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呱呱其談
-
2 # 愛學習的倆寶媽
這個情況也分好多種的,有輕有重,說不準的。
我寶寶去年出生一個多月的時候,我發現寶寶的前胸靠右有一個綠豆大的稍微突出的紅點,上網查了一下覺得是血管瘤,網上說什麼的都有,有的說沒事,有的說鐳射治療,後來實在不放心就帶寶寶去醫院了,醫生看了說,寶寶還太小,大點了再說吧,現在不礙事的,注意觀察血管瘤的變化。後來一直也沒管,七八個月的時候,顏色變淡了,成了粉紅色,到現在一歲已經基本看不出來了,自己消失了!
不知道你家孩子的血管瘤有多大,屬於哪種型別,以後會不會消失,你還是去諮詢一下醫生比較好,至少心裡有個底。
-
3 # 灰雅1
這裡就簡單說說關於兒童面板血管瘤的治療吧!
血管瘤其實是一種毛細血管畸形導致的面板疾患,因為好發於兒童的面板表面,所以被大多數家長所重視,血管瘤分類為單純性血管瘤,蔓狀血管瘤,和海綿狀血管瘤。
這裡著重介紹下單純性血管瘤,外觀呈現草莓樣,由於血管瘤生長朝向表面,所以比較容易觀察,治療最好採用放射性核素敷貼治療,常用的核素為鍶-90、磷-32等。
治療以面板表面的反應為療程,依次褪去照射後脫落的表皮萎縮的血管瘤組織。
治療時間一般根據血管瘤的生長面積,厚度,對射線敏感程度來確定恢復時間。普通大小4cm2的血管瘤大約需要2-3個月可以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
4 # 血管瘤醫生李志國
嬰幼兒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醫學研究認為,大部分嬰幼兒血管瘤是可以自行消退的。這裡的自行消退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積極觀察、主動就醫下的自行消退,以防出現惡性病變,危害孩子身心健康。
但這種自行消退往往伴隨著色素沉著、面板鬆弛等問題,會影響孩子的外觀,給孩子成長造成影響。
對於嬰幼兒血管瘤,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建議主動就醫,及早治療。
這樣,既避免了惡性病變的出現,又能夠恢復的比較好,不會給孩子的外觀造成影響。而且,及早治療能夠選擇最佳治療時機,避免因為延誤治療而造成的後期治療難度增加,從而增加孩子的痛苦。
-
5 # 兒科醫生鮑秀蘭
根據性狀,血管瘤可以這樣分:
(1)毛細血管瘤: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血管瘤,並且有多種表現。
♥ 橙色斑。斑塊大小不一,不高出面板表面,呈橙紅色或淡紅色,用手按壓可褪色,鬆開後恢復,多數在出生後幾個月內逐漸消退。
♥ 紅斑痣。是淡紅色或者暗紅色的斑,不高出面板表面,很少會自行消退。
♥ 楊梅狀血管瘤。隨孩子生長而增大,並且逐漸高出面板表面。但1歲後會逐漸消退,一般在5-10歲消失,不留痕跡。
(2)海綿狀血管瘤:這種型別的血管瘤表現為面板下隆起的、高出面板表面的腫塊。隆起的腫塊呈暗藍色,摸上去有彈性,似海綿。該血管瘤在剛出生時不太明顯,但可在數月內迅速增大,一般不會自行消退。
(3)蔓狀血管瘤:這種型別很少見,不會自行消退,多是擴大的小動脈和小靜脈之間互相溝通而形成的廣泛血管瘤。血管瘤部位的面板為暗紅色或藍紫色,有時還可以摸到搏動的動脈。
部分血管瘤可自愈:
血管瘤可以發生在全身的各個部位,比如體表的面板、體內的臟器,但最好發的部位還是在口腔頜面部,其次是胸背、四肢。
當寶寶身上有不明原因的面板異常、凸起時,爸爸媽媽應該考慮寶寶有得血管瘤的可能。這時爸爸媽媽應該帶寶寶到兒童專科醫院的面板科就診,確定血管瘤的型別。
如果醫生判斷寶寶的血管瘤是可以自行消退的,那麼爸爸媽媽就不用太擔心,平時只要注意不讓寶寶血管瘤的部位受傷就可以了。
這樣的血管瘤最初表現為類似蚊蟲叮咬後的紅色小丘疹,隨後逐漸增大,但會在寶寶5-6月的時候停止增長,在寶寶一歲左右開始消退。統計表明,約50%-60%的血管瘤在寶寶5歲的時候可以完全消除。
不可自愈的遵醫囑處理:
由於血管瘤容易常發於面部,治療不當會影響孩子日後的容貌,降低顏值,所以不能盲目處理,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兒科醫院治療;如果醫生判斷寶寶血管瘤較為嚴重,那麼爸爸媽媽應積極配合醫生,根據醫生提供的治療建議、治療方式的優缺點選擇治療方法。
常用的血管瘤治療方法有鐳射、冷凍、注射血管硬化劑、手術切除等(選擇時需根據血管瘤的性質而定)。
面積小的、邊界清晰、增長緩慢的血管瘤一般都是容易消退的,一開始面積就比較大的或增長迅速的血管瘤,爸爸媽媽就應該引起警惕,儘快帶著寶寶就醫。
願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
6 # 多好的姑娘37277572
你好,我做四維的時候檢查出胎兒臉頰右側嘴角處有0.5釐米大小的軟組織贅生物,有碰到這種情況的朋友嗎,現在很擔心,產科醫生也沒法確定,只說等生出來再說吧
-
7 # 面板美容小醫生
鹽酸普萘洛爾,又名心得安。
應用先例:
早在2008年法國教授報道,在使用鹽酸普萘洛爾治療一例鼻腔血管瘤伴有重症血管瘤的心輸出量增加的患兒時,意外的發現血管瘤萎縮變薄。這一發現給醫務工作者帶來了挑戰,經長時間的診治發現,血管瘤患者在應用鹽酸普萘洛爾治療24小時後,瘤體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縮變薄,顏色變暗,質地變軟等變化,以後瘤體會進一步縮小。這一發現為雙波長染料鐳射治療難治性血管瘤創造了條件。
口服藥物要求:
根據心得安的藥理作用,患兒在口服心得安之前必須做血常規、心電圖、心臟彩超等檢查,確認各項檢查結果正常,方可口服藥物,根據患兒年齡大小決定留院觀察時間,留院期間患兒給予口服鹽酸普萘洛爾治療,服藥前後1小時監測心率、呼吸、血壓、血糖,各項體徵無明顯波動,在正常範圍內方可繼續口服藥物治療。
口服藥物適應症(血管瘤):
患兒年齡較小(1~6個月),正值血管瘤生長旺盛期,早期控制;患兒血管瘤生長於特殊部位易潰瘍,易影響功能或發展至變形(口唇、外陰、肛周、眼瞼、鼻部、面部等);大面積草莓狀血管瘤;海綿狀、混合狀血管瘤。
口服藥物不良反應:
患兒常見的不良反應輕微,表現為胃腸道反應,腹瀉,短時間的嗜睡。
口服藥物禁忌症:患兒有心臟病、哮喘病或家族有此類病遺傳史。
-
8 # 小白真ok
您好,您的問題太籠統,不知什麼部位的血管瘤,現在是否有症狀,是否影響生長髮育,是否影響美容等等,不同的情況,治療也不同,比如需要立刻手術還是擇期手術,綜合上述,現在無法判斷治療血管瘤的治療情況,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我們來認識一下血管瘤,起源於面板血管的良性腫瘤,多發生於嬰兒或兒童。多見於頭、頸部面板,但粘膜、肝臟、腦和肌肉等亦可發生,以枕部的鮮紅斑痣最常見。
-
9 # 90後聊育兒
血管瘤可發生於全身各處,發生於口腔頜面部的血管瘤佔全身血管瘤的60%,其次是軀幹(25%)和四肢(15%)。其中大多數發生於顏面面板、皮下組織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組織,少數發生於頜骨內或深部組織。
最好根據醫生的診斷,做下一步處理。
-
10 # 星芸育兒時光
及早就醫,醫生會根據寶寶血管瘤的生長位置、大小和型別等,綜合考慮後提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我家寶寶是額頭長了一個像被撞傷那樣烏青的血管瘤,醫生說是海綿狀血管瘤,採用注射治療的。
-
11 # 呱呱其談
每個寶寶的情況都不一樣,一般血管瘤對寶寶的生活沒什麼影響,而且一部分血管瘤寶寶在成長過程中,身體會逐漸修復血管瘤,直至痊癒。不要相信網路上搜索到的所謂“專家”的建議。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正規的兒童醫院讓醫生來判斷、診治。關乎孩子的健康,要相信公立醫院的醫生們,不要自己在家亂想。
另外看了樓上答主胎兒的彩超,初步判斷屬草莓痣型別的血管瘤,仍然建議該答主去正規醫院請醫生確診。
祝小寶貝們健康!
-
12 # 愛學習的倆寶媽
這個情況也分好多種的,有輕有重,說不準的。
我寶寶去年出生一個多月的時候,我發現寶寶的前胸靠右有一個綠豆大的稍微突出的紅點,上網查了一下覺得是血管瘤,網上說什麼的都有,有的說沒事,有的說鐳射治療,後來實在不放心就帶寶寶去醫院了,醫生看了說,寶寶還太小,大點了再說吧,現在不礙事的,注意觀察血管瘤的變化。後來一直也沒管,七八個月的時候,顏色變淡了,成了粉紅色,到現在一歲已經基本看不出來了,自己消失了!
不知道你家孩子的血管瘤有多大,屬於哪種型別,以後會不會消失,你還是去諮詢一下醫生比較好,至少心裡有個底。
-
13 # 灰雅1
這裡就簡單說說關於兒童面板血管瘤的治療吧!
血管瘤其實是一種毛細血管畸形導致的面板疾患,因為好發於兒童的面板表面,所以被大多數家長所重視,血管瘤分類為單純性血管瘤,蔓狀血管瘤,和海綿狀血管瘤。
這裡著重介紹下單純性血管瘤,外觀呈現草莓樣,由於血管瘤生長朝向表面,所以比較容易觀察,治療最好採用放射性核素敷貼治療,常用的核素為鍶-90、磷-32等。
治療以面板表面的反應為療程,依次褪去照射後脫落的表皮萎縮的血管瘤組織。
治療時間一般根據血管瘤的生長面積,厚度,對射線敏感程度來確定恢復時間。普通大小4cm2的血管瘤大約需要2-3個月可以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
14 # 血管瘤醫生李志國
嬰幼兒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醫學研究認為,大部分嬰幼兒血管瘤是可以自行消退的。這裡的自行消退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積極觀察、主動就醫下的自行消退,以防出現惡性病變,危害孩子身心健康。
但這種自行消退往往伴隨著色素沉著、面板鬆弛等問題,會影響孩子的外觀,給孩子成長造成影響。
對於嬰幼兒血管瘤,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建議主動就醫,及早治療。
這樣,既避免了惡性病變的出現,又能夠恢復的比較好,不會給孩子的外觀造成影響。而且,及早治療能夠選擇最佳治療時機,避免因為延誤治療而造成的後期治療難度增加,從而增加孩子的痛苦。
-
15 # 兒科醫生鮑秀蘭
根據性狀,血管瘤可以這樣分:
(1)毛細血管瘤: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血管瘤,並且有多種表現。
♥ 橙色斑。斑塊大小不一,不高出面板表面,呈橙紅色或淡紅色,用手按壓可褪色,鬆開後恢復,多數在出生後幾個月內逐漸消退。
♥ 紅斑痣。是淡紅色或者暗紅色的斑,不高出面板表面,很少會自行消退。
♥ 楊梅狀血管瘤。隨孩子生長而增大,並且逐漸高出面板表面。但1歲後會逐漸消退,一般在5-10歲消失,不留痕跡。
(2)海綿狀血管瘤:這種型別的血管瘤表現為面板下隆起的、高出面板表面的腫塊。隆起的腫塊呈暗藍色,摸上去有彈性,似海綿。該血管瘤在剛出生時不太明顯,但可在數月內迅速增大,一般不會自行消退。
(3)蔓狀血管瘤:這種型別很少見,不會自行消退,多是擴大的小動脈和小靜脈之間互相溝通而形成的廣泛血管瘤。血管瘤部位的面板為暗紅色或藍紫色,有時還可以摸到搏動的動脈。
部分血管瘤可自愈:
血管瘤可以發生在全身的各個部位,比如體表的面板、體內的臟器,但最好發的部位還是在口腔頜面部,其次是胸背、四肢。
當寶寶身上有不明原因的面板異常、凸起時,爸爸媽媽應該考慮寶寶有得血管瘤的可能。這時爸爸媽媽應該帶寶寶到兒童專科醫院的面板科就診,確定血管瘤的型別。
如果醫生判斷寶寶的血管瘤是可以自行消退的,那麼爸爸媽媽就不用太擔心,平時只要注意不讓寶寶血管瘤的部位受傷就可以了。
這樣的血管瘤最初表現為類似蚊蟲叮咬後的紅色小丘疹,隨後逐漸增大,但會在寶寶5-6月的時候停止增長,在寶寶一歲左右開始消退。統計表明,約50%-60%的血管瘤在寶寶5歲的時候可以完全消除。
不可自愈的遵醫囑處理:
由於血管瘤容易常發於面部,治療不當會影響孩子日後的容貌,降低顏值,所以不能盲目處理,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兒科醫院治療;如果醫生判斷寶寶血管瘤較為嚴重,那麼爸爸媽媽應積極配合醫生,根據醫生提供的治療建議、治療方式的優缺點選擇治療方法。
常用的血管瘤治療方法有鐳射、冷凍、注射血管硬化劑、手術切除等(選擇時需根據血管瘤的性質而定)。
面積小的、邊界清晰、增長緩慢的血管瘤一般都是容易消退的,一開始面積就比較大的或增長迅速的血管瘤,爸爸媽媽就應該引起警惕,儘快帶著寶寶就醫。
願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
16 # 多好的姑娘37277572
你好,我做四維的時候檢查出胎兒臉頰右側嘴角處有0.5釐米大小的軟組織贅生物,有碰到這種情況的朋友嗎,現在很擔心,產科醫生也沒法確定,只說等生出來再說吧
-
17 # 面板美容小醫生
鹽酸普萘洛爾,又名心得安。
應用先例:
早在2008年法國教授報道,在使用鹽酸普萘洛爾治療一例鼻腔血管瘤伴有重症血管瘤的心輸出量增加的患兒時,意外的發現血管瘤萎縮變薄。這一發現給醫務工作者帶來了挑戰,經長時間的診治發現,血管瘤患者在應用鹽酸普萘洛爾治療24小時後,瘤體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縮變薄,顏色變暗,質地變軟等變化,以後瘤體會進一步縮小。這一發現為雙波長染料鐳射治療難治性血管瘤創造了條件。
口服藥物要求:
根據心得安的藥理作用,患兒在口服心得安之前必須做血常規、心電圖、心臟彩超等檢查,確認各項檢查結果正常,方可口服藥物,根據患兒年齡大小決定留院觀察時間,留院期間患兒給予口服鹽酸普萘洛爾治療,服藥前後1小時監測心率、呼吸、血壓、血糖,各項體徵無明顯波動,在正常範圍內方可繼續口服藥物治療。
口服藥物適應症(血管瘤):
患兒年齡較小(1~6個月),正值血管瘤生長旺盛期,早期控制;患兒血管瘤生長於特殊部位易潰瘍,易影響功能或發展至變形(口唇、外陰、肛周、眼瞼、鼻部、面部等);大面積草莓狀血管瘤;海綿狀、混合狀血管瘤。
口服藥物不良反應:
患兒常見的不良反應輕微,表現為胃腸道反應,腹瀉,短時間的嗜睡。
口服藥物禁忌症:患兒有心臟病、哮喘病或家族有此類病遺傳史。
-
18 # 小白真ok
您好,您的問題太籠統,不知什麼部位的血管瘤,現在是否有症狀,是否影響生長髮育,是否影響美容等等,不同的情況,治療也不同,比如需要立刻手術還是擇期手術,綜合上述,現在無法判斷治療血管瘤的治療情況,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我們來認識一下血管瘤,起源於面板血管的良性腫瘤,多發生於嬰兒或兒童。多見於頭、頸部面板,但粘膜、肝臟、腦和肌肉等亦可發生,以枕部的鮮紅斑痣最常見。
-
19 # 90後聊育兒
血管瘤可發生於全身各處,發生於口腔頜面部的血管瘤佔全身血管瘤的60%,其次是軀幹(25%)和四肢(15%)。其中大多數發生於顏面面板、皮下組織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組織,少數發生於頜骨內或深部組織。
最好根據醫生的診斷,做下一步處理。
-
20 # 星芸育兒時光
及早就醫,醫生會根據寶寶血管瘤的生長位置、大小和型別等,綜合考慮後提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我家寶寶是額頭長了一個像被撞傷那樣烏青的血管瘤,醫生說是海綿狀血管瘤,採用注射治療的。
回覆列表
每個寶寶的情況都不一樣,一般血管瘤對寶寶的生活沒什麼影響,而且一部分血管瘤寶寶在成長過程中,身體會逐漸修復血管瘤,直至痊癒。不要相信網路上搜索到的所謂“專家”的建議。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正規的兒童醫院讓醫生來判斷、診治。關乎孩子的健康,要相信公立醫院的醫生們,不要自己在家亂想。
另外看了樓上答主胎兒的彩超,初步判斷屬草莓痣型別的血管瘤,仍然建議該答主去正規醫院請醫生確診。
祝小寶貝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