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天遊戲一刻

    這個話題其實是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的,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這個愛發脾氣的毛病是一時改不了的,只是男孩比較厲害而已,但他們都是有個通性,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愛哭鬧,我家孩子小時候也一樣,但現在長大了就好了,所以題主你不要著急,只要你根據孩子的規律制定好安撫策略就行。

    01 喝奶的時候不順心

    2歲的小男孩,你只要是喂他喝奶的時候,稍有不順他的動作,他就會跟你鬧個沒完,但是隻要你把他之前喝奶的動作弄好,那他就會繼續了,也不再鬧了。

    02 當他在看動畫片,你轉檯的時候

    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小天地,很多家長為了騰出一點時間做其他事情,很多時候就會開著電視或者電腦給小孩子看動畫片,但是當他們看得正高興的時候,你突然過來轉檯,那他肯定跟你鬧了,你再轉回他們看的臺就OK 了。

    03 搶不到自己心愛玩具的時候

    小孩子而且還那麼小的孩子,他們心裡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也有自己心愛的玩具的,當別的小朋友來你家玩的時候,搶了他的心愛玩具的時候,他也會跟你鬧,這麼小的他,你跟他講道理,他能理解嗎?你只有把玩具給回他,他就不跟你鬧了。

    04 當他們拉屎拉尿的時候

    小朋友因為小,爸爸媽媽還沒開始把屎把尿的習慣,當小朋友都拉在褲襠裡,這個時候因為難受他們也會鬧,所以你要及時處理,這樣小朋友又會開心不鬧了。

    05 穿太多衣服會導致孩子不舒服的時候

    每到秋天或者冬天,寶爸寶媽就會怕自己的孩子著冷,沒節制的給孩子穿衣服,都沒想到,有時就是因為衣服穿得太多,而是導致孩子哭鬧的誘因,所以,適當的根據天氣來給孩子穿衣,千萬切忌胡亂穿衣。

    綜上所述,小孩愛哭鬧,他總是有原因的,只要你找到原因,對症下藥肯定是可以解決的,所以,也不要過於過度緊張,這個是小孩成長必經的過程。

  • 2 # 贏在起點月老師

    寶寶2歲左右,由於自由活動能力大大增強,各方面知識不斷增多,就表現出獨立的願望,雖然能力不強也要自己動手自己幹,變得不太聽話,喜歡與家長對著幹。這是一種意志的自我表現,心理學上稱此為第一反抗期。您的寶寶正處於第一反抗期,媽媽不必過於擔心,換一個角度想其實這也是寶寶長大了的表現,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

    1. 態度平和冷靜

    越是寶寶大發脾氣,父母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等自己冷靜下來,再去跟寶寶說話。如果不是原則性問題,媽媽不必抓住不放,嘮叨沒完,過了一段時間,他會控制自己的。

    2. 相信寶寶,儘量放手

    對於寶寶的好奇心,父母們應該給予支援,千萬不要對寶寶過度保護或是包辦代替,這樣會使寶寶失去很多自我探索的機會,也會引起他們的牴觸心理。對於寶寶的能力父母要給予充分的相信和肯定。當寶寶遇到自己能力範圍可以解決的困難,父母要儘量放手讓寶寶自己去做,這樣寶寶在體會成功的快樂同時,也能減少和父母的對抗。

    3. 不能嬌慣、放縱寶寶

    對寶寶的不合理要求和不當行為要堅決而平靜地制止,不用講很多道理,也不要關注寶寶的表現(不要哄勸或威脅、厭煩),更不要以喊叫對待寶寶,給以必要的冷落並堅持到寶寶自己覺得無趣,停止哭鬧為止。這一點,家庭成員一定要保持一致。

    寶寶之所以表現出頑強的“反抗性”其根本原因是想獨立。表面上看起來是在與父母作對,但寶寶的內心仍然需要您的情感支援和適時的鼓勵。媽媽在給寶寶提要求的時候,可以使用選擇性的語句,如媽媽可以問寶寶:“你是想吃蘋果,還是香蕉?”“你想玩小球,還是搭積木?”這樣寶寶能夠感覺到做事受到尊重,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媽媽要儘量使用肯定句,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點,你可以說“輕輕地拿起那個杯子”,不要說“不要把杯子打壞!”

    媽媽還可以表面“順其言”而實質“反其道”。如炎熱的夏天,媽媽希望孩子多喝一些水,孩子不肯喝,媽媽可說:“如果你現在不想喝就別喝,等你感到渴了再喝。我可想多喝一些水。”孩子看到媽媽喝水,很可能會跟著要水喝的。

  • 3 # 糖豆媽咪0601

    小孩子愛生氣,脾氣暴躁,甚至有時候是生氣的哭,哭著生氣,邊哭邊發脾氣。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情緒不穩定。

    孩子情緒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呢?有可能是孩子在早年的生活經歷,包括就是還在胎兒的時候,作為準媽媽嚴重的不穩定的,負面情緒,還有就是出生以後家庭的這種環境爸爸媽媽一些不穩定情緒。對小孩子的話都會有一些影響。

    其實我們文化傳統總是要求男孩子堅強,勇敢,Sunny,見不得男孩子掉眼淚,但研究表明呢,男孩子三歲之前相對女孩子來說,可能會更敏感。其實男孩也需要正常的情緒宣洩。一個人總要求“別哭了”的男孩,他並不能真正的變堅強,要麼就哭起來,更委屈,看起來更脆弱。要麼學會把情緒壓抑在心底,同時也把真實的那一部分自己藏起來。如果男孩真正的、正常的情緒表達被壓抑了,他以後就不敢表達了,更懦弱,或者膽怯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所以這個時候呢,媽媽抱抱她,告訴她我知道我能理解。給他一個共情,再來一個擁抱,這會讓孩子們更舒服。更有安全感。這樣更有利於,她日後進一步去建立自尊和自信。

    首先我們家長呢,要了解小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哭鬧呀,發脾氣呀。他肯定是因為有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先了解孩子因為什麼情緒不好。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而且他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需要。

    其次是學會給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機制。讓孩子學會用語言,心平氣和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要。孩子試圖與父母交流的時候呢,父母要耐心的傾聽,孩子才樂於表達。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不要包辦代替,總是剝奪孩子的自主嘗試。和選擇的權利,他一定會透過其他的方式來表達的,反抗情緒。

    還有就是平時父母多陪伴,多鼓勵,多表揚,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關注關愛孩子,持續努力幫助孩子宣洩內心的情緒。多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多進行激烈的,開心的活動。

    最後給孩子一個單純穩定的、快樂的家庭環境也很重要,不要讓孩子經常性的在一個情緒很壓抑,負面情緒很多的,這種環境裡面生活。

  • 4 # 親子故事蓮子說

    兩歲孩子愛發脾氣、愛哭鬧,先來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可能原因一:兩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國外人會把這個時期稱為“terrible two”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頻繁使用NO這樣的詞彙。如果父母不能按照他們的需求提供協助,他們很容易發脾氣、哭鬧。

    可能原因二:家裡發生了一些讓家長心煩意亂的事情,家長的壓力大,脾氣急,對待孩子無形中耐心不足。這種情況很常見,家長的情緒會感染到孩子。

    當家長感到心力交瘁時,孩子就會感受到不安全,於是越會透過哭鬧等方式,想獲得家長的貼心照顧。而此刻家長心情不好,就會感到孩子難帶,容易用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試圖讓孩子趕快停止哭鬧、發脾氣。這樣就陷入了惡性迴圈:

    家長焦慮-孩子沒安全感-孩子哭鬧試圖獲得安全感-家長感到孩子難帶-家長粗暴對待孩子-孩子更沒安全感-孩子更哭鬧去獲得安全感……

    可能原因三:孩子身體不舒服,引起的情緒波動。尤其是在夏秋季節交替時候,孩子身體比較容易不舒服,但孩子有沒辦法很好表達,於是就以哭鬧的方式呈現出來。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該如何應對呢?先跟後帶,順著孩子的情緒來引導。

    孩子有了情緒,無論什麼樣的情緒,都不是孩子故意的。所以,先理解孩子的情緒,幫孩子說出情緒。甚至透過孩子喜歡的方式,去安撫孩子。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再去引導孩子會更有效。

    比如:孩子不想吃米飯,哭鬧、發脾氣——

    錯誤的做法是——打罵孩子,試圖讓孩子屈服,“必須吃完,你看XX姐姐,每次都能吃乾淨,再看看你,不吃完別想出去玩……”這樣的方式,孩子會積累很多不滿,就算他把飯吃了。過一會兒,你發現他又給你“找事兒”,比如出門非要你抱等,因為他的情緒沒有被處理,只是壓抑下去了,很容易再冒上來。正確的做法是——接納孩子情緒再引導,對兩歲的孩子,可以溫柔的抱抱他,溫柔的語調跟他說“媽媽看到寶寶今天不想吃米飯,今天米飯不好吃……”孩子感受到溫暖。然後跟孩子協商處理方案,“寶寶現在可以不吃,媽媽給寶寶留著米飯,半小時後吃,好嗎?”當孩子情緒被接納後,他會感受到溫暖,這時候也更容易協商。等他說“嗯,好”之後,定時,半小時後再叫他吃家長自身要做好情緒管理,以良好的狀態對待孩子。

    家長情緒不好,肯定會影響到孩子。所以家長要找能處理自己情緒方法。比如,每天早點起床,畫畫、跳舞、跑步……或者做一些其他自己享受的事情。在自己享受的事情裡面,很容易心態平和,用這樣的態度去帶孩子,孩子的情緒也更容易平和。

    為孩子規劃合理的飲食和運動方案,保持孩子身體健康。

    季節變化的時候,孩子很容易感冒發燒,也容易吃壞肚子,所以給孩子吃的東西要清淡,山藥、小米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同時,平時孩子的運動量要足夠多,比如一天起碼1小時大汗淋漓的運動,運動後注意保暖,讓孩子體能增強,身體好了,心情也順暢。

    總之,孩子哭鬧、發脾氣,要先找到原因,再積極面對。一般是孩子自身原因,比如身體健康等引起的,或者是環境,比如父母情緒波動的影響;或者是孩子的敏感期到來了。 爸媽只要保持自身情緒穩定,同時,能接納孩子情緒,再進行引導,孩子的情緒問題很容易處理。加油!

  • 5 # 婧說育兒
    剖析這個問題本身。

    01:問問題人的出發點:兩歲的孩子,我希望他遇到不滿意的事情時,不要用發脾氣和哭鬧的方式解決,或者說,不要在所有的事情上都用這種方式來解決。-----這是大人對孩子的要求

    02:孩子發脾氣和哭鬧的原因:孩子遇到不滿意的事情,所以哭鬧是為了讓事情使他滿意。——這是孩子的要求。

    那麼我們想達成的是:孩子遇到不滿意的事情,他可以透過別的方式,讓自己取得滿意的結果。或者就算無法取得滿意的成果,也不要哭鬧。

    分析這個場景。

    01孩子鬧情緒,大人馬上給予滿意的結果。-------孩子覺得哭鬧真是個好辦法,下次繼續哭鬧就好。

    02孩子鬧情緒,大人呵斥:你再鬧,再鬧我就打你。--------孩子哭得更厲害,或者壓抑情緒,隨時等著再次爆發。

    03孩子鬧情緒,大人教育:哭我也不會給你。--------孩子繼續哭,不知道為什麼大人不肯給我我要的東西。

    所以,想讓孩子停止哭鬧,或者不要只會哭鬧,應該解決的問題是:

    1.大人得知道孩子為什麼哭鬧

    2.孩子得知道出了哭鬧他還可以做些什麼

    3.大人要講清楚為什麼不能滿足孩子

    4.孩子要接受大人不滿足自己的理由,以及如何才能獲得

    《正面管教》:“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大人和孩子之間不是你輸我贏的競爭關係,而是同舟共濟的戰友關係。有問題,是一起解決,而不是我要你解決。

    《正面管教》一書中,“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是非常值得借鑑的方法:

    1.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實你的理解是對的

    2.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寬恕。同情並不表示你認同或者寬恕孩子的行為而只是意味著你理解孩子的感受。這時,你如果告訴孩子,你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或行為,效果會更好。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誠而友善地進行了前面兩個步驟,孩子此時就會願意聽你說了。

    4.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問孩子對於避免將來再出現這類問題有什麼想法。如果孩子沒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議,直到你們達成共識。

    經過頭兩個步驟之後,你也已經贏得了孩子。等你進入第三步時,孩子就已經能聽得進你的話了 (哪怕是你以前說了多少遍,孩子都聽不進去的話)第四步肯定會很有效果,因為你已經營造出一種相互尊重的氣氛。

    試試看,你和孩子只是需要一些好好說話的時間。

  • 6 # 哈迪寶貝官方賬號

    首先家長要明白這兩裡面可能涉及到兩方面的問題,一個是年齡,一個是性別,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家長要知道的是孩子並不是誠心想惹大人生氣,而只是在經歷成長髮育中的一個正常階段,他們運用發脾氣和哭鬧的方式和家長表達需求,這是他們認為的溝通方式。另外一個原因,男孩子有著更加好動活潑的天性,無論在學習還是專注力上都較同齡的女生有很大差距,一味的責備或是以女孩子標準要求他們迅速改變,只會讓他們更加無所適從。

    第一就是要冷靜,不要過於心急。

    情緒是會被傳染的,孩子一哭,爸媽的我們就會被帶動起來,這就是孩子的武器了,所以,爸媽一定要告訴自己,不要著急,學會裝作沒有關係。

    第二就是要溫和的表明自己的決定。

    即使要拒絕孩子,也要好好的抱著孩子,安撫他,你需要走過來抓住他的小手,告訴他自己的立場,再幫他擦乾眼淚。

    第三個就是要體諒孩子的情緒,學會給孩子一個臺階。

    當然,要學會給孩子臺階下,因為父母贏了的話,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影響的,所以要安撫他的小情緒。

  • 7 # 寶藏媽媽有態度
    自我意識敏感期

    自我意識敏感期,通常發生在1歲半到2歲左右,主要表現為愛發脾氣、哭鬧、打人、甚至是咬人等,而且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喜歡用“不”來拒絕一切。

    當時我兒子還特別喜歡什麼事情都自己做,不準別人碰自己的任何物品。到了後面,還會開始區分“我的”,“你的。”

    你可以對照一下, 看看你家孩子是不是有這些情況?

    怎樣面對孩子在自我意識敏感期中的情緒問題

    自我意識敏感期中的孩子特別容易因為一點小事不如意,就鬧脾氣。這個時候,無需特別處理。

    首先,應該先傾聽孩子的情緒,問問孩子是因為什麼事情而鬧脾氣。

    其次,在問清楚原因後,不要急著否定孩子的情緒,也不要責罵孩子,而是應該讓孩子覺得你尊重他的情緒,也教他接受自己的情緒。如果有脾氣,就發出來,沒什麼大不了的。

    最後,當孩子把情緒發洩出來,你可以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分析具體的事情,讓孩子明白整件事情的過程,教孩子如何正確地處理問題,處理自己的情緒。

    多抱抱孩子

    很多孩子在自我意識敏感期時,特別難搞定。如果實在是搞不定,就多抱抱孩子,用愛和擁抱來讓孩子冷靜下來。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也是家長最頭疼的時期,建議您不用太著急,慢慢來,只要不和孩子對著幹,不去放大他的情緒,多給孩子一點時間, 自然就慢慢過去了。

  • 8 # 梁姐情感解答

    這是寶寶的成長過程,這個時候的寶寶開始懂得,向大人表達他的需求,大人不滿足他的需求,就會反抗。發脾氣,苦鬧都是向大人抗議,好達到自己的目地。大人一滿足他的需求,立馬停止哭鬧。

    我兒子一歲半,就開始懂得哭鬧發脾氣向大人尋求自己的需求了!我都是給他哭下、發洩自己情緒後。在他哭鬧的過程中,我都不理他,也不看他,隨便他怎麼哭,怎麼鬧,我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其實,他在哭鬧的過程中,他也在觀察我們大人的反應,看見我們偷偷看他,他就繼續鬧;看見我們都沒有理他的意思,鬧鬧他就開始停止哭鬧,走向我們,尋求安慰了!這時候我們抱著他,跟他說,講講為什麼不可以這樣,雖然他似懂非懂,但是他也不在是一定要達到目的了。

    如果這次大人滿足了他的需求,下次他還用同讓的方法來達到他的目的。

    他開始安靜下來,抱抱他,做為父母一味地責備是沒有用的,只能慢慢的疏導,才能讓寶寶從壞情緒裡走出來。

    這時期心裡學叫“第一叛逆期”。

    我們要試著理解寶寶,不要把寶寶放在我們的對立面,要用心去體會寶寶的感受,不要隨意說寶寶是“任性,不聽話”,說多了他就真的“任性,不聽話,輪發脾氣”了。

    兩歲多的寶寶有一定的邏輯理解能力了,所以遇到分歧不要硬性的簡單下指令,逼迫寶寶,應該平等平和地與寶寶溝通,講一些簡單淺顯易懂的道理。

    寶寶還不是很懂得表達自己,做父母的就要多點耐心,去正確幫助和引導寶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懂事,乖巧,但成長是有個過程的。祝天不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 9 # Ms瀟瀟

    兩三歲的時候,正是人類成長的第一個叛逆期,第二個叛逆期發生在青春期,也就是初高中的時候。

    其實,個人理解,這兩個年齡階段的人之所以容易叛逆,是緊緊貼合他的現實處境的:有慾望想去做什麼了,但沒有能力達到。

    像我個人叛逆期反倒在大學時才發生,也是因為那時候我過的迷茫、有很多想法但卻沒有能力去做。

    所以,解決叛逆、暴脾氣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將他的慾望跟能力拉近。

    對於兩三歲的小孩,慾望是什麼難以溝通啊,那就只有滿足、或者轉變他的慾望、提高他的做事能力了。

    1.滿足、轉變慾望

    比如我兒子一旦看到我的手機,就會伸手過來搶,他特別喜歡看我手機裡他自個的影片,我基本都會滿足他。

    他一般看最多半個小時,自己也會看厭,然後去幹別的去了。

    如果看得久了,我就會拿其它玩具呀、吃的呀吸引他走開,然後偷偷地把手機拿開,他再轉過頭來沒看到手機,也就愣一下然後找別的玩去了。

    最忌諱的是,孩子在要什麼的時候,家長

  • 10 # 沐熙育兒

    孩子遇到不滿意的事就哭鬧時,父母要了解孩子為什麼不滿意,弄清緣由才能對症下藥。

    很多情況,我們不瞭解孩子的委屈,只會以我們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孩子受了委屈,表達能力又比較弱,只能透過哭鬧的形式來反抗。

    父母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與孩子好好溝通,問清楚寶寶為什麼哭,耐心地開導孩子,要孩子明白父母是理解他的,這樣他們才更願意向父母訴說自己的想法;

    當孩子哭鬧時,父母不應該不問緣由地斥責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關閉心門,不利於他們的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認為和珅是一個了不起的大人物,在你的眼中,和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