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小軍影視YS

    草船借箭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

    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3年,曹操與孫權在安徽巢湖附近對壘。初次交戰,曹軍大敗,於是曹操決定讓軍隊堅守不出。

    這一天,孫權借水面有霧,乘戰船闖入曹軍前沿,打算觀察曹軍的部署,當戰船行駛到曹軍附近時,不料被曹軍發現。曹操生性多疑,由於水面霧大,他怕有埋伏,不敢出戰,於是曹操下令弓弩齊發,亂箭射向孫權的戰船。

    不一會,孫權的戰船就因中箭太多,船身逐漸傾斜,隨時都有翻船的危險。就在這一危急時刻,孫權果斷下令:調轉船頭,使船身的另一側受箭,不一會,船身兩側就被射滿了箭,船隻也恢復了平衡,並安全返航。

    曹操對孫權的英明讚歎不已,並留下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一句名言,這件事後來被羅貫中移花接木,變成了赤壁之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赤壁地處江南,而江南多暖冬,冬至後起東南風較為常見,諸葛亮只不過是善於收集資訊而已,諸葛亮借東風的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金蟬脫殼,他知道周瑜很嫉妒他的才能;

    周瑜曾說過,諸葛亮東吳不能用,東吳之患也,還悲嘆“既生瑜,何生亮”;諸葛亮也知道,在他借到東南風之後,周瑜一定會過河拆橋,將他殺掉。

    於是在借東風時,諸葛亮要求士兵閉上眼睛,口中唸唸有詞,東南風起後,由小道童代替繼續表演,他則由臺邊的小道繞至江邊,周瑜趕忙派人追趕,結果也無濟於事;

    “草船借箭”在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但並不是在赤壁之戰中,故事的主角也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諸葛亮,而是孫權。而孫權的初衷也並不是為了“借箭”,只是為了刺探軍情

  • 2 # 劉太公曆史趣事館

    大眾熟知的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諸葛亮。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流傳甚廣,深受廣大群眾喜愛,也都被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所折服,以致幾百年來大家都認為歷史上確有其事,對此事也是深信不疑。但是草船借箭畢竟是羅貫中寫的小說《三國演義》裡的故事,歷史上確有草船借箭其事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歷史上草船借箭的主人公卻並非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草船借箭”的故事講的是在赤壁之戰中,東吳大都督周瑜嫉妒諸葛亮智謀高於自己,恐日後對東吳不利,欲除之,便讓諸葛亮在十日內造十萬枝箭。諸葛亮立即答應,提出三天便可完成,並立了軍令狀。周瑜為了使陰謀得逞,故意拖延材料供應,到時候就可按未完成任務的罪名將諸葛亮除掉。但諸葛亮不慌不忙,他只請魯肅暗中為其準備二十隻船,每船軍士三十人,船上以青布為幔,兩側束草人千餘。第三日清晨,大霧漫江,孔明請魯肅來到船上,下令二十隻船冒著濃霧向曹操駐地江北使去。到了曹營附近,諸葛亮令船隊一字排開並擂鼓吶喊。曹操聞報令千萬弓弩手萬箭齊發,以擊退敵軍。到了濃霧消散,諸葛亮才下令返回。此時,二十隻船上的草人已插滿十萬支箭,諸葛亮以其過人的智謀使周瑜的陰謀破產。

    然而這只是羅貫中小說創作的需要,真實的三國曆史上並沒有此事。但卻也不是空穴來風,這個類似故事情節在歷史上確實真正發生過。只是在時間、空間、人物上有很大差別。歷史上草船借箭卻有其事,知識主人公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在時間和空間上也不同。

    據裴松之注《三國·吳書·吳主傳》上記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孫權與曹操交戰於濡須,一天“權乘大船來觀軍,(曹)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一面受箭,箭鈞船平,乃還。”(引自《魏略》)。這是三國時期以船借箭的歷史記載。 公元213年,也就是赤壁之戰後第5年。曹操集結了40萬人,南下攻伐孫權。孫權集結了7萬人在一個叫濡須的地方駐紮。在濡須水和長江水交匯處建立起防線,用較少的兵力對抗曹操大軍。曹操大軍大多數是陸軍,在水面上,是難以和孫權的專業級水軍對抗的。曹軍初戰便大敗,在對岸安營紮寨後,個月有餘都不派兵出戰。 孫權乘船去曹軍陣地前沿探察曹軍的戰略部署,為了摸清曹軍的虛實。孫權便讓同行的船隻,高奏娶親用的樂曲。以此激怒和羞辱曹軍,曹操此時站在瞭望塔上,望向水面。由於大霧,著實看不清到底來了多少敵兵。曹操又生性多疑,自己的軍隊也不敢貿然出戰,索性下令,萬箭齊發,射向水面有音樂的地方。不一會,吳軍戰船一側中箭過多,發生傾斜,馬上要翻船。孫權趕緊指揮調轉船頭,用另一側迎接曹軍的亂箭。等到另一側也佈滿箭只,軍艦恢復平順。江面的霧氣,也被曹軍的萬箭齊發射散開來。只見水面上,五六艘小的船隻,跟刺蝟似的,慢悠悠的漸行漸遠。曹操這才晃過神來,原來只是刺探情報而已。,不禁讚揚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啊。過後,曹操見不能迅速擊敗孫權,遂收兵。但很顯然,孫權並非預先規劃“借箭”之事,只是他審時度勢,跟戰場變化而採取的策略,才有了“草船借箭”故事的雛形。

    再來對比一下,《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赤壁之戰發生的歷史時間是在建安13年,也就是公元208年,而歷史上孫權“草船借箭”發生在建安18年,也就是公元213年。。地點上來看,赤壁之戰戰場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地區,而孫權與曹操交戰的濡須,是位於今安徽省巢湖一帶。《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要比真實歷史發生時早了5年,主人公孫權被換成了小說創作的主人公形象的諸葛亮,地點也從安徽巢湖位移到了湖北赤壁。這表明,一是“草船借箭”的策劃是孫權而非孔明;二是發生時間是在“赤壁之戰”之後五年,和赤壁之戰根本無關;三是周郎在“草船借箭”事件中加害孔明的罪名只能是“莫須有”的了,而周郎不幸地長期成為無辜的受害者。孔明則被人們長久以來一直在自覺或不自覺地不斷美化或神化著。

    草船借箭”在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但並不是在赤壁之戰中,故事的主角也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諸葛亮,而是孫權。而孫權的初衷也並不是為了“借箭”,只是為了刺探軍情。《三國演義》只是文學,而不是歷史,所以我們應該理性看待,也要尊重史實真相。

  • 3 # 追記歷史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當中的一個經典橋段,話說周瑜和諸葛亮二人較量時,諸葛亮應約在短時間內要變出大量的箭,在此賭約的延伸下,才有了後來草船借箭的精彩片段。那麼真正的歷史上是否有此事發生呢?答案是根本沒有的事,草船借箭是羅老寫三國演義時虛構出來的,包括諸葛亮和周瑜二人的恩恩怨怨在正史中都不存在。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三氣周瑜,最後結果是諸葛亮兵不血刃的將周瑜氣的歸天了,其中在赤壁之戰的描寫中就有草船借箭的一個小亮點。正史中並沒有證據體現諸葛亮和周瑜有糾葛,赤壁之戰前期諸葛亮也是剛出茅廬,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主要的接觸人物是孫權。所有史料所記載的無不是諸葛亮用盡心機說服孫權戰曹操,甚至最後孫權下定決心和曹操開戰,還是受周瑜堅定戰曹操的立場影響,由此可見周瑜和諸葛亮的戰略想法很一致,二人都是極聰明的三國奇才,那會發生三國演義中的恩恩怨怨。

    眾多史料中連諸葛亮和周瑜二人同時出場的記錄都很難找到,可能兩個三國演義中的名人互相都沒在一起坐過,那時候初出茅廬的諸葛亮估計名氣也大不到那裡去,但年輕的周瑜已經是響噹噹的一員大將。周瑜氣度也沒有小說中表現的那麼小,反而是心胸很寬廣的一個人,周瑜會為剛入世不久的諸葛亮大動肝火?我想周瑜不會將還未嶄露頭角的諸葛亮納入視線,赤壁之戰的勝利周瑜起的作用遠遠高於諸葛亮,只不過周瑜命不好英年早逝罷了。如果周瑜是個長壽的人,也許諸葛亮有些地方還真比不上週瑜,周瑜絕對是個文武謀略都能拿出手的一員大將。

  • 4 # 樂優夢然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赤壁之戰中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智鬥精彩絕倫。不過,有點兒可惜的是,這只是羅貫中結合史實極盡想像之後虛構出來了一個故事。諸葛亮一生勤勤懇懇、謹小慎微,凡事講求穩紮穩打,像草船借箭這種事,對他來說,多少有點兒孟浪!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歷史明確記載借箭人是孫權,並不是諸葛亮。

    草人借箭的故事發生在公元756年,安史之亂後,投靠安祿山的令狐潮領兵四萬將唐將張巡圍困在雍丘城中,城中僅餘士卒一千餘人。

    張巡被困城中,兵馬困頓,箭支耗盡,上下人心浮動。所謂疾風知勁草,這是彰顯主將帥的真正智謀的時候了。

    張巡先令士兵束紮了1000多個草人,給草人套上黑色的衣服,夜間將草人用繩子綁了垂到城外。令狐潮以為張巡要越城突圍,便萬箭齊發,待令狐潮計程車兵把箭射得差不多了,張巡再令士兵把草人拉上來,這一次,張巡便從草人獲箭幾十萬支。

    草船借箭的靈感來自孫權檢視曹軍虛實時的意外船體中箭,故事的創意來自唐代張巡的草人借箭,羅貫中將兩個人的故事加以整合,重新加工創作,就有了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 5 # 繡面芙蓉一笑開

    說到"草船借箭"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是《三國演義》裡面的。故事是講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一天周瑜在商議軍事時提出讓諸葛亮趕製10萬支箭。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好,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事後請魯肅幫他借船、軍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諸葛亮請魯肅一起去取箭。這天,大霧漫天,對面看不清人。天還不亮,諸葛亮下令開船,並讓軍士擂鼓吶喊。曹操只叫弓弩手朝來船射箭。船兩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下令回師,這時曹操想追也來不及了。10萬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經過後長嘆一聲:我真不如他!讀了這段故事,常常使人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讚歎不已。因而衍生了許多成語趣聞、戲劇表演。

    那麼草船借箭在歷史是否存在呢?答案是存在的,有兩個版本,不過主人公都是孫權,不是諸葛亮。

    一種版本,根據《三國志·吳主專》裴松之引注《吳歷》,孫權屢屢向曹操軍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就親自乘了一艘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欲身見吾軍部伍也),下令軍隊嚴加戒備,箭弩不得妄發。孫權再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時候還向曹軍擊鼓奏樂。所有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裡嘆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另一個版本,《魏略》中說法是孫權來的時候,不是乘輕舟,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沒有說箭弩不得妄發,而是下令射箭。結果萬箭齊發,都射在了孫權的船上,船就向一邊傾斜,於是孫權便下令掉頭,使“箭勻船平”,孫權也就回去了。

    這件事後來被羅貫中移花接木,變成了《三國演義》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寫的非常精彩,後來影視劇表演的也十分精彩,可謂是藝術作品中的精品。但是,生活中的我們必須樹立正確對待小說與歷史的區別,小說是根據作者自己的需要塑造典型,甚至可以脫離生活與歷史;而歷史必須要求記錄者具備歷史責任感,實事就是的記錄每件事情,給後人以真相。

  • 6 # 史憶小史官

    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在歷史上是真的存在的。這個故事一直流傳到現在,讓人們欽佩不已!其實提到草船借箭,所有人腦海都會浮現諸葛亮的影字。這個草船借箭,跟諸葛亮的關係並不是很大。有些事情真真假假,人們已經不好分辨,今天就來說一說草船借箭。

    為什麼跟諸葛亮關係不大

    因為在這裡作者是想要突出,諸葛亮個人的足智多謀。想透過更多的實際戰況,來顯示出諸葛亮這個人的才華。甚至說現在的電視劇或者《三國演義》裡面更是多次描繪出,謀士魯肅在這件事情的呆笨,這樣一來可以更好的顯示諸葛亮的聰慧。

    草船借箭到底是誰操作的呢

    這個草船借箭最大的主人公就是孫權。其實諸葛亮在這裡面啊,發揮的很大一點的作用就是,一個說客的身份。他讓孫權跟劉備進行的聯盟,一起對抗曹操。

    歷史上草船借箭的真實時間及情況

    其實三國上的事情去三國志裡面一般都能找到答案。《三國志》中就有文章大意如下:

    說這個孫權,親自指揮著船隻。來到曹操的大營前來挑戰。曹操見到此陣勢就派弓手萬箭齊發,如雨而下。不一會兒船的一面就射滿了箭。因為船的一邊射的箭太多,那麼就會太重,那麼就會有側翻的可能。這時候孫權命令所有人把船調一個頭,然後用沒有射箭的那一面繼續接箭,讓兩邊的箭保持平衡的重量。以此防止側翻,這裡也是充分的顯示了孫權的勇猛跟計謀的深厚。

    雖然說我們能夠知道的歷史,跟真實存在的歷史是有一定的差距。《三國演義》之中是有很多虛構的部分。草船借箭這件事,在歷史上是真真實實存在的,只是不像人們想的那樣,主人公是諸葛亮,而是吳國的主公孫權。

  • 7 # 聾王異史

    草船借箭?諸葛亮不幹這傻事,因為他做事考慮細緻,算計精明,也沒這膽。歷史上用船借箭純屬意外。諸葛一生惟謹慎

    偉人有詩云:“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這個對諸葛亮評價很準確,諸葛亮一生心思縝密,每件事情從佈局,到實施中會出現什麼意外,乃至補救方法,都會詳細制定方案。當年魏延提出“子午奇謀”,風險與成功率對半,但被諸葛亮否定了。因此風險過半的事孔明是不會實施的。

    草船借箭風險有多大

    諸葛亮觀天象料定當日有大霧鎖江,又料定曹操行為謹慎,重霧中必不敢出重兵。僅憑這兩點,諸葛亮和魯肅就率領借來20條船和600名士兵,一個武將也沒帶,而且還將船用長繩子連在了一起,行動受到牽制。如果魯莽的張飛這麼做有可能,但諸葛亮絕對沒這膽,因為可能出現的意外太多太多。曹操聽到東吳士兵擊鼓吶喊,可能不敢出兵迎戰,但作為一個有作戰經驗的統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應該爛熟於心,派一支偵察快艇檢視東吳出兵情況,應該是常例,如果這樣,諸葛亮妙計就成了露餡的包子,根本借不到箭。

    諸葛亮低估了曹魏水軍的力量,曹操在與東吳對抗時,非常重視水軍將領的人選,毛玠、于禁都不是等閒之輩,熟知火攻是對付船隻的利器。看到大霧鎖江,一定會放火箭燒對方的船隻,利用燃燒熱度驅趕霧氣。幾支火箭,立馬會引燃船上的草人,草船就成了諸葛亮和魯肅也就火化場。

    還有一點羅貫中在演義時沒想周全,就是射出的羽箭利用價值有多高。羽箭由箭簇、箭桿、翎毛組成,能否準確射中目標,最關鍵的是翎毛完好程度,如果有壞,就會偏離方向,發射的羽箭成了“流矢”。而翎毛很脆弱,經過強弓發射後,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壞,10萬支羽箭用膠漆修復,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拿回一堆不能馬上使用的二手貨,等於沒有完成任務,如果周瑜發難,諸葛亮還是保不住腦袋。

    草船借箭是一次意外

    歷史上用船借箭的是孫權,沒有草人,而且是一次意外。

    《魏略》中記載,曹操在水上打仗不佔優勢,孫權屢屢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和他父親孫堅一樣,非常勇猛,有一天親自乘了一條船帶謀士去曹軍水寨,觀察曹軍佈陣情況。曹操一看很生氣,你特麼駕一條船就一來調戲我,我給你好看,於是萬箭齊發,結果箭全射在孫權的船幫子和船側,箭太多了,墜的船就向一邊傾斜失去平衡,於是孫權便下令轉舵,讓船的另一面朝著曹軍,這樣兩面全都射滿了羽箭,“箭均船平”,很悠然自得地回去了。一次偵察行動,意外的得了不少箭,孫權一舉兩得。

  • 8 # 驍騎歷史觀

    歷史上草船借箭有原型,但是主角並非諸葛亮,而是羅貫中根據曹操伐吳的事蹟加以加工而成,這次,孫權才是主角。

    證據有二:

    1、《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引注《吳歷》,孫權屢屢向曹操軍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就親自乘了一艘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欲身見吾軍部伍也),下令軍隊嚴加戒備,箭弩不得妄發。孫權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時候還向曹軍擊鼓奏樂。所有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裡嘆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2、《魏略》曰: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萬箭齊發,都射在了孫權的船上,船就向一邊傾斜,於是孫權便下令掉頭,使“箭均船平”,然後安然回去。可見草船借箭歷史上或確有其事,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

    或許《三國演義》據此虛構了故事,將主角換人。《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的故事主角是諸葛亮,而歷史的原型其實是孫權。

  • 9 # 腦洞闡史觀

    首先,《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草船借箭這在正史上根本就沒有記載。而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草船借箭是孫權的手筆,主要是因為《三國志》注引《魏略》的記載。

    《魏略》一書中說,

    孫權乘大船來觀軍,公(曹操)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權因回船,復以(另)一面受箭……乃還。

    簡單解釋一下,說建安十八年,曹操進攻濡須,孫權親征,一天他乘著大船來觀軍,然後曹操命令射箭,船的一邊射滿了箭,孫權下令把船掉過來頭,另一邊也射滿了箭,然後船兩側的重量平衡了,孫權志得意滿的回去了。

    可問題是,這個記載並不可信。

    一、吳國史書《吳歷》親自闢謠:不存在

    再《三國志》注中,同樣也援引了吳國史書《吳歷》的記載,則與《魏略》大相徑庭,

    其中說道:

    權乃自來,乘輕船……公(曹操)曰:“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

    什麼意思呢?就是孫權乘著小船來了,曹操卻識破孫權必定不是來叫陣,認為孫權就是來偵查一番,於是下令:弓弩不得妄發。——既然下達了弓弩不能妄發的命令,自然就沒有草船借箭了!

    二、《魏略》錯誤頻出不可信,曾詆譭諸葛亮,被宋朝降為“雜史"

    介紹一下《魏略》這本書是作者叫做魚豢,這哥們在歷史上好像沒有留下什麼,資料已經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中,有其他當時學者稱他為:

    京兆魚豢,即身見聞,私撰《魏略》

    私撰兩個字,也說明很多東西。而且在北宋歐陽修將這本書列為了“雜史”,可見書的內容並不可信。

    還有一點,諸葛亮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家都熟悉,而且在諸葛亮寫的《出師表》中,也注重提到了“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可是《魏略》卻言之鑿鑿稱,諸葛亮是毛遂自薦。其中記載:

    亮乃北行見備,備以其年少,以諸生待之。

    非但否定三顧茅廬,更否定劉備重視諸葛亮,這有故意詆譭之嫌啊,如此的史書不為信史。

    三、草船借箭不具有可行性——遇到火箭全完蛋

    古代是有火箭的。箭頭可以包裹紗布,蘸著松油,點上火射出去。而且在古代,尤其是水戰的時候,只要是射箭,一般都是用火箭。

    更何況,這“赤壁之戰”剛剛結束,孫權和曹操應該都記得當年的火燒戰船。試問,孫權敢於去嘗試用這種方式借箭嗎?

    由此可以說,草船借箭基本不存在。

  • 10 # 魯班真欠揍

    草船借箭,歷史上或確有其事,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人們無不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而歎服,以致不少人幾百年來大都認為歷史上確有其事,對其深信不疑。然而這個只是羅貫中的創作,在三國曆史上並無此事。

    不過“草船借箭”故事的形成,也並非空穴來風,有些類似的情節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只不過時間、空間與人物不同而已。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引注《吳歷》,孫權屢屢向曹操軍挑戰,曹操堅守不出。

    孫權就親自乘了一艘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欲身見吾軍部伍也),下令軍隊嚴加戒備,箭弩不得妄發。孫權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時候還向曹軍擊鼓奏樂。所有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裡嘆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 11 # 一起愛上內蒙古

    虛構的故事。三國誇張了諸葛亮。

    以赤壁之戰為例,作出最大貢獻的是周瑜,而不是諸葛亮。當時,諸葛亮論智謀不如周瑜,論武功更差於周瑜,論戰略不如司馬懿,北代,六出岐山敗在了司馬懿手裡、死在司馬懿手裡(病死在五仗原)。

    諸葛亮更不如曹操,諸葛亮是“神話”了的、虛構了的人物,歷史貢獻並不大;

    曹操遠超諸葛亮,文武均超,曹操是被“醜化”確是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和謀略家,而諸葛亮只是個“傳說”、小說中的名人。

    小說不是歷史,演義不是事實。

    如果,諸葛亮,劉備有曹操二分之一的謀略,三國的歷史就要重寫。

    毛主席稱讚曹操,而評價諸葛亮“戰略分兵”而致敗,這才是偉人的戰略定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吉野裕行的《太陽》羅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