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看動畫的90後
-
2 # 小清影視
絕對是好片。我看到的是一個卑微的小人物在環境面前的無力和憋屈,樹先生是聰明的,儘管他外在讓人錯以為他是一個傻傻的人,不尊重和踐踏他的人才是傻瓜。
小梅愛上樹先生,我想也是因為樹先生懂她,因為樹先生善良敏感的心。樹先生給小梅的兩條簡訊寫得美好又風趣“你知道嗎?當我們相視的一刻,就是這世界最美的瞬間,就算給我個村長我也不當。”電影結尾時,樹先生想象著小梅懷著孩子回來找他,而且開口說話了:咱們回家吧。看到這,我有流淚的衝動。Hello,樹先生,看著看著,真希望王寶強所扮演的“樹先生”能夠美夢成真。
《Hello!樹先生》是賈監製的電影,反映了對於八十年代嚴打的批判!該片獲得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王寶強和第19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最佳影片獎。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去看看吧,最起碼王寶強青澀的表演就值得去觀看。
-
3 # 週週看影視
簡單說來就是一部精神病人養成記。從樹的爸爸失手殺掉他的哥哥,開始揭露家庭教育的悲劇,側面批判80年代社會風氣的極端,一面是改革開放接受新文化的影響跟衝擊,一面又是社會原有的保守,最終造成樹的哥哥之悲劇,關鍵詞80年代的流氓罪樹的回憶跟夢中出現父親的形象從來都是冷酷嚴肅的,令人感到恐懼,樹也是及其緊張害怕的。電影后來出現樹把父親掐死的畫面,那應該是他潛意識裡對抗掙扎而不是過去的痛苦回憶,因為在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已經死了在樹的印象中哥哥是很快樂親近的,總是給與他鼓勵跟指引。注意哥哥的打扮,髮型是當年最流行的批頭士髮型,蛤蟆墨鏡,加上有些浮誇的動作,這在現在給人一種浪蕩青年的感覺,但也很可愛,但是在八十年代卻是非常令人詬病的,這是反映兩代人意識形態上的代溝
-
4 # 漠風緣魔術
我覺得或許這部電影會像“樹先生“一樣與當前的中國電影氛圍格格不入,但導演既然選擇把電影當做自我表達的工具,就必須做好準備接受由於觀眾不買單而帶來的票房落差。
仔細想來,我們每個人,在人生某個時刻也會變成樹先生。用盡全力想要融入主流社會,到最後卻失敗,被漠視,被邊緣化,不知道未來在哪裡。
以上的分享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只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樹徹底瘋了,他獨自行走在山丘上,望著這個給他帶來無限痛苦的村子,這個悲慘的世界,任誰喊他他都不回答,只是舉著無處安放的雙手,獨自前行。
沒有人能夠拯救樹,樹不僅僅是代表一個人,這代表的是一個群體。而“樹上的樹先生”這一意象也隱喻像“樹”這樣的村民在城市化過程中逃無所逃的生存境地。
回覆列表
這部戲定位是喜劇電影。
看完後沒看出哪裡喜劇來,反而看的很壓抑,
影片後面他哥哥的反覆出現也寓示著他需要親人的慰藉,鼓勵和建議。他死去的父親從影片的開始就一直出現在他的癔想中,每次出現都是一副不怒而威,讓人不寒而慄的表情。他想念他嘻嘻哈哈的哥哥,開心活潑的哥哥,等他終於把哥哥招進了癔想之中,他也真正瘋了。
“相思是病,相憶是酒,你就像那菸酒搞得我煙不離手,酒不離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