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小虎說
-
2 # 春華秋實284761848
和孩子溝通首先要和孩子做朋友!做知心的無話不談的朋友!
再之取得孩子信任,不要取笑孩子幼雅的想法,為孩子保守秘密!
-
3 # 小趙美食雜談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有職責和義務去主動與孩子做好溝通!在實際溝通交流中,要講究方法和一定的技巧!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用不同的方法。
要真正與孩子融為一體,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來了解孩子的心理。不要像有的家長,搞什麼獨斷專政主義,那些的話,孩子就會滋生一種逆反心理,容易造成心裡的不健康等行為。
總而言之,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要扮演多種角色,讓孩子願意與我們交流,這樣才能有一個很好的效果!
-
4 # 明月入懷618
父母和子女之間缺少了溝通,不但不能使孩子更好地成長,還有可能使他們走上一條不歸路。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是說一個高中女孩,搬家後父母把新書桌的鑰匙給了她,她把自己所有的秘密都鎖進了書桌,可是有一天她發現自己的日記本不見了,正在她急著到處找是,母親走了進來,把日記本狠狠地摔在了桌上。她不敢相信父母竟然偷看了自己的日記。她很是傷心,最後含淚從視窗跳了下去,就這樣結束了她年輕的生命。
因此,溝通無處不在。溝通不好,即使外面Sunny燦爛,心裡也是陰暗。但是溝通好了,哪怕是寒冷的冬天,心中快樂的花朵也會綻放。
溝通的方式有很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手機簡訊,電話,電子郵件成了人們交流的方式,書信以慢慢退出交流的舞臺,可我認為書信有著神奇的力量。
兒子14歲的時候,考入了離家80裡地的縣重點高中。剛開始的時候不適應,非常想家,我恐怕影響他學習沒給他買手機,他就用公用電話給我聊天,一週話費40多元,我發現:他越打電話越想家。於是我告訴兒子不要打電話了,我給你寫信,你想家時就給我回信。
第一次我寫到:“兒子,家是溫馨的港灣,但不是你一輩子停留的地方,真正的男子漢就應該走南闖北一身膽,真正的男子漢就應該襟懷坦蕩天地寬, 真正的男子漢就應該堅強又勇敢!毛澤東、劉少奇的子女去蘇聯學習時都很年幼,他們能不想家嗎?但他們知道:去外國學習接受先進的文化,更是為了鍛鍊他們的意志。鄧小平去法國勤工儉學時才16歲,是被法國優秀文化傳統所吸引。是懷著振興中華,挽救危亡,追求新思潮,向西方學習的目的,遠赴法國勤工儉學的。 兒子: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在跪著看他,希望你聽媽媽們的話,看過這些有所啟發。”
兒子看過之後回信啦:“媽媽,請原諒兒子的不懂事,我知道:吃苦是成長的必然經歷,也是成長的養分。一個人受的挫折和他的成功成正比。我一定要慢慢適應,適應這裡的一切,老師、同學、環境。媽媽,請您放心,您的兒子會照顧好自己,您的兒子會拼命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來報答您!”
後來,每當兒子取得好成績時,我和他一樣高興,寫封信祝賀他並告誡他:不要驕傲。每當兒子成績不理想時,我一一問明原因幫他分析,生活中兒子遇到了挫折,我就給他講述一個個哲理故事啟迪他、疏導他。
為了培養兒子善良的品德,我寫到:品行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石,為人要善良,做事要有良心,善良是人性中最崇高的美德,行善是生命的黃金,行善積德的人,令人敬佩。善良會收穫希望,會讓愛生愛。
宋朝名宰相范仲淹,有一次在蘇州買屋居住,一位風水先生盛讚此屋,風水極佳,後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風水能使後代顯貴不如改為學堂,讓蘇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學,將來眾人的子弟都能賢達顯貴,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顯貴,豈不是更為有益嗎?於是立刻把住宅捐出來,改作學堂。實踐了年青窮苦時念念利益眾生的宿願。不久范仲淹四個兒子長大成人,均聰穎非凡德才兼備,分別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孫都賢達顯貴,綿延不絕,傳至今已八百年了,蘇州一帶範氏後人依然興旺。
又寫到:俞敏洪的成功基於他的品行。他非常願意去幫助別人。他從小就特別熱愛勞動,幹農活,幹家務活,在他14歲的時候,就獲得了縣裡的插秧冠軍,17歲時,是縣裡優秀的手扶拖拉機手,從小學一年級起就一直打掃教室衛生。到了北大以後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為宿舍打掃衛生,這一打掃就幹了四年。宿舍從來沒排過衛生值日表。他的新東方成功後,為甘南建立了希望小學,向甘肅捐款300萬,2008年又向汶川捐款300萬。可是10年後的1995年,新東方已經做到了一定規模的時候,他的許多同學包括班長王強都紛紛從加拿大和美國回來,給俞敏洪幫忙。他們說: “俞敏洪,我們回來是衝著你過去為我們掃了4年的地,打了4年水。”他們說:“我們知道,你有這樣的一種精神,所以你有飯吃肯定不會給我們粥喝。”這些人的加入奠定了新東方發展的基礎,新東方才會不斷地做大,做成美國的上市公司,做成了今天的規模。”
因此,羅曼·羅蘭說:“99%的努力和1%的靈感,對於成功是不夠的,你還必須要有200%的道德品質作保證。”由此可見,良好的品行是成功的基石。
兒子,“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兒子,為了家庭的和諧幸福,為了家族的繁榮昌盛,讓我們把愛存入愛的銀行吧!
(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就常常對他說: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因為我校有寄宿生,我常常讓兒子給那些家庭貧困的孩子以力所能及的幫助,像,給他們燒點熱水,借給他們點急用的錢,不要他們還了,天冷了,讓兒子給孩子們送去衣服和被子。我們從來沒要過。說個小事,兒子考上大學那年,我在婆家是老二,上有一個哥哥,下有一個弟弟,哥哥三個兒子,上學,蓋房,嫁娶我們幫了很大的忙,可兒子考上大學了,嫂子給兒子100元錢,我說:兒子,你哥哥考上大學時,我給他幾千,他給咱一百,真小氣!兒子說:“媽媽,大娘是農民,一分錢不掙,你一個月幾千,因此,她的100塊也相當於你幾千塊。”)
為了培養兒子的意志力。我寫到:意志力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資本,意志力是人走向成功的有效保障。蘇軾說:“古今古今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惟有堅韌不拔之志 !”
堅強的意志力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猶如空氣、Sunny和水。美國有位心理學家曾對千餘名兒童進行了追蹤研究,30年後總結時發現,成就與智力不完全相關,智力高的人不一定成就高。孩子在你成長過程中,難免要遭遇種種挫折,父母不能保證你一生無憂。只有有了堅強的意志力,才是交給你的子一把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
哥德巴赫猜想,被譽為“數學CROWN上最耀眼的明珠”,為了摘取這顆明珠,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在“四人幫”橫行時,不顧嘲笑和誹謗,在沒有電燈的六平方米的斗室之內進行著艱苦的研究工作,他儘管重病纏身,卻仍然專心致志地向“哥德巴赫猜想”這個數論的城堡挺進,終於獲得了重大成就。貝多芬,這位19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家,作為作曲家,他偏偏在最輝煌的時候雙耳失聰,但是他“扼住了命運的咽喉”,憑藉頑強的毅力,為我們留下了《英雄交響曲》、《田園交響曲》、《獻給愛麗絲》等不朽名篇。尤其是《命運交響曲》,猶如自己人生的真實寫照。
如果一個人缺乏意志力,那麼,即使他生活的條件再好,天資稟賦再高,也只是一事無成,歷史上的江淹,就給了我們一個最真實的例子。(江淹少時孤貧好學,六歲能詩,十三歲喪父,家境貧寒,曾採薪養母。二十歲左右教宋始安王劉子真讀五經,並一度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江淹為官清正,不避權貴,直言敢諫。齊明帝曾當面稱讚江淹:“從宋代以來,不曾有嚴明的御史中丞,君今天可說近代獨一無二了。”他是南朝辭賦大家,與鮑照並稱。是南朝駢文中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中年以後,江淹官運亨通,官運的高峰卻造就了他創作上的低潮,富貴安逸的環境,使他才思減退,到齊武帝永明後期,他就很少有傳世之作,故有“江郎才盡”之說。)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不畏困難,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正如前蘇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說的那樣:“勇敢產生在鬥爭中,勇氣是在每天每天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養成。我們青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頑強、堅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礙”。
給兒子的生日祝福
兒子高考前,是他17歲的生日,為了鼓勵他,我給兒子寫了封信:“我最親愛的兒子,今天是你17歲的生日,媽媽想把世界上的一切美好都送給你!主持人朱軍說過:“就像一條魚一樣,你在小溪里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會想尋找一條大河,在大河裡遊得差不多的時候,你又會奔向大海,人生就是這麼一個過程。今天的你正開始尋找大河,奔向大海!你青春的體內湧動著為自己開創一片新天地的激情,。媽媽相信你:一定能用自己的聰慧、奮進、朝氣,把一個個夢想變成現實。你明天的驕傲從今天開始!兒子:請接收媽媽深情的祝福:祝福你天天快樂,平安健康,成績驕人!”
兒子回信道:“媽媽,我17歲啦,您也辛苦了17年。我會用青春的汗水和堅毅德意志來證明我自己,證明您的兒子是最棒的!無論前方多麼困難,我都不會放棄!因為背後有您,我的至親至愛!媽媽,你的兒子用17歲的青春為您祈禱:希望您健康快樂永遠,希望我們全家平平安安,幸福美滿!”
兒子19歲的生日時,我又寫下了下面的祝福:“兒子,今天是你19歲的生日,媽媽祝福你:生日快樂!天天快樂!快樂無限!平安健康!平安無邊!健康永遠!兒子,當童年、少年的輕舟蕩過一片片漣漪,載著醉人的記憶離去時你又迎來了人生的花季、歲月的珍珠,而今青春的潮水激情的湧起,真的令人愜意!古人云:大學之道在親民、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菜根譚中也說過:以積貨財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國家,可我要說:追逐夢想不要苛刻自己,做你能做的不要累著自己,把握機遇更要珍愛自己,我兒還要長身體!”
兒子回信道:“媽媽,我過生,娘受苦,兒子買個燒餅敬老母。”
媽媽,從小就對我無微不至,為我排憂解難,教我經典的哲理,提高我的各種能力。媽媽,是您給我一片寬大的樹陰,無論在狂風暴雨中或殘酷烈日下,我擁有永不倒下的大樹,既溫暖又幸福。媽媽,您的諄諄教誨兒子牢記心房,您的苦口婆心兒子念念不忘,兒子一定幫你實現望子成龍的夢想。媽媽兒子懇請您停下為子女奔波勞碌的步量,兒子時時刻刻祈禱您幸福安康!
給兒子21歲的生日祝福
我最親愛的寶貝兒子:
再過幾天就是你21歲的生日,媽媽深情地祝福你:幸福萬年長,快樂無邊疆。明天充滿希望,吉祥永遠饒你身旁。
兒子,時間像奔騰澎湃的急湍,它一去無回,好不復返。轉眼間,兒子長成了有情有義,敢擔當,有責任,有思想,知上進的優秀男子漢。媽媽真的很驕傲,一想起這些,我就心情盪漾,閃爍著令人心醉的甜蜜光芒,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幸福感。渾身充滿了力量。真的感謝上蒼,賜給我這麼Sunny,善良,懂事的好兒子。感謝上蒼賜給我一個有理想,有志氣,有思想的好兒子。但願來生我們還做母子。
兒子,你是媽媽的心肝,是媽媽全部的希望,你是我的天,你是我的山從你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就把堅強融在你的血液裡。無數次告訴你:摔倒100次要101次爬起。做什麼事都要有毅力,好的態度是解決困難的動力,靈活的思維,超群的領悟力是捷足先登的武器,堅持不懈,愈挫愈勇將會是你無人能敵。這些是你攀登成功之路的雲梯,一定能把你輝煌的人生托起!媽媽時時刻刻為你祈禱,祈禱全世界的一切美好屬於你!
兒子,柳青說過:“人生的道路固然漫長,但緊要處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今年,又是你人生道路上非常關鍵的一年,你要把握機遇,掌握最新資訊,保持良好的心態,持之以恆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你比我明白,表面學習是枯燥乏味的,但是你明晰了前進的方向,堅定了信念,就會帶著激情,揣著快樂,一道題一道題踏踏實實地練,來不得半點的馬虎和浮躁,慢慢地進入角色,就會越學越充實,越學越帶勁,恍惚間,你學習起來就得心應手了。這其中的喜悅之情真的無法言表。是嗎?兒子。
兒子,“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任何事都要有縝密的思考,周密的籌劃!但更多的是要有行動,行動要早要快、要有力度,要有效率。不能為趕進度進度而趕進度,這樣效果很差。再好的計劃也是一紙空文,自欺欺人。
你應該不會忘記,高中時,按照你的智力水平第一年考個一本,第二年考個北理不成問題,可是由於自己的控制力不好(好的控制力是成功的法寶,控制力包括很多方面)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失去了很多自我綜合提高的時機!如今在你人生的又一轉折點上,一定要牢記這些寶貴而又慘重的過去,要竭盡全力,毫不懈怠,補回過去的損失!
兒子,根據自己的情況,結合實際,確立自己的目標是很關鍵的。所以,你既不能好高騖遠,又不能目標太低,但還要“取法其上”,目標高遠,併為之努力奮鬥,才有可能登峰造極。
兒子,青春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只有用勤奮去開拓,用汗水去澆灌,才能獲得一個碩果累累的金秋。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的瓊漿;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嚮往編織的彩虹;青春是用永恆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勁築起的一道鐵壁銅牆。
信念是人生的太陽,它將永遠照耀著你的人生之路。只有用拼搏的臂膀,勤懇的雙手,才能托起你人生燦爛的朝陽。美國哲學家愛默生說:“人的一生正如他一天中所設想的那樣,你怎樣想象,怎樣期待,就擁有怎樣的人生。”世界著名博士貝爾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至理名言:“想著成功,看看成功,心中便有一股力量催促你邁向期望的目標,當水到渠成的時候,你就可以支配環境了。”兒子,相信自己,成功就會在你心中永駐。
毅力是成功的基石。一把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
兒子,放下雜念,抗住一切干擾,開啟前進的行囊,輕快地向前邁進,邁進,再邁進!成功永遠屬於你!!!
兒子,歷來學習之道,有張有弛。你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千萬不要睡得太晚,每天多吃點營養的東西,中午休息休息。其他的可以彌補,唯有身體得從娃娃做起。兒子,把媽媽的話記在心裡,千萬別太虧待自己。
就此止筆吧,兒子。
深愛你的媽媽
2013年4月12日上午於辦公室
兒子高考前情緒不穩,我用封封書信開導他,使他順利地通過了高考。2010年兒子上大學了,我給他買了部手機,我們娘倆就用手機簡訊來傳遞我們母子之間深厚的感情,我們娘倆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都談,天文、地理、文學、歷史醫學、保健無所不及。
兒子上大學了,我又給他寫道:“成熟,不是以生理的發育來衡量,而是以心智為準則,成熟最基本的表現是關心自己的前途,也創造自己的未來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了憂患意識,不再停留幼年時的幻想、少年時的夢想,而是指向理想的實現。我常想:‘是什麼使人成熟,是環境的壓力和個人的憂患意識。這就是高考前2個月你發奮用功的原因。人生就是這麼一個過程,過去了高考哪個階段今天你又面臨著新的挑戰,只有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先後,而明於取捨與進退。才能如願以償。千萬不要落入誤區,不要進入別人的圈套,而耽誤了自己的前程。因此,你從一上大學就要明白這些。一開始就用方法、用智慧、用工具追上去!就像一群人賽跑,如果不能一開始就鑽到人前,後路更難走!兒子,快快收拾前進的行囊吧!”
平時,一看到好的文章,無論是做人、做事還是做學問的,我都透過書信和兒子“交流”。
這一封封書信像汩汩清泉流入了兒子的心田,滋養了兒子成長的根基,更加深了我們母子的深厚感情。現在,兒子在大學裡成績優異,期期專業第一名,被選為黨員、優秀團支部書記。獲得東北四省大學生比賽一等獎,保研人員之一,今年學校選派10名去美國勞倫斯大學留學學生,其中就有我兒子。由於其他原因,沒讓他去。
每當想起這些,我的心情立即盪漾,心裡閃爍著令人心醉的光芒,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幸福感。
-
5 # 張三丰ZSF
第一,多陪陪孩子玩遊戲,在遊戲中和孩子建立好的親子關係,從而實現更好的溝通。我們可以在和孩子玩遊戲的過程中建立好更好的溝通關係,讓孩子覺得我們是可以信賴,從而教育好孩子。
第二,學會用溫柔的方式和孩子講道理。我們想要和孩子實現更好的溝通,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到以理服人,讓孩子覺得我們這樣做這樣說是對的,那麼溝通就完美了。
以上兩點就是實現和孩子更好溝通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
6 # 小寧大遠養成記
想要和孩子溝通,就要融入孩子的生活,並以身作則。
按照孩子們的回憶,早期查理芒格忙著掙錢時,和孩子們溝通相對較少,但經濟條件稍微穩定後,芒格是和孩子們有很多交流的。
他經常和家人圍坐一起吃晚飯;晚上一邊看書,一邊會在家人的閒聊裡插上幾句;他會給孩子們講他認為值得尊敬和不值得尊敬的人的故事來教育孩子,會以身作則影響孩子,而不是高高在上指責誰做得對或者不對。
孩子明確的為人處世的原則:
盡你所能。
永不撒謊。
言出必行。
永遠不要找藉口。如果開會就早點動身,別遲到。真的遲到了,不要絞盡腦汁解釋,直接道歉。
儘快下決定,別把別人晾在那裡不給回覆。
儘可能體面的做事。你在某個地方的所作所為,日後會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幫到你。
-
7 # 春蠶媽媽
從孩子1歲開始,到8歲,跟孩子一起做飯,能夠改變自己,改變家庭,更能改變孩子。
對孩子而言,他們能夠在做飯的過程中,學會最簡單的數學、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做事情的條理性,以及合作精神,同時也能培養他們對飲食和家庭的責任感。更重要的是,也能解決孩子吃飯的問題,孩子自己親手做的飯菜,總是倍加珍惜。
首先,孩子獲得有用的知識:1.如蔬菜和麵粉的稱量,對於雞蛋的數數;2.孩子6歲以上,可以教給他們一些發酵的知識,以及酸鹼反應;3.提高閱讀能力,透過閱讀食譜,甚至自己上網查詢食譜,能提高孩子的閱讀和動手能力。
其次,孩子的生活能力,特別是安全意識。記得關煤氣,鍋燒熱的時候,下菜記得遠離。摘菜完畢記得洗手。
然後,培養團隊意識,如果要做一盤葷菜,或者做一個麵包,媽媽、爸爸和孩子的分工。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享受團隊的成就感,也意識到如果自己的任務沒有完成,甚至質量一般,會影響到最終成品的菜品的質量。做飯後的洗完和掃地,也能讓孩子意識到默默無聞為他人奉獻的樂趣和心安。
最後,孩子會非常熱愛吃飯,沒有太多吃飯的問題。而且透過自己參與做的飯菜,能主動提出飯菜改善的建議,讓家庭的飲食更適合每個成員口味。
孩子不同年齡,能夠在廚房幫上不同的忙。1-2歲,給媽媽遞食材,簡單的稱量,如鹽和麵粉的重量。3-4歲,孩子可以打雞蛋,摘菜、洗菜,給正在生長的菜園澆水,新增胡椒和油鹽醬醋等。5-6歲,自主閱讀食品、做雞蛋,獨立做簡單的炒菜。7-8月,獨立閱讀食譜,根據食譜買菜、炒菜、擺盤等。能獨立完成烘焙。
-
8 # 花謝花開
分享一下自己的親身經歷!
孩子今年十歲,很少和我有溝通交流。因為之前公司正處於發展關鍵階段,我常年無休,沒有時間去了解孩子的心理,慢慢地,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少,甚至孩子和我超不過三句話就吵架,我很苦惱。
後來我看到孩子和父母吵架跳樓的新聞,我慌了,我覺得我應該做點什麼去改變我們父子之間的關係。我想了很多辦法,給孩子買禮物,買玩具,給錢,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我都儘量滿足,可是收效甚微。孩子依舊對我不冷不熱。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失敗的父親。
後來,偶然間得知鄰居和孩子相處的很好,於是專門去請教,鄰居說他經常和孩子一起玩耍,不管工作再忙每天都要抽出來時間陪陪孩子,但是這是一個長期培養感情的過程。於是他推薦我和孩子一起學習少兒程式設計的親子課,可以很好的加深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交流溝通,交流多了,關係自然也就緩和了。現在已經陪著孩子學習半年了,孩子現在和我的關係已經很好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有時候晚上下班回家,兒子還會和我分享他自己完成的作品;上個月我生日,孩子還專門給我做了生日祝福的動畫,真的很感動。
-
9 # 藍溪客廳
孩子今年十歲,很少和我有溝通交流。因為之前公司正處於發展關鍵階段,我常年無休,沒有時間去了解孩子的心理,慢慢地,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少,甚至孩子和我超不過三句話就吵架,我很苦惱。
後來我看到孩子和父母吵架跳樓的新聞,我慌了,我覺得我應該做點什麼去改變我們父子之間的關係。我想了很多辦法,給孩子買禮物,買玩具,給錢,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我都儘量滿足,可是收效甚微。孩子依舊對我不冷不熱。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失敗的父親。
-
10 # 幸運媽媽何小貓
在很多父母的認知裡,孩子是我生的,孩子是我養的,那麼這個孩子是完全屬於我的。
所以我要和他怎樣去聊天怎樣去溝通,這是一個無聊的問答。
可是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發覺到孩子臉上的不快樂了嗎?
你們口中所謂的“我的孩子不聽話”真的就是一個讓你煩惱無比的問題嗎?
你是否想過和孩子在溝通上存在著分歧和不理性呢?
在我看來,溝通分為以下六種方式。分別是:命令、評判、說教、建議、引導和分享。當然,這就是一個遞進關係,越後面的越能收穫溝通想要達到的目的,反之亦然。
命 令這個很好理解,我命令你怎麼去做。
“我是你的爸爸/媽媽,這事你按我說的辦;我走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我比你有經驗;我都是為你好……”這樣的話你說過嗎?
命令這種方式有它自己獨有的優點:不廢話,省時省力,一步到位。
那為什麼我們又說這種方式是最不好的呢?
因為它的缺點更是顯而易見:不尊重、不考慮孩子的感受,沒有合理和明主地聽取意見,所導致的直接後果是孩子的“不服從”,就是大家口中的“不聽話”。
可是父母們,你們真的需要一個“聽話”的孩子嗎?
在我看來,一個“聽話”的孩子,他所缺失的其實是人生最為寶貴的品質之一——有主見性。
所以爸爸媽媽們,溝通時還是少用命令這種對立關係的方式吧,除了在非常緊急、特殊的情況下使用,一般平時和孩子交流溝通時不建議大家採用。
評 判就是我們常說的對當事人進行評價、批評。
“你這個孩子就是這樣,叫你好好練字你就不聽,你就是懶,寫字寫得這麼醜還不用心……”
這種“貼標籤”式的說辭,你有過嗎?
在我看來,這類話說多了孩子自己也就跳進了你給他固定的那個圈,也就給自己貼上了這樣的標籤:對,我就是懶,我寫的字就是醜。
久而久之,他就有了此類固定思維,想要在此方面重新獲得自信則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並且過多的單方面評價會讓孩子產生距離感和被孤立的感覺,進而影響了最為可貴的親子關係。
說 教即說服教育,用講大道理的方式來改變別人對事情的感受。
“我這樣做還不是為了你啊,你怎麼就聽不進去呢……”
我不知道大家的感覺,但我個人很反感這種說教。
“苦口婆心”在現代的家庭教育中,我個人認為發揮的作用並不大。
聽不進去的孩子把這當成了耳邊風,能聽進去的更糟,直接導致成人化的合理思維掩蓋了孩子內心的感受,進而影響其情商越來越低,得不償失啊。
建 議提醒的意思。
建議是個很委婉的概念,這樣的父母不強勢、不專制、比較民主。
但你必須知道,在你對孩子提出建議前,你對自己的孩子、對你想要溝通的物件、事物得有足夠的瞭解,不然你提出的建議不恰當,對方不願意接受從而導致溝通失敗。
所以,我們在給孩子提出建議和意見之前,不妨先多花點心思去做了解,再在適當的時候給出一點點適當的建議。
引 導即嚮導、引領的意思。
當孩子遇到問題找你溝通時,你不妨問問:“你想怎麼處理”、“你覺得應該怎麼辦”、“你的想法是什麼?”等,讓孩子感知到你對他的關注和真誠。
但此方式對引導者有較高的要求:有耐心,善分析,懂感受。
也就是說,在孩子向你發出想要溝通、交流的訊號時,你必須和他站在統一戰線上,有耐心地聽他描述,對其表達的語言進行分析,感知他背後真正想表達的內容,讓孩子感受到你在關注他,你是真的懂他。
分 享當你發現孩子情緒或者行為有不妥時,
或是當孩子有什麼問題需要和你溝通時,
我們做父母的不要去直接指出對方的不足,
試著“顧左右而言它”,
說說自己的體會和心得,
你在面對相似問題時的你自己的經歷、感受、所見所聞等。
上學期的一天,我兒子放學回家無精打采地對我說:媽媽,我覺得現在作業越來越多了,我感覺上學好累。當我聽到這話時,我知道他今天肯定是在學校發生了什麼,因為他平時不是這樣的。我立馬停掉手裡的工作,不慌不忙的坐下來和他聊了一會兒,才弄清楚原來是在課堂上,他因為書寫不工整被老師說了一下。我當時想:我的孩子願意和我聊,說明他內心是想和媽媽分享他的心情,想從我這裡獲得支撐感的。此時如果我只是一味的指責並告誡他上課要聽老師講課啊,好好書寫之類的廢話時,除了讓他反感和沉默,或許更大的損失是他從此再也不想和我說此類話題了。所以當時我沒直接就他這個話題給出迴應,只是以講故事的形式給他講我小時候因為不嚴格要求自己而和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再聯絡到我現在工作內所遇到的人和事,加以分析嚴格待己的益處。孩子聽了後高興地說:“好了媽媽,我先去做作業了。”
從那次溝通後孩子沒再因為此類問題向我訴說過,而是每天都興高采烈、自覺自願地去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所以透過分享讓孩子自己去實踐,再到生活中去收穫和總結。我們作為家長,適時地給予他你想傳遞的能量,我想這才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回覆列表
什麼叫溝通呢?
首先,我們要把溝通這個詞把它拆開來說,分為兩個字來理解,溝者,渠也.通者,連也.所以溝通本身的意思是藉助某種渠道使雙方能夠通連.所以溝通一定要強調一個渠道。
就是這種渠道,使我們和孩子能夠相互通連,痛者不通,通者不痛.這八個字是皇帝內經裡面的八字箴言.如果你和孩子說話,孩子總是不搭理你,總是回覆三個字,嗯,啊,哦,說明此時溝通的時間不對,主題不對,或者溝通的內容不對,這個時候應該停止溝通,不要再繼續說下去了,再往下說,就變成嘮叨和說教了。
一定要牢牢記住,沒有迴應的溝通就是說教。
溝通到底有哪些渠道.其中,說話,聊天叫做第一種渠道,也稱為口頭語言,可惜吸收率最低,只有7%,是最常用的溝通方式, 所以溝通有一條定律,叫做73855定律.也就是三種渠道吸收率的問題,口頭語言吸收率只有7%,也就是說我們和孩子說100句話,孩子只聽進去7句話,其他的93句是合理的廢話,孩子是左耳進、右耳出,都流走了。
不說有沒有溝通呢?記住6個字:說不通,寫得通。於是,進入第二個溝通渠道:文字語言溝通,文字語言的吸引率達到38%,也就是我們給孩子寫100句話,孩子能看進去38句話。
比文字語言吸收率更高的是肢體語言,肢體語言吸收率高達55%,所以合起來就是“73855”定律。
經過我們多年的青少年研究發現一個小秘密,即我們如何去用肢體語言跟孩子溝通呢?肢體語言包括:拍肩、擁抱、翹起大拇指,然後,微笑啊、愛、關注等等,然後你的表情這些都叫肢體語言。
如果你們家是個男孩子的話,這個做爸爸的要經常拍拍兒子的肩膀,因為父親的拍肩傳遞的是一種力量,搭背都沒問題,千萬不要一個前一個後,一定要平行的走到一起,適當拍兒子的肩膀,其實就是告訴兒子,你長大了,你是小小男子漢了,你長得跟爸爸一樣健壯了,同時,和爸爸一樣擔當。
那如果你們家是閨女的話,我們也發現這個規律,媽媽要多擁抱女兒,因為媽媽的擁抱、摟抱是一種溫暖的傳遞,是一種細膩的情感,因為媽媽跟孩子連結的永遠只有一個字:“情”,所以我們經常談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從來就沒有讀過“爸爸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所以媽媽和孩子連結的是一個“情”字,爸爸和孩子連結的是一個“義”字,情義無價就是這樣子來的,所以爸爸傳遞的上力量精神導師。
我們大家都讀過朱自清先生寫的背影,就是寫父親的背影,我們從來沒有讀過媽媽的背影,所以媽媽要多擁抱。
有的媽媽也告訴我,我也想去多擁抱我的女兒,可是我一抱她,她就像刺蝟一樣遠遠地躲著我,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從小沒有抱習慣。所以,各位家長如果你的孩子現在還很小,你現在就應該多擁抱她,這種肢體語言特別重要。
總結來就是:口頭語言少用,文字語言偶爾用,肢體語言多用。
期待有更多機會更全面的分享溝通的藝術與策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