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靈有語
-
2 # 王班長論教育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看在你心裡哪個比重更大。追隨心裡的想法就好!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如果家裡條件很好,而且不在乎工作的那點收入,那完全可以全職在家培養孩子,我身邊這樣的家庭也不在少數,爸爸負責賺錢養家,媽媽負責照顧孩子生活起居和學習,不過都是有個前提,家裡很多都是做生意的,一個人賺的基本上都可以滿足家庭開銷。還有一種就是家裡光靠收租都遠遠高於打工賺錢,上不上班都不會影響家庭生活條件。如果是這樣是可以考慮全職培養孩子,關鍵一點就是不差錢。
現在很多重點學校面試時候要求家裡有個全職家長輔導孩子學習,個人認為這本身就是一個變態的要求,非常不可理喻,孩子的學習成長為什麼一定要捆綁家長的生活,社交,工作。我的理解應該就是學校可以透過這種方式篩選家庭條件的優劣,以達到很多學校可以肆意斂財的目的。
從小學階段就是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因此,每一個家長都要重視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參考做法如下,1.培養獨自完成作業的習慣,一開始可以陪著孩子完成作業,逐漸放手,最後只負責檢查監督,讓孩子的事情自己完成。2.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很多孩子都有拖拉的毛病,或者丟東往西。要鼓勵孩子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專心,睡前收拾自己的東西並歸類。3.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主動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4.遇到不會的問題能夠自己動手解決,可以查閱資料,上網搜尋,求助別人等方法!5.注重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聯絡生活學習,在生活中多運用。
-
3 # 夢雨無聲
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如果是全職媽媽沒必要,只要時間安排合理,完全可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可能一些媽媽的工作會比較辛苦,時間也很緊張,這就需要媽媽們辛苦一點了,為了我們孩子的未來,現在的苦真的不算什麼~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執行,如果是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孩子小時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有一個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氣力=後期教育花一噸的氣力。說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如:幾年前,當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聚會時,記者問其中一位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科學家平靜的說:“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做錯事要道歉,仔細的觀察事物。”這位科學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說明了兒時養成的良好習慣對人一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當然,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是如此。
一、什麼是學習習慣呢?
學習習慣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學習情景下自動的去進行某些活動的特殊傾向。也就是說到了一定時候,孩子會自動地學習。如:有一個老師的孩子去上海參加一個全國性的競賽,帶隊的老師回來後很有感慨的說了一件事:那天在輪船上,晚餐後,同學們都在甲板上觀看風景玩去了,過了一會兒,沒經任何人提示,也沒任何人要求,該做功課的時候了,那個老師的孩子就獨自到船艙裡拿出書本,旁若無人的開始學習起來——帶隊的老師感慨道:那就是習慣。
二、怎樣科學的引導孩子習慣的養成呢?
孫雲曉教授的公式是培養好習慣用加法;克服壞習慣用減法。
那怎麼說培養好習慣用加法呢?如培養孩子愛畫畫的習慣,今天叫他畫一隻小兔子,明天畫小兔在吃青草,增加畫青草或草地,後天在草地上畫幾朵花,再後天在天上畫白雲太陽。這樣一天一天的增加,畫畫的好習慣就自然的養成了。
克服壞習慣怎麼用減法呢?如孩子坐不住板凳是正常現象。一位細心的媽媽觀察寫作業的兒子,一會喝水,一會撒尿,不到一小時出來四五次。這位媽媽看在眼裡卻沒有急於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寫作業前給孩子提了個建議:坐下前把該辦的事辦好,我看你寫作業時出來3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媽媽的鼓勵下果真少出去一次;過幾天媽媽又提議再減少一次,孩子又輕鬆做到了。父母的要求依次遞減,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業寫完,既幫孩子克服了不良習慣,更重要的是保護了孩子的自信心。好習慣的養成不在一朝一夕,貴在長久堅持。
有的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讀書(看書)不感興趣、觀察事物粗心、記憶力差等情況,以上這些都是影響孩子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因素。針對孩子這些不良的學習習慣,下面從學習興趣的培養,注意力的訓練,讀書習慣的培養,主動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記憶力的訓練五個方面向家長介紹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
(一)、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孩子興趣的產生往往是在小時候。不同的年齡段,由於各自不同的素質,孩子的興趣往往有自已的獨特性。孩子興趣的發展和表現,往往是他天賦和素質的先兆。家長要經常問一問孩子的興趣是什麼,要引導孩子不斷髮展興趣。有位學者曾把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向上的積極性比作父母撒在孩子心田裡的一粒小小的火種。當父母將這粒火種在孩子心中點燃的時候,就像面對需要點燃的一堆柴草,小小的火種落在上面,風大了就會吹滅,風小了燃不起來,柴草太緊了不透風,太鬆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溼了還不行,這時候,你要小心呵護這小小的火苗,要“哄”著它一點點燃起來,旺起來,最後成為熊熊烈火。
那麼,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1、增強學習快感,培養直接興趣。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說過:他不贊成有人說他是“刻苦”學習的,因為他在學習中從沒感到“苦”,相反,體會到的是無窮的“樂”。學習若能給孩子帶來快樂,那麼孩子一定會喜歡學習,年齡越小的孩子,學習興趣越是以直接興趣為主。例如:有的孩子喜歡畫畫,可能是他樂意用五彩的蠟筆在紙上塗抹,看著五彩的線條在紙上延伸、擴充套件,他的思維、想象也跟著任意遨遊、旋轉;也可能是老師經常表揚他,雖然他畫得並不怎麼樣。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習變為快樂的事呢?
首先,多表揚,少批評。要善於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有些家長開口閉口就是“這麼簡單都不會,光知道玩”,本是恨鐵不成鋼,卻不知好鋼已在批評中鈍化了,日久天長孩子總覺得自已很差,總有錯,在學習中有壓抑感,於是厭惡學習。如果孩子是真的做錯了,當然也要給予批評,讓孩子明白大人為什麼要批評他,讓他明白道理。
其次,使孩子一開始就有成功的體驗。成人要儘可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識,一開始就讓孩子學懂,這樣既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體驗了學習的快樂。
2、明確學習目的,培養間接興趣。
優秀家長的經驗也證明:學習目的的教育應該聯絡孩子的思想和實際,堅持耐心細緻的正面教育,透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絡起來,這樣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孩子在學跳舞,她不喜歡舞蹈基本功練習,吃不了這個苦,但是她對學習舞蹈可以參加各種演出表演活動的結果感興趣,這種興趣可以促使孩子去從事基本功練習的活動。所以家長們既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興趣,激發其勤奮學習,更要透過學習目的教育來提高孩子的間接興趣。興趣在活動中的動力作用,已為不少心理學家所承認。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把興趣說成是“能量的調節者”。中國著名心理學家潘菽認為:“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就可以激起他對學習的積極性,推動他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
3、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學習興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的持點,成人應充分利用它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有的孩子把鬧鐘拆開,有的孩子不停問為什麼、家長若不瞭解孩子的特點把這看成淘氣、搗亂,對孩子採取批評、冷淡、不理睬的態度,就會損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長,挫傷他們求知的積極性。另外對孩子的提問要積極回答,如果不會則可告訴他弄明白後再告訴他,但是說到要做到切不可敷衍了事 。如果家長是騙騙他,以後孩子不懂的問題他也就不問了,這樣就會戳傷孩子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4、創立有利於學習興趣培養的外部環境。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長出好莊稼,只有良好的家庭環境才可能培養出智力優秀、聰明活潑的孩子。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熱愛學習。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身教重於言教。若父母督促孩子要努力學習,而自已卻常常通宵達旦地打麻將,那麼孩子感興趣的恐怕不是如何搞好學習,而是如何玩好牌;學習的恐怕不是科學知識而是玩牌竅門了,若父母飯後捧一本書,伴一杯清茶,端坐書桌前,伏案寫作,孩子耳濡目染,也會經常看書、學習。
(二) 、有效的注意力訓練
良好的注意力是伴隨幼兒成長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幼兒期養成良好的注意力,是長大成人後成就一番事業的基礎,但幼兒的天性就是好動、好玩、很難專心致志地去做某一件事情。因此,在“集中注意力”的針對性訓練中,一定要創造出“層層遞進,出人意料”的梯度感,讓孩子的心神不會煥散,這裡是一些培養幼兒注意力的經驗:
1、複述性練習
讓孩子看書5——15分鐘(按孩子的年齡來控制時間),立即合上書,要求孩子按你的要求“複述”故事。為防止孩子摸準你的要求,“複述”的內容可以靈活多變:如可以提幾個主要問題,圖書上有誰,在幹什麼。書上的人或動物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書上還有其他什麼東西。可以讓孩子把看到的動物形象畫下來。最後可以讓他重新再看一遍書,幾次後,漸漸地孩子就會逐步理解集中注意力的必要了。
2、 拼圖及七巧板練習
這是二維空間中最有效的集中注意力 的練習專案,要求孩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連續不斷的判斷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而這種遊戲的挑戰性又會給孩子帶來成就感,成就感是孩子將注意力集中到底的一個巨大推動力。在我兒子還是2、3歲時,我就買了一種最簡單的拼圖,一開始我自己拼給他看,然後慢慢的他自己會拼了,再買一些塊數比較多的拼圖和一種正方體的拼圖讓他自己看著圖片來拼,這時他會注意力非常集中的看圖片來拼圖,有時為了增加他的興趣,我跟他比賽,還是我兒子拼的快,這樣他會更加的感興趣。
3、多米諾骨牌練習
大約有七成“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透過這個骨牌堆放的遊戲,其耐心得到長足的進步。多米諾骨牌訓練其實是考驗孩子能、將單一的動作堅持多久的一個訓練——將來,我們不能指望孩子所面臨的所有學習科目都是多變、有趣、富有挑戰習慣內的,遇到重複訓練會不會使孩子犯“老毛病”?骨牌訓練無論對心神的專一、心神集中的持續時間,都是一個極好的練習,而把幾十塊甚至幾百塊骨牌瞬間推倒的快感,也能促使孩子對訓練的“單調”產生耐受性,只有最終有快樂和成就感,孩子就可以逾越集中注意力所產生的單調感。
4、 抗干擾練習
等孩子在無干擾環境中的注意力已大大集中,家長可以考慮在他的“注意力訓練”空間中,放上“干擾源”,比如他在做拼圖遊戲時,父母可以在一旁看電視,比如他在看書時,可以稍稍打個岔,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注意力煥散的現象,會有反覆,但最終他的抗干擾能力會漸次上升。(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您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沒有在進行這種“注意力訓練“時,您千萬不要去打攪他。讓他安心的做自己的事。)
(三) 、養成讀(看)書的習慣
書對孩子的影響實在不可低估,書不僅教給他知識,帶他認識世界,還對他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性格發展都有正面影響。良好的讀書習慣,將使他終身、受益。培養一個愛好閱讀的孩子是有法可循的。如每晚睡覺前,看書給孩子講一個故事,雙休日經常帶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看書,首先家長自己要經常捧起書來看,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薰陶。那麼具體可以怎麼做呢?這裡有幾點做法供家長參考:
(1)、陪讀 就是陪孩子一起讀圖書中的畫面,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畫面編故事,培養孩子對畫面產生興趣,這時家長可邊讀邊指相應的圖畫,然後慢慢的過渡到讀圖書上的文字,使孩子對文字產生興趣。
(2)、演戲 就是讀完一個故事或兒歌進行動作表演,如小兔是怎麼做的,大象是怎麼救小兔的,大灰狼又是怎麼做的,根據情節進行表演,家庭中幾個人分別扮演,一遍表演後可以重複幾次,角色互換。讓孩子認識到書中的兒歌故事可以做遊戲,從而使他更喜愛看書。
(3)、提問 首先向孩子提問,小託班的家長可以提一些簡單的問題,如故事裡有誰,在幹什麼,你喜歡誰等等。中大班的家長要多問一些“為什麼、怎麼樣”的問題,讓孩子充分思考。其次讓孩子創編,家長把故事講一半,留個結局讓孩子自己創編,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最後讓孩子提問,請孩子不明白的地方,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問家長。培養孩子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採用以上幾種方法來引導孩子喜歡看書、愛上圖書,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家長們不妨去試一試。
(四) 養成主動(自主)學習的習慣
我們先來聽一個例子:一位媽媽買回來一個菠蘿,好奇的孩子被這個從未見過的東西吸引住了,這位媽媽可能會有兩種方式對待好奇的孩子。一種方式是:媽媽告訴孩子“這是菠蘿,是可以吃的,它的外面是很硬、很尖的刺,你不要去摸它!它很重,你提不動它,但是它是圓的,你可以滾動它。你聞一聞,它是不是很香啊?現在我們把它拿到廚房去切開它,切好後用鹽水泡一泡,它吃起來就又香又甜了。”另一種方式是:媽媽告訴孩子“這是菠蘿”,然後就把菠蘿放在孩子面前的地板上,自己先去忙乎把買回來的其它東西處理好。好奇的孩子一定會對這個菠蘿“採取行動”,比如他可能伸手摸了一下菠蘿,趕緊又把手縮了回來,並且對著媽媽喊: “媽媽,這個菠蘿很刺手,我被它刺了一下。”媽媽迴應說:“是的,孩子,菠蘿會刺手,不要緊的。” 於是孩子又嘗試抓起菠蘿的葉子,把它拎了起來,可是菠蘿很重,孩子很快就把它放下了,“媽媽,這個菠蘿很重,我拎不動它。” “是的,菠蘿很重。”孩子可能又嘗試著滾動菠蘿,結果真的把它滾動了,他高興極了:“媽媽,我把菠蘿滾動了。” 媽媽也很高興:“你真能幹!” “媽媽,我聞到一股香香的氣味,菠蘿是不是可以吃的?” “對,孩子,菠蘿是一種水果,是可以吃的。” “怎樣吃呀?” “把皮削掉,切成一片一片,用鹽水泡一泡,就可以吃了。” “讓我試一試……真好吃的!”
這兩種方式,你主張哪一種?你常用的是哪一種?它們有什麼區別,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嗎?
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第一種方式,孩子很快就學會了,菠蘿是多刺的,是很重的,是可以滾動的,是很香的,是要泡了鹽水才可以吃的。這是媽媽直接告訴他的,不是孩子自己發現的。將來媽媽又帶回來一件新奇的東西,孩子也可能會像這次那樣等著媽媽告訴他關於這個東西的知識。
第二種方式,孩子最終也明白了,菠蘿是多刺的,會刺手,菠蘿是很重的;菠蘿可以滾動,因為它是圓的;它聞起來很香,切開來是金黃色的,沾上鹽水再吃,又香又甜。這一切都是孩子透過自己的嘗試發現的,孩子不僅懂得了菠蘿的特性,他還學到了認識菠蘿的方法,你可以摸一摸,可以拎一拎,滾一滾,聞一聞,切開它,嘗一嘗,下一次媽媽可能帶回一些其它不同性質的東西,孩子可能又會用他用過的方法來探索它,認識它,在這個過程中於是孩子明白了這些都是性質不一樣的東西,要用不一樣的方法去認識它們。
兩種方法的結果很不一樣:第一種方式,孩子很快學到了知識,可是他是被動接受的;第二種方式,孩子也學到了知識,速度比較慢,但是孩子又同時學到認識事物的方法,還學到了要根據事物的不同性質選擇不同的認識方法的思維方式,更重要的是,他體會到了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樂趣和成功感,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大部分的家長,可能都在不自覺中採用了第一種方式對待孩子,這其實就剝奪了孩子自己主動學習的許多機會。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其實經常都有這種可以讓孩子主動學習的機會,關鍵在於我們家長是否善於把握。 還有另外一個例子,比如三、四歲的孩子,非常喜歡在吃飯的時候幫忙分發筷子,開始的時候他可能一雙一雙地拿,這雙是給爸爸的,再拿一雙給媽媽,最後拿一雙給自己。心急的母親可能會對他說:“傻孩子,你一次多拿些,一共拿3雙6只,不就不用多跑幾趟了?”其實,等待他自己去總結,能讓孩子有機會學習動腦筋思考問題。
他可能要這樣來回跑了幾個月才想到,每次都做一樣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合起來做呢?於是他嘗試著多拿一些,可是要麼多拿了,要麼少拿了,這樣又過了幾個星期,後來才真正弄明白,每次要拿6只才剛剛好。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了自己思考,自己總結、自己解決問題,並且體驗到了思考的樂趣。花點時間等待一下孩子,其實是很值得的,對不對?所以,我給家長下面這些建議,幫助您的孩子建立主動學習的習慣:
不要按照你的意願把孩子的時間安排滿,要多留一些時間讓孩子自己安排,如果他還小,想不出可以自己安排什麼活動,你可以給他多提幾個建議讓他選擇;多鼓勵孩子主動探索,不要太多不必要的“不準”;在孩子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干擾他,儘可能不要催促他,更不要跟在孩子身邊不斷提醒他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在孩子解決問題遇到困難時,不要急於幫助他,可以多給他提些建議;不要急於把結果告訴孩子,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自己去發現;不要代替孩子做檢查作業、收拾書包的工作,也不要養成整天看著孩子做功課的習慣,要讓孩子自己去做這些事情。
一般學習行為習慣的內容及培養要求
各年齡段應具備的習慣內容及培養要求
幼兒階段
1.聽故事 聚精會神,每天定時。
2.用筆畫畫 每天畫一頁畫。
3.觀察說話 每天觀察一兩件東西或一兩個事情,能簡要說出。
4.正確握筆 訓練正確的握筆書寫姿勢。(中大班)
5.喜愛圖書 不撕毀,不折疊,不亂扔,很珍惜。
6.整理學習用品 擺放整齊,有序,會分類。
小學階段
1.愛書 學會包書皮,在合適地方寫名字,不磨損、折皺書角,不在書皮、書中亂塗亂畫,常到書店購買新書。
2.寫字 握筆姿勢正確,坐的姿勢正確,不折皺本角,書寫整齊,力求美觀。
3.聽課 集中精力,坐端正,不做與聽講無關的事,積極回答問題,有問題向老師請教。
4.作業 獨立思考,書寫整齊、規範,按時完成。
5.思考 凡事多問一個“為什麼”,力求知道原因。
6.用工具書 會用老師推薦的工具書解決一些學習上的困難。
7.記筆記 凡讀書讀報、聽課、聽講話,都動筆記錄,能抓要點,力求記原話。
8.寫日記 堅持天天做,學會揀重要的記,力求有新意。
9.提問 每天向老師或同學提一個問題。
11.讀報刊 每天讀,成為必做的事。
12.積累 摘錄、剪集好句子、好語段、好文章、好例題、裝釘自己的報刊。
13.建立作業規範 各科作業的書寫格式規範
14.參加課外活動 參加文體活動、聽報告、看演出、看比賽、投稿、參加競賽等。
15.預習 建立預習常規,根據各科特點決定。
16.複習 遵循記憶規律,掌握各科複習方法。
一般說來,習慣可以在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中形成,也可以在無意識狀態中形成。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在有意識的訓練中來形成,不允許也不可能在無意識中自發地形成,這是學習習慣與一般習慣的根本區別。因為,相對於其它習慣而言,不良學習習慣形成以後,要改變它將是十分困難的,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
4 # 媽媽充電屋
該不該不上班在家專心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這個問題,雖然只有短短19個字,其實是兩個問題:要不要繼續上班,和怎樣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第一個問題和第二個問題並不是互為因果的關係,你要不要上班,其實和孩子沒有關係,是你自己的選擇。
要不要繼續上班這個問題要看家庭的財務情況,工作情況,是否有人照顧孩子,在家庭和工作中的取捨,家庭成員的理解和支援等,綜合很多因素才能得出結論。
但不管結果是什麼,都是自己做的選擇,不能把孩子當成藉口,說自己是為了孩子不上班,為了孩子做的犧牲。因為,即使你在家庭和事業中選擇了家庭,選擇了照顧孩子,那也是你自己認為,照顧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自己的選擇。
以犧牲的心態在家照顧孩子,就會把自己置於受害者的角色,只要有不順心的事情,就很容易遷怒孩子,對孩子更不好。換個想法,因為享受和孩子一起的時光,所以才選擇在家,這樣的想法就會讓自己幸福感更強。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說起來輕飄飄幾個字,做起來卻不容易,需要家長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時間。
首先,家長應該明確,培養孩子哪些學習習慣,建立目標,才能一步步執行。比如,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就要每天固定時間陪孩子一起讀書;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就要放手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做一些事情。
確立了目標,建立相應的規則,剩下的重點就是執行了。執行的過程,家長的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關鍵。就像廣西的高考狀元楊晨煜的媽媽說的一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不能孩子在學習,家長坐在那玩手機。
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跟全職不全職沒有關係。最後,不管你做什麼決定,都應該是深思熟路之後的結果,選擇,也意味著放棄,沒必要糾結,向前看就對了。
-
5 # 蒙林養心書齋
一般來說,不應該。
首先,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每個成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事業追求。
其次,很多時候,即使家長辭職在家管理孩子的學習也不一定就能管好,有時還可能會因為管得太多太細導致孩子逆反心理更重。即便管出了成效,也有可能使孩子過分依賴家長的管理,自主性不強。
第三,教育孩子,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應該抓住大要,在最核心的幾個問題上下功夫。而培養這樣的核心習慣並不一定非得辭職在家“專心培養”,只要每天有一點時間就行了。
幾個最重要的習慣中,幹家務(使孩子有家庭責任感)可以利用飯前飯後或其他時間。
閱讀的習慣,可以透過讓孩子每天睡前看半小時書的方式培養(時間不允許,也可以看15到20分鐘)。
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和細心檢查的習慣,可以委託其他人幫助監管。然後回家後,家長驗收。如果家長也沒這個能力,最好透過和老師多聯絡,瞭解孩子的學習成效。我一般建議這樣的家長採用積分制,即表現的好,加分;不好,扣分。提前制定好規則。然後利用週末時間予以獎懲。
一般說來是這樣。如果孩子特別難管,還可以打打感情牌、使用監控裝置(有人反對這樣做,我個人認為只要運用得好完全可以,不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心理影響)。如果極其嚴重,說真的,可能就需要找心理學家、教育專家個別診斷了。
教育最重要的法則之一是因材施教,得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定。
-
6 # 計無庸
這個事很難一概而論。如果不用為生活勞作,那麼,當然在家陪伴孩子成長更好!引領孩子健康成長!幫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學會與人相處,自己事能做要做。堅持體育鍛煉,培養堅毅品質。尊重老人,關愛親友,團結同學,從而為做一個有利於社會的人而努力!
而如果家庭的菜米油鹽醬醋茶需要自己的工作換來,吃了上頓顧下頓,房子的月供和老人的贍養費孩子的生活費都需要從工資中及時獲得,照顧了孩子,生活難以為繼的話,又如何能夠不工作而全職在家帶孩子呢?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
7 # 我是唐果吖
學習習慣大概分為3部分:
第一:自主預習。寫比較簡單,根據學校老師要求來就好。
第二:課堂聽課。
要想孩子跟著老師的節奏來,專注力、觀察力、和理解力很重要。這些屬於智力因素。
可以透過多重形式和方法訓練孩子。比如走迷宮、講故事、小東西,看不同等。
第三:習題完成及複習
首先得清楚老師佈置了哪些作業,花多長時間完成,自己如何檢查。
作業時準備些什麼也得清楚。
要想孩子有好的習慣,興趣和學習動機也是重要的,激發出孩子學習的內動力,學習將簡單又有趣。
-
8 # 影像歲月
難道孩子的學習習慣要用不上班的代價來換取?有多少孩子的學習習慣是家長專心培養出來的?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一個是天生不喜歡讀書,再一個就是後天嬌慣養成的,還有就是受環境影響和交往的同學影響。
我見過,孩子不想寫作業,奶奶幫忙代寫的,這樣的教育能讓孩子有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學習習慣是慢慢養成的,如果你一開始就不正確引導,後面是不可能把孩子的學習習慣糾正過來的,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
小學一、二、三年級就是學規矩,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學校老師會教,回家後家長督促就可以了,如: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不懂就問,不留問題過夜等都是從小就要灌輸給孩子的。
家長如果不習慣檢查孩子的作業,認為做不做都無所謂。放任孩子放學回家就玩手機,字寫得好壞也不糾正,數學作業格式不正確也不指出來,作業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寫一下玩一會,坐不住,靜不下心來專心寫作業等都是壞毛病。這些必須在一年級就要抓,等上了二年級就困難了,很多孩子的成績差就是這樣的習慣導致的。
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只要家長好好配合老師是不難的。怕的是家長不重視,認為學生送到學校就可以了。試想,一個班50多人,老師要照顧大多數的學生,不可能一對一來教你家孩子?如果你家孩子不專心聽講,講話、做小動作,久而久之,成績上不來不說還養成了壞習慣。家長必須多和老師溝通,及時瞭解問題解決問題,但也沒必要不上班專門來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
9 # 豆龍川
對於孩子的教育,是很多家庭面臨的問題。如何去改變現有的局面,我們應該從幾個角度來看待。
第一個教育主導的統一性
多數家庭是父母老人幫看孩子,長輩在孩子教育問題上,肯定會跟我們不一樣,這時,我們需要有一個主導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誰來扮演主導角色?也就是聽誰的?意見一定要統一,這樣,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才能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第二個,孩子的教育,是需要方法的,無論寶媽是專職帶孩子,還是上班兼顧,都是需要更好的教育方法。所以,做好學習的準備。
第三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從小事做起。多數家長喜歡幫助孩子完成一些事情,例如,孩子摔倒,大人來扶,長久下去,孩子只要摔倒,就等著有人來扶。拼圖,遊戲等,讓孩子獨立完成,家長陪同,孩子不會,可以說,我們一起來完成,讓孩子主導,大人輔助,這樣孩子才會有成就感,孩子也慢慢的願意獨立完成一些事情。
第四,多陪伴,少責罵,多溝通,少推卸。孩子的教育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作為父母,會扮演不同的角色,遇到問題要合理的溝通,孩子出現錯誤,先了解情況,再判斷對錯。孩子僅僅是因為想要幫忙而做了大人以為不對的事情,所以不要輕易責怪。
第五,大孩子睡前的談話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白天犯錯,問問孩子下次應該怎麼做。讓孩子分享有趣的事情。
所以,作為父母,無論是全職寶媽,還是上班兼顧,都需要家長的耐心,細心愛心。把玩手機,玩遊戲的時間,留給孩子。
-
10 # 糖豆育兒記
一般說來,它不應該是。
首先,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每個成年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追求。
其次,很多時候,即使父母辭職在家管理孩子的學習,他們也未必能很好地管理好。有時候,太多和太少的監管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叛逆的孩子。即使取得了成果,孩子們也很可能過於依賴父母的管理,不會有很強的自主權。
第三,為了教育兒童,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我們應該抓住重點,在核心問題上下功夫。但是,只要每天有一點時間,就不需要辭職,在家裡“專心耕耘”來培養這樣的核心習慣。
在最重要的習慣中,家務(使孩子有家庭責任感)可以在之前、之後或其他時間使用。
每天睡覺前讓孩子們看半個小時的書可以培養閱讀習慣(時間不允許,他們也可以閱讀15到20分鐘)。
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和仔細檢查的習慣可以託付給別人幫助監督。回到家後,父母檢查並接受了。如果家長沒有這種能力,最好多聯絡老師來了解孩子的學習結果。我一般建議這樣的家長採用計分制,即表現好,加分;不,會扣分。提前設定規則。然後利用週末獎勵和懲罰。
一般來說,情況是這樣的。如果孩子特別難管理,他們也可以玩情感牌,使用監控裝置(有些人反對,我個人認為,只要他們使用好,就不會對孩子產生任何心理影響)。如果情況非常嚴重,老實說,可能需要找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進行個別診斷。
教育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就是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
回覆列表
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不是上班不上班的問題,而是父母是什麼樣的人的問題。
如果父母天天熬夜,不是打麻將,就是KTV,經常不著家,那孩子必然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但如果父母每天下班後陪孩子一起玩,一起讀書,一起做手工……那孩子不僅會有好的學習習慣,還會有好的生活習慣。
習慣,就是習以為常,慣用的一種生活方式。無論工作生活還是學習,人一旦養成習慣就難以變化,因為變化會讓人不舒服,人們總是傾向於自己熟悉的事物,熟悉的狀態,習慣一旦養成,再改變它需要更多的時間,可以說,一種習慣被另一種習慣替代,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更需要頑強的毅力。
一個孩子的生活習慣在幼兒園畢業前完成,而一個孩子的學習習慣則在小學前完成,想讓孩子擁有好的學習習慣,父母就要把握好這個關鍵期,讓孩子帶著這個好習慣去走完以後沒有父母陪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