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家都知道基輔戰役蘇軍損失近百萬軍隊,而德軍損失很少, 對德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勝利. ,有人認為如果不打基輔先攻下莫斯科就佔領蘇聯的政治中心首都,蘇聯可能就會被打跨了,但是攻佔了莫斯科是不是就等於打敗了蘇聯? ,希特勒先打基輔再進攻莫斯科是否正確?
10
回覆列表
  • 1 # 孤獨的人209381559

    無論是德國先打莫斯科還是先打基輔,德國的失敗都是必然的。先打莫斯科,基輔方面的蘇軍就可以乘虛而入,從斯摩稜斯克、明斯克方向截斷莫斯科方向德軍退路;先打基輔,固然取得了殲滅數十萬精銳蘇軍的輝煌戰績,但卻給莫斯科提供了加固城防的時間,使德軍在進攻莫斯科時,遭到了嚴寒的摧殘,最後以慘敗告終。過高的估計自己的實力,過低的估計別人的抵抗意志,是德國、日本,是軸心國集團必然失敗的原因之一。靠一兩次大規模的戰役勝利,是挽救不了軸心國的必然失敗的命運的。(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屬於圖片創作者及始發媒體。)

  • 2 # 沉140769451

    準確說是先攻佔基輔和列寧格勒,再攻莫斯科。如果置基輔、列寧格勒於不顧,基輔方向保有蘇軍最強大、最有戰鬥力的軍事集團,列寧格勒也是蘇聯的重工業中心,擁有大量人口和軍事力量。當德中央集團軍群全力進攻莫斯科時,位於側後的列寧格勒、基輔方面的重兵集團可以從德中央集團軍群的側後方出擊,切斷其後勤保障通道,合圍德中央集團軍群,並全殲之。導致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在於:根據蘇蘭戰爭蘇軍的表現,嚴重低估了蘇軍真實的戰鬥力,把指揮者的錯誤,等同於蘇軍整體的戰鬥力。可實際戰鬥時,才發現,超過進攻德軍一大半的南、北兩個集團軍群,竟啃不動列寧格勒、基輔方向的重兵集團,無法完成賦予它們的作戰目標,偷襲成功的中央群團軍群,不得不把自己進攻的兩個拳頭,分別去幫助南、北兩個集團軍群完成任務,而自己不得不停止進攻。結果,對南方集團軍群的幫助,取得了成功,全殲了基輔方向蘇軍最強大的重兵集團,但也擔誤了進攻莫斯科的寶貴時間。而對北方集團軍群的幫助,卻仍以失敗而告終,損耗了裝甲部隊的實力,擔誤了時間,不過也使列寧格勒方面的蘇軍損耗了軍力,無力去切斷中央集團軍群的後方,為中央集團軍群解除了後顧之憂。但遺憾的是,德軍並沒有為冬季戰爭做準備,自己又沒有能力,按照原訂的作戰計劃,在夏天完成作戰任務。德軍將領認為只要奪佔莫斯科,就能取得戰爭勝利,本是異想天開,不吸取當年法華人的教訓,莫斯科並非不可放棄,俄華人曾多次放棄莫斯科,莫斯科的丟失,不但不會令俄羅斯人放棄戰爭,反而會激發更大的愛國熱情,戰爭根本就不會結束,而用莫斯科換來對德中央集團軍群的合圍,這筆帳,無論是誰,都算的清楚,一點都不吃虧,沒有後勤保障的中央集團軍群,依舊會被俄羅斯的冬天摧毀。而南、北兩個以騾馬步兵為主體的德軍部隊,也沒有能力救援德中央集團軍群,它們被阻止在烏克蘭的舊築壘地域和列寧格勒的堅城之下,德國還沒有足夠的後備軍,如此大規模的戰爭,德國甚至沒有進行全民總動員,它的兵工廠也無法在短時間內,重新武裝一支大軍。如果不是從捷克斯洛伐克的兵工廠裡獲得大量的坦克,德國在41年根本也沒有能力進攻蘇聯。同時,在戰鬥中,德軍還發現,蘇軍擁有比自己更先進的坦克,它們不得不重新研發更新型的坦克,也就是後來的虎式和豹式。希特勒後來對古德里安說:古德里安,如果早知道你說的一切都是真的,我是不會發動這場戰爭的。古德里安曾在戰前發表過蘇聯軍事力量研究的小冊子,但沒什麼人相信他,都被蘇蘭戰爭的“假相”迷惑了,當蘇軍在莫斯科城下大敗德軍,全世界都大跌眼鏡,不得不重新評估蘇聯。天時、地利、人合。不識天時、地利,當什麼將軍?打什麼仗?打不過,怪天氣,怪地形,怪希特勒,是什麼狗屁‘名將’?11月下雪,是俄羅斯再正常不過的天氣,溫度高低幾度,對於根本沒有為冬季作戰作準備的德軍來說,沒有本質的區別,正常的俄羅斯冬季,照樣凍死它們。發動這場戰爭,德軍從上到下,都是些瘋子和神經病。德華人對希特勒的擁護,也足見他們的愚蠢,證明人民的大多數,容易被欺騙和利用,他們大多不具備遠見和必要的政治、軍事、經濟知識。民主的弊端,也在於此,大多數人認為對的,卻並不一定對,當大多數人認識到錯誤時,悲劇己經造成,往往難以挽回,即使挽回,也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很多人甚至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錯誤。

  • 3 # 夢迴唐朝162458004

    1941年7月16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攻佔斯摩稜斯克,此地離莫斯科僅370公里,想想德軍的進攻速度,斯大林和朱可夫都驚出了一身冷汗,莫斯科的防禦遠遠不夠,大量蘇軍損失和消耗,蘇聯首都根本無力防守,但就在此時希特勒卻命令中央集團軍群停止進攻,派出一個坦克軍北上支援北方集團軍群奪取列寧格勒,同時又命令古德里安的坦克集團南下烏克蘭協助南方集團軍群進攻基輔,消滅南方蘇軍,這個決定遭到了德軍大批將領的反對,他們認為應該進攻莫斯科,莫斯科作為蘇聯的首都又是一個交通樞紐,一旦蘇聯失去了,整個防禦正面就會被割裂,無法再組織完整的防禦,蘇聯只能退守烏拉爾,等待蘇聯的就只有失敗的命運了,況且俄羅斯的嚴冬令人聲畏,進攻烏克蘭純粹是浪費時間,反而會把戰爭拖延到冬天!希特勒斥責德軍將領對經濟一竅不通,他指出烏克蘭是歐洲的麵包籃子且儲存著豐富的礦藏,集中了大量的工業,還有大量的蘇軍,一旦攻下此地蘇聯就無力繼續戰爭了,否則這裡的蘇軍就會威脅德中央集團軍群的側翼和後方!於是在希特勒的堅持下德軍開始實施基輔戰役,後來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關於德軍沒有乘勝攻取莫斯科,蘇軍統帥朱可夫曾經說:如果德軍不分兵列寧格勒和基輔,那裡的蘇軍可能會威脅德軍的側翼和後方,但是德軍南方叢集主要和中央集團軍群密切協作,這個威脅就會被消除,同樣北方叢集也不用只盯著列寧格勒,而應該繼續東進,這樣中央集團軍群就可以集中精力進攻莫斯科了,如果那樣的話德軍在冬天到來時奪取莫斯科是極有可能的,因為即便德軍推遲了進攻,蘇軍防禦更嚴密的情況下德軍依然攻到了離莫斯科只有四十公里的地方,如果蘇聯失去了莫斯科蘇軍的狀況後極為險惡,不過德軍停止進攻莫斯科,給蘇聯軍民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使得大量的援兵和物資集中到莫斯科,各種防禦工事也得以完善。所以說希特勒犯了戰略錯誤,雖然他在烏克蘭獲得了勝利!

  • 4 # Prussia

    德軍即便攻陷莫斯科也未必能夠徹底征服蘇聯。因為蘇聯還有中部和東部遼闊廣袤的戰略縱深,當時一些重要的軍事工廠都已經轉移至烏拉爾山區。甚至戰爭爆發初期,最高統帥部都做好了撤往烏拉爾山區的準備……。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德軍三個集團軍群分為北中南三路,從蘇聯西部分別向列寧格勒、斯摩稜斯克、烏克蘭三個方向發起了大規模的‘’巴巴羅薩‘’作戰行動。其中的中央集團軍群在‘’巴巴羅薩‘’第一階段作戰中即輕鬆佔領了斯摩稜斯克、布良斯克、明斯克等地域,蘇聯西方面軍和西部特別軍區被擊潰,通往莫斯科的道路被打通。面對幾百公里外的莫斯科,希特勒突然決定先拿下西南部的基輔:既解除了東進莫斯科的後顧之憂,又可以獲得烏克蘭大糧倉剛剛收穫的糧食,以及黑海與裡海之間高加索的石油。於是,希特勒臨時將古德里安的第二裝甲叢集並兩個裝甲師,以及一個集團軍補充到南方集團軍群,以加強合圍基輔的作戰力量。與此同時,在蘇聯最高統帥部,由於朱可夫建議放棄基輔會戰,以圖保持蘇軍實力,但被斯大林拒絕並嘲笑了朱可夫。從而使朱可夫負氣請辭總參謀長後,自己去組建保衛莫斯科的戰略預備隊。

    基輔會戰於一九四一年七月上旬打響,於九月下旬結束。當斯大林同意西南方面軍撤離基輔時為時已晚:基輔已經被德軍重兵叢集團團圍住。除布瓊尼、鐵木辛哥、赫魯曉夫等人坐飛機撤離基輔外,西南方面軍僅有少部分部隊突圍撤往第聶伯河對岸(合圍形成之前),大部分六十六萬五千餘人被德軍俘虜,基爾波諾斯上將在突圍時戰死……。蘇軍勁旅之一的西南方面軍大部被德軍殲滅,從而消除了德軍進攻莫斯科的後顧之憂:基輔圍殲戰無疑是希特勒軍事生涯中唯一的一次大手筆。一九四一年九月八日,即基輔會戰即將結束之前,希特勒簽發了進攻莫斯科的第三十五號作戰訓令‘’颱風行動‘’。由於朱可夫利用德軍合圍基輔的寶貴時間,加強了莫斯科外圍的幾道防線,並動員幾十萬莫斯科市民在莫斯科城郊和主城區修築了大量工事掩體,並對莫斯科的防空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從而使莫斯科嚴陣以待。一九四一年九月三十日莫斯科保衛戰打響。

  • 5 # 麻辣戰爭

    戰爭初期,德軍連戰連勝,蘇軍節節敗退,大批軍隊被殲滅,在三路大軍的進攻中,蘇軍在基輔-斯大林格勒方向是打得最好的,一度令南路德軍難以前進,雙方打成對峙狀態,防禦南路基輔方向的蘇軍是西南方面軍,擁有70多萬大軍,武器裝備也不錯,是當時蘇軍中實力最強的一個方面軍。

    如果德軍此時不打基輔,擊中力量攻擊莫斯科方向,可以提前兩個月發起莫斯科戰役,因此很多人認為,在冬季到來之前,德軍也許就能打下莫斯科,贏得蘇德戰爭的勝利。

    首先,即使如此,德軍也未必能打下莫斯科,其次,即使打下莫斯科,也未必能贏得蘇德戰爭的勝利。

    德軍如果僅僅使用中央集團軍群的力量,是無力攻克莫斯科的,必然要從北路和南路抽調精銳部隊支援中央集團軍群,後來的莫斯科戰役,德軍也是這麼做的。

    但是如果沒有發動基輔戰役,在基輔還有百萬裝備精良的蘇軍,這種態勢下德軍圍攻莫斯科,必然將側翼暴露在基輔蘇軍重兵集團的攻擊之下,德軍腹背受敵,很難打贏莫斯科戰役。

    後來的莫斯科戰役,蘇軍已經準備好和德軍打巷戰,但德軍根本沒打進莫斯科城,就被擊退,可見德軍的實力距離攻陷莫斯科還差不少。

    莫斯科是蘇聯的工業中心和交通樞紐,但在莫斯科戰役之前,蘇聯已經將大批工廠搬遷到烏拉爾山脈地區,德軍佔領莫斯科,蘇軍仍然會和德軍繼續戰鬥,德軍並不會因此就贏得蘇德戰爭的勝利。

  • 6 # 戰略論

    從實際結果來看確實是錯誤的,德軍雖然在基輔附近殲滅了蘇軍55個師的兵力,僅俘虜就達65萬人之多,但是這一戰役上的巨大勝利並沒能轉化為戰略上的勝利,德軍在三個方向上的最終目標一個都未能實現,即使他們距離每一個目標都是如此的接近。

    透過基輔會戰德軍基本殲滅了蘇軍的西南方面軍,整個蘇軍的南翼大門已經開啟,雖然他們已經挺進到了頓涅茨地區,佔領了蘇聯最主要的煤炭資源,但是距離蘇聯的另一個關鍵的能源卻仍舊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即高加索的石油。如果德軍趁蘇軍南翼防線空虛之際繼續從南翼發起進攻,徹底切斷蘇聯的能源來源,那麼對於其戰爭潛力的影響是致命的。事實上德軍雖然切斷了蘇聯的煤炭來源,但是蘇聯用石油彌補了煤炭的缺乏,所以德軍在南翼的勝利並未能達成戰略上的勝利。

    然後我們再來看莫斯科,莫斯科最大的軍事價值就是其作為整個蘇聯的交通樞紐,而對於蘇聯這種地域遼闊的國家,最最重要的就是交通。德軍在制定對蘇作戰計劃時,都認識到交通補給要比軍事上的戰略、戰術指揮更為重要,所有的進攻目標都是圍繞蘇聯一個又一個交通中心為基本出發點,只有佔據一個區域裡的交通樞紐,才能利用這些道路繼續向前挺進。這也是為什麼德軍在一開始的“巴巴羅薩”方案中明確表明了要優先佔領列寧格勒,根本目的就是企圖打通波羅的海的海上通道,用海運來保證北方集團軍群的補給,從而減緩德軍陸地交通的巨大壓力。而對於莫斯科的迫切佔領也是基於這一考慮,蘇聯對於西北和西部以及西南方向上的人員和物資補給都是以莫斯科為出發點,全國的物資都向這裡彙集併發向各個前線,這個蘇聯最大的鐵路樞紐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關於在基輔和莫斯科的選擇上的爭執,有一種說法較為合理,即雖然南方的烏克蘭地區具有許多個戰略上必須佔領的理由,但是佔領莫斯科後就意味著切斷了蘇聯後方同烏克蘭地區的鐵路聯絡,蘇軍的西南方面軍將失去補給和增援,等待他們的要麼是撤退要麼是在德軍下一階段的打擊下覆滅,烏克蘭地區遲早要被德軍所佔領。所以1941年德軍最重要的任務還是應該在冬季到來之前儘快拿下莫斯科而不是基輔,希特勒的決定顯然是錯誤的。基輔會戰耽誤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最終讓德軍在莫斯科的作戰拖延到了冬季,而1941年的德軍根本沒有冬季作戰的任何準備,人員和裝備遭受了重大損失,這些損失直到1942年都沒能完全恢復。

    至於假使德軍放置蘇軍的西南方面軍不管而全力東進,會遭到西南方面軍從側翼的反擊從而切斷中央集團軍群的後路的說法根本不可能成立。首先蘇軍根本不具有這種大規模縱深突擊的能力,即使到了1943年蘇軍的進攻能力仍舊遠差於德軍,到1944年才具備這樣的能力。而且蘇軍西南方面軍當時的補給狀況也不可能支撐這一規模宏大的進攻任務,他們的裝甲兵力也過於薄弱。而且德軍並不是一股腦兵力全部投入了前線的作戰,有相當數量的步兵師用於側翼的掩護,這些步兵師在1942年的防禦作戰中表現出巨大的戰鬥力,蘇軍幾倍的兵力也難以達成突破,所以在1941年的情況下,西南方面軍就更不可能在側翼進行決定性打擊了。

    在打完基輔後,其實最好的選擇就是拿下列寧格勒,這個目標更容易實現,德軍已經對列寧格勒完成了合圍,而且列寧格勒的戰略意義並不比莫斯科少多少,等到冬季過去以後,德軍再以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對莫斯科發起決定性的打擊。

  • 7 # 心靈季節

    先打哪裡並不是德失敗的主要問題,

    希特勒在以下幾點的失誤才是致命問題

    1)要打蘇聯,不打則已,要打必須半年內拿下,否則英美干涉就是惡夢。

    這個和中國打臺海一樣,不打則已,要打三週必須拿下,否則美國就來援助。

    反觀德國,在打蘇聯前,武器裝備還不如蘇聯,國內人民馬照跑舞照跳,把寶貴的軍用物資消耗在消費上了。

    要認識到對蘇作戰就要像1945年德國自己的保衛戰一樣,把一兵一卒全部拉上去。

    2)太狂妄,對冬季作戰,戰略上如何準備武器裝備上如何準備,後勤供應上如何準備考慮甚少。結果180萬大軍打不過蘇聯110萬大軍。

    3)沒有破壞蘇聯的交通和能源,如果和戰爭同步的時候,派出兩萬的人精兵強將的別動隊,將莫斯科往東的所有公路,鐵路,河流運輸電力全部炸燬,這有三個意義,一方面,蘇聯西部的工廠裝置運不到東部去,再一方面,西伯利亞兵過不來,還有美的物資也送不到東線工廠去。

    4)所謂蘇聯有戰略縱深都是胡扯,假如莫斯科戰役贏了,在頓河沿岸做一個防線,直接把蘇聯分成兩部分,而且德佔的頓河以西的是蘇聯的精華部分佔了70%。

    再派轟炸機,重點轟炸頓河以東的工廠,交通能源,戰爭就基本結束。

    所以,莫斯科戰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莫斯科一輸全輸

  • 8 # 不沉的經遠

    希特勒先打基輔再進攻莫斯科雖然遭到了失敗,但是不等於說先進攻莫斯科就一定會勝利,更不意味著德國可能會贏得蘇德戰爭。

    戰後很多德軍將帥在回憶錄裡,都堅持希特勒固執己見,沒有聽從前線指揮官的建議,在1941年夏季下令第2坦克叢集南下參加基輔會戰,結果喪失了進攻莫斯科的戰機。希特勒之所以決定先打基輔,是因為基輔一帶有著數量龐大的蘇軍,足足有6個集團軍。這些蘇軍對德軍中央集團軍的側翼構成了很大的威脅。確實,希特勒下令古德里安先南下以後使得攻擊莫斯科時間大為推遲,但是重創基輔的蘇軍以後,使得中央集團軍的側翼安全得到了保證,對德軍無疑也是有利的。

    而且要注意的是事實上這個時候中央集團軍的右翼是很危險的,它和南方集團軍的左翼之間推進距離差距500公里,如果不南下擊敗蘇軍,而是直接進攻莫斯科,那麼中央集團軍的右翼將會出現900公里的戰線,加上500公里的左翼和2、300公里的正面,中央集團軍的戰線將達到1600公里以上。

    誠然此時蘇軍西南方面軍嚴重缺乏裝備,攻擊力不足,但是中央集團軍的兵力僅有60個師,數量也嚴重不足,歷史上得到南北戰區增援的14個師以後也僅能維持1000公里的戰線,按照這個比例計算,德軍如果不解決南線的蘇軍,至少需要110個師才能維持戰線,問題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德軍根本沒這麼多的部隊。

    而蘇軍除西南方面軍外,還有南方方面軍等,同時還組建了新的方面軍。如果德軍直接攻擊莫斯科,而蘇軍實行側翼突擊,那麼德軍是非常危險的,進攻莫斯科的行動還是很可能會失敗。

    其次,即使德軍先攻擊莫斯科,並且取得了勝利也不意味這德國贏得了蘇德戰爭。此時美國、蘇聯和英國之間已經組成同盟,蘇聯可以獲得西方國家的物資支援。雖然莫斯科失守無疑在政治上會造成很大影響,但是減少了基輔的損失以後,蘇軍的損失會少很多。按照斯大林的性格接下來基本不會考慮投降,而是繼續打下去。

    實際上只要美蘇聯手,德國在二戰中沒有任何勝算,不是一兩場戰鬥能改變結局的。

  • 9 # 宇澤歷史

    希特勒為何要對蘇聯進行擴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蘇聯有希特勒所需要的資源。而烏克蘭的基輔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和鐵路的樞紐,其次,基輔這個地方自然資源豐富,該地輸出的石油和煤礦足夠餵養在整個第二世界大戰中橫掃歐洲的德軍,因為如果沒有了石油,希特勒的機械化部隊也將不復存在。更何況,蘇德之間的戰爭除了拼武器人員方面,還有一個就是拼後勤補給。當時希特勒主張先打基輔再打莫斯科,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基輔這個地方號稱“蘇聯的糧倉”,德軍在佔領基輔後,不僅可以迅速的恢復自己的資源補給同時還能使蘇聯陷入困境,相比之下可能要比單單佔領莫斯科的實際意義要更大。

    洋洋自得的“巴巴羅薩”計劃

    自從德華人花費了數月之久的草擬才敲定了巴巴羅薩計劃之後,對蘇聯的入侵便在其毫無防範的情況下展開了。入侵的過程對於德軍來說似乎異常的順利,在蘇軍還未來得及防範之際,德軍一天之內就把蘇軍的1200架飛機給擊毀。同時還贏得了7月9日的比亞維斯托克——明斯克會戰和8月5日的斯摩稜斯克合圍戰,殲滅了蘇軍第3、10集團軍主力、第16集團軍、第23機械化軍以及第19、20集團軍和第13集團軍的大部分兵力,同時還毀壞了蘇軍火炮4929門、坦克6537輛,並俘虜了蘇軍高達65萬人。而此時的德軍迎著勝利的步伐,已經兵臨莫斯科城下

    基輔會戰

    當時的德軍分了3個集團軍群進攻蘇聯。中央軍由博克元帥指揮,49個師攻打莫斯科。北方集團軍由勒布元帥指揮,26個師進攻列寧格勒。南方集團軍由倫斯德元帥指揮,39個師負責切斷蘇聯的石油供給,並佔領克里木和頓涅茨河畔的石油和工業區。

    3個集團軍都突飛猛進,在3個方向上分別推進了300-600公里。南方集團軍也直逼基輔,但對於三個集團軍來說,南方集團軍的進展最不如意,因為在基輔的前方有第聶伯河阻止了其的進攻路線。基輔對於德國的三大集團軍的北翼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所以務必由南方集團軍將基輔的守軍殲滅並佔領。但由於南方集團軍兵力不足,大部分軍隊都在中央集團軍。倘若要保證以戰養戰,得到充足的食物和石油供給,那麼是先集中所有兵力拿下基輔,還是繼續進攻莫斯科?

    此時,分歧就出現了。在當時,博克和古德里安等前線的將領認為應該率先集中兵力攻下莫斯科。但希特勒卻另有想法,他認為烏克蘭是必須亞要奪下的,德國要做的是征服世界而並不是佔領某一個國家,今後的擴張之路還很長,必須要有充足的石油供給。況且南方集團軍在基輔的戰線已經很穩固了,為什麼不趁勢拿下烏克蘭,為儘快攻佔列寧格勒,與僕從國芬蘭軍隊會合?為此,希特勒還是從博克的中央集團軍中抽出了裝甲叢集來加強北方和南方軍團的實力。但作為中央集團軍的博克元帥對此十分不滿,堅決反對希特勒的這個計劃,他認為分散兵力實際上就是坐等失敗,應該直截了當的拿下莫斯科。但希特勒卻採納博克的這個建議,無奈之下博克只能服從命令率部在斯摩梭斯克以東47英里處地域實施防禦。

    在希特勒經過一個月與他的將軍們的討論和爭執中,最終決定將中央集團撤到西南地區,集中火力拿下基輔。而斯大林也未聽取朱可夫的建議將西南軍撤回以避鋒芒,雙方最終都選擇在基輔博弈,這無疑又是一場硬碰硬的會戰。最終,基輔會戰重創了蘇聯的軍事力量,而戰勝的德軍也佔領了基輔在內的整個烏克蘭地區,不僅獲得相應的糧食與石油補給,也實現了當初進攻基輔的目的。

    個人看法

    就我本人而言,對於希特勒先攻打基輔的戰略計劃來說是有必要的,因為德軍的裝甲部隊一旦缺失了石油之外,無疑就是一堆廢鐵。況且,在巴巴羅薩計劃制定後,對於德軍來說就是要以閃擊戰迅速擊垮蘇聯,倘若不在蘇聯的冬天來臨之前結束蘇德戰爭的話,那麼德國士兵就將受凍捱餓,希特勒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先攻打基輔對於德國來說,在戰術上是非常成功的,不僅殲滅了大部分蘇軍的有生力量,同時還為德軍的裝甲部隊提供了大量的資源補給。雖然在戰略上來說,先打基輔就讓蘇軍有機會在莫斯科正面集結了150~200萬的兵力抵禦德軍後來的進攻,但是德國對於蘇聯來說,在自然資源方面上是比不過蘇聯的,畢竟蘇聯地大物博。希特勒只有拿下了基輔的石油和煉油廠,才有足夠的把握將這場機械化的戰爭打下去。要是後勤補給跟不上的話,先打莫斯科,德國會不會在蘇德戰爭中敗的更快?

    以上均為個人看法,能力有限,多有疏漏,煩請糾正。

  • 10 # 靜夜史

    當然不正確。

    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閃擊蘇聯開始,短短四個月時間,德軍勢如破竹,蘇軍則一潰千里,損失了超過150萬平方公里土地,佔全國1/4的人口,武器裝備幾乎損失殆盡,300多萬軍隊戰死或被俘。尤其是1941年9月的基輔會戰,超過66萬人被德軍俘虜,傷亡不計其數,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圍殲戰被俘人數的最高記錄,而德軍僅僅傷亡10萬餘人,堪稱酣暢淋漓。

    但隨後德軍在莫斯科會戰中馬失前蹄,被消滅50多萬人,此後陣線被穩定在莫斯科以西,德軍再未前進一步,直到1944年被趕出蘇聯國土。

    很多人說,雖然德國在基輔會戰中消滅了蘇聯大量有生力量,消除了南翼威脅,但卻耽誤了至少兩個月時間。等到9月底莫斯科會戰打響時,寒冬將至,缺少過冬裝備的德軍在蘇軍的打擊下折戟沉沙,敲響了滅亡的喪鐘。

    所以,基輔會戰嚴重遲滯了德軍的進攻鋒芒,對於時間就是生命的“閃擊戰”而言,這是兵家大忌。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德軍甩開烏克蘭地區的蘇軍,直奔莫斯科而去,就一定能夠徹底打垮蘇聯,取得二戰的最終勝利嗎?當然也是不可能的,因為129年前的拿破崙就成功拿下了莫斯科,結果還是輸得灰頭土臉。

    所以從本質上說,德國輸在了捉襟見肘的綜合國力上。在完成工業化的強大蘇聯面前,縱然德國在蘇德戰爭前吃掉了波蘭西部,吞併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橫掃了西歐,征服了北歐,但無論國土面積還是人口數量均和蘇聯不在一個層面上。

    蘇聯面積達2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恐怖面積,是任何國家都難以打破的噩夢,即便德國的閃擊戰爐火純青,但同樣難以撼動蘇聯根基。因此,德軍進攻蘇聯必然是以持久戰的方式。

    如果希特勒能夠意識到這一點,那麼先吃掉基輔周邊的幾十萬軍隊就是正確的選擇,因為持久戰本質上就是拼消耗,敵人被消滅得越多,自己的贏面就越大。

    但很明顯希特勒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為從閃擊蘇聯的那一刻開始,希特勒就一直幻想著三個月滅亡蘇聯。這一狂妄口氣的出現,意味著希特勒的對蘇戰略從一開始就出現了失誤。以至於在面對“跑步拿下莫斯科”還是“加班吃掉基輔軍”的兩難選擇中左右搖擺,進退維谷。

    只能二選一而不能面面俱到,充分說明了德軍國力的巨大缺陷。無論是閃擊戰還是持久戰,無論先拿下莫斯科還是先吃掉基輔南翼蘇軍都有其極端合理性,都是正確的選擇,錯誤的是上帝給希特勒的實力實在不夠多。

    而從德軍捉襟見肘的綜合國力角度出發,先拿下莫斯科相比於先拿下基輔要好得多。

    從1941年9月底正式打響的莫斯科會戰,是蘇聯自建國以來最危險的時刻,此時的蘇軍由於在蘇德戰爭前期損失殆盡,朱可夫只能徵召大量的莫斯科市民參加戰壕等工事的修建。雖然千里迢迢的德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但家門口的蘇軍似乎情況更為悲觀。

    與零下40度氣溫毀滅德軍不同,歷史上的德軍比蘇軍還期待冬天,因為真正困擾德軍的是秋雨帶來的泥濘,這讓德軍裝甲部隊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而嚴寒則可以讓路面封凍,加快德軍的推進速度。

    況且,嚴寒摧垮了德軍,也一樣讓蘇軍痛不欲生。德軍在莫斯科會戰中損失50萬軍隊,蘇軍的傷亡則高達150多萬,如果不是30多萬西伯利亞師的救急,莫斯科會戰的勝負並未可知。

    蘇軍之所以在蘇德戰爭前期損兵折將,和斯大林在30年代掀起的大清洗運動有關,因為大量優秀指戰員的死亡,蘇軍戰鬥力和協調性大大下降,在面對德軍閃擊時不能快速反應,很快就一潰千里。

    按照希特勒的擔憂,如果不拿下基輔,德軍在攻打莫斯科時必然受到南翼威脅,而如果德軍全力奪取莫斯科,特別是趁西伯利亞師趕來之前一鼓作氣,基輔方面是沒有能力回援莫斯科,對德軍中央集團軍造成致命威脅的。

    雖然有拿破崙的前車之鑑,但彼時的蘇聯不同於當時的沙俄,斯大林作為蘇聯的最高統治者,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就已經確立起了在蘇聯的絕對權威,這種高度集權在保證了蘇聯超強的資源集中能力的同時,也讓斯大林揹負了更大的責任。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莫斯科失守,首先意味著斯大林指揮能力和斯大林模式的失敗,這對於斯大林本人的權威而言是毀滅性的打擊,其統治結構會面臨土崩瓦解的局面。屆時,即便斯大林不死,昔日被斯大林迫害和打壓的政敵也不會放過他。

    而且,莫斯科作為蘇聯在東歐的最後防線,意味著蘇聯已經無路可退。如果失去莫斯科,蘇聯在東歐地區將無險可守,擁有基輔這個糧倉和石油產地也無濟於事。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阻擋不了勢不可擋的德軍,更養活不了打游擊戰的蘇軍,斯大林只能到印度建立流亡政府。

    更可怕的是,美國作為同盟國的金主,一直在注視著莫斯科會戰的成敗,如果蘇聯守不住莫斯科,美國的合作物件可能不再是蘇聯。

    所以才有了斯大林在紅場閱兵式上的那句“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的吶喊,因為這就是事實。

    因為綜合國力的本質缺陷,德國註定不可能取得二戰的最終勝利。但先拿下莫斯科,德國或許可以消滅蘇聯,在二戰中堅持更長時間。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1 # 島主說事

    希特勒先打基輔再進攻莫斯科是否正確?你怎麼看?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實際上,從蘇德戰爭的程序看,希特勒先進攻基輔並無不妥,相反,如果德軍先進攻莫斯科,不僅會造成閃擊戰資源嚴重不足,也會對德軍的裝甲部隊造成毀滅性打擊,而蘇軍部署在南線的兩個方面軍主力反而會北上增援莫斯科,那樣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首先,莫斯科與基輔的重要性,一個是從政治方面衡量,一個是從資源方面考慮。

    一些二戰愛好者,認為德軍提前一個月進攻莫斯科,蘇德戰爭就會按巴巴羅薩計劃在1941年冬季到來之前結束。事實上這只是一廂情願,對蘇軍和斯大林來說,德軍佔領莫斯科,僅僅對蘇軍計程車氣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整個衛國戰爭並無太大影響,因為在德軍全面進攻的高壓態勢下,莫斯科和其它重要城市一樣,僅是戰爭期間的一個堅固堡壘而已。

    1940年6月德軍閃擊法國以後,希特勒就迫不及待地要制定巴巴羅薩計劃,當德軍將領們認為此時進攻蘇聯並不成熟,應該集中兵力與義大利軍隊合兵一處,先佔領北非斷英軍的後路,但希特勒卻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蘇聯才是德國最大的敵人,不僅把蘇德戰爭當成種族存亡之戰,還把閃擊蘇聯當成滅國之戰,希特勒頭腦中想到的是前期閃擊戰所向披靡和沒有對手,根本就沒考慮到閃擊戰的缺陷和補給困難等帶來的一系列難題。

    因此,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打響後,人們發現德軍在不到三個月時間裡,基本按巴巴羅薩計劃提前完成了戰略目標,北線達成了對列寧格勒的圍困,中線已經兵臨莫斯科城下,南線更是將蘇軍兩個方面軍壓縮在基輔突出部一帶。

    此時,對德軍來說,此前進攻蘇聯暴露出來的戰線太長和補給困難缺陷越來越突出,8月上旬,希特勒在召見古德里安商量暫停莫斯科進攻方案時,斥責古德里安不懂經濟,分明就是暴露出在他內心,佔領南線資源遠遠比佔領莫斯科還要重要。起碼此時,德軍因鐵路運輸軌道問題和公路泥濘對德軍的裝甲進攻和補給運輸帶來了一系列的嚴重困難,說明進攻基輔時機正好。

    從這個層面講,暫停莫斯科的進攻南下佔領基輔,對德軍反而是個搶佔先機的正確決策。對德軍來說,既解決了補給不足和運輸困難的難題,還殲滅了蘇軍最精銳的南線主力,這有什麼不好呢?

    其次,佔領莫斯科不等於就能結束蘇德戰爭,提前進攻不等於就能打贏莫斯科戰役。

    在德軍進攻基輔以前,作為總參謀長的朱可夫已經發現了德軍的企圖,他建議放棄基輔重點拱衛莫斯科的建議為什麼讓斯大林那麼惱火,以至於要撤銷朱可夫總長職務,是斯大林真的不懂如何打仗還是不知道莫斯科的重要性嗎?當然不是。

    蘇德戰爭爆發後,扼守莫斯科西部門戶的西部特別軍區司令員巴甫洛夫,因防守不力被斯大林殺一敬百,實際上也反映出斯大林對莫斯科方向的重視。而朱可夫隨後在葉利尼亞依靠預備方面軍打贏了蘇德戰爭第一場反擊戰的勝利,也並非他在指揮上有特別的地方,因為斯大林把最新式的武器T3坦克和喀秋莎火箭炮都部署在莫斯科方向,僅有的幾個機械化軍也在中線作防禦準備。

    所以,從當時的戰場環境看,即使德軍不提前進攻基輔,在進攻莫斯科方向上也會存在一些實際困難。一方面,如果8月份進攻莫斯科,德軍的裝甲部隊集結有困難。本身,巴巴羅薩計劃是按照先佔領列寧格勒再莫斯科後基輔的目標展開,但形勢的發展並不是這樣,北線裝甲部隊進攻首先受阻,希特勒暫停進攻莫斯科,將中線兩支裝甲部隊北上和南下的目的,也是想一箭雙鵰,即北線佔領列寧格勒,南下佔領基輔,一旦成功,再進攻莫斯科就十拿九穩了。

    所以,如果8月份進攻莫斯科,德軍裝甲部隊集結有困難,況且蘇軍到底在莫斯科有沒有做好防禦也不清楚,說德軍一點忌憚沒有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斯大林已經做了遷都的準備,莫斯科戰役提前,南線蘇軍是德軍的最大威脅。1940年蘇軍在首長機關演習以後,斯大林力排眾議,將烏克蘭方向作為了德軍發動戰爭的重點來防禦,所以,如果德軍提前進攻莫斯科,蘇軍的西南和南方兩個方面軍勢必會北上增援,對德軍來說,這是非常危險的。

    而且,當德軍打到斯摩稜斯克以後,蘇軍就在做最危險的準備,斯大林命令蘇聯國家機關和外國使節及蘇軍職能部門,都遷都古比雪夫,莫斯科除斯大林和蘇軍指揮機關外,其它也都做了相應準備。說明斯大林並不懼怕德軍佔領莫斯科。

    從上面分析看出,能不能進攻莫斯科,該不該提前進攻?並不是憑後人臆想就能解決問題的。實際上,如果從戰爭打響時的雙方準備情況看,蘇軍除了對德軍的閃擊戰缺乏足夠重視以外,在兵力和武器裝備方面並不落後,之所以蘇軍在前期遭遇到重大傷亡,也是因為斯大林和蘇軍在指揮上對德軍的裝甲快速進攻缺乏有效的打擊辦法和應對措施。

    所以,如果德軍提前發動莫斯科戰役,對蘇軍來說,最多是損失再大一些,對閃擊戰的認識再滯後一些罷了。而對德軍來說,提前進攻莫斯科,補給困難將更大,裝甲損失也更嚴重,不僅對結束戰爭無益,而且還陷在莫斯科方向不能自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沒有結婚,在外面飄,不敢回家,是一種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