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假如李世民或朱元璋帶著自己的團隊(包括文臣武將及士兵)穿越到三國時期,不考慮武器代差(都使用三國時期的兵器),能否一統天下?
5
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華人大多都是唯心史觀,看歷史喜歡看英雄傳奇故事,覺得英雄人物神功無敵,因為有了他,才能統一天下,絲毫不考慮環境因素,認為英雄人物總是集中出現,

    如果看近百年的戰爭史,有傳說中韓信這樣的人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有傳說中諸葛亮這樣“其智近乎妖”的人嗎?有傳說中項羽那樣力能扛鼎這樣的人嗎?有呂布、關羽那樣的單挑王嗎?

    近百年的戰爭史,因為時間不太久遠,而且史料很多,所以很難神化那些人,也知道打仗不是需要主將單挑厲害,也知道要打勝仗,也需要兵力、士氣、裝備等因素,

    而古代太過久遠,史料又少,喜歡把“演義故事”當真實的,於是諸葛亮就成了農民,劉備是正義的,諸葛亮是軍事家、政治家,奇門遁甲,五行八卦無所不精無所不懂的人,

    實際上呢?都是普通人,只是時代造就了他們,諸葛亮再厲害,也沒辦法把統一天下,即使他活一百歲,

    三國最被高估的,就是諸葛亮了,其次就是郭嘉和龐統了,諸葛亮是優秀的政治家不假,但要把他吹成神,也不至於,古代優秀的政治家裡,打仗厲害的多了去了,

    諸葛亮最牛的,還是他擁有篡位的權力,而沒有逾越為人臣的本分,在那個在權臣必篡位的時代,他能保持理智,這點值得歷朝歷代的皇帝去宣揚,值得人臣去學習,

    你認為朱元璋和李世民厲害,換個時代也一樣能怎麼樣怎麼樣的,典型的英雄史觀,覺得歷史是英雄人物造就的。

    實際上呢?如果隋朝不亂,元末不亂,李世民朱元璋都只會老死在家,

    看看劉邦就知道了,這個被眾多英雄人物稱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的人,48歲以前,也只能做他的小小亭長,秦始皇多活幾年,他就老死了。

    所以,沒有天下大亂這個環境背景,他們什麼都不是,

  • 2 # 青言論史

    三國時期,至少有兩個人是被嚴重高估的,那就是關羽和諸葛亮(在這裡我很拒絕考慮什麼穿越類的不可能戲碼,因為那個根本沒有可比性)。

    先說關羽,其實關羽這個人物在《三國志》裡面的戲份是不多的,主要事蹟無非也就是被曹操俘獲之後,報答其恩情再去找劉備;獨自鎮守荊州,刮骨療毒,然後水淹七軍最終敗走麥城而已。他確實是劉備集團的第一武將,也確實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但你要說他是武聖,我實在是很費解。

    要說關羽有什麼卓著的戰功,對不起,也就只有一個先贏後輸的水淹七軍;你說他近身格鬥技巧很強嗎?且不說正史裡毫無記載,就連小說《三國演義》裡,三個人也打不過一個呂布。我實在是搞不明白,他怎麼就武聖了?難道打了敗仗也可以封聖?

    而諸葛亮,雖然我極其尊敬他,也非常崇拜他,但是後世確實把他神化得太過嚴重了。且不說什麼借東風純屬是杜撰,說他什麼都能算好,啥事都能準備好一個錦囊,這就很扯淡了。至於《三顧茅廬》,更成了營銷學的經典案例。諸葛亮的聰明才智,簡直成了妖精了。

    《三國演義》的神化作用,使得很多三華人物家喻戶曉,但是像關羽和諸葛亮這樣被嚴重神化的,實在不多見。

  • 3 # 15092195280

    蜀漢多被美化而常被後人高估!東吳方面又常被低估,曹魏多被貶低!

    ,關老爺,諸葛丞相,,皆有被高估之嫌!然不可否認他們的能力。如關老爺塑造成忠義千秋,諸葛丞相,智計通神!

  • 4 # 如是史社

    三國被後人膜拜,脫凡成聖的就兩位。一位是諸葛亮,一位是關羽。關於諸葛亮,我前面寫過兩篇有關他的史實文章,不再贅述,講講關羽。

    關雲長出場第一幕大戲是“溫酒斬華雄”,一戰成名。但正史書上記載,華雄是被孫堅在陽人聚殺掉的。精彩的“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可能也是杜撰,在正史上,只有王匡、孫堅、曹操的部隊和董卓交過戰,劉關張沒趕上趟。千里走單騎,也和實際路線不符。走單騎可能是真,沒有千里,更沒有過五關斬六將。

    關羽降曹又奔劉備,除了認主劉備之外,還有個不可啟齒的原因。劉備和曹操曾合圍呂布在下邳。那時關羽曾經向曹操要求破城之後將秦宜祿的老婆杜氏賞賜給她。古人打了勝戰,分銀子分土地分女人本是很正常的事,壞就壞在杜氏是秦宜祿託付關羽照顧,乃朋友妻。更妙的是,關羽心急,連求幾次,搞的曹操很好奇。破城後曹操找來杜氏一看,果然美貌,於是自己收了。關羽心中有了嫌隙。因此,關羽建議劉備殺曹,劉備不允。兵敗長坂坡之後,關羽還埋怨沒聽他的話。

    後來關羽鎮守荊州。馬超歸劉受重用,他寫信給諸葛亮,問馬超可跟誰比。幸好諸葛亮迴旋,說可比張飛,跟你自然比不得,這才作罷。後來劉備拜他為前將軍,黃忠封后將軍。關羽放話“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公然抗拒劉備封賞。既藐視黃忠,又置劉備於何地?

    最後寫寫關羽北伐,敗走麥城這事。曹仁死死守住樊城,等曹操漢中回兵增援。關羽派人要求劉峰和孟達出兵幫助他攻打樊城,但是被拒絕。接著,關羽水淹七軍。據史書記載:“關羽攻樊,時漢水暴溢,于禁等七軍皆沒,禁降羽。”這場勝戰只因天降大雨。

    這時,關羽做了非常愚蠢的事,完全把盟軍孫權逼到了曹營。用“虎女焉嫁犬子”欺辱孫權,拒絕孫權為子求婚,辱罵使者;孫權援兵遲遲不到,關羽罵孫權是小畜生,攻取了襄樊之後要去滅他;軍糧不足,竟然奪取孫權儲存在湘關的米。最後被曹軍二波援軍徐晃打敗,走了麥城,又被東吳呂蒙白衣渡江擒獲,最後被殺。

    必須肯定,作為一員武將,關羽勇猛剛毅,是個萬人敵。但他個性裡的桀驁自負,高高在上,讓他在任何時候都得不到他人的援手。與成帝成聖,立廟膜拜的距離,還遠得很。但是後世帝王需要塑一個忠義的典型,正好借了《三國演義》裡關羽的形象。而且晉商的票行天下,也給關羽這位老鄉帶去了“能護身保平安保發財”的“神奇功能”。我是專注歷史原創的如是。關注歷史,關注如是。

  • 5 # sunjin6278

    褒揚忠義仁愛孝,是歷史上各朝各代都提倡宣揚的,是一個不變的永恆主題。忠君愛國仁義孝,需要有典型,有榜樣,只有有了標準形象,才能去學習去效法。但在三國時期,又有什麼人可做這樣的榜樣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肯定不行,孫權本為漢臣,後去漢獨立,也來路不正。因此,如初始以大漢為正統,這兩人及跟隨忠於他二人併為之賣命的人,皆不足道。只有劉備,大漢苗裔,皇室正統,在漢獻帝失位後,根正苗紅,最合曆史上的天道民心,劉備及其臣下們,最適合為後世樹立歷史標杆,因此,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物,俱得褒揚,光耀千秋。至於說有沒有被高估,能做到忠義任愛的人,他們的思想品德、功業作為可與日月爭光,高估一些又怎麼了?我們現在不依然強調一個合理合法愛國守法嗎?不依然強調明禮誠信嗎?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對歷史上的勝者強者進行褒揚,對弱者敗者進行貶撻,那還有正義可言嗎?追溯孝法學習的先賢又有誰呢?

  • 6 # 心弛神往8

    關羽武力值稍有虛高!關健是後來的尤其宋金以後封建統治階極力宣傳他的忠義!江湖黑幫組織無不把關二爺奉為神明!敬奉他的忠義精神!諸葛亮在劉備心中和法正比還有距離!算不上一流謀士!羅貫中大量借用堆徹神化的形象只是表達封建文人一種狹隘想法!不可取!曹操統一北方!屯田給百姓帶來休養生息的生存環境,被其醜化得如此不堪!老百姓難道都愛吃不飽飯,穿不上衣繳稅賦供應國家打仗的諸葛亮?

  • 7 # 手機使用者59120860879

    三國時期被高估的如諸葛亮。高估的地方一、孫劉聯盟的思路沒問題,但是有關荊州,處理不到位,導致以後一系列事件的發生。二、沒有知人之明,從重用馬謖失街亭,楊儀是個小人

    三、沒有容人之量,從殺魏延,殺劉封

    四。六出祁山,基本是寸土未得。窮兵瀆武,勞民傷財,

  • 8 # 劉一千五

    三國故事裡的人物,被高估的比較多,對於劉備的蜀漢,美化的多,抬高的多。相比較而言,曹魏,孫吳幾乎成了陪襯。而實際上,後兩者的實力要強得多。

    不說孔明,關羽了,也不說劉備,張飛了。他們確有過人之處。不然也打不下這塊地盤,建立蜀漢。

    曹操的被"高估"了,偏是有能耐挾天子令諸侯,手下一大幫"跳樑小醜",奪了大漢的地盤,搶了大漢的財物。不貶低不抵毀你這"奸雄",難道去貶損大漢皇叔不成。至於孫權,在關羽看來,不過"江東鼠輩"而己。孫吳的存在感很淡,連赤壁大戰的周郎,也差不多讓去江東的孔明黯淡了下去。

    蜀漢一直被認為是大漢的延續,存在了幾百年,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一直就是正統,即使正統勢力不濟,只要有人站出來呼籲,那他能力再差,人品再孬,也得"瑕不掩瑜″不是。所以,劉備被當作正統來對待,顯然被高估,其手下,孔明,五虎上將均在被加碼抬高的範圍內。這就不奇怪了。

  • 9 # 約定9521

    按照歷史唯物辨證法,三國演義被拔高的人物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劉備一方的,猶其是關羽,諸葛亮,這兩個一個是五虎上將之首,一個是文臣之首,首先關羽沒有溫酒斬花雄,花雄是被孫堅所殺,車胄和蔡陽都是劉備所殺。更沒有過五關斬六將之說,斬嚴良是真的,至於文丑是不是關羽所殺,也沒有定論,只是說文丑死於亂軍之中。刮骨療毒,水淹七軍是真的,不過水淹七軍這計太毒了。二諸葛亮諸葛智盡似妖,諸葛亮被嚴重的誇大了,他只是蕭何而不是樂毅,治國為長,治軍為短。所謂的草船借箭,借東風根本就不存在,三國中的火燒赤壁最不靠譜,那把火是曹操自己燒的。趙雲七進七出曹營,好像也不靠譜。總之演義就是演義且莫當歷史看。

  • 10 # 磨史作鏡

    三國時期被後人高估的人我感覺有三個人,一帝兩個謀臣,三國一家一個,不偏不倚哈。

    先說一帝,吳大帝孫權。

    為什麼說他被高估,很重要的是曹操說過的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大家都覺得連曹操都看中的人,必是不凡啊。但是都忽略了後一句話,他是拿孫權和劉表的兒子劉琮做比較,劉琮望風而降,孫權雖然也有猶豫恐懼,但最終決定抵抗並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兩相比較,當然孫權比劉琮厲害啊,曹操因此感慨,孫權能夠守住祖先的基業。但是孫權也僅僅是守住而已,在三國中最無進取心的就是他,曹魏和蜀漢都是以天下為己任,志在統一中華,孫權甘心偏居一隅。後世許多人誤解了曹操的意思,比如南宋大詞人、主戰派辛棄疾,多次在自己的詞作裡引用孫權的典故,激勵抗戰北伐,其實這是歷史的誤會,孫權其實無意北伐!

    第二個是蜀漢軍師中郎將龐統。

    “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可是我們的劉皇叔兩個都得了也只是三分天下。龐統當然也是非常優秀的謀略人才,他力主進兵益州是很有戰略眼光的,當然這也是諸葛亮隆中對的既定方針。但是龐統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制定了比較靠譜的行動計劃,這可能也是劉備帶龐統入川而留下諸葛亮守荊州的原因。可是龐統還是沒有達到“鳳雛”應有的水平,在平四川過程中中了埋伏,被箭射死,非常可惜,按說常用兵的人應該能夠避免這種低階錯誤。這也是“臥龍”最終能起來,而“鳳雛”沒能長成大鳳凰的原因吧。龐統之死在蜀漢引起了連鎖反應,劉備不得不把諸葛亮調取過來幫助自己奪取益州,而留下關羽守荊州。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關羽沒有執行聯吳拒曹的方針,丟了荊州和自己的性命,蜀漢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第三個是曹操的得意謀士郭嘉。

    郭嘉是曹魏前期重要謀士,曹操很信賴他,特別是官渡之戰前的“十勝十敗”之說,深受曹操賞識,也增強了決策者的信心,鼓舞了士氣。特別是郭嘉不到四十歲早逝,讓曹操很痛心,對其說了很多惋惜和表揚的話,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人認為郭嘉的本事就大的沒邊了,甚至說郭嘉不死諸葛亮不出的話,這就過了。曹操本身就是一個大政治家大軍事家,他表彰死了的郭嘉還是為了激勵活著的文臣武將。可是由於郭嘉“死無對證”,給人以無限遐想空間,猜測郭嘉如果多活幾年會改變歷史走向,可能就想多了。

    最後說一下題目中的另一個問題,如果李世民團隊代替曹操團隊、朱元璋團隊代替孫權團隊,都有統一中原的可能性,特別是朱元璋團隊事實上就是從孫權的老窩北伐成功的,李世民也順利平定了江南。不過如果這二位接手的是劉備團隊的攤子,恐怕還是無法統一天下,因為太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的以死相逼要求結婚。割腕自殺未遂。請大家出出主意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