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偉放映廳
-
2 # 虎皮青貓
吳京兒子看著越來越近的大紅斑,突然想到一條化學式:
2H2+O2=點燃=2H2O
他把想法告訴吳京,吳京向上報告,然後上面怒了:
就你丫知道水,專家早想到了!
成功機率有多低你知道嗎!
上述情節並非瞎編,電影裡就這麼演的。
事實上,計劃執行後馬上遭遇大麻煩,
證實專家所言非虛:夠不著!
即使讓發動機噴出不正常的超長尾焰,
木星仍然欲拒還迎,不肯就範:
“你來追我啊,追上我就讓你點~”
那麼專家有沒有想到犧牲空間站呢?
雖然電影沒說,我覺得肯定是想到了。
所謂的超低成功率,
也是在不需要炸掉空間站的前提下。
但上面不讓吳京賭上全人類的火種,
所以撒了個善意的謊言。
-
3 # 哐哐有態度
影片中有交代,不光主角隊想到了,別的團隊也想到了。
而且雖然機率約等於零,但是別的團隊也有嘗試的,只不過結果和主角隊一樣也失敗了。
至於最後用空間站來引爆,那是因為只有吳京由於種種原因(電影裡有)沒休眠,只有他能操控。
這個設計,個人覺得比好萊塢同類型電影好,好萊塢都是隻有主角團隊能想到,而且不管多低的機率都能成功,而《流浪地球》主角隊既不是唯一想到的,也不是唯一小機率成功的。
相對現實一些,只是為了最後結局,給了吳京一個和人類聯合政府(具體名字忘了)協商的機會,並且最後選擇讓吳京賭一把。
當然,電影也還是有瑕疵,不過進步是肯定的,對於中國產電影的製作水平已經和世界頂尖沒有差距了,只是用心程度不同。
但不妨礙因為這些電影而驕傲!外國的月亮並沒有更圓。
-
4 # 時間的河Omnis
很多團隊都想到了,第一個想到的好像是以色列吧。只不過機率太低被聯合政府否決了。
要不是劉培強沒有進入冬眠模式,幹掉了莫斯,開著領航者殺身取義,他們也是會失敗的。
-
5 # 月掛千山
你可能沒看仔細,電影中確實劉啟想到了該方案
但是影片中也明確告訴了我們
隨後眾人的努力也說明了這個方案確實是有缺陷的
但是不是真的成功率為零呢?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Navigator”號空間站以自己為燃料去填補那5000公里的距離。而這也是吳京最後做出的選擇。
那為什麼世界聯合政府和人工智慧莫斯都沒有想到這種可能呢?其實不是沒有想到,而是根本不會去想這個方案。為了延續地球文明,聯合政府制定了兩個計劃:一個是“流浪地球”計劃,一個是“火種”計劃。“流浪地球”是面向公眾的計劃,資訊是公開的,但風險較大成功率較低。而“火種”計劃只有少數政府高層和人工智慧莫斯知道,風險較小成功率較高。就以成功率而言,“火種”計劃的重要性是大於“流浪地球”計劃的。而“火種”計劃的載體就是“Navigator”號空間站。
“火種”計劃的執行者是人工智慧莫斯,在莫斯的程式設定中“火種”計劃的優先順序是高於“流浪地球”計劃的。所以當莫斯面臨二選一的時候,莫斯會放棄“流浪地球”計劃而選擇“火種”計劃。
這意味著,你要眼睜睜的看著幾十億的人口在你面前死亡,其中可能包括你的家人愛人好友。這種情況換作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精神崩潰,但是人工智慧不會。所以“火種”計劃的執行者只能是莫斯。但吳京最終還是選擇了拯救“流浪地球”計劃,也就有了那句我認為是全片最有意思的一句臺詞
換作以往的美國大片基本都會選擇“火種”計劃,更加的所謂理智。而吳京在採訪時說只有華人是想著帶著整個地球逃跑,這兩個不同的結果從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中西文化上的差異吧。
-
6 # 我是劉小黑
流浪地球裡,其實每一個人都是主角。
電影裡,主角團隊沒有重啟任何一部發動機,杭州的失敗了,蘇拉威西的被別人啟動了。
點燃木星的想法,也是以色列科學家想到的,只不過成功率幾乎為零,這個電影裡的智囊是全世界的每一個人,你處處能看到其他人努力的身影。
就是在空間站裡,也並非只有劉培強一個人醒來,其他的休眠倉裡也有人察覺到了異常,然而他們只是失敗了,沒能抵達控制室。
-
7 # MySunshine75387675
不請自來。
提出問題的人,並沒有認真看電影。
但是,MOSS很快就否決了這個方案。
這說明並不是主角急中生智想到的,以色列的科學家早就提出來了。
顯然新加坡一號發動機和雅加達四號發動機的救援隊伍也想到了這個方案,但是遺憾的是和主角一樣並沒有成功點燃木星。
綜上,點燃木星的並不是主角靈光一現,主角就是個正常人,並不聰明。他可以想到的東西,科學家或者別的普通人依然可以想到。
最後我想說,《流浪地球》是一部優秀的影片,即使有一些bug,但是瑕不掩瑜。更重要的是它所傳播的價值觀和以前的主角光環完全不同。希望中國的科幻電影可以就此崛起。
-
8 # 233zzzz
不是沒想到,裡面在否定這個計劃的時候就說明有人提出來了,不過也是被否定了,劉啟之所以能成功的一個原因是他父親將空間站的燃料點燃了,到絕望之時的奮力一搏,可以距離還是不夠,如果沒有他父親這個計劃就如否定的時候一樣,失敗
回覆列表
沒有,劇情中,吳京所在空間站的人工智慧提過,各國專家想到過這種方法。
但是機率太小,覺得根本不可能。所以與其這樣再次給人們不可能實現的希望,還不如讓他們親人團聚,度過最後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