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耀輝國學

    《周易》是中華古代哲學的結晶之作,要想學東周易,首先得學會“陰陽”的概念和意向。

    發展歷程:中國的古代哲學都是建立在自然界觀察的基礎之上,古人發現了一個很簡單的白天和黑夜的規律,於是把面向太陽的一面(白天)定義為陽,被向太陽的一面(黑夜)定義為陰。

    後來透過對自然界人、事、物的進一步認識,發現任何事物都存在的對立性,於是把所以對立的東西用陰陽來表示。比如大小、寒熱、燥溼、外內、粗細、男女、老少等等都可以用陰陽來表示。

    定義:一切自然的相互對立、矛盾的人、事、物的關係稱之為陰陽。多數人認同的是, 凡是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著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屬於陰。

    哲學體系

    普遍性:任何東西都具備陰陽得特性,任何事情都能夠用陰陽來解釋,大到宇宙、小到細胞;大到社會、小到家庭;大到全球大事、小難道生活瑣事都是和陰陽息息相關......

    對立性:陰陽存在相互對立的特性,二者是相互矛盾的,一切“正反“”的性質都是陰陽的表現形式。

    同一性:陰陽是相互包含的,任何事物不可能只有陰,也不可能只有陽,古人所說的“孤陽不生,孤陰不存”也就是這個道理。

    分類:陰陽又分為了幾種不同的符號,即是少陰、少陽,老陰、老陽。古人說的“兩儀生四像”就是這個意思。從五行上來說,大概意義上陰陽分為了木、火、金、水四類,即是木為少陽,火為老陽、金為少陰、水為老陰,土為陰陽轉化的介質。

  • 2 # 齊文刀

    現代人一說到《周易》,似乎就是算卦的,其實這是對的!易經本來就是遠古卜辭彙編。但是,現代人讀周易,重點在看易理,不要再學佔算了!

    這樣說,並不是否定周易預測技術。而是說,未來隨著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機器預測的準確率,一定會超過人,至少是絕大多數的人。

    相反,隨著科技的發展,也許終究會發現,周易、中醫,甚至西洋的星座、塔羅牌等等,都是上一次文明的遺蹟,都是大資料。在大資料的預測機制下,不需要知道“為什麼”,只需要找出相關性,也就是“會怎樣”,給出一個大機率的結論,這與周易預測也是十分相像的。

    所以,未來,你要麼有天賦和機遇,能在周易預測這個領域,做到前10%甚至是5%,否則還是不要涉足這塊了,拼不過機器的。

    現代人讀《周易》可以學一些易理,既可以仰望星空,也可以引爆心靈

    換句話說,就是從周易裡求“慧”。智慧這個東西,其實“智”是智,“慧”是慧,“智”是可以記憶、習得的,比如數理化文史哲;“慧”這個東西,“慧根”、“慧心”、“慧眼”——未必可以學來,只好領悟。恰好周易就是這樣一個很好的引信!

    舉例來說,比如周易歸類取象的精神

    如楊振寧先生所言:“……符號化是《易經》的精神”。從最早的陰陽爻,到八卦,直到六十四卦,其實都是對於世界的取象歸類。

    對此,馮友蘭先生的觀點是:

    爻卦符號系統是宇宙之道的圖象,其作用類似於一種“變數”,是作為某類或者某些類具體事物的替代物。屬於某一類別,並且滿足某些條件的一個具體事物,可以納入某個公式和某個變數,由此也可以納入某個卦辭和爻辭所說的內容。在此,這個爻和卦就是這一事物的符號或者象徵,成為某類物件所應當遵循的指示。

    如果簡單來說,套用趙掄元先生的觀點,周易包含:

    一個真理——太極兩者對待——兩儀(陰陽)四種現象——四象(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八項原則——八卦(乾、坤、坎、離、巽、震、艮、兌)六十四種方法——六十四卦無窮技術……

    這樣的歸納分類之法,簡單卻又高明,萬事萬物紛紜複雜,但能夠歸於陰陽、歸於八卦……就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了,這也算的是一種“慧性”吧?

    再比如,對立統一的變化原則

    關於周易的變化原則,東漢鄭玄有著名“一名三義”:

    “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變三也。”

    第一,易簡。

    大道至簡,越是高深的理論、根本性的規律,其表述似乎越是簡單明晰。《道德經》五千言,卻是“綜羅百代,廣博精微”,“治身治國,並在其中”。閻崇年曾在《百家講壇》評述滿清勃興,承繼天下,究其原因,只用了一個字:“合”,實在意味深長,盡在其中。《周易》雖然難懂,但其中的道理如真能為人所領悟,大約也是如此簡易。

    第二,變易。第三,不易(不變)。

    所謂“周流”、“無常”、“相易”等,即體現了變易;又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所謂“定”、“位”、“常”等,便又體現了不易。

    大概可以這樣理解:

    變是必然的、一貫的,但是具體到某個有著特定內涵或質的規定性的客體來說,在特定歷史時期內,變中必有不變,必有相對的穩定性。特定階段變化中的質的規定性是不變的。

    變與不變的哲學,猶如火車行於雙軌,飛鳥翔於兩翼,保障了中華民族的長期持續發展。一個民族能秉持和發揚不變哲學,就會凸現信仰層次的建構,爭千秋而未必爭一時;同時,一個民族能秉持和發揚變化哲學,就會避免因不變哲學而落入宗教性格,就會強調因時而變、順勢而行,努力求其今生今世的成就和利益。幸運的是,在周易的光輝籠罩下,中華文明數千年薪火相傳,長期輝煌而不墮,恐怕正是因為兼顧了變化哲學與不變哲學的緣故吧!

    又比如,周易中的陰陽哲學,這裡既有歸類取象又有對立統一

    “一陰一陽之謂道”,按照馮友蘭先生的觀點,中國古代陰陽學說的意義,在於解釋世界的本源,認為宇宙中一切現象都是由陰陽兩個原則、兩種力量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

    同時,陰陽裡也有對立統一的變化規則,例如:陰陽轉化,陰陽互根,陰陽消長,陰陽平衡。

    1、陰陽轉化。

    對立的陰陽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其轉化的最終結果就是各自變到自己的對立面,陽變成了陰、陰變成了陽。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是這個道理。最經典的是老子的至理名言:“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

    比如某君的人生,最近厄運纏身、久困難解,但如果理解了陰陽轉化,自然就會淡然處之,就會明白,這只不過是滄海桑田的變化過程罷了,吉利運氣或許下一秒就要爆發呢!“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並非不可能嗎!

    2、陰陽互根。

    陰陽雙方是各以對方為生存條件的,沒有陰(陽)、則陽(陰)也就不存在。

    這世上沒有高富帥也就無所謂屌絲,沒有白天也就談不上黑夜,把皇帝一個人扔在孤島上,也就沒有尊卑君臣之分,簡直比衣錦夜行還讓他難受。

    有慧根者如范蠡,早早就明白“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種就只有“智慧”,無此慧根,最被賜死。後世歷史中,這一規律也是不斷的在重演。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其實某種程度上,陰也就是陽、陽也就是陰。平時我們說“選單”,上面反而大多是雞鴨魚肉;我們說“這可不敢當”,其實內裡早已是當仁不讓;我們說“還請您笑納”,其實目的恰恰是想從對方那裡求得點什麼……這,也許就是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吧。

    3、陰陽消長。

    陰陽不是孤立的靜止的存在著,而是不斷地比消此長、此消彼長,以此才能推動事物的不斷髮展。

    如果說陰陽轉換是質變、是結果,那麼陰陽消長就是量變、是原因。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其裡就有對陰陽消長的解釋:“敵之不利因素和我之有利因素均將隨戰爭之延長而發展……到了新的一定階段時,就將發生強弱程度上和優劣形勢上的大變化,而達到敵敗我勝的結果”。

    對此,孟子卻看得更為深遠。基於陰陽消長是一種持續作用,他指出,“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也就難怪歷朝歷代,開國皇帝的英明神武最多延續個三五代。到民間,則變換了一下說法,叫“富不過三代”。這麼看來,倒也不無道理。

    4、陰陽平衡。

    陰陽在變化消長中保持著相對的動態平衡,陰陽平衡是宇宙間事物保持自身相對穩定的根本條件,自然界失去平衡就會有自然災害,人體失去平衡就會產生疾病。

    這一點,金庸先生借少林寺裡的掃地僧之口,講得頗為驚駭:“本寺七十二絕技,每一項功夫都能傷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厲狠辣……均須有相應的慈悲佛法為之化解……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調和化解,則戾氣深入臟腑……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厲害百倍”。想想《天龍八部》裡面鳩摩智、慕容博的徹骨之痛,看來陰陽一旦失衡,結果往往是不妙啊。

    劇烈的陰陽失衡,必然帶來徹底的陰陽轉化!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老子為什麼要說“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這也許還真不是說反話,為的就是要加劇陰陽失衡而加速事物向對立面的陰陽轉化。無獨有偶,古希臘也流傳這樣一句類似的話:“上帝要讓誰滅亡,一定先使他瘋狂”。足見東西方之比,異曲同工。

    最後,現代人讀周易,切忌生搬硬套

    如果是中小學生,你問我月亮在哪裡,老師說我畫給你看。

    如果是成年人,你問我月亮在哪裡,《周易》說我伸手指給你。

    作為現代人,我們順著手指的方向,自己去行走,去探尋就好了,每個人的路,每個人的月亮,都會精彩而各不相同。

    但是,如果緊盯住手指頭不放鬆,恐怕是什麼也看不到,這個東西哪裡像是月亮呢?也許你還會對著手指頭說,你是個大騙子。

    幾千年前的古人,不可能在操作層面上,對今天的你我留下什麼有效的指導,但僅僅是指月之手,就已彌足珍貴了!

    但後人如果還在看手指頭,又是何其的懶惰和可悲呢!

    最後要說,題主的這個問題,真是出的很大,以上拙見,不能解其萬一,各位行家有何高見,還請多多指教!

  • 3 # 李保正聊易室

    《周易》經歷3000多年才成書,中間沉澱了無數先民的智慧結晶,又經2000多年傳承至今,仍歷久彌新,那麼現代人應怎樣讀這部寶典呢?

    《周易》原為占筮而作,500多年後經孔子及後學挖掘出其哲學內涵,學術地位升為“經”,是一部披著占筮外衣的哲學著作。

    《周易》這部經典寫作形式的的獨有特點及內涵的特殊性,決定現代人學習《周易》的方法,也就與學習其他經典方法完全不同。

    《周易》既然由占筮始,爾後顯示哲理。那學習時就可先從學占筮下手,這樣既可獲得決疑的興趣,又可明白其象和數方面的知識和說理原理,兼而得之。

    學占筮,是為了最後丟掉占筮,是為了適應《周易》的特別寫作方式的,即象數是義理存在之體,義理由解析象數而生。一如古人所說“玩其佔,而明其理”,達到荀子所說的“善為《易》者不佔”的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周易》這種占筮,是按其卦、爻辭斷吉凶的,而卦、爻辭的文意中都為吉凶加進了轉換條件,即人們主觀的善惡理性行為,是可以促使吉凶互轉的,這是與街邊算命攤、館純粹被動吉凶斷語最大的不同。

    透過學習占筮,我們就明白了《周易》是如何用象數來說明義理(哲學)的了,這在進一步硑習《周易》哲理時,有很大幫助,可使現代人較快明白其義理。

    進而學習《周易》義理(哲學)時,應該先熟悉《周易》本經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爻辭,再結合《易傳》來學習,否則看《易傳》時,就不知其云為何事,會莫名其妙。古代有“經”,必有“傳”,如《春秋經》就有《左傳》等三傳。傳猶如今天的輔導材料,沒有傳,今人是讀不懂古經的。譬如《周易》本經的“乾”“坤”兩卦卦辭,就由《易傳》中的《大象傳》,解析得出兩條著名義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後來經梁啟超先生推薦給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就將二句中的關鍵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校訓使用百年至今。

    這樣將經與傳結合學習,一定會相得益彰,事半功倍,較好地得到學習《周易》義理(哲學)的效果。在學習《周易》讀本時,最好選擇用王弼《周易注》為標準所作的文白對照夲,這是古今認可的通行本。

    《周易》廣大悉備,幾千年來深刻而廣泛地影響中華民族方方面面,是一部很值得現代人學習的古代經典。

  • 4 # 阿哈38551938

    學習周易,趕英超美指日可待。人家有科技我們有周易。學習周易可以讓核彈無法引爆,可以讓經濟繁榮,可以破碎虛空。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就是這麼厲害,這就是宇宙最高真理,你要質疑我就是五毛黨就是就是奸細。

  • 5 # 海浪30636993

    謝謝邀請,《易經》作為群經之首,要說是能完全理解也不是那麼容易,大道至簡,道不遠人,百姓日用而不知,《易經》中的道理都是來源於自然,應用於實踐,瞭解規律,把握規律,適應規律才是《易經》的真正意義。乾坤人生,一動一靜,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中正時位,進退自如,謙謙君子,損益增減,否極泰來,物極必反,水火既濟,天下大同,萬事萬理盡在其中。善易者不卜,易與天地準,讀《易經》可以明理,可以趨吉避凶,可以防患未然,可以未雨綢繆,可以快樂人生。不同的人,不同的境界,讀《易經》都能有所收穫,可以說《易經》的智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6 # 王燁讀書

    這本書說講起來確實挺難。

    易經文化系統是東方文化的精華。

    文字可考的,就已經有大約5000年的歷史。

    是中華文化百家學說的思想寶庫。

    它與西方的2000多年前的聖經文化系統比較,東方的易經文化系統顯然要厚重的多。

    我們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易經》那就是淵源流長,豐厚華美。

    《易經》這本書呢,只能是深者看深淺者看淺。

    它的內容,廣播宏大無所不備。

    你也可以認為它是一部迷信算命的書,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人類最高科學的書。

    它即有天道規律,地道法則,也有人道準則。

    經歷數千年來的大聖先賢們的精研闡述,易經文化今天已成為內涵豐富,精思善變,包含東方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倫理學,修辭學,人才學,決策學,等等等等。

    這是一本對中國對世界文化有著重要和巨大貢獻的一本著作。

    所以他堪稱群經之首。

    那麼《周易》一書分為《易經》和《易傳》兩部分,如果說讀,很多的學者也提出建議,先讀《易傳》,再讀《易經》。

    本人才疏學淺,不到之處,請多多指教!

  • 7 # 趙日金141

    很簡單,只讀《易經》六十四卦卦符,卦辭,爻辭。

    《易經》卦辭爻辭,盡是筮佔吉凶之辭。根本不存在什麼“太極”、“陰陽”、“五行”,也沒有什麼“乾為天,坤為地”、“陰陽之義配日月”之說。

    是託名孔子《易傳》用“太極”、“陰陽”等解《易經》,但無“太極圖”、“五行”。《易傳》不是《易經》,只是易學之一。

    如,《史記田敬完世家》,“陳歷公使卜完,卦得《觀》之《否》:是為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即,占卜到《否》卦,但《否》卦有變爻,於是變為《觀》卦。《否》與《觀》,唯一不同的是第四爻,《否》為“一一”,為老陰,必須變成陽爻“一”,於是就得《觀卦》。

    占筮,不能多佔,《蒙》卦曰:“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 8 # 玄渙19

    記得有一次,一口氣接待了20多位訪客,是全國各地從事考古的老師們。凡是到我這來的,最終的話題都離不開易經風水,其中也有研習易學風水多年的師長。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認為風水是迷信,可是你問他研究過《周易》嗎?懂風水嗎?他說不懂,我覺得這才真是迷信!

    研究《周易》是為了人類服務的,如果不瞭解天文、地理,不瞭解中醫、命理,不讀經史子集,沒有受過儒釋道的燻修,那麼如何能解易經之道。

    你只有自己去深入研究某一門知識,研究透了,裡面的道理清清楚楚的時候,你才有能力去斷定是不是迷信,你才有發言權,進而你要放下所學的一切的一切,才能夠靈活的去運用它,也就是《周易》。

    《周易》已有幾千年歷史了,是一門很複雜很深奧的學問。“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在古代,即沒有天文學,也沒有地質學,老祖宗都是憑長期細緻的觀察天文、地理而總結出了一系列關乎人類生存的規律和定律。諸如“山環水抱必有氣”、“河右為吉、河左為兇”、“曲則有情”等地理的規律;還有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三元運氣等天體執行規律等。

    科學發現,瀰漫於整個宇宙太空的輻射是4080兆赫上的微波,水可以吸收微波能量,而人體有70%為液體,所以人體亦能較好的吸收微波能量。而4000多的頻率,是疏通人體經絡之氣的最佳頻率。

    宇宙太空中的微波也是看不見的氣,氣“遇風則散,遇水則止”,所以山環水抱可以收攏宇宙之氣。宇宙的氣的執行是有規則的,河圖洛書就是古代先哲們對宇宙螺旋氣場最早的認識和記載,銀河星系呈逆時針右旋,而在地球仰視就是順時針左旋了,宇宙螺旋氣場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世間的萬事萬物。

    《易經繫辭》第一章就講了“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是無量無邊的虛空,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定就是確定的法則。風來自於虛空中的天,水源於腳下的大地。

    《周易》應該怎樣讀,怎樣用,怎樣理解,最根本的還是要敬畏天地自然的力量,懂得學周易的目的,是為了探求人與天地之間的內在聯絡,以達到順應自然規律、達到天地人合一的境界。

    這樣,才能進入《周易》的世界。

  • 9 # 永世的靈魂

    周易六十四卦都是透過占卜而來,因而你要明白你要預測是要占卜,意思就是未來的是事和現在的事沒有直接的關聯,需要透過占卜的方式或者手段來建立聯絡從而去判斷未來,也就得成功的基礎和成功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需要中間的聯絡,這就像兩條平行線不相交有聯絡必須要有第三條線,一陰一陽謂之道雖然陰陽是道的基本因素,但陰陽透過何種方式轉化才是關鍵注意點,這是易經的基本思路,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五行說,天干地支說,京房易奇門遁甲梅花易數其實說白了就是建模型,占卜同樣也是,六爻都是從初爻到上爻,初爻到上爻中間有四爻,中間四爻無論走到哪一爻都是上下兩爻,這和人走臺階(也既道)是一樣的,你跨不到那個臺階,你在一臺階不跨二臺階是走不到三臺階,強行越過二臺階到三臺階總會出點問題,易經就是個工具,對於我們要走到六臺階而言,它只給你指出二臺階在哪,這就是道,同樣也指出三臺階在哪這就是術,四臺階和五臺階要道術結合,至於六臺階怎麼到一臺階其實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沒太大意義,那些都是位高權重人的思考,純道思考(術他有能力平衡),我們因為不居高位風險、成本很低,故此我們只需知道道是什麼,追求術的平衡,這就是為什麼成功人士最愛講道理,我們總愛講能力,中間那些人也講道理也講能力。

    那麼反過來講,易經被稱之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於它解釋了道是什麼,就像繫辭裡說的一陰一陽謂之道,術即為八卦輪轉,八卦於與八卦組合後六爻之間平衡轉化,這是它基本點。

    六十四卦卦辭、爻辭看得懂看不懂對於初學者意義不大,也沒什麼關係,讀的順了多讀幾遍讀不順了暫時不看也罷,你想活成什麼樣和任何人都沒啥關係,天地命運只不過是個名稱,倘若你對占卜感興趣,那你學完八卦熟讀八宮卦直接看影片學習各類占卜就行,網上這類很多,講的也詳細,B站很多這類講解。倘若你對道術感興趣,你可選擇看看道德經之類的,這些和易經都是互通的,不需要整天抱著易經硬看,太陽看一萬年它還是太陽,沒有太陽才會電閃雷鳴颳風下雨,然後才會有災禍吉凶土地收成。

  • 10 # 俠隱世界

    易分理,象,數,先從象入手,學習畫卦,畫八卦,八卦分宮,進而畫重卦,待八八六十四卦熟,開始學習數,數分一九,將數與卦之間的關係及用法學習會,再讀十翼,十翼熟,可學習卦辭,卦辭熟,學爻辭,循序漸進,原文熟了,可以學習各家學說,之後取其精華,吸收,運用,容會貫通既可,

    舉例說明如現在流行的六爻測法,用三枚銅錢,握於雙手,合十,誠心一念擲出,如此反覆六次,以畫出所求之卦,心誠則靈,也有推八字,按卦宮排列,以推其命法,再者簡易之法,測字,概求卦者,不經其意時,隨意寫出一字,以斷其吉凶福禍,如來者,寫一柳字,為男子所測,測其婚姻對方,柳者,花街之象,概其女出於風塵,木者其姓,卯者其生,斷其屬風塵者,當然一家之言,因人而異,只不過舉例說明而已,概學者,不必深究,由於方法之簡單,學之者,應手而來,隨來隨應,較之方便,但也必須有深厚的易學功底,方可為之,也可參看四柱八字,命中率奇高,測字,還有一種簡法,如來者寫出姓與名,根據筆畫數,來畫卦,成之卦象來定人福禍吉凶,運用得當,也奇準,就不一一列舉了,學者可舉其一而反其三。

    用於科學之預測,方法有簡,有煩,看其要預測的東西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留學生,用易學推算出太陽系第十大行星的執行速率,曾轟動一時,獲得法國巴黎一博士學位,堪稱運用之典範,學者,勉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誅仙飛青雲和鬼道哪個群怪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