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鹿兒媽媽

    這個問題問的很新奇啊,其實現在還真沒多少資料去闡述原始人是怎麼帶孩子的。我就根據當時的情景和孩子的生長特點大膽的推測一番吧。

    原始人的壽命的很短的,最早的原始人平均壽命也就是10歲左右,北京人平均壽命15歲,新石器時代到半坡人壽命30多。能從一個寶寶長大成人自己命硬絕對是前提,這是自然優勝劣汰的結果。現在的人可以用多種手段干預寶寶生長,早產兒也大部分能活下去,擱原始時代,估計早早就沒了,活下來壽命也不高。剩下的是怎麼成活的呢?

    人類的脆弱和頑強

    以前和一個醫生討論過一件事,那就是人類到底是脆弱還是頑強的。因為表面上看起來人類真的是很脆弱的。可以被電死,淹死,窒息死,生病死,噎死,嗆死,甚至走在路上摔了一跤都有可能碰到什麼關鍵部位死了。

    可是人類又超頑強,缺了胳膊,腿,眼,耳朵,甚至腎啊,肝(留一點就行)啊都能活。骨頭斷了能接上,皮燒爛了能移植。醫生的原話是“有時候看著跟一堆破爛似的縫吧縫吧就又活了。”

    所以人類的孩子也是這樣。小鹿姥姥就經常對我看孩子太細表示不屑,用她老人家的話說叫“糙養糙大”。也就是你怎麼養他就怎麼長大唄。

    原始人也一樣,只要知道給孩子喂吃的,孩子能吃到東西,基本的生理需求保障了。怎麼都會長大的。

    小孩的發育特點

    養過孩子的都知道,從孩子生下來到會走,其實有他自己的生長規律的。“三翻六坐八爬”,即使有些誤差,也大差不差。這不是人為干預能干預的。對於原始人寶寶也一樣,即使沒有父母也面前一點點的教著照顧著,到了該爬該走的時候,他也會爬和走。(前提是正常的寶寶,孱弱的,有缺陷的,直接自然淘汰了。)然後在耳濡目染中學會鑽木取火和狩獵,基本上會了這倆技能,也能活幾年了。

    原始人所處環境的特點

    原始環境看起來艱苦,其實倒也不比現在艱苦。至少沒有那麼多現代產物,不用怕他觸電,不用怕他喝了/吃了什麼有毒的化學物質,沒有那麼多桌椅板凳,不用怕他撞頭,沒有車,不用怕被撞車。就像之前的狼孩一樣,在狼窩裡只要有口吃的。也就這樣跌跌撞撞的長大了。

    這就是我的一點猜測了,大家隨意一看。

  • 2 # 我是張阿胖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早產兒。人類能夠直立行走是我們區別於其他靈長類動物的一個重要標誌,但是直立行走帶來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人類的盆骨變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帶動兩腿骨骼。盆骨變窄在工程學上就直接決定了寶寶在出生時的大腦容量不能超過385ml。但是人類又是以智力征服天下的,人類的大腦佔全身的比例是眾多哺乳動物中最大的。智人平均腦容量是1350ml,妊娠期21個月。那麼現在問題來了,盆骨決定了新生兒的腦容量不能達到1350ml,那怎麼辦,總不能不讓大腦發育吧。所以只能在大腦發育到385ml左右的時候進行分娩,後面大腦再慢慢發育。於是大腦在發育到25%~30%的時候,就需要生產,所以人類妊娠的時間就變成了9~10個月,這其實是對母親的一種保護。(同理,為什麼足月新生兒體重各異,但是身長基本都是50cm,這同樣是對媽媽的一種保護)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哺乳動物裡只有人類的幼崽沒有辦法生下來就站立,覓食。因為我們都是早產兒,所以在0-3歲之間還需要大人細緻的照顧。這也是每回我想揍我兒子的時候不斷告訴自己原諒他的一個理由。

  • 3 # 不愛吃月餅

    從身體發育角度看,人類的嬰兒似乎確實不如其它哺乳動物,人類的嬰兒基本上要到1週歲左右才會走路。換句話說,嬰兒自出生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後才能獨立生存。

    而另一方面,人類嬰兒的智力水平比其它哺乳動物要高,而且這種差距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大。常常看見有人說什麼海豚的智商相當於幾歲嬰兒的水平,猩猩的智商相當於幾歲嬰兒的水平等等。但是,看看自己身邊的孩子就知道兩歲三歲的孩子的智力水平有多高。

    所以這就是上天關上了門,卻打開了一扇窗。人類的體力方面不如某些哺乳動物,但是智力上的優勢讓我們人類牢牢地佔據了食物鏈的最頂端。

  • 4 # 不羨鴛鴦只羨仙10

    小時候看小牛犢出生,下地十分鐘就能站,半小時就能跑,就會聯想到人類確實太脆弱了,一年後才能學會走路,在大自然中能存活下來真是個奇蹟!

    原始人跟現代人智力水平相差無幾,因為腦容量並沒有進化。巨大的大腦其實利用率很低,消耗的營養很多,實際上極不經濟。大象的體重那麼大,腦容量並不比人類多多少。一定意義上講,人類其實是畸形的動物,大腦太浪費營養了。

    人的確是早產動物,就如同袋鼠,需要一年的後天發育才算真正成為幼兒,一歲前稱嬰兒,當然需要照顧。再舉個例子,不會飛的雛鳥也要親鳥照顧幾個月。自然界這樣的例子很多,不過哺乳動物裡確實比較少。

    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自然界的勝利者,除了高智商之外,還有一條重要因素,人不僅僅是群居動物,更是社會性動物,這個群可以非常大,越大越安全。老虎是獨居動物,獅以家庭為單位,都不能成為統治者。狼雖然群居威脅人類,人卻馴化出了狗,最終勝出。

  • 5 # 風雪夜歸人-在路上

    看過一個紀錄片,探討了與人類基因接近的黑猩猩,類人猿與人類的差別,它排除了我們原來以為的那些差異,卻揭示了意想不到的一點:

    1. 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其他動物,不是因為教科書說的:“人類是唯一會使用工具,製造工具的動物。” 剛果的紅毛黑猩猩會同時使用兩種不同的工具來釣白蟻,而且還會把樹枝做成刷子來釣。

    2. 人類會未雨綢繆,做事有計劃? 實驗證明猩猩也會,它們會事先準備工具,備不時之需。但屬於短期計劃,不像人類可以規劃自己的老年,甚至下一代。

    3. 更讓研究者出乎意料的是:猩猩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創造力,比人類的兒童更勝一籌。實驗者把花生放入窄口瓶裡,旁邊放一杯水,8歲以下兒童不知道使用水,而是用蠻力,但猩猩想到了,甚至還想出用自己的尿液。

    4. 模仿,學習能力也不是人類獨有,實驗表明黑猩猩也會,而且學得比兒童更快。不同的是,人類會主動教,傳授經驗,並且會為便於同伴學習,而放慢速度,或者詳細解釋。

    真正讓人類與我們的祖先類人猿,以及其它高等動物區別開的是:學習目的。

    實驗者示範操作程式讓猩猩和兒童學習,但當猩猩發現不需要一步步按部就班就可以拿到獎勵時,無一例外地選擇了走捷徑;可是參與實驗的人類兒童,每一個都嚴格模仿實驗員教的動作去拿獎品。

    明明可以不用費心走程式就可以拿到獎品,為什麼還要去學習呢?明明那套操作沒用,為什麼還按部就班學呢,人類看起來很愚蠢不是嗎?

    可是,人類因為這個本性,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習俗,禮儀,進而成就了人類文明。我們超越了為滿足基本慾望而學習的動物性,成為有精神追求的人。

    人不止思考要怎麼生存,更著眼於怎麼更好地生存。因此,我們擁有了繪畫,音樂,雕塑這些填不飽肚子的藝術;我們思考為什麼活著,如何活著的哲學;我們探索世界為什麼存在,如何存在的自然科學。如莊子所說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這才是人類創造力的真正源泉。

    人類嬰兒懂事,獨立的晚,恰恰是為了留在族群裡獲得更長時間的學習。並透過對他人的依賴,被照顧,被滿足,獲得情感連結,形成人性。

  • 6 # ithem

    因為人類的所有人都是早產兒,相對比其他的哺乳動物,出生下來不會站立行走,基本就要被淘汰了。

    那麼人為什麼要是早產呢 優勝劣汰的結果,因為人類進化導致嬰兒的腦容量已經遠遠大於母親的骨盆的承受,如果不早產,那麼幾乎所有的母親都要死於難產,做了父母的個人都知道新生兒的頭都被產道擠壓成什麼樣子,部分的形容為香蕉也不為過。當嬰兒頭骨發育完全,那麼母親幾乎不能自然分娩了,所以大概難產在哺乳動物中也只有人類才有。

    再其次由於人是群居動物,一個社群裡面的成年人都會幫助該社群的幼兒。所以早產兒帶來的副作用比如:不會走,無法保護自己,整天昏昏欲睡的這些個缺點被彌補了。

  • 7 # 三寶的快樂成長號

    物競法則,環境影響發育,你最後說到的放在原始社會該怎麼活,不好意思,人已經就是從原始社會一步一步地發展到現在,而且活得比任何哺乳動物都好。

    1,人的大腦的容量更大,而且和其他哺乳動物是有分別的,所以看著前期發育的比較慢,逐步發育,直到遠遠超過其他哺乳動物。

    2,你說人三五歲才懂事,其實哺乳動物不是一出生就懂事,只是被迫條件反射地想要生存下去。人,卻是個有靈的人,這也與其他動物有肯定的區別。後面發展的是認知,情感,思維等。

    3,人在出生時其實是未發育完全的,比如括約肌發育,人類解放雙手的進化歷程中,因為直立行走導致盆骨變窄,因此生產後代困難,如果像其他動物發育完全再生產,難產死亡的機率大大增加。因此人類出生後發育的過程變長,這也是人類為保護自身進化的結果。

  • 8 # 雨一直下會再長蘑菇嗎

    人類嬰兒到3.5歲才懂事,是因為你把懂事的標準定的太高了!如果按照動物的標準,可以走,可以自主進食,有一點交流能力,其實一歲多就具備以上功能了。一歲多一點會走路,各種東西可以用手自己抓著吃,而且他都會記得哪個好吃,哪個不好吃,絕對不碰,連食物的名字都能說出來,你把糖果零食放哪裡,她能夠到的都會自己拿到,甚至能踩在凳子上爬上去拿,用牙齒開啟各種包裝。你覺得孩子不懂事是因為你按照高階人類要求來衡量,小兔子之類的不就是會到處跑,然後選擇無毒的草吃,有異動就跑開躲起來麼?一歲半左右孩子能做到。

  • 9 # 考證派

    這是動物界普遍規律決定的未成年期越漫長的物種,智力水平越發達。放在原始地帶也是靠父母活。

    哺乳動物的為成年期比一般動物長,靈長類的未成年期比一般哺乳動物長,咱們人類是最長的。大猩猩三四個月會走路,8、9歲性成熟,十歲生孩子。咱們10歲的小朋友能幹什麼哪,上小學還得接送。人的身體和大腦需要很多年才能長成。人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

    鳥類科學家觀察到,早熟的鳥,雞鴨鵝,生下來沒多久就能獨立生存,但是智力水平不行,除了會覓食,複雜的事幹不了,烏鴉和鸚鵡就很晚熟,有種烏鴉甚至需要被父母照顧兩年,但是智力水平也高很多,這種烏鴉甚至可以發明工具。

    人類這麼長的未成年期並不是幾十萬年前就有,有理論認為未成年期顯著變長是源自地球在五萬年前經歷的氣候變化。氣溫變化導致當時的人不得不四處遷徙,這有導致環境的變化,更長的童年就是人應對變化的解決方案,人特別善於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學一項技能需要專注,而變複雜肯定需要在各個方向探索。

    來自尼安德特人和善的微笑。

    人晚懂事是適應環境進化的結果,人具體的大腦神經元發育和智識模組進化過程心理學家和腦科學家研究的差不多了,有時間補上。

  • 10 # 裸猿的故事

    【放在以前原始地帶。怎麼活?】因為我們有數百萬年演化而來的支援體系呀。

    題主觀察敏銳,無意間窺破人類進化的大秘密,真是很有天分之人啊,必須贊一下。

    人類嬰兒成長如此緩慢,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我們所擁有的無以倫比的大腦。為了它的發育和成熟,人類的先祖們的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最終事實證明,大腦帶來的好處足以抵消它的負面影響。人類的大腦不僅幫助人類站上食物鏈頂端,而且讓人類從大自然中一躍而出,擁有了主觀世界和能燭照自身的自我意識,這是地球乃至宇宙生命進化史上最華麗的傑作。

    的確,許多動物在來到這個世界後,就可以在沒有父母照管的情況下自立,比如海龜,它們在沙灘上孵化,然後小海龜完全依靠自己成長,雖然這種成長方式,傷亡率驚人的高。但透過大量產卵,以數量為王,它們依然能夠生存。

    但總的來說,哺乳類動物採用了精養策略,它們在一生中所生出的孩子數量遠遠低於如海龜這類動物,但它們幼崽的成活率無疑遠遠高出海龜。但和哺乳動物相比,人類嬰兒的脆弱性,也是非常誇張。在野外環境中,常見哺乳動物,它們的幼崽大多能夠在出生後數小時內就能自行走動,甚至奔跑。然而,對人類的嬰兒來說,成長過程要緩慢得多。

    人類嬰兒發育順序:我們都是早產兒

    在頭兩個月的生活中,他們大多無法自主抬頭。

    要到大約4個月時候才會自己翻身

    大約6個月後才能自己坐起來

    九個月左右開始嘗試站立

    到一歲左右才開始行走

    我們的成長之所以這麼艱難,是因為出生的第一年,是大腦快速發育的一年,人類的大腦如此之大,以至於沒辦法在母體內發育成熟再出生,那樣就生不出來了。所以有科學家說,與多數哺乳動物相比,人類全都是早產兒。

    圖示:我們剛出生時的腦容量只有正常容量的25%,到十歲左右到達95%。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的孩子如此脆弱的原因。

    圖示:十年時間“重走”百萬年演化道路。圖左人類孩子十歲前大腦發育所具有的腦容量,圖右人科動物大腦容量進化曲線圖。從最初的500ml到1200ml,花了數百萬時間的進化呢。可以預料的是,隨著腦容量越來越大,嬰兒就越來越脆弱,需要成長的時間自然也就越來越長。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的孩子,還需要在父母身邊呆十多年時間,才能獲得獨立所需的身體和能力。有些人甚至幾十年都沒有獲得這樣的能力,他們成了讓其它人頭痛的媽寶。

    為什麼我們不能在母體內發育到更成熟的地步,再出生呢?

    根據201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 除了早就知道的骨盆大小的物理之外,還有代謝上的限制,讓我們只能在母體內妊娠九個月左右就必須出生。

    醫學界早就發現,發育中的嬰兒的大腦和頭骨在子宮中能長大的程度受到母親骨盆的限制,雖然在進化過程中,為了生出腦袋越來越大的後代,母親的骨盆已經變得越來越大,但母親骨盆的增大受到直立行走的限制,繼續增大的後果,就必須放棄直立行走,這顯然是難以想象的事情,畢竟站起來走路才是我們這一隻物種非常重要的進化起點。

    圖示:與百萬年前的直立人相比,新生兒的頭顱增加不多,因為女性的骨盆增加的程度受到直立行走的解剖學限制。

    人類幼兒經歷的漫長髮展過程,在動物界的確是“奢侈品”,人類相對無助的漫長成長時期,最終會帶來實質性的認知收益。更長的成熟時間,使我們獲得了開發更復雜的思維的大腦基礎。能夠產生複雜的推理,交流和社會交往。只要我們能支付得起前期的投入。

    支援體系

    人類生活在群體中

    婚姻制度的萌芽

    父愛的出現,父親不僅提供資源,同時也是孩子行為的教導者

    男女兩性分工,狩獵-採集,大幅度提高生存效率

    人類擁有祖母和祖父。人類女性透過特殊的停經期,放棄自己的生育,而幫助自己的子女照顧孫輩

    這一系列的組合拳,就是我們這個物種發展了數百萬年的時間搞出來的支援新生兒漫長髮展的社會和家庭支援體系。

  • 11 # 153065974

    人可以在生下來後的照顧就可以讓後代健康成長。而吃草的動物,必須在生下來的那一刻,就面臨被吃掉的風險。

    所以,人的後代出生後可以得到足夠的保護,所以可以在子宮中發育的不那麼完善,一部分成長可以在出生後逐步完善。而吃草的動物必須在子宮中完善更多的生存技能,如奔跑(試想一下,人的後代如果在野外保護不足的情況下呆一年,是什麼結果)。

  • 12 # 青167927631

    看看時間簡史就知道了,人類由於直立行走,導致盆骨尺寸變小,同時人類的腦容量很大,頭骨相對也很大,所以為了能讓這麼大的頭骨透過變小的盆骨生出來,只能在發育不完全的時候生,所以人類都是早產兒。生下來幾年內器官神經還會繼續發育完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覺得廚師掌握哪點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