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夏23
-
2 # 尋找金陵十二釵的後人
晴雯病逝,並不是只有寶玉悲痛欲絕,其實黛玉也是痛苦的。只是黛玉病入膏肓,自身難保,愛莫能助,把悲苦隱在心裡罷了!
-
3 # 風雅正
《紅樓夢》中,個人最喜歡的兩位女孩是黛玉和晴雯。以往未曾關注過她倆之間的關係,後來,稍加留意,便意外發現,倆人關係並非特別要好。小說第26回曾記述了這麼一個小風波,黛玉有次在怡紅院叫門,晴雯竟然沒聽出來,謊稱寶玉睡了,沒去開門,黛玉氣悶不已,只得回去抹眼淚了。而晴雯死時,黛玉也沒表現過特別的悲傷,這讓人不免有些失落。
晴雯之死,令寶玉那般痛苦傷悲,為何黛玉卻似乎無動於衷呢?略作沉思後,也不難發現,黛玉的表現,實在再正常不過了。
首先,黛玉和晴雯身份有別,一為寄居姥姥家的大小姐,一是少主人寶玉的貼身大丫鬟。兩人身份有別,賈府中,對僕人格外關照,平等相待的,恐怕只有寶玉一個人。兩人交集有限,交情一般。黛玉對晴雯之死,未像寶玉那般心碎,實在正常。
【晴雯撕扇】
其次,兩人雖然個性類似,然而不幸都美麗要強、刀子嘴豆腐心,這樣的“同類人”很難成為親近的朋友。兩人都是絕代佳人,天賦異稟,美麗脫俗,生性高傲,同類之中,少有人入得了她們的法眼。可惜,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黛玉出身富貴之家,偏偏家庭敗落,母親早逝,父親後來亦故去,無兄弟姐妹相助,只得寄居外家。晴雯更悲催,出生下賤,雖然心靈手巧,自視甚高,然亦無法改變奴僕的命運。
兩人內心深處,都有敏感脆弱的一部分,而且相似。這樣的人,安全感不強,防範心理嚴重,因此,常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樣子,實際上,她們的內心更多的是柔軟,只是怕被人輕視了,傷了自尊,不敢將那一面示人而已。
並不是所有的同類,都能成為知己好友,黛玉晴雯性情相似,均為直道而行的美人,鋒芒外漏,本不易成為好友。加上主僕有別,更難成為密友,也就很難為對方的不幸悲傷了。
第三,兩人雖然未視對方為情敵,但都與寶玉關係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競爭關係。兩人身份有別,都愛慕寶玉,黛玉很可能成為寶二奶奶,晴雯最多成為寶玉的小妾,兩人之間的競爭關係並不明顯。寶釵才是黛玉所忌憚的,襲人才是晴雯所不喜的。然而,像黛玉和晴雯這樣熱烈純粹的人,即使受習俗的影響,能夠接受寶玉親近別的女子,但不會特別容忍。她們如果都嫁給寶玉的話,如果其中一人未能作出妥協和調整,恐怕寶玉的後院很難安生了。
由於這層潛在的競爭關係,黛玉對晴雯之死,沒表現出過度的悲傷,實屬正常。
第四,絳珠仙草黛玉的淚水,除了自傷身世,只為神瑛侍者寶玉而流,晴雯好也行,歹也罷,與黛玉無干。晴雯固然非比尋常,乃世間罕見的上品女子。可黛玉更了得,非塵世所有,乃仙女下凡,且為“報恩還淚”而來。黛玉的一生,除了自傷病弱、孤苦,哀感春花秋雨,便是為寶玉而憔悴淚流了。
晴雯誠為人間好女子,然終非黛玉心中之人,兩人之關係,也非小說著重表現的內容。晴雯的榮辱興亡,與黛玉關係不大了。
第五,傷悼晴雯,於情於理,主角都應是寶玉,而非別個。“意淫”大師寶玉,對晴雯的愛戀,已經超越了主僕之限,他欣賞晴雯真率的個性,而不僅僅貪戀其美貌,感恩其盡心照顧了。晴雯照顧寶玉那麼多年,夜間在寶玉旁邊侍候,端茶倒水,是與襲人相當的體己人。在寶玉成長過程中,晴雯扮演著重要角色,一朝亡去,怎能不傷心欲絕?
且不說黛玉與晴雯交集較少,假如兩人關係密切,如讓黛玉哀悼晴雯之亡,恐怕寶玉之悲悼可能會打些折扣,試想,在悲傷哀愁方面,天下有幾人比得過黛玉?曹翁不寫林妹妹之悲愁便可,一寫必然大寫特寫。晴雯之死,沒必要渲染黛玉之悲愁,故而,寧願不書,也不泛泛呈現。
第六,黛玉與寶玉一起祭奠晴雯,並非全然無動於衷,她已經表達了對後者的哀悼。不過,黛玉很快便自傷身世,擔心自己享壽不永,無緣與寶玉長相廝守。兩人琢磨誄文,寶玉改至“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時,黛玉心驚不已,已然代入了自己的情感。因為瀟湘館就有茜紗窗,自己因為體弱多病,雙親先後亡故,家庭敗落,恐怕難以順利與寶玉成親。恰如脂硯齋所說,《芙蓉女兒誄》明悼晴雯,暗悼顰兒。
【圖:黛玉與寶玉一起祭悼晴雯】
黛玉先與寶玉一起傷悼晴雯之亡,繼而自傷,若不留意,便以為她未曾哀悼晴雯之死,這可以說是一種誤解。
更多人文靠譜解讀,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
4 # 荷唯洛之戀
《紅樓夢》晴雯的死讓寶玉極度痛苦,為何黛玉事不關己?這個問題朋友問的好,如果換做你是黛玉,你喜歡寶玉,寶玉喜愛的姑娘死了,你是什麼反應?是開心,是傷心,還是該如何?
實際上文中早已說明,寶玉讀芙蓉女兒誄的時候,敏感的黛玉知道他的痴性,所以過來打岔,和他一同商議如何將這個誄文寫的更好。誰料,黛玉因這一改,二改,三改,突然觸及自己,便住口不語了。
而我們如果從人際關係來講,晴雯雖然是寶玉的愛寵,但是她並不是黛玉的愛寵,所以晴雯死了,也不過是寶玉的房裡又換了個或者是少了個女孩子而已,黛玉用不著傷心呀,也用不著慶幸或者替他難過呀,因為死了這個,必然又有新的,“從來只見新人笑,哪曾記得舊人哭?”如果死的是黛玉的得力助手紫鵑的話,黛玉才能應該哭的,是晴雯就沒什麼要緊了,畢竟兩個人沒什麼交集。
何況黛玉作為主子,聽見晴雯的死,至多是聽說她是病死的,不免會想到自己的病,她是不可能開心的。然而這個女孩子和自己並無交集,她又憑什麼難過?
寶玉難受,是因為他天生的痴情,痴情於所有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就如黛玉之哀落花一般,而晴雯,則可能是他的朦朧初戀的借影,所以他死去活來的寫了這個深情的《芙蓉女兒誄》,但是黛玉該以何等的身份和情感去哀傷這個女孩子呢?
-
5 # 我和徐先生
我認為黛玉與晴雯之間並沒有什麼交集,晴雯只是寶玉房中的一個小丫頭,好聽點說也只是個比較受寶玉寵的丫頭,照顧寶玉的衣食起居,與黛玉並沒有什麼關係,寶玉生來就與女孩兒更親近,如果有哪個丫頭犯了錯,他也一應擔著,晴雯死了他雖然很痛苦,但是在黛玉眼中,這痛苦只會停留短暫的時間,所以並沒有過度關懷這件事,心裡知曉寶玉過段時間自己就慢慢好了。黛玉的眼淚生來只為寶玉流,如果說有什麼能夠惹得黛玉黯然神傷,也只能是與寶玉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寶玉再喜歡晴雯,對晴雯和對黛玉的感情也是不一樣的,對黛玉才是魂不守舍、思念成疾的那種,所以這一點黛玉從未擔心過。
-
6 # 潤楊閬苑
寶玉祭奠晴雯,悲傷得不能自已。
黛玉已經聽到了寶玉的祭文《芙蓉女兒誄》,以黛玉的感性,應該是邊聽邊哭。
寶玉的悲傷令黛玉心疼,她不能讓寶玉沉浸在悲傷之中,寶玉讀完祭文,黛玉就出來了。她和寶玉談起祭文的措辭,寶玉的情緒被成功轉移。最後寶玉說“茜紗窗下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卿何薄命?”一聽這話,黛玉心中一震,可是很快掩飾了自己的情緒。
黛玉敏感的意識到這就是自己的命運。紅顏薄命,也許自己會像晴雯一樣早夭。寶玉祭奠的是晴雯,也是自己!
不是黛玉不替晴雯悲傷,而是晴雯的命運就是自己的命運。寶玉祭奠芙蓉女兒,寶玉過生日,黛玉抽到的花籤是芙蓉。所以說寶玉祭奠的也是黛玉。
黛玉早就祭奠過晴雯,黛玉的《葬花詞》也是對大觀園裡所有花一般女孩的祭奠。“今日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誰?”
寶玉是大觀園裡女孩子命運的見證者,所以只有她哭晴雯,哭迎春,哭黛玉……
-
7 # 棲鴻看紅樓
“晴為黛影,襲是釵副”,晴雯的性格、脾氣、甚至長相,都跟黛玉有相似之處,正如襲人和寶釵的相似一樣。襲人和寶釵,是互相欣賞、互相敬佩的,讀者總是下意識地認為,晴雯和黛玉,也應該有常常的知己之情。於是不由得奇怪,林黛玉面對晴雯之死,為何毫無悲慼之情,卻興致勃勃地談起祭文的新奇巧妙來?
雖然晴雯是黛玉的影子,但晴雯和黛玉之間,其實有沒什麼親密的交往。兩個人的對手戲,一次是黛玉敲門,晴雯不給開;一次是寶玉派晴雯給黛玉送舊帕子,晴雯“抽身回去,一路盤算,不解何意”。完全沒有“過電”,隔閡很深。如果說還有交往,就是壽怡紅一回,晴雯襲人親自去請釵黛赴宴:“他兩個請去,只怕寶、林二位不肯來,須得我們請去,死活拉他來”。但這是兩個對兩個,是互相給面子,而不是憑黛晴二人的感情。
反倒是晴雯和寶玉拌嘴那次,“晴雯在旁哭著,方欲說話,只見林黛玉進來,便出去了”。她和寶玉襲人吵架,不肯當是黛玉繼續,顯然當黛玉是外人。而接下來黛玉和襲人開玩笑,破天荒地叫她“好嫂子”(這時候王夫人還沒有擢升襲人的月錢,襲人無論從名分、從待遇,都還不算寶玉的屋裡人),根本沒有理會晴雯。
寶玉在和黛玉談論修改《芙蓉女兒誄》的時候,說了一句:“況且素日你又待他甚厚”。這句話,跟前面小丫頭說的:“我因想晴雯姐姐素日與別人不同,待我們極好”一樣,純粹是順嘴送人情。晴雯平時對小丫頭們最為嚴厲,動輒打罵,“好”在哪裡?又哪來的“極好”呢?黛玉對晴雯,也從來沒有一言一事,顯示過熱情。
其實不光是晴雯,黛玉對其他人,也不見得熱情。周瑞家的送宮花,她直接來了一句“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跟寶釵見面主動問“周姐姐好”截然相反;琥珀開玩笑說黛玉吃寶琴的醋,她也沒有回答,又是寶釵委婉分辯;金釧慘死,寶釵雖然冷靜到無情,畢竟還送了兩套衣服裝裹,林黛玉根本不聞不問。
當然,林黛玉也並非無情。香菱想學詩,寶釵直接懟了一句“得隴望蜀”,黛玉卻是誨人不倦;岫煙寄人籬下,貧寒失所,黛玉就“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不免感嘆起來”;而對落花的憐惜,對戲曲中鶯鶯的感嘆,對杜麗娘的如痴如醉,都體現出她多情的一面。
除了對寶玉深深的愛戀之外,黛玉的多情物件,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影子:香菱的好詩,岫煙的寄人籬下,鶯鶯和杜麗娘的渴望愛情,正是黛玉性格的折射。可以說,黛玉對別人有情,其實是對自己的憐惜。正是因為作用於自身、再投射她人,所以她一但動情,特別投入。
反之,對於沒有引起她感情的人或事或物,黛玉就會顯示出一種無情,比寶釵更冷靜。在她眼裡,晴雯只不過是寶玉身邊眾多丫鬟中的一個,遠不及襲人與寶玉關係之深,所以黛玉何必對她動情關心?死的是晴雯,或者芳官,或者司棋,在黛玉看來,並沒有什麼分別。反倒是新奇的誄文,更能投合黛玉的興趣。
我們喜歡一個人,就會覺得她全是優點,沒有一處不完美。因為黛玉的美,往往主觀地推斷她一定很善良,對每一個身邊人都充滿愛心。但若真的如此濫情,黛玉還是黛玉嗎?脂批中透露,流散的《石頭記》原稿中有個情榜,寶玉在榜上是“情不情”,就是對一切有情無情的美好事物都寄以愛心;黛玉在情榜上則是“情情”,她只對有感情的寄託感情。這個身體孱弱、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女孩,並沒有過多的精力去博愛、去周旋、去敷衍,有時她甚至連基本的禮貌都顧不到。但她的愛,是那樣專注,專注到近乎於狹隘。
晴雯也是美好而動人的,甚至和黛玉也有相似之處。但她們的感情不相通。她沒有進入黛玉的情感範疇。她的死,在黛玉的感情天平上,並沒有佔據一席之地。
-
8 # 青埂峰下的鬼話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生命最大的無奈在於無常,所謂黃泉路上無老少。讀紅樓夢,一定會深深的感到命運的無常,生命的脆弱。在紅樓夢裡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問題,賈府一直在死人,卻沒有新生兒。如果不是作者刻意的想要表達賈府“後繼無人”,或許在作者真實的生活中家庭環境的確是這個樣子的。
從秦可卿之死,瑞珠觸柱而亡,到金釧跳井,鮑二家的上吊,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到晴雯夭亡,紅樓夢裡死的女性很多,所以見慣了死亡,就學會了冷漠,就如同小說中形容林黛玉“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想的也有個道理,她說,“人有聚就有散,聚時歡喜,到散時豈不清冷?既清冷則生傷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開時令人愛慕,謝時則增惆悵,所以倒是不開的好。”故此人以為喜之時,她反以為悲。”所以晴雯之死,並非黛玉不傷心,內心深處也會有所觸動,但是這種觸動會因為晴雯之死,而上升到對生命對自身的一種哀憐。
作為讀者很容易代替書中人物去進行感情灌輸,其實像晴雯與黛玉這種關係,不像我們現在認為的小姐們小閨蜜,而是像鄰居同事,所以晴雯之死,除了賈寶玉最為悲傷外,連一屋子裡的襲人、麝月等等也沒見得多麼傷心,這就像同事去世了,傷心傷感會有的,但是不會那麼撕心裂肺的痛。所以黛玉才會說“等我的紫鵑死了,我再如此說”,因為對於黛玉來說,紫鵑才是自己的親人自己的姐妹。所以金釧跳井後,王夫人也會流淚也會傷心,作為讀者不應該否定這種傷心,因為十幾年的主僕之情還是根深蒂固的。但是晴雯之死,王夫人就無絲毫傷心,因為對王夫人來說,晴雯不是自己的丫鬟,跟自己沒有什麼感情可說。甚至可以這樣說金釧之死,王夫人還會有內疚,但是晴雯之死,王夫人不但不會內疚,反而會覺得正常。
-
9 # 宛如清揚
《紅樓夢》中晴雯的死讓寶玉極度痛苦,有人說黛玉是事不關己的態度,你怎麼看?
這麼說的人,怕是對黛玉有什麼誤會的了。晴雯是寶玉最喜歡的丫頭,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晴雯枉死,寶玉痛苦,感慨作一篇《芙蓉誄》,這當然是他對晴雯的一種懷念與祭奠。黛玉如果也痛哭流涕,不能自拔,假不假?
寶玉是他的心上人,心上人念念不忘舊丫頭作篇文也就罷了,她上趕著叫囂,我好痛苦啊,晴雯你咋死了呢這類話,還是不是女人?還是不是有些許傲嬌的林妹妹?或許別人做得出來,反正放我身上,我是做不出來的,林妹妹也做不出來,她和晴雯,也並沒有多情深(說句討打的話,就是寶玉,也不過是作了篇文,也就忘之腦後了,他懷念的,或許只是自己逝去的青春記憶,晴雯,不過一載體而已。),就算情深,黛玉也不是那種會淚流滿面毫無形象的人。
黛玉其實早看透了離散和生死。
林黛玉說過:“人有聚就有散,聚時歡喜,到散時豈不清冷?既清冷則傷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開時令人愛慕,謝時則增惆悵,所以倒是不開的好。”失去是常態,生命也是如此。
在《葬花詞》裡,黛玉曾經說過:“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在林妹妹的心裡,死並不是絕路,只要清清淨淨地走,是一件好事。她對於自己的生命,並不是那種積極的保養,有很多的時候,她是很隨意,也可以說是很任性的,寶玉賈母等愛她的人,都很擔心,她自己倒特別看開了,就如那次和賈寶玉說自己眼淚快乾時,聰敏的她會不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嗎?她父母雙亡,寄人籬下,自己身體不好,對於生死,她早就看得相當豁達了,自己的小命如此,對於晴雯,會哭天搶地?不可能的。兩人討論祭文,說著說著,說到了自己,她忡然變色,心裡早就狐疑亂擬,但臉上並沒有露出,那一轉念間,林妹妹的心裡,該有多傷?不過不讓人看出罷了。
-
10 # 阿丹151014015
黛玉對寶玉過於寵溺怡紅院裡的丫頭,尤其是敢冒著“寶二爺說了”的名義不給她開門的晴雯是有看法的“你的那些姑娘們也該教訓教訓了”,然而對寶玉的愛屋及烏是黛玉沒有過分追究晴雯無禮行為的根本原因。
反倒是晴雯仗著自己是賈母指派給寶玉的,又深得寶玉寵愛晴雯內心中是以怡紅院的真正“半主”老祖宗賈母內定的“正牌準姨娘”自居的。
晴雯對於寄居賈府的非“正主”表小姐寶釵和黛玉都是有些不太放在眼裡的,對於寶釵黛玉向寶二爺明顯的示好和“糾纏”,晴雯也多少有些不耐煩和反感,因此才會有對寶釵傍晚時分訪問怡紅院的抱怨,和對黛玉天黑之後上門來的反感乾脆門也不願開了。
即便是晴雯當時的確沒有聽清楚叫開門的人是黛玉,如果換了鴛鴦、平兒或者金釧兒這些有頭有臉的大丫頭在天黑之後再來怡紅院呢?相信晴雯再牛也絕對不會如黛玉所說的那般“喪聲惡氣的”不給開門吧?
其實晴雯本身也是一個內心等級觀念很強、甚至是有些挺攀高踩低的丫頭,晴雯說襲人“連個姑娘也沒掙上”十分不屑,晴雯面對真正的“姑娘”平兒“他是誰”的調侃卻顯得十分羞澀嬌媚的紅臉低頭不語了。
同時晴雯也能洞悉王夫人的喜好,清楚自己不是王夫人喜歡的那一款兒,並懂得主動迴避從來不去王夫人處回話。相對於黛玉直接懟了周瑞家的和寶玉身邊居功自傲的李嬤嬤,黛玉對寶玉身邊這個飛揚跋扈對自己“喪聲惡氣”丫頭晴雯的態度已經是相當寬容忍耐了。
黛玉面對晴雯的不開門先是“氣怔在門外”,後是想“高聲問他、鬥起氣來”,然後轉念“又回思一番”自己“到底是客邊,如今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現在他家依棲。”。當寶玉說要回去問是誰不給黛玉開門時,黛玉卻說“只是論理不該我說”並不願因此與寶玉寵愛的丫頭晴雯真的過不去。
晴雯對黛玉端午節到怡紅院裡來好心勸架,也是見黛玉來了自己馬上轉身離開了,並不想與這位表小姐黛玉多囉嗦什麼。
寶玉捱打之後,晴雯對寶玉在天已經黑了還派自己去怡紅院看黛玉的差事也表現出來明顯的不耐厭,認為去了瀟湘館不知道怎麼和黛玉搭話,建議寶玉將差事簡化成“取件東西、或是送件東西”。寶玉拿了舊帕子讓晴雯送去,晴雯又怕黛玉會認為寶玉是“打趣他”,直到送了舊帕子之後晴雯“抽身回去,一路盤算,不解何意”。
黛玉和晴雯的關係是有距離感的,晴雯對黛玉相對更加“無感”,黛玉對晴雯因為寶玉的關係多多少少是有一些陪著小心不願意起衝突的。寶玉對黛玉說的“你素日又待他(晴雯)甚厚”,完全是寶玉在自身立場上的想象罷了。
怡紅院中寶玉最寵溺的晴雯死了,寶玉很痛苦,黛玉當然是理解同情寶玉痛苦的,所以黛玉才會把寶玉失去晴雯類比成自己失去了紫鵑一樣的。但是晴雯死了,要想黛玉與寶玉一樣的“極其痛苦”,這也實在是沒有可能的事情吧?寶玉身邊的最龐愛的、一慣“習蠻”的丫頭晴雯死了,你想要黛玉能有多傷心呢?
相對來說,黛玉對寶玉在生活最依賴的,在感情上也最理解自己的襲人要尊重得多,儘管黛玉曾經親耳聽到襲人抱怨過自己“小性兒”和懶,黛玉也明白襲人說的是真話而且並無惡意。
過度放大一個奴僕丫頭襲人在賈寶玉婚姻大事上的作用是不可取的,生搬硬套出小姐黛玉與丫頭晴雯的“戰鬥友誼”更加是無中生有的事情。
回覆列表
晴雯死了林黛玉沒有事不關己,不是幫寶玉修改芙蓉女兒誄了嗎?即使事不關己也是正常的,無可非議,何況確實事不關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