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老師課堂

    您問的“有沒有交流”,不太明白什麼意思,但是說到新手教師教課對孩子來講是好是壞,我個人認為優大於劣。

    1.大家都對新手教師不友好,覺得他們沒經驗,可是哪個老教師都是從新手過來的呀,誰也不是剛畢業就成為了老教師。

    2.教育系統內比較流行“老帶新”,也就是一位老教師負責一位新教師的成長,給他當業務上的引路人。

    3.每個學科都會有集體備課活動,每講一節課都是大家集體智慧的結晶,所以不用擔心知識有錯誤。

    4.新手教師更年輕,更有親和力,虛心學習。最重要的是跟孩子們打成一片,更能走進孩子心裡。

  • 2 # afu丶

    其實這就是一個測試,結果可能好可能壞。其實關鍵在於學校,如果這六年新教師得到學校認可那麼學生和老師是雙贏。如果學校不認可新教師的教學,那麼學生的學習肯定受影響了。以我本人的觀點來看,一個學生被一個教師交六年是不可取的,學生在成長的過程需要接觸新鮮的人事物,需要多種的供應,他會在接觸不同群體的過程中去適應,提高自身的承受力和見識。

  • 3 # 木子數理講堂

    個人認為新教師多帶低年級,積攢更多的教學經驗,為自己以後的教學儲備更多的資源和經驗。

    新教師的能力是有的,畢竟離開大學也不久,但是與小學的知識脫節比較大,短時間很難適應小學教學工作,也就很難保證教學質量。我們教學不是光有一腔熱血、激情四射就能夠把教學搞好,教學來不得半點馬虎,孩子的學習時間很寶貴了,耽誤不起。我相信家長們也是一樣的觀點,有經驗的老師在教學時,同樣的時間孩子會明白的更多,學的更多。

    新教師剛入職,更多的是跟有經驗的老師多觀摩學習,更多在教學中不斷摸索和探究適合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以便能夠教出更多優秀的學生,讓學生學的更好,才能達到教學相長,既培養了學生,又成長了自己,對於教學新手來說,難道不是一件樂事嗎?

    所以不建議新入職帶一到六年級。

  • 4 # 說說教育與職場

    我認為好處更多。

    兒童少年時期的孩子,更需要情感和陪伴。一個瞭解孩子的啟蒙老師,一個逐漸建立起了情感的老師,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是心靈導師。

    像我們這一代,一年甚至一學期換一個老師,其實每個老師都印象不深刻。在我心裡,就是看新鮮,換一個新老師,新鮮兩天,然後依舊相互冷淡相處。

    但一個陪伴六年的老師,就不同,對孩子的影響就很大,讓孩子內心也會有更多的穩定感和安全感,相互之間更容易建立起情感和信任,會更多的負責。

    我們孩子的老師,從開始就能喊出每個學生的名字,到現在對孩子都很瞭解,也很負責,因為她清楚她要帶六年,從一開始就定規矩,就認真負責。

    可我們那時候的班主任,一上來就說,我這學期帶你們如何如何,快到期末時候就會說,你們愛咋地咋地,反正我以後也不再管你們……

    所以,單從這方面講,我就認為班主任還是一直帶下去要好很多啊……

  • 5 # 小向老師呀

    一個新教師意味著自己也是一邊教一邊吸取經驗,我認為對一個孩子是不好的。一年級帶到六年級,也就是我們教師稱呼為大迴圈,一般很少有學校會讓新教師教一個大迴圈的。

    一、教師任教情況分析

    現在學校一般很少讓教師教大迴圈,往往都是讓教師任教一個固定的年級段。小學總體分為一二年級為低端,三至四年級為中段,五至六年級為高段,一般老師都是固定任教一個年級段,例如我現在就是固定任教三四年級中段的數學, 按照我們學校的安排,我會在中段積累一些經驗了才會去教高段。·

    1.教一二年級的老師大多為新教師,還有就是喜歡教一二年非常喜歡教一二年級的老師。一二年級是各種學習習慣的養成階段,往往需要的是那種內心細膩,有耐心的老師才行,故而男老師就不太適合教一二年級,我個人認為很少有男教師能教好一二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

    2.任教中段的就是一些不適合教低段的老師,例如我就是不太願意教低段,所以我請求的就是任教中段。雖然中段是接手別人的班級,但是三四年級我認為是相對比較好管理的年級,我個人還是非常適應的。

    3.任教高段的老師一般都是學習比較有經驗或者比較優秀的教師,特別是畢業班級,涉及到學校的成績,肯定要優秀教師任教呀。

    二、教師大迴圈分析

    1.對教師來說

    一個新教師能夠教一個大迴圈,肯定是每個新教師求之不得的,一個新教師從一年級教到六年級,那就相當於把整個小學階段都經歷完,所有的知識都教授一遍,對小學知識體系的構成肯定是瞭如指掌,對小學生各個年齡段的狀況也是瞭如指掌的。所以從一年級教到六年級對新教師來說肯定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是教師的個人成長是非常有益處的!

    2.對學生來說是有好有壞吧

    若果是大迴圈,壞的方面就是遇見孩子不適應老師的教法,一直跟著這個老師對學生的成績是不太有利的。

    好的方面就是不用頻繁更換老師,因為每換一次老師,學生和老師都得相互熟悉,有一個適應過程。

    三、結束語

    我個人是比較贊同現在固定任教一個年級段的這種做法,老師主攻一個年級段是非常有利於老師精通,越來越熟練,越教越好,是比較科學的。

  • 6 # 熊娃大變身

    有好處也有壞處,但總體來看,弊大於利。還是不建議一個老師一直教,除非是地區條件的原因,那也沒有辦法。

    古時候的老師/是師傅都是一個人教到最後,一樣教出優秀的人才不過像張三丰,黃藥師,郭進,楊過等人才卻又不是一個老師叫出來的

    好處是:

    1、老師熟悉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便於因材施教

    2、孩子也不會因為換老師又重新來一個適應期

    3、如果老師本身很優秀的話換掉豈不可惜

    好處是:

    1,如果當初的老師教學方法不對,那不至於耽誤孩子們

    2,孩子接觸的老師多,學到的學習方法也多

    3,對於孩子來說,本身就是接觸的新鮮事物越多越好,老師也不例外

    4,換一個新老師,孩子就得重新跟一個新老師打交道,對孩子的人際關係鍛鍊也是個機會

    5,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對人的評價方式,如果一直一個老師教,假如那個孩子不小心惹了老師,可能會被老師打壓得從此失去興趣(請別誤會,沒有偏低老師的意思,只是做了種無可避免的假設)如果換一個老師,本來調皮的學生可能在新老師眼裡是個不錯的孩子,或許從此就改變了這個前任老師眼裡的壞孩子也說不定。

    總之,一個老師一直教不是很好,不建議

    不過我倒是有2個建議:

    1、不管是一個老師教到6年級還是換著老師教,家長們都一定要培養孩子尊重老師的意識,要讓孩子發至內心的尊重老師,家長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壞話,只有孩子從心裡崇拜老師,尊重老師,才會認真的跟老師學習,也不會被老師認為這個孩子不懂禮貌處罰孩子,導致孩子恨老師

    2、家長也要跟老師多溝通,如果哪天自己的孩子不小心犯錯,請老師不要直接處罰,給孩子難看,請老師嘴上留情,不要貶低孩子,但是也要請老師一定要告訴家長孩子犯下的錯,家長好做耐心,且恰當的方式教育孩子。

  • 7 # 一蓑煙雨度此生

    不能一概而論,教育貴在堅持、堅守,如果能碰到一個好教師,帶多少年不是問題,否則的話換一下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 8 # 寒石冷月

    新教師和年輕教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新老師有可能是從其他學校交流過來的老教師,也有可能是才入職的年輕教師。我下面所講的內容,主要圍繞新入職的年輕教師展開。如果從一年級一直教到六年級,對新教師而言,這就涉及到是否有豐富教學與管理經驗的問題。

    在很多學校都有教師帶班大迴圈和小迴圈的安排,主要就是讓教師積累經驗。

    大迴圈就是從一年級帶到六年級,小迴圈有五種:一二年級,三四年級,五六年級,或者一二三年,四五六年級。在全國各地的小學裡,都有自己的小迴圈安排慣例。但是對於大迴圈而言,除了教師數量不足不得已只好採取這種形式外,一般都很少用。對新教師而言,第一輪帶班就是為積累經驗,如果個人悟性強,又敬業愛崗,可能會在兩年時間裡教學與管理能力就會快速提高。但如果悟性不強的話,可能問題會比較多。

    一二年級對新教師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無論是教學還是管理皆有非常大的難度。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可能會認為一年級孩子小好管理,學的知識簡單容易教。其實恰好相反,一年級孩子才入步兒童期,身上有很多幼兒行為特徵,老師在班級管理中恰不容易培養孩子們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如果沒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和手段,反而對會教學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我在這方面就有現成的經驗,我愛人是多年的老教師,去年向學校申請從一年級帶班,帶一個大迴圈,以往她都是隻帶五六年級,這次從一年級帶就感覺特別累,教學明顯感覺有難度,因為孩子們理解能力弱,且差異性非常大。好在她有多年的管理和教學經驗,累了大半年後終於理順了,一年級期末時所帶班的成績相當不錯。

    五六年級對新老師來講,困難也不小,尤其是在班級管理和學困生這塊。

    對於新教師帶五六年級,由於是頭一次帶班,面臨著兩種困難,一是管理經驗不足,五年級的女生已經進入青春期,六年級的男生也進入了青春期,如何管理好這些極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的學生,實際上非常考驗著老師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家庭教育搞的好的孩子學生,在學校裡一般都會遵規守紀,容易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反之,在班上又特別容易搗亂;二是教學經驗不足,我兒子上五年級時就遇上才入職的一位年輕教師,因為教學經驗不足,結果所帶的班數學整體成績和老教師的要差出不少。同時,對於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態度不好的學困生,則極容易讓新教師在教學與管理上身心疲憊。

    大迴圈安排,對教師和學生建立起默契的管理關係有一定好處,但有風險。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特別容易和老師建立起情感關係,但前提是這名教師得德才兼備,才容易讓學生信服,並願意尊重老師。在大迴圈安排中,對年輕教師最大的好處就是熟悉班上每一名同學,也清楚學生的家庭情況,這對家校溝通來說非常有幫助。在小迴圈中,往往在銜接中就存在漏洞,新接手的教師不可能短時間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問題。因此,對新教師而言,儘管第一輪次可能有經驗欠缺,但是把一個班帶到三年級後,反而會體現出和學生情感關係緊密的優勢來。從和小迴圈做對比來看,大迴圈班級的平均成績更要穩定,但會存在兩個極端,要麼普遍非常好,要麼表現平平,甚至很差,因此,學校不願意這樣安排,家長也怕孩子遇不到好老師。

    結束語:我相信很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教師帶大迴圈班會心有顧忌,透過我上面的分析,我想你應該清楚一點,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只要家長充分重視了,認真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會讓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有良好的秩序感,在學習中有較好的專注力和學習興趣,這樣的孩子到二三年級後就會越來越優秀,直到進入初中高中也會如此。

  • 9 # 薄期

    我認為大機率是好事!除非真的踩了“狗屎運”,碰上了個不思進取的老師!

    對於新老師來講,十個有九個半是積極向上的!

    有人可能會說新教師沒有經驗!的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不過,新老師的積極性肯定要比老教師好一些,而且年輕教師大機率受孩子們喜歡,足以彌補!再退一步講,經驗都是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

    六年的時間,教師能夠足夠了解孩子們的性格、優缺點等一系列情況!可以根據孩子的真實情況引導教育孩子,這是最大的好處!✌

    所以,不要對新教師有偏見,我見過的新教師沒有一個是甘落人後的!請對孩子的老師有耐心,更要有信心!

  • 10 # 閒雲追夢

    我認為不管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從一年級一直教到六年級,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各有利弊。

    我個人認為新老師最不適合教的就是一、二年級,最適合新老師的教學崗位的就是三、四年級,既有利於學生的成長,也利於老師的成長。理由是:

    一、二年級是學生各種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把沒有一點工作經驗的新老師放到一、二年級,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極為不利。

    所謂的新老師,就是剛走上教學崗位,沒有一點教學經驗、沒有一點課堂管理經驗,對於教材的重難點把握不夠到位的老師。

    而教學經驗、課堂管理經驗、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對新老師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更不要說是對學生各種學習習慣的培養了。

    聽剛走上講臺一、二年的新老師的講課,給人的感受就是,課堂秩序混亂。由於新老師對教材不熟,再加上有人聽課讓新老師感到緊張,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就只能按照自己教案的預設來進行上課,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管理。

    而新老師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方面,又沒有什麼經驗。這對一、二年級學生的傾聽習慣、積極發言的習慣、認真聽講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動手操作的習慣、認真書寫的習慣等方面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

    但多數學校本著對學生成長的考慮,總會安排一個老教師和一個新教師搭班,以有利於一、二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三、四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已經基本養成,把沒有一點工作經驗的新老師放到三四年級,既對學生有利,也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

    再說三、四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多三年的學習,已經知道了學校的課堂常規,知道老師講課時我應該怎麼做。學生上課聽課的習慣、做作業的習慣等方面的習慣已基本養成,只需老師上課時,根據學生的生成,做好課堂調控就行。

    這就大大減輕了新老師的工作壓力、使得他們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上。

    在我們幾個老教師的幫助下,小姑娘進步的特別快,頻繁參加各級各類優質課比賽不說,到了四年級的時候,教學成績成了四年級的第一,我們幾個老教師開玩笑的說“真實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三、四年級在小學是承上啟下的階段,新老師教三、四年級,在學生學習習慣基本養成的基礎上,能夠迅速地摸清小學教材的編排體系和知識結構,更有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而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得雙邊活動,老師的專業成長也會帶動學生的發展,最終實現師生的雙贏。

    結束語: 每個學校的情況不同,採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不管採取何種方式,學校總會根據實際情況、從學校大局出發 、從有利於學生成長的角度出發,來安排新教師的工作,使得既有利於學生的成長,也有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如果你認為不錯,請關注“木爻木大說教育“,並記得點贊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然腐爛的農作物枯杆能做有機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