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夫82
-
2 # 不東先生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們及後人整理傳承的,裡面的語言大多出於孔子也可能有後世新增或刪減。但這句話應該是靠譜的。
為什麼這麼說?
1.聖人為什麼是聖人?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時刻的內省。
2.聖人是看起心動念的,如果起心動念有問題都是大過。
3.孔子在知天命之年才整理易經說明他持非常重視的態度,聖人述而不作,為了完整的傳承易經這部曠古大作肯定要有充分的準備,所以這句話是自謙之說。
4.提示大家通讀並理解易經,按照因果和規律行事可以無大過矣。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思。孔子有哪些過好像孔子真有過一樣!但可以肯定的說孔子沒有過,但找孔子的過本身就是個過。
-
3 # 柘溪散人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孔子曾說,“五十而知天命”,可見他把學《易》和“知天命”聯絡在一起。《易》博大精深,既涵天道,又通人道。他主張認真研究《易》,是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於“天道”。
《易》乃連線天理與人倫之間的最佳紐帶,《易傳》是孔子及其弟子根據易經和老子的哲學思想融匯貫通編撰而成。讀易後“無大過”則意味著不會做失道逆天之事,達到真正的順天而為。大自然的法則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參透“天機”後只要堅持道法自然,順勢而為,是有助於繁榮與和諧的。
五十以前,孔子沒有機會接觸《易》,未全通天人之道,故而走了不少彎路。周遊列國,處處碰壁,慌慌如喪家之犬。是以孔子有如此之嘆!
-
4 # 鄉蕤間䕞葉
縱觀論語(弟子所寫,不一定就是孔子說過),孔子都是虛偽的並且熱衷於名利的。然後其後的弟子繼承了這種孔家思想的虛偽,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
5 # 瑜瑾獨角戲
這裡孔子說的“大過”我個人人認為應該是指兩個方面,《易經》給他的兩點啟發:一方面是孔子曾任魯國官員,主張恢復禮制卻受挫,“墮三都”失敗離開魯國;另一方面是《易經》使得孔子感覺到原有的思想不夠完善深入,原有的思想體系需要修正。
再談一談這句話,該句出自《論語•述而》,原文是:子曰:“加(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意思說如果多給我幾年時間,讓我能在五十歲時鑽研《易經》,就可以不致有大的過失了。孔子一生有兩次機會接觸到《易象》,第一次就已經是五十歲以後,但還是錯過了。第二次是周遊列國回到魯國後,也就是晚年68歲以後,孔子利用這最後一次機會傾其全部心血學習《易象》,傳承《易傳》。
-
6 # 命理師陳一宏
孔夫子,說的是真話。例如“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也是真話。不過大家就好奇了,孔夫子,孔老聖人,怎麼也有過呢?
孔子自從拜訪了老子,而後學了易經。才知道,原來他一直從事的事情,雖然利國利民。但想法和做法,卻有不足之處。這就是他所認為的過。
等於,像現在我們所熟悉的一句話“理想很豐富,現實很骨感”,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意思。孔子,學習了易經之後呢,他才明白,也才釋然。所以才會講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可惜,歲月不留人啊,現在這歲數了,也就只能感嘆唏噓了。
若想知道具體孔子有何過呢,那就要認真去閱讀古籍了,我就當賣個關子吧。有些事也不好說全,留點給個人去發揮,會更好。
-
7 # 善氏
善讀「論語」7.17:學易方可無大過,有智始能成仁德「述而篇第七」17
【原文】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譯文】
孔子說:“若給我幾年時間,從五十歲開始學《易》,就可以無大過了。”
【註釋】
“加”,增加。這裡是“給予”的意思。
“易”,此處應指《周易》的《經》部。《周易》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卦辭、爻辭作為說明;《傳》相傳為孔子所作,包含卦辭和爻辭的解釋共十篇,統稱《十翼》。現在通常認為《傳》是戰國時期解說《易經》的論文集,雖非出自孔子一人之手,但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評析】
《周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凝結了古聖先賢的深厚智慧,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模式、價值取向等哲學品格。
《周易》是中華文明的源頭,無論是儒家、道家、醫家、兵家還是陰陽家,都和《易》有著密切的聯絡。藥王孫思邈說:“不知易,不可以為醫”;著名書法家、文學家、政治家虞世南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國學大師熊十力說:“中國一切學術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寶藏”。一言以蔽之:大易可醫國、醫人、醫病。
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易經不僅被東方的儒家文化圈所推崇,也被西方的哲學巨匠們所讚譽。19世紀下半葉的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政府就規定,不懂易經者,不得入閣;德國哲學巨匠黑格爾說:“《易經》代表了華人的智慧,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完全學透中國的《易經》”;世界心理學大師榮格說:“談到人類世界惟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惟獨中國的《易經》亙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頗多相同的地方。”
《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司馬遷將孔子喜《易》的事件編在公元前484年孔子周遊列國回到魯國之後,也就是在孔子六十八歲之後。帛書《易傳》也說:“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橐”。這兩則材料都說明孔子到了晚年才開始喜歡《周易》。
子曰:“未知,焉得仁”。在儒家仁德的養成中,智慧必不可少。而《易》正是一本凝結著古聖先賢深厚智慧的書。因此,當孔子晚年學易之後,一生的學識積累終於徹底融會貫通,仁德大成。故有“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評。
此時孔子再度回首往事,過往的得失便一覽無遺。因此,“可以無大過矣”應當並非是自謙那麼簡單,而很可能是孔子在回首往事後的反省所得,應當確有所指。至於為什麼要把“五十”作為“學易”的關鍵時間節點,那就要從孔子的個人經歷中去尋找答案了。
據孔子年表記載,孔子在15-30歲間,主要以四處求學為主;30-50歲間,主要以經辦私學為主。至51歲時,孔子才真正開始出仕,輔佐格外賞識其德行才幹的魯定公。其後三年,孔子盡展其才,仕途一帆風順,先由中都宰升任小司空,後再升任大司寇。至53歲時,魯國已然大治。
孔子施展政治抱負的轉折點出現在54歲時的“隳三都”。“隳三都”本是為削弱長期侵奪魯國公權的“三桓”勢力。但“三桓”在魯國已經營近200年,勢力根深蒂固,而魯公則積弱已久,公弱卿強的局面,倉促之間實難逆轉。因而“隳三都”頗有操之過急之嫌。從“隳三都”的實施過程來看,孔子對於整個行動的難度似乎認識不足,對於可能的變數好像也缺乏充足的準備,這最終導致了行動失敗,孔子也因此被排擠出魯國政壇。之後不久,孔子就開始了歷時十四年的“周遊列國”之行。
“隳三都”的失敗,不僅奪走了孔子施展政治抱負的最佳機會,也使得春秋時期“王道”政治復興的最後一絲希望徹底破滅,天下從此進入崇尚“霸道”的戰國時代。因此,孔子所謂的“大過”,很可能就是指“隳三都”的失敗。
充滿智慧的易經如醍醐灌頂,也令孔子不由得感慨:假使五十歲時能有幾年時間學易,就不會有後來的失誤了。果然如此的話,誰又敢說魯國甚至整個天下就一定不會是另外一種局面呢?
-
8 # 天下縞素之毅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則無大過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活多久學多久。經驗經歷,老而可為師。
-
9 # 文254420728冬禾
孔子青壯時以給人送葬,搞些葬禮言詞歌句,不是務的正業。在知命年前開始了文學,禮教的努力和深研,成就了後來的垂古文禮。
-
10 # 飛魚營
人家說的是可以沒有六十四卦中的大過卦,正是小過生,大過死,也就是說人家好好學幾年易就可以看破生死了,你們要來這裡說什麼可以沒有大的過錯,試問聖人能有什麼大的過錯
回覆列表
這句話,我認為是孔子的虛偽。孔子想學《易經》,絕不要等到五十歲以後。
因為周文王羑里演易,在孔子的五百年前,孔子如此推崇西周文化,居然要在他五十歲以後才學周王文的絕學嗎?此前他推崇備至的究竟是周文化的什麼?
從這裡,我們看出孔子是聖人也是常人。因為孔子早先,他也就是想以個人的思想意志去影響當時的社會,甚至去改變某一個國家的政局,在魯國當政即殺少正卯,遊說多國不成便欲出國(乘桴浮於海)。到了五十歲知天命之年,相當於我們當今退居二線的官員,只能讀書寫字作畫了。孔子將原來沒有時間、沒有精力來讀的《周易》認真一讀,體會頗深,並寫下讀書筆記《易經系傳》。
孔子讀書講學乃至從政,談不上有過是非,能傳承文化有弟子三千已是非同常人,但在晚年,仍然耕讀無倦,以無知示人,確是聖人之格。既使他隱諱一下自己的初衷,也不失聖人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