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肖姓極為罕見,歷代史書都很少見到,甚至連宋代《百家姓》、明代《千家姓》中都不曾見到肖姓,只是在明凌迪知的《古今萬姓通譜》中,才首次出現了“肖”姓,載漢代有肖安國、肖紹;明時有肖靖者,宣德時舉解元等等。在廿四史中,也惟有《遼史》、《元史》提到有肖姓人物,均是少數民族。所以姓肖的大官也沒怎麼聽說過,即使有也是近代建國後的。
也有說肖姓是蕭姓的俗稱。古代姓蕭的大官有很多:
蕭何,蕭姓最早的名相。漢初大臣。曾為沛縣吏。秦末佐劉邦起義。他隨起義軍入咸陽即收取秦政府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和當時的社會情況。楚漢戰爭中,薦韓信為大將,以丞相身份留守關中,輸送土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起了重要作用。後封酇侯。定律令制度,協助漢高祖消滅異姓諸侯王。
蕭望之,為西漢大臣,宣帝時歷任左馮翊、大鴻臚、太子太傅等官。公元前51年曾主持會議,評議儒生對《五經》同異的意見。元帝即位,以師傅甚受尊重。
南朝時的蕭姓大官,均出自南蘭陵蕭氏家族,例如:齊武帝次子蕭子良,封竟陵王,官至太傅,曾延攬文士,抄五經百家,編成《四部要略》千卷,又著有內外文筆40卷;南齊宗室蕭子云,通文史,著有《晉書》110卷,又善草隸書;梁武帝蕭衍,長於文學,精樂律,並善書法;蕭衍之弟蕭宏,為大富翁,家有庫房百間,積錢3億餘,他物不計其數;蕭衍第三子即梁簡文帝蕭綱,亦長於文學,第七子即梁元帝蕭繹,生平著作甚多,今存《金樓子》輯本。隋末,有後梁宣帝曾孫蕭銑,於618年稱帝,都江陵,割據長江中游等地,有兵40萬。唐代有蕭瑀、蕭至忠、蕭嵩、蕭華、蕭復、蕭俛、蕭鄴、蕭寘、蕭仿、蕭遘等10人任宰相。遼國有景宗後蕭太后,聖宗時攝國政,還有大臣蕭思溫、蕭孝穆、蕭惠、蕭奉先,將領蕭撻凜。
在古代,肖姓極為罕見,歷代史書都很少見到,甚至連宋代《百家姓》、明代《千家姓》中都不曾見到肖姓,只是在明凌迪知的《古今萬姓通譜》中,才首次出現了“肖”姓,載漢代有肖安國、肖紹;明時有肖靖者,宣德時舉解元等等。在廿四史中,也惟有《遼史》、《元史》提到有肖姓人物,均是少數民族。所以姓肖的大官也沒怎麼聽說過,即使有也是近代建國後的。
也有說肖姓是蕭姓的俗稱。古代姓蕭的大官有很多:
蕭何,蕭姓最早的名相。漢初大臣。曾為沛縣吏。秦末佐劉邦起義。他隨起義軍入咸陽即收取秦政府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和當時的社會情況。楚漢戰爭中,薦韓信為大將,以丞相身份留守關中,輸送土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起了重要作用。後封酇侯。定律令制度,協助漢高祖消滅異姓諸侯王。
蕭望之,為西漢大臣,宣帝時歷任左馮翊、大鴻臚、太子太傅等官。公元前51年曾主持會議,評議儒生對《五經》同異的意見。元帝即位,以師傅甚受尊重。
南朝時的蕭姓大官,均出自南蘭陵蕭氏家族,例如:齊武帝次子蕭子良,封竟陵王,官至太傅,曾延攬文士,抄五經百家,編成《四部要略》千卷,又著有內外文筆40卷;南齊宗室蕭子云,通文史,著有《晉書》110卷,又善草隸書;梁武帝蕭衍,長於文學,精樂律,並善書法;蕭衍之弟蕭宏,為大富翁,家有庫房百間,積錢3億餘,他物不計其數;蕭衍第三子即梁簡文帝蕭綱,亦長於文學,第七子即梁元帝蕭繹,生平著作甚多,今存《金樓子》輯本。隋末,有後梁宣帝曾孫蕭銑,於618年稱帝,都江陵,割據長江中游等地,有兵40萬。唐代有蕭瑀、蕭至忠、蕭嵩、蕭華、蕭復、蕭俛、蕭鄴、蕭寘、蕭仿、蕭遘等10人任宰相。遼國有景宗後蕭太后,聖宗時攝國政,還有大臣蕭思溫、蕭孝穆、蕭惠、蕭奉先,將領蕭撻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