因此用了明朝叛臣,爾後又遵守承諾,給予豐厚回饋。但是品行考察丶依法行政,終歸是正道,是立國之本。尚可喜丶耿仲明之流終非善類,再怎麼厚愛,他們最終還是會為非作歹,最終還是再次反叛,站在了清朝的對立面!
清朝最終終於醒悟,於是清朝重修了《大清律》,開始在各方面認真學習效法明朝,依法治國。清隨明制,所以清朝才打破了胡人沒有百年國運的論調,國祚將近三百年。
依法治國才是根本,德才兼備,也應以德為先。事業興起時可以不顧小節,但是事業要保得長久卻必須要嚴格遵守法律,注重人的德行。
-
4 # 戰爭藝術001
要了解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順王為什麼在清朝受重用,不妨先看看這三人的傳奇經歷。
一、苦逼的孔有德和耿仲明
大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孔有德生於遼東,早年是一名礦工。
孔有德當礦工的年月,正值後金崛起、遼東戰端開啟的年月。
遼東雖大,已容不下一把安分的鎬頭。孔有德和礦工兄弟們被迫轉行,參軍入伍。
耿仲明與孔有德是老鄉,生年不詳,其經歷與孔有德差不多。
1621年三月,努爾哈赤大舉進犯遼東,明軍一觸即潰,後金席捲了遼陽、瀋陽等遼東大小70餘城。
隊伍潰散後,孔有德和礦工兄弟們逃往皮島,投奔了皮島練兵遊擊毛文龍;耿仲明則隨眾人投降了後金。
這年七月,毛文龍率領197名敢死隊偷襲後金鎮江堡,俘虜了後金守將佟養性。在這次小規模的軍事行動中,孔有德驍勇善鬥,一馬當先,勇冠諸將,毛文龍大喜,收了孔有德當孫子,取名毛永詩。
耿仲明投降後金之後,雖然混成了千總,但過得並不如意,當聽說毛文龍皮島整軍抗金後,毅然率部來投。毛文龍見耿仲明處事果斷,富有謀略,也收了耿仲明當孫子,取名毛有傑。
就這樣,孔有德和耿仲明成了毛姓兩兄弟,二人同為毛文龍孫子兼親信將領。
在毛文龍的領導下,皮島的盤子越搞越大,戰略地位和影響力也節節高升。
手握幾萬大軍,又孤懸海外,毛文龍難免自行其是,對領導袁崇煥不尊重。
袁崇煥無法容忍部下挑戰自己的權威,於是親自登臨皮島,用計逮捕了毛文龍,宣佈其十二大罪狀,斬殺之。
毛文龍是皮島奠基人,在皮島很有人望,毛文龍被殺後,皮島人心渙散。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孔有德雖然性情粗悍,但為人中介耿直,知恩圖報。毛文龍對孔有德有知遇之恩,孔有德自然視毛文龍為人生導師。
毛文龍被殺,孔有德感到很心寒,很絕望,很恐懼,人生沒了靠山,沒了方向,沒了希望。
與孔有德把憤憤不平寫在臉上不同,耿仲明把不滿和仇恨深深埋在了內心。
失意的孔、耿二人合計後,渡海投奔了登萊巡撫孫元化。
孫元化是一個奇人,用現在的話說,此人像一個穿越人物,對西方科學很來感,精通幾何學和西洋火器,是當時中國罕見的火炮製造和彈道學專家。
作為傳統儒家文化培養出來的知識分子,孫元化卻信奉天主教,其授業恩師是大名鼎鼎的徐光啟,師徒二人常常與西方傳教士利瑪竇談笑風聲,交流先進自然科學和在華傳教問題,是西學東漸的代表性人物。
後金攻佔遼東後,登萊地區由於緊靠渤海灣、毗鄰京畿,戰略地位凸顯,明朝在這裡駐有重兵。
孫元化接任登萊巡撫後,開始大規模研製和生產火炮,並招攬葡萄牙炮兵,以科學方法訓練炮兵部隊,這對當時的大明而言,不啻為一場影響深遠的軍事技術改革。
在孫元化的苦心經營下,登萊地區發展成了大明的火炮基地,技術牛人云集。
1631年十月,後金圍攻大淩河,祖大壽苦撐待援,朝廷命孫元化調孔有德率部前往支援。
孔有德率領800騎兵走到吳橋後,突然發動叛變,從吳橋回師,一路攻城略地,直逼登州城下。
關於吳橋兵變,目前有多種說法,比較流行的是一隻雞引起的兵變,也有人說孔有德部軍紀敗壞,亦兵亦匪,根本就不想去遼東打仗,所以故意磨時間,找機會造反。
吳橋兵變的細節不是今天要說的重點,暫且不提,今天要說的重點是孔有德的叛變引發了連鎖反應。
孔有德在城外,耿仲明在城內,裡應外合,登州拿下,巡撫孫元化及其手下將士全部被俘。
就這一下子,孔有德擄獲了舊兵六千人、援兵千人、馬三千匹、餉銀十萬兩、紅夷大炮二十餘位,西洋炮三百位。這就等於說孔有德完全接管了軍事重鎮登州,掌握大明王朝規模最大的火炮基地。
不久,旅順副將陳有時、廣鹿島副將毛承祿也叛明來投,孔有德實力大增,不斷進攻周邊城市,山東半島形勢危急。
1632年二月,孔有德猛攻萊州,崇禎急調保定、天津、昌平等地軍隊前往圍剿,卻仍無法擊退孔有德。
此時,天津副將孫應龍自告奮勇,說自己和耿仲明有交情,可以說服耿仲明擒孔有德來降。
耿仲明將計就計,給孫應龍送了一個腦袋,聲稱這是孔有德的腦袋,還說自己佔據了登州,請孫應龍快來接應。
孫應龍信以為真,帶領2000人乘60艘戰船來到了登州,耿仲明擺下鴻門宴,擒殺了孫應龍,並殲滅那2000明軍,俘虜了所有戰船。
火炮配戰艦,誰能擋得住?
很快,山東巡撫徐從治被叛軍火炮轟死,新任登萊巡撫被活捉,萊州岌岌可危。
崇禎只得使出殺手鐧,命祖大弼、吳襄率數萬關寧鐵騎趕往山東平叛。
在關寧鐵騎的打擊下,孔有德撤圍萊州,退守登州。
登州火炮太猛,關寧鐵騎一時也啃不下來,雙方陷入僵持。
半年後,登州城中糧食吃完,孔有德和耿仲明集中戰船,率部突圍,亡命海上。
吳橋兵變,孔、耿二人把山東半島打了個稀爛,登萊防線瓦解,數萬關寧鐵騎被牽制半年之久,嚴重影響了明軍在遼東的戰略部署,這一切,對後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戰略支援。
而奇人孫元化,卻因此被錦衣衛虐殺,其軍事改革的宏圖大志,也隨之走進了歷史的墳墓。
孔有德和耿仲明下海後,時不時被明軍水師追殺,多次死裡逃生,惶惶不可終日。
天地之大,幾無二人容身之地。既然為大明所不容,就容於大明的對立面吧。
三月二十日,二人逃到廣鹿島後,迫於明軍追兵漸近,派人給後金皇太極送了一封信。
信的大意是:明朝黑暗腐敗,我們被逼反叛,聽說你心胸廣闊,欲網羅天下英豪,我有馬仔數萬,戰船百艘,大炮火器應有盡有,你我聯手,縱橫天下,誰能抵擋!有沒有興趣和我一起搞事?
信發出去後不久,明軍水師和北韓援軍就圍追上來了,孔有德再次扯呼,直奔鎮江堡,派人向後金通知了啟程日期。
皇太極接到孔有德的信和通報之後,激動得沒昏過去:天助我也!當即命令濟爾哈朗、阿濟格、杜度三大貝勒率軍接應。
四月十七日,鴨綠江口,後金軍隊成功攔截了追擊的明軍和北韓軍隊,掩護孔有德部登陸。
為了表示投降的誠意,叛軍登陸後,自孔有德、耿仲明以下,全軍都換了金錢鼠尾髮型,稱皇太極為皇上並誓言效忠。
對於孔有德、耿仲明率部來降,皇太極給予了最高禮遇,不僅率領滿洲勳貴出城門十里迎接,還親自為二人倒酒,慰勞有加,各種賞賜自不必說。
在人事安排上,皇太極封孔有德為都元帥、耿仲明為總官兵,級別與八大和碩貝勒等同。和碩貝勒是什麼級別?類似於政治局常委。
此外,根據相關規定,凡是歸順後金的人,都要編入八旗,但是皇太極說了,孔有德和耿仲明例外,其軍隊獨立,稱作天佑軍,仍由二人統領。
不得不承認,皇太極的戰略眼光很準。
之所以給孔、耿二人這麼高的待遇,是因為他們值這個價。
西洋火炮的鑄造和使用技術,上百艘水師戰船和大量火炮,熟練的工匠和水手,幾千能征善戰的精壯士兵,哪個不值錢?
僅僅火炮和戰船,就讓後金軍隊擁有了強大的攻堅能力和海軍,具有全天候的兩棲作戰能力,逼格瞬間升級。而在此之前,後金軍隊只擅長野戰,攻堅和海戰都是其短板。
此外,孔、耿二人的歸順,還是皇太極統一戰線的一面旗幟,有巨大的示範效應。
尚可喜的歸順,就可以說是這兩面旗幟引領的結果。
二、尚可喜其人其事
尚可喜,生於大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遼左人,善弓馬。
1621年後金的大舉進犯,不僅改變了孔有德和耿仲明的命運,也改變了尚可喜的命運。
母親死於戰亂,兄弟姊妹離散,尚可喜隨父親尚學禮流落松山,為了活下去,父子倆先後參軍。
尚學禮起初跟遼東巡撫王化貞混,後來跟隨總兵毛文龍去了東江,駐紮於皮島。尚可喜則於1623年參加了明軍水師,並在一年後與父親相遇與皮島。
尚學禮比較會混社會,不僅是皮島遊擊(從三品武官),還和領導毛文龍結成了把兄弟,所以毛文龍把尚可喜當義子看待,非常倚重。
1624年,後金再次攻明,在遼陽樓子山戰鬥中,尚學禮戰死,毛文龍令年僅21歲的尚可喜統領其父舊部。
毛文龍被殺後,其親信部件沈世魁唆使部下兵變,逮捕了朝廷任命的新總兵黃龍,皮島局勢危急。
此時,屯兵海上的尚可喜聽到訊息後,立即率兵趕往皮島,冒著生命危險對兵變將士曉以利害,促使他們反正,平息了叛亂,解救了總兵黃龍。
黃龍平時沒少噁心尚可喜,但尚可喜不計前嫌,毅然趕來平定叛亂,令黃龍大為感動。很快,尚可喜就被提拔為遊擊,成了皮島的紅人。
孔有德、耿仲明從登州突圍後,曾計劃從旅順登陸投奔後金,恰好此時黃龍已從皮島移駐旅順,擋住了孔、耿二人。尚可喜多次帶領水師堵截叛軍,迫使其遠走鎮江,並因此被提升為廣鹿島副將。
好景不長。1633年七月,孔有德、耿仲明帶領後金軍隊突襲旅順,尚可喜救援不及,旅順陷落。是役,總兵黃龍戰死,尚可喜一家老小包括侍婢僕人幾百人全部投海自盡。
基地丟了,尚可喜不得不再次回到皮島。巧的是,黃龍死後沈世魁繼任了總兵官。
當初沈世魁暗中策劃兵變,就是尚可喜平息的,現在尚可喜落到了沈世魁手裡,結果可想而知。扣不完的帽子,穿不完的小鞋,甚至還動了殺心。
尚可喜不禁仰天長嘆:投身行伍以來,血戰十幾年,父母兄弟妻子滿門死絕,都是為了朝廷,如今竟還要受這等小人欺壓!大丈夫應當掃除天下,怎能以堂堂七尺之軀,任人宰割?
明朝已非棲身之地,還能去哪兒呢?
1634年正月初一,尚可喜組織元旦茶話會,趁機逮捕了副將餘亮泰、仇震泰,然後率軍掃蕩了廣鹿島、大小長山島、石城島、海洋島,然後滿載所部將士和百姓,揚帆起航,歸順了後金。
尚可喜率部來投,皇太極大喜,又把迎接孔有德、耿仲明的全套流程走了一遍。
尚可喜被封為總兵官,其軍隊被稱為天助兵,與孔、耿的天佑兵一樣,獨立於八旗之外。
尚可喜的歸順,徹底撕開了明朝在遼東海防線。
明末遼東形勢圖
明朝恢復或者說防禦遼東的佈署分為海陸兩線:陸地方面,在廣寧佈署重兵,正面對抗後金;海上方面,由登州、萊州、旅順、以及鴨綠江口外的一系列島嶼組成海上防線,阻止後金經海路進攻關內,同時還可以襲擾後金大後方。
結果,經過一系列兵變,登萊、旅順以及鴨綠江口外的小島都廢了,遼東海防洞開。不久,在尚、孔、耿、三人的協助下,阿濟格率軍攻陷了皮島,擒殺了總兵沈世魁,遼東海防徹底被摧毀。
1636年,皇太極改後金為大清,封孔有德為恭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尚可喜為智順王,清初三順王誕生。
三順王死心塌地追隨皇太極,參加了清初幾乎所有的大戰役,包括征服北韓、松山之戰、山海關之戰、千里追殺李自成等等,為滿清鼎定中原出了死力。
三順王的雪中送炭,對滿清軍事實力逆襲大明,起了巨大作用,能不受重用嗎?(完)
-
5 # 理工男讀歷史
首先,三人在明朝並非不受重用。投降後金後,出於對高官厚祿的野心,以及對背叛祖宗的恐懼,三人變成為虎作倀之輩。為虎作倀者一般都比老虎可惡。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都是遼地漢人,出身各不相同,孔有德是礦工,無產階級;尚可喜是農民家庭,應該算是小地主;耿仲明早先在後金當軍官。
後金勢大,三人先後投奔了毛文龍,在毛文龍賬下驍勇善戰,都當了軍官,深受毛文龍信任,並都被收為“養孫”,當時三人都是二十多歲。毛文龍被袁崇煥矯詔殺死後,孔有德、耿仲明投奔了山東的登萊巡撫孫元化,尚可喜投奔了鎮守旅順的總兵黃龍。
三人在明朝時期受了哪些委屈?首先是毛文龍之死,一個培養、賞識他們多年的幹爺爺被殺,給了他們很大觸動;
之後,孔有德受到山東官民排擠歧視,吳橋兵變,並在耿仲明支援下活捉孫元化、佔了登州城,席捲大半個山東,後來在明軍鎮壓下渡海投降後金;
尚可喜在欣賞他的總兵黃龍犧牲後,受其他明軍上級軍官排擠,投奔後金。
也就是說,三人都懷著幹爺爺毛文龍被殺的仇恨,以及受其他明朝官僚排擠,這是投降後金的表面原因,是能說得出口的原因。
三人與後金有哪些仇恨。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投奔毛文龍,必然是被後金逼得沒辦法了才從家裡跑出來,到了窮鄉僻壤、飯都吃不飽的皮島。三個年輕人在毛文龍軍中的表現,也說明他們對後金這些異族侵略者有一種樸素的仇恨;
尚可喜父親早一些投奔毛文龍,在戰鬥中犧牲殉國;之後後金攻陷旅順,尚可喜的兄弟戰死,全家數百口說是投水而死,估計是被後金兵屠殺了。
這是三人與後金的仇恨,尚可喜和後金有殺父、滅門的大仇;孔有德、耿仲明算是被逼背井離鄉的仇恨。同時,尚可喜對引領後金攻破旅順的孔、耿二人也應該有深仇大恨。
(尚可喜)
投降過程表明了三人的心態。孔有德、耿仲明先投降的,反叛之前是參將,正三品。在給皇太極的信中說:“大明朝已經完蛋了,我是受到了排擠,起兵後佔了多個城市。(我是有本領的)”接著說:“之前三次給你寫信,被黃龍攔截了,(沒法把原來佔領的城市獻給你)”,又說:“明軍包圍我,沒糧食了,只好渡海投奔你。本來想奪取旅順獻給你,但颶風把我吹跑了,只好輕鬆的佔領了廣鹿島一帶島嶼,海上我本領很大。聽說你招攬天下人才,我手中有甲兵數萬,小船百餘艘,大炮火器齊全。我們倆配合,你贏定了。”
信寫的不卑不亢,投降也挺牛的。之後帶著叛軍和家屬一萬多人投降後金,帶來了後金急需的紅衣大炮、艦隊、工匠等;
尚可喜投降過程很簡單,當時是廣鹿島副將,從二品。聯絡皇太極之後,藉著元旦的機會,把其他幾個明軍高階軍官一網打盡,掠奪廣鹿島及周邊五個島嶼的軍民萬餘人,加上自己掌握的兵將、軍姿、器械,渡海投降後金。沒提過找孔有德、耿仲明報仇的事情。
三個懷著對後金深仇大恨、互相之間有私仇的高階明軍將領,就是這麼投降了後金,根本沒提毛文龍。
他們放棄了民族仇恨,尚可喜甚至放棄了殺父滅門大仇,投降了自己的敵人,又為敵人賣命餘生,對自己的族人、故國揮起了屠刀。
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
(耿仲明)
從人性角度,他們在後金(滿清)的功績都可以理解。反正已經不要臉了,那就不要臉到底。
為了榮華富貴,為了後金勝利不會有人清算他們的背叛,三個人都拼命了。在與明軍、李自成等農民軍作戰過程中,三人付出了比在明朝時期更多的努力和犧牲。
而皇太極也算是胸懷大志的一代人傑,哪怕拿他們三個加上吳三桂作為政治榜樣也可以,何況這四個人確實在清朝統一戰爭中立下大功。從北一直打到南,屠殺了無數的中原百姓,是滿清軍隊的急先鋒,劊子手。
封王不一定代表重用,三人一直是被控制使用的。耿仲明之前手下才2500人,臨打廣東了,才獨立領軍,1萬人。戰爭還未結束,耿仲明就因為過錯自殺或者被自殺了;
尚可喜也是如此,和耿仲明一起打的廣東,倆人加起來包括家眷才2萬多人。尚可喜也沒好下場,吳三桂起兵時忠於清廷,被自己親生兒子逼死了;
孔有德打廣西之前,才領軍2萬。在桂林,被李定國包圍,自盡而死。
總之,在明朝三人都算是得到重用,但因為一些能說的、不能說的原因背叛。之後在滿清雖然被封王,但一直被控制使用,也都沒落個好下場。
他們是投靠異族侵略者的叛徒,他們對不起自己的祖先,對不起故國,更對不起毛文龍。
三個敗類,活該。
-
6 # 派拉特之書
不受重用就不會封他們為王了,他們旗下有一隻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火器部隊,叛逃的主要原因是在於黨爭而不是不受重用
-
7 # 一枚明粉
明朝是文官治國,一切的政令出自這裡,制度漸漸僵化;而皇太極正在崛起階段,急需用人,不分族群、不計過去、積極擁抱技術,孔尚耿自然深受重用。1、建制派官僚體制的弊端
明代的文官政治取代的是開國軍官勳貴掌權,是有進步意義的,對社會發展是起了作用。不過法久則弊,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天啟、崇禎時期已經漸漸僵化。
(明代文官)
當時到了什麼地步呢?誰都知道重文輕武帶來很多問題。但怎麼解決呢?臣子上完奏議,提出方案,然後下發公文,要注重武將權威。
實際上什麼都沒有變動,制定戰略、戰役部署都是文官的事,甚至在戰場上,後勤歸隨軍道,戰鬥部署也要監軍參與。
(東江諸將在明朝沒有存在感)
武官許可權很小,努力沒有希望,出了事擔責任,很難有空間。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在明朝是武官中的中級軍官,而且是東江系統,自然就更沒希望了。
2、朝氣蓬勃的皇太極政權相對於努爾哈赤晚年的封閉、偏激,皇太極在處理族群問題上非常開明,可以說瀋陽是當時族群融合的視窗。
(皇太極)
(紅衣大炮)《清實錄》記載當時三王來了,皇太極對他們的補給、禮遇都是很高的。三人也自然為皇太極死心塌地,在松錦戰役前後,明朝開始拉攏三王,三王直接將間諜交給了皇太極。
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的軍事技術、兵種協調、多族群合作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和僵化的明朝而言,自然會勝出一籌。
(松錦決戰是一場族群會戰)
讀到這裡,自然就明白為什麼他們在明朝不被重視,到了清朝卻可以展現才華了吧。
-
8 # 宋安之
因為皇太極想樹立標杆,以招降更多的明朝官員,來奪取天下。
公元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同時封之前降清的明朝武將孔有德為恭順王(入關後改定南王)、尚可喜為智順王(入關後改定平南王)、耿仲明為懷順王(入關後改靖南王)。
這三位順王在明朝時也就是官至參將和副將級別,到了清朝一下子就升級為藩王,可謂是一步登天。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說白了是皇太極想招降更多漢人刻意而為之的,大封三位明朝降將為王,刻意給人營造出一種清庭厚待明朝降將的印象。這對於重文輕武的明朝武將來說,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宣傳作用,也為清軍入關以後可以大量招降明朝武將打下了良好基礎。
當然這三位順王投降後金(清)以後也是忠心耿耿,戰功無數。像孔有德在吳橋兵變以後降清,帶過去了明朝當時對於火炮的最新研究成果,有不少紅夷大炮更有不少匠人,還有後金(清)急需的船隊,努爾哈赤就是被明朝火炮炸的重傷而死,因此皇太極對於火炮人才是求賢若渴,孔有德的到來,對於皇太極無異於是天大的功勞,彌補了後金(清)火器上的不足,使後金(清)是錦上添花,而明朝是雪上加霜,影響了明清的軍事對比。
所以以戰功來說,這三位順王也有資格被封王的。
-
9 # 歷史百家爭鳴
清朝入關後,對功臣都進行了分封,漢人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都被封為了王,那為什麼不在明朝受重用的三人,卻在清朝被封王?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在明朝統治天下時,地位並不高,都不是出名的人物,孔有德與耿仲明都是毛文龍的手下,尚可喜也只是個小小的將領,所以說他們三個在明朝不得志,畢竟明朝的人才多了去,能力勝於他們的數不勝數,他們埋沒在人群中。清朝會封他們為王,是因為清朝剛剛組建,需要吸收人才,而什麼最吸引人才,自然是高官厚祿,清朝為了拉攏明臣,就對他們採取厚待的手段,只要你棄明投清,你想要的,只要清朝有都會給你,更別說是個王的稱謂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在清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加入,正是清朝對外大展手腳的時候,就算是個明朝的下人投靠清朝,可能都會混的風生水起。清朝把這三人封王,這就會吸引大批在明朝混不下去的官員來投靠清朝,雖說他們都是叛臣,但清朝不挑,只要能擺出膿的膏藥就是好膏藥,它需要漢人來幫他們打天下,光靠女真族是無法征服天下,只有吸納漢人才能走的長遠。
要是這三人一輩子都在明朝混,可能到死也混不到什麼名聲,而時機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叛明加入了清朝,也給他們當王的機會。但他們註定是要被後人所唾棄。
-
10 # 人文之光一、引子
什麼是人才?
用現代企業管理的觀念說,需要既人才。
而本文給人才下的概念,或者說定義是:有一定特長的人,都叫人才。
事實上作為一個資深小偷,在最初階段,也是要拜師學藝的,學明白了才能有效降低被抓的機率。(不學盜竊技巧,那被抓是99%的機率)。
二、人才得不到有效安置的古代悲劇在中國古代,人才如果得不到有效安置,那麼,很有可能引起大的亂子。
比如說這些知名例子:
1、唐末黃巢之亂
黃巢是不是人才呢?
畢竟黃巢能文能武,如果當時唐朝有個對落榜但是又確實有一定能力的人一個篩選、疏導,那麼,黃巢走這個途徑,搞個功名,或許,就不會造反了。
黃巢屢試不第,最終對大唐失望,於是坐等時機,起兵造反,雖然黃巢最終還是被唐朝打敗了,但是,唐朝經過黃巢之亂後,唐朝天子最後一點威望也葬送了,最終,唐朝完了。
2、北宋張元投靠西夏
黃巢的例子是末世的歷史(唐朝末世),再說個盛世的例子。
北宋宋仁宗在位期間,北宋可以說處於盛世狀態。
但偏偏有個心高氣傲但是又有點本事的落榜讀書人張元,怎麼努力參加科舉,也沒考個功名。
當然,如果宋朝有前文我說的那個制度,透過別的途徑給張元個出頭渠道,張元也許不會想不開。
而張元面對科舉給自己帶來的失敗,一怒之下跑到西夏,煽動西夏王李元昊對大宋動武,並且確實挑起了大宋和西夏的戰爭,導致數十萬大宋將士命喪黃泉。
甚至當西夏皇帝李元昊(當時李元昊已經稱帝)都不想繼續和大宋打仗的時候,張元還一個勁鼓吹戰爭,鼓動西夏攻打大宋。
可見張元對大宋的仇恨。
不過話說回來,張元在西夏是當宰相,在北宋是當白丁,北宋也太不知道愛惜人才了(不喜勿噴)。
3、清初眾將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這清朝初年的三位藩王,在明朝的時候,這仨就是下級軍官,而這仨投靠清朝,一路上平步青雲做了王爺。
從下級軍官——王爺,這是多大的落差?
而倘若晚明人才選拔機制,能給這仨叛將好些待遇,這仨叛將至於投靠清朝,攻打明朝?
也是明朝氣數已盡,活該滅亡。
4、洪秀全
洪秀全雖然讀書水平不咋的,但是裝神弄鬼搞忽悠功夫倒是一絕。
如果清朝有個人盡其才的制度,安排洪秀全做個牢頭啥的,讓洪秀全去忽悠犯人學好,給犯人編管理歌謠之類的,沒準洪秀全有了面子上的慰藉,也就不搞他的幫派,更不會起來造反。
三、結語在古代歷史上,天災固然可怕,但是人禍更可怕。
不論是黃巢起義,還是張元鼓動的宋夏戰爭,其實都是人禍。
這些人禍,是否能避免,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知道諸位看官怎麼認為?
-
11 # 仰望蘇格拉底
你在微軟msn部門混了半天還是個小角色,不是你能力不行,原因你懂的。後來陰差陽錯投了馬老闆,地位迅速提高,又幫助騰訊這個小公司做大做強,甚至最後幹翻了msn。拋去忠君報國那一套,孔尚耿走的就是這個套路。
回覆列表
對啊,這些人能在清朝封王?為毛在明朝不受重用呢?
由此可見,明朝的朝局有多麼腐敗多麼黑暗?人才不得用,但東林黨勾結晉商,走私戰略物資給野豬皮集團,明朝滅亡在即,崇禎籌款抗敵,弄來了幾百兩。。。明朝滅亡後,李自成不按套路玩,東林黨的那幫人家產高達數千萬白銀。
清朝立國,自詡為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東林黨紛紛搖身一變成為清廷忠臣,錢謙益這個東林大佬的氣節,竟然比不上他那個婊子出身的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