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204131956
-
2 # 萬戶說
中國朝代更迭也是世界罕見的多,歷朝歷代也經歷了語言演變,與現代漢語相對而言的有著很大的不同。古漢語它是漢族祖先及其後代在古代的語言。一般人心目中的古代漢語面貌在語音上為唐詩宋詞等韻文,文字上體現為王羲之、歐陽詢、柳公權、顏真卿等人的書法作品,詞彙和語法則為先秦到明末清初的文言文。
一直到現在,學術界還沒有對古代漢語和近代漢語定下公認明顯的劃分界線。世界上普遍學者都認為一般以“五四運動”/“白話文運動”為分水嶺。
古代的漢語有三個明顯的發展階段:
以先秦時代為核心的上古漢語,其語音體系一般稱上古音,以詩經和形聲字的古韻推測,文字為甲骨文、金文和篆書,現在很多廣府人認為他們的廣府話就是當時的秦音,這種說法是容易導人進誤區的,因為我們都知道,廣府人是先秦人入嶺南後,與當地百越人(如今的越南人)相結合,以越話為基礎,融合漢語形成的廣府話,先秦人的語調實際上就今天而言遺憾已經失傳;
以唐代和宋代為核心的中古漢語,其語音體系一般稱中古音,為等韻和韻圖所記錄,文字為楷書;最為接近的就是如今的客家話,客家人戶戶有族譜,基本上追溯的年代都是在唐宋時期,以客家人保守的風俗來看,如今保留最為完整的古漢語應該就是客家話,古代漢族人的強大融合力甚至同化了許多當時的少數民族,以至於現今的畲族人也被漢化,“根在河洛,情繫中原”的祖訓不斷的傳承給每一代的客家人,有人說客家人就是華夏人,這種說法不無道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百度搜索一下央視製作的節目,專家復原宋朝雅言,聽一聽是否就是如今的客家話。
三是以明末清初為核心的近代漢語。由於後期滿族統領中原,他們的語言在學習漢語的時候遇到障礙,特別是他們自帶的捲舌音,我們都知道,無論是閩南語,客家話,還是廣府話,吳語等,捲舌音都是比較少,甚至沒有的,清朝的建立,也讓漢語進一步演變成現在的語調。
也有人分成先秦、兩漢六朝、唐宋、元明清四個階段。但是無論怎麼分,古代漢語在不同階段最明顯的差別是語音,而上古漢語還有文字也與後世不同。狹義的古代漢語的面貌大體上和中古漢語一致,因為這是古代漢語發展最繁榮、影響力最大、產生最多代表性作品的時期。
因為中國古代國力鼎盛,所以影響鄰近地區的民族採納或者參考漢語及漢字作為當地的語音及文字。
在文字方面,例如:北韓半島從北韓三國時期是直接採用漢字,有學說指在古北韓時亦有使用燕、齊一帶通行的文字。遼朝根據漢字來自創契丹大字(契丹小字為依照回鶻文建立的字母拼寫文字)。金朝(女真)大字根據契丹大字結合漢字為基礎再次改造出新變種方塊字。西夏文亦是根據漢字筆畫改造而成。
語音方面,例如:現代日語的漢字音讀保留了六朝江南音和唐朝長安音的一些特徵,現代北韓語和現代越南語的漢語詞都保留了唐朝長安音的一些特徵,日本語言中大量存在唐音,如日本的一、二、三、四等語調,與現今的客家話幾乎一致。詳見日本漢字音、北韓漢字音和越漢音文獻。
-
3 # 人人有魚77312045
先查一下留聲機和磁帶錄音是啥時候發明的事情後再提問題。之所以有這樣的認為是因為北方遊牧民族入侵造成農耕漢族南遷。是翻文獻看漢族人口遷移方向得出來古漢語在南方。
-
4 # nhpan
不是說粵語是古漢語,而是說粵語是保持古代方言最好的地方語言,沒有受中原文化和帝王文化的影響,所以南粵大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沒有封建帝王加鎖,改革開放革命都是最敢為人先。
-
5 # 第三根肋骨的門神
粵語保留了一些古漢語的特點,例如九個音節,平上去入的入音是現在的普通話已經不用了的。但說粵語是古漢語就過分了。
-
6 # 使用者61512180465
阿蒙:粵語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方言。任何漢語包括現代漢語及各地方言,都是古漢語延生出來的一種語言,都有古漢語的要素。
-
7 # 閒雲野鶴BH
是不是古漢語,我等不知道,我是廣東粵中的,因為這十年八年廣東各地各姓氏喜歡追尋族譜祖藉來源,在廣東南雄祠堂集中地,相互交流,才發現粵地很多姓氏來自河南!而福建,潮汕,河源,梅州,其他粵縣。很多自己方言可以互通,慢慢說能猜到。上到河南祖藉地,河南本地土話居然用粵語來猜也中!!
-
8 # 鹽坪冰舞
世間的專家分兩種,一種是有上面支援的,他們的“研究"和言論直接關乎地位收入,因此這類“背境"專家的考證無論何時都與“合上意”為目的,他們的責任不在於挖掘事實的真相,而在於用什麼方式把原本假話說得更多人信以為真。所以我從不懷疑這些專家的水平→講話的水平。另一種是真專家,則專注於學術的,他們更在乎事實而忽略“時宜"如果用現在的“巧話"說就是“情商欠費”。他們雖不受待見,但因於忠於學術,這種人的結論往往是正確的。
此問題設問者水平頗高,他巧妙地利用社會對“專家"的敵意,將公眾拉到他的詰問面以達至“黨同伐異"的目的,這種巧令辭飾很有官方專家的一套。
事實上粵話白話是否更接近古漢語這個問題必然有無數的證據與反證據甚至盲蟲附和的證據,筆者就見到一條盲蟲舉證唐代柳宗元的話。歷經數千年的南遷,今天的廣東人已非千多年前的廣東人,唐朝的情況跟現在的關係怕是半毛錢都沒有。
關於粵話的地位問題無需爭辯亦不必爭辯,我鐵定相信代代相傳的族譜,吾之祖上出自襄樊,宋隨皇室南遷廣東。而廣東白話與宋白話接近的說法與此相為印證我當然取信。
某幾十年為人走遍南北,一些風潮的“背書"比尋常人敏銳百倍。九十年代的北方對廣東人很是尊重而對應當時的中央,即便缺錢也只是向廣東借。現在…………
現在的情形看廣東人確是不受待見的一群,而白話更象某些動作的文化層面攔路虎當然欲殺之而後快了。現在的廣東人多為南遷漢人之後(客家人亦然),我們應當團結,近期一些挑撥“廣府客家"仇恨的言論頗有政治味。在某種意義上這裡是漢文化的最後堡壘,夷狄之後亡漢之心不死,我族雖弱,然我等身負漢家之血脈自當為先輩守之!
-
9 # 羅英華752
這個專業問題應該由專業人去回答。
個人認為說粵語就是古漢語這句話說的有些偏了,應該說古漢語中有粵語的影子和發音是真的。
古漢語至今以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它可分為書面語和口頭語兩種形式。可分為遠古,上古,中古,和近古四個時期的古漢語。
最早人類是透過全國各民族人民各地方言為入口來完成古漢語的發音,由其是在北方廣大漢族人口占全華人口的百分之七十的條件下,所有漢人的方言比較標準,形成了以北方方言為主要特徵的古漢語,也就是大白話。
而南方的方言是以吳語,閩語,客家語還有粵語是古漢語的主要代表,至今有很多與古漢語相同的語法和發音而保留到現在。
不管是古漢語和現代語都是全國各族人們勞動智慧的結晶,不能筒單的說成是哪一種方言就是古漢語,在中國的古漢語中都有各民族,各地的方言所組成而形成了中國特有的語言文化。
-
10 # 梅迪68933759
幾個方面吧,第一現在的普通話肯定是外來語在過去來講就是入侵者對漢人的改造的結果。第二宋有大批官人逃到廣東對語言的進一步傳播起到巨大作用,更不說韓愈大文人等文人在廣東興辦推廣教育了,所以有人講讀這段歷史的詩詞特別有味道,押韻之時如同唱歌,而其他地方語無此功能。第三廣東過去的偏僻近海因此人物與內陸交往少到致語言的穩定性要遠好過其他省,又因落後對文化的信仰和傳承更是頂禮膜拜,遠遠好過內地。第四作為語言的認定已不可能求其全部純正,過去廣東變化慢但還是會變,還是有方言俚語等,看問題的關鍵是看主要字關鍵字的發言如果合某個時代的特徵,那麼我們說粵語是中國古語完沒有任何問題,中國古語也有時間段限制的問題,5仟年,3千年,還是1百年?我認為從文化角度看宋朝最好,此前後文化對亞洲鄰國影響最大,同理語言影響也是最大,因此將粵語定為古語作為一種結論是科學而嚴肅的。一個偉大有傳承的民族到現在連幾百年內的語言都找不到找到了又把粵語搞的一文不是,真是民族的悲哀。一個民族的傳統的傳承很大程度來源於語音語言,一口北方話不過百年曆,只是官話,而要保留傳統不忘祖我們是華夏漢人,那粵語就應登大雅之堂,在詩詞賦中大力推廣全國比賽,讓華人對中國詩詞的理解, 完整性,優美意境有新的認知和嬌傲,更好的繼承傳統。無你走到那裡,多少年,不忘的故鄉,那裡有傳統風俗有熟習的鄉音,如果這一切都沒了,你就沒有了親切感歸屬感民族感,傳統將消亡,傳統文化將被拋棄和邊緣化,這樣一個民族也就走到了盡頭,你在外面和回到故里沒有任何區別,故鄉將不存在,夢迴故里將成為過去,講的更大點傳統中國也就不存在了,存在了幾千的中國是風俗和鄉音而不是什麼其他的東西,也落歸根也在於此。
-
11 # 西江常流
白話(粵語)就是我們漢族人始祖語、五千年前倉頡造字至宋朝四千多年裡中國的古漢語。語言學家已經證實《切韻》、《唐韻》和《廣韻》這隋朝唐朝和宋朝三本的發音字典,就和今天的粵語發音高度吻合,這就是說白話系隋唐宋三個朝代中國的語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粵語區的日常用語同宋朝之前的日常用語一樣的原因,這也是外國大學為什麼只研究粵語和普通話的原因,外華人分別叫唐話和滿語。史學家已經證實周朝就統一了語言,當時叫雅語。而宋朝唐朝隋朝又和秦漢、戰國、春秋、周朝是一脈相承,只不過是分分合合,史書上亦沒有記載這段時間中原發生語音的變化,所以白話就是雅語。那雅語是不是盤古開天至周朝的語言呢?
今天我們終於解開了漢族語言千古之迷,那就是二十一世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多些字研究,比如: 食和飯,飲和水。食和飲就是進飯和吞水的動作,當然食比飲的閉合慢(飯比水難吞下);而飯和水就是嘴在碗邊和杯邊的動作,飯的開口比水的開口大,而讀水字時嘴有點嘟。又比如: 聲和音(有開有合,有前有後),走和行(走的正確用法是跑的意思,所以走前面舌頭處發出的急促音—— 又叫前單向。行由後面的聲帶發出),長和短(在上顎與舌頭處緊挨著發出兩個音,0.1毫米都是距離,長是拖長的音,短則短音),爆和炸(爆用嘴唇上下擴張表示,沒有氣出,炸用聲流水平噴出表示),遠和近(讀遠字時,嘴嘟一喐,示意遠處。近由後面的聲帶發出),牙和齒(牙由兩邊的大牙發出,齒由前面的齒髮出),耳和鼻(聲流振耳振鼻)。簡單一點自己體會: 白和黑,光和暗,大和小(細),上和下,內和外,出和入,香和嗅,呼和吸,吹和氣,軟和硬,升和降,笑和哭,遠和近,噴和射,摩和擦,洞、孔、窿、管,呑、吐、嘔,圓、方、平、扁、癟,嘴、舌、喉、胸、肺、心,甜、酸、苦、辣、鹹, 耳、鼻、頭、頸,咬和切,正和歪,好和壞,左和右,等等,而北方話全部是開囗音,毫無意義。
最偉大的是我們的祖先還根據感情來設計漢字。比如把好的、正面的都設計成開口音(好的才開懷): 美、靚、好、正等字 ;利用鼻孔能發出深沉、深情的聲音,把陰、森 、心、金等設計成閉合音。例子:當同時用嚇人的聲音讀陰森森三個字時,白話明顯比北方話恐怖;由於聲帶是本職所在,所以聲帶可以發出強勁有力的聲音——入聲,比如: 決、喝、系等字,讀《滿江紅》最後一句: 朝天闕,入聲字闕是多麼有力,說出了滅敵人的決心;在這裡重點講下語言學家從來沒有提到的變音 (比入聲更有感情):
即舌 頭和上顎處發出的音叫變音,又分前單向音、後單向音 和雙向變音。當舌頭和上顎接觸形成了後面的空腔,就好似壓強原理一樣,舌頭一下噴出發出急激和鄙視聲音(前單向音),比如: 走,嗅;亦因舌頭上升形成封閉,當聲帶發出的聲音頂回鼻孔、胸腔則分別發出激奮和難受的音。第一,當頂回到鼻孔則發出激動的音,比如:怒(後單向音),當用力讀時,怒從鼻孔“唔”出來,即所謂的“氣憤”,猶如虎嘯;第二,當聲流回流到胸腔時則令人難受,比如: 難、困,等等;最神奇的是舌頭處可以發出一個字兩種感情的音,比如:死 ,當我們希望對方死時,比如: “死你就去”,舌頭封閉後面形成空間,死字由舌頭處噴出,痛快淋漓,而當自己不幸時,比如:“死了”,讀死字舌頭儘量頂住上顎,讓聲流回到胸膛而令人難受。正因為存在恥(雙向變音)、怒(後單向音)、恨(後單向音)、雪(入聲)、闕(入聲)等字,當我們按書中的情境讀《滿江紅》時,悲傷、激動、憤怒等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用手摸肩、胸、腹等部位,明顯感到動起來。當然粵語還保留漢語的字表意的用法,比如:阿(拉,排洩時發出的a和e的音),返(回,反方向走為回,),企(站,人止為立),等等,所以字表意、音表義還表感情的粵語就是古漢語、漢族的始祖語。
而北方話因捲起舌頭講話,不是南方的平舌講話,舌頭頂住雙唇不能閉合,沒有閉合音;捲起的舌頭兩側漏氣沒有變音;靠舌尖摩擦振動發聲而沒有用聲帶發音的入聲,因此北方話讀 起《滿江紅》來如同嚼臘,和尚唸經。大家還可以試下:抽任何一句話分別讀每一個字細心對比,白話就比北方話有力。有血(字表意),有肉(音表義),有靈魂(閉口音、變音和入聲),這才是漢語,粵語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語言;白話就是黃帝、商王、周天子、秦始皇直至宋朝的各朝皇帝的語言,亦是孔子、李白、蘇東坡、岳飛等人講的話;白話比兵馬俑、長城等所有的文物加起來都珍貴。
正因為精心設計,迫使北方話把近五千年來穩定和至簡的漢語日常用語幾乎改了一篇、棄用和變複雜。因此有一種判斷是不是古漢語的簡單方法:因各種原因,你已不用宋之前的日常用語,只要你口音還在,現在用回肯定能表達得出,你要是用得越多古語來代替現在的日常用詞,不會岐義為準,證明你的語言越接近古漢語(比如北方話把“你吃了沒有”的吃改為食,就會聽成“你死了沒有”,這就叫岐義)。比如:屙(拉),著(穿),食(吃,吃字唐朝才出現,應以食為準),飲(喝),喝(吼),行(走),走(跑),企(站),幾多(多少),文(塊),幾時(什麼時候),姣(騷),斟(倒),晏(中午或遲),箸(筷子),翼(翅膀),肶(腿),返歸(回家)家,未曾(還沒有),尋日(昨天),啖(口),驚(害怕),得閒(有空),面(臉),衫(衣服),睇(瞧),隔籬(隔壁),抵(值),舊時(以前),後生(年輕),渠(他),諗(想),畀(給),攰(累),揀(選擇),差人(警察),游水(游泳),返歸(回家),樽(瓶),卒之(終於),定(還是),廿(二十,白話一個音,日曆上就有),卅(sa,三十),亦(也),未(沒有),聞(聽見),等等,。—— 在這還不要求你按漢語的語言習慣使用。比如:望( 看),從唐詩宋詞中可以睇到出現十個望字還未出現一個看字,因此漢語的習慣以使用望字為主,而北方話不單沒有這習慣,還直接廢了望字(前面提到的幾多和多少亦是一樣的情況,把幾多廢了);在這還不要求你使回所有的單音詞,比如: 識(認識),知(知道),明(明白),椅(椅子,幾乎所有加子字的詞都是多餘的),頸(頸部,把身體各器官加多一個字幾乎都是多餘的),等等。北方話實際上就是雙音詞的海洋,近五千年來漢語都是一音一義,不用兩個音表一個義。
精心設計(每一個動作一個音)就是講北方話要使用宋朝之前所有的日常用語代替現在的日常用語,就必須學會講白話(粵語),這是唯一的方法,只有白話才能完全表達宋之前四千多年裡所有的日常用語,只有白話才能表達九調六聲(北方話是四聲四調)的古漢語(所謂的平上去入的古漢語,用白話一讀就明明白白,平就是最外面的嘴唇發聲,上就是舌頭處發出,去就是舌頭和聲帶的中間發音,入就是最後面的聲帶發聲。北方話去音已減半,入聲更是完全消失),雖然這是多麼簡單的漢字,輪不到你不服、逞強和發怒。
正如高曉松曾說:“唐詩就是用粵語寫的”
我們的詩人元帥陳毅也說道:“千年唐音聽粵腔”。
清代音韻學家陳澧在《廣州音論》雲:“廣州方音合乎隋唐韻書切語,為他方所不及者約有數端”。
大文豪朱熹曾和弟子在討論雅言時有過這樣的評價:“四方音多訛,卻是廣中人說得聲音尚好。蓋彼中地尚中正,自洛中脊來,只是大邊南去,故有些熱。若閩浙則皆邊東角矣,閩浙聲音尤不正”。前一句就是說粵語最契合雅言(廣中人就是廣府人,即白話人),“自洛中脊來”就是說珠三角的人來自中原。
在這裡再解釋一下“自洛中脊來”。現在有些人借蘇東坡、韓愈等人的話來汙衊粵語,其實蘇、韓等人被貶的地方在當時根本就不是白話區,在宋之前白話人由於太少(幾十萬秦人可以想象在當時的原始森林的環境還剩多少?不過少極都比土著多得多,當時整個嶺南只不過是區區十多萬土著,並且被打走東西兩向),只是龜縮在桂平至廣州的西江兩岸據點(貴港在當時只不過相當於山海關),根本無力擴充套件,連海邊都沒有到達。直到宋末才迎來大規模的中原移民,走梅關古道進廣東(不同於秦時走靈渠),然後在珠三角休養生息,經過明朝人口澎漲後在清初沿江而上才填平西江兩岸的平原和向沿海延伸,後到的客家人、福建人得到小平地和丘陵。因此你來到粵西(當然包括廣西)問當地的白話人,95%的白話人都是來自珠三角,而不是從其它地方來。這就是“自洛中脊來”。
漢字音表義證明了他們的研究是對的。四大發明多數是假的,中國真正的偉大古發明是創造了世界上最偉大的語言—— 白話。(音標義資訊量太大,因此研究漢字音標義可以產生語言、歷史百多個博士)。
宋朝之後中國受到各種北方少數民族的佔領和統治,中原語音(白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古時把口語叫白話,簡化後寫成書面語就叫文言文,這就是所謂的文對白),很明顯不是漢語了。因距離中原太遠,不受到影響,逃難到兩廣的漢人得以把漢語儲存下來,這是幸運。請大家一定要轉發。
回覆列表
就是暴發戶有錢了,開始朝自己臉上貼金。粵語人群在清末之前沒有什麼存在感,文化上,婦孺皆知的名人稀少,經濟上,整個南方在唐宋以後才超過北方,兩廣好像依然不如江南和湖廣。
廣東廣州有個南粵先賢館,第一批56人。
第一部分 古代先賢
◎第一單元 秦至唐趙佗 楊孚 葛洪 冼夫人 陳文玉 惠能 張九齡 韓愈
◎第二單元 宋元時期包拯 餘靖 周敦頤 蘇軾崔與之 文天祥
◎第三單元 明清時期 丘濬 陳獻章 湛若水 黃佐海瑞 翁萬達 袁崇煥 陳子壯 屈大均 陳恭尹 陳璸 阮元
第二部分 近代先賢
◎第一單元 鴉片戰爭 林則徐 關天培
◎第二單元 太平天國運動 洪秀全 洪仁玕 ◎第三單元 洋務運動 張之洞 丁日昌 ◎第四單元 中法戰爭、甲午戰爭 劉永福 鄧世昌 馮子材 丘逢甲 ◎第五單元 文化教育 張維屏 梁廷枏 朱次琦 陳澧容閎 蘇六朋 居巢 居廉 吳趼人 ◎第六單元 科技實業 鄒伯奇 詹天佑 馮如陳啟沅 張弼士 ◎第七單元 維新變法 康有為 梁啟超 黃遵憲 鄭觀應 ◎第八單元 辛亥革命朱執信 孫中山
其中家喻戶曉的名人大多隻是在廣東當過幾年官,祖籍或者主要人生經歷並不在廣東。韓愈,包拯,周敦頤,蘇軾,文天祥都只是在廣東當過官。海瑞只是有人說他的祖先是廣東回回,沒有獲得廣泛認同。袁崇煥,百度百科說祖籍東莞,通籍廣西梧州(有爭議)。無爭議的,真正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只有張九齡,廣東韶關人。